简述文学作品中的道家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文学作品中的道家思想
可以这样说,在儒道释三家中,对中国古代文坛,影响最深的是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子的思想,更给古代浪漫主义作家的文学作品深刻的影响。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于诗人的气质。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着水一般的整体性。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中的第一篇。这篇文章写得非常雄放奇幻,最能显示出庄子的思想和他文章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庄子在《逍遥游》中极力宣扬了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和虚无主义的人生观,思想毒害性是很大的。他所鼓吹的连自己的形骸也忘掉了的“至人”是根本不存在的,那种绝对自由的“逍遥游”也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理想,其实质是一种消极避世、没有理想的、空虚的主观幻境。但文章写得挥洒自如,想象丰富,不失为我国散文史上的一篇名文。
“逍遥游”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精神自由,是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化了的精神境界,也是他的虚无主义人生观的集中表现。庄子所说的自由,完全是脱离实际的、违反人情物理的唯心主义的,是不足为训的。《逍遥游》的思想是在说明人应当脱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苏轼继承了庄子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原则在创作中他喜好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他善于发掘题材的新意义,而且将侍意提炼到具有哲理的高
度。在《自评文》中,苏轼对自己的文学创作的特征作了真实而生动的描述“吾文如万解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泊泊,虽一回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并不知也。”这不仅概括了苏轼创作的特色,而且是苏轼创作理论的生动体现。苏轼一贯主张作家创作应该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脸“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来遣闻”、“吾且休归我欲眼,人言此语出天然”。总之,一切以自由表达自我感受为前提。他主张“冲口”、“脱手”的写作态度,并非是不假思索,随便草率而为之,而是以思维达到极度兴奋状态的灵感作基础。当然轼提倡这种写作态度,是以尊重艺术规律为前提的。苏轼的“随物赋形”、“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就是要求创作主体的自由抒发。总之,苏轼关于自由与规律的论述,就是“纵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他论画时所说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的诗歌创作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其作品既豪气奔放,大有天马行空之势,又不乏诉尽衷肠,曲尽妙理之笔。但是,苏轼这一套创作理论,毕竟具有一种赋的色彩,所以后人一再称“其论甚高”,却不敢追步,因而喜观苏轼诗的人很多,学苏轼诗的人很少。道家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任情适性,求得自我生命的自由发展,摆脱外界的客体存在对主体的人拘限和奴役,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最大自由。苏轼正是从艺术哲学的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文艺创造的最高境界就是主体情性的充分自由的表达。
此外,便是当代,道家思想依然根植于许多文学作品中,向我们所熟
知的金庸,在他所著作的武侠小说中,就会经常有道家思想贯穿其中。在庄子哲学中,“知”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普通的知,可以言传,可以辩论的知,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谓之“小知”;另外一种是“不知之知”,超越语言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知,是一种直觉思维能力,谓之“大知”。而“小知不及大知”(《庄子〃逍遥游》)所谓“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在金庸的小说中,对修炼内功的描写集中体现了道家“大知”与“小知”的辨证关系。在金庸的小说中有个不容忽视的奇怪现象,练成上乘内功,成为绝世武学高手的却往往不是绝顶聪明之人。其中典型的是郭靖和石破天,前者自小资质鲁钝,反应迟缓;而后者目不识丁,不通事务。他们真的是不聪明吗?当然并非如此,他们缺少的是“小知”,而拥有的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大知”
郭靖和石破天所以能参透最上乘的内功心法,乃是因为他们无“机心存于胸”,练功时反而更易保持心灵的宁静,排除杂念,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而把握住了“道”的契机。这也正是他们“大知”的表现,他们“绝圣弃智”,弃的是“小知”。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小知”是逻辑思维能力,“大知”是直觉感知能力。李泽厚认为,庄子思维的直觉把握方式在于“要求不用逻辑推理并且超越语言去领悟某些东西”。郭靖、石破天不“聪明”是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较差,却有很强的直觉思维能力,能领悟到许多“聪明人”无法领悟到东西。道家对“大知”的强调和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人的主观精神力量的夸大。老子主张“塞其兑,闭其门。”《庄子》中提出“心斋”
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坐忘”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心去智,同于大通。”《庄子〃逍遥游》中对能“御风而行”的列子都不以为然,认为他“有所待”,只对“游无穷者”而无所待的“神人”推崇备至。而这也恰恰只有“绝圣弃知”的“大知”方能做到。金庸武侠小说中,他把“内功”神化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很明显受到道家这一思想的深刻影响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历代多部文学作品深烙着道家文化的印记。或许,正是这种传统文化的凝聚,才使这些文学作品代代流传,历久不衰。因为中国人受道家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而文学作品大都是对现实中认得思想认知的写照,从而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