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学案(沪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学案(沪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学案(沪教版)

中考化学复习: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学案(沪教版)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涵义.

2.掌握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习重点】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习难点】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中的能力叫做_______.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内因_______和_______,外因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该溶质的_______,能继续溶解的叫做该溶质的_______.

3.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如下

4.在一定______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g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_时所能溶解的_______,叫做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__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

5.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结晶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相关试题分析

1.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KNO

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

3

晶体

B.降温一定可以使KNO

3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变式训练2:某物质(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 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 g水,又析出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是比原溶液稀

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总结:⑴.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有何关系?

⑵.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是什么?

活动二、溶解度概念应用的相关试题分析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00g水中溶解20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g

B.在20℃时,把20g NaCl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C.在20℃时,把20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D.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 NaCl恰好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 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增加溶剂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C. 将30g硝酸钾投入到7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一定是100g

D. 5g食盐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变式训练2: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总结:⑴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是什么?(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为例说明)

⑵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气体呢?

N 溶解度/g 0 t 1 t 2 t 2 t 3 A M B C

活动三、溶解度曲线应用的试题分析

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 .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 .t ℃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60 ℃时,100 g 水中加入120 g 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变式训练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t 1℃ a 和b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溶质质量分数

相等 C .t 1℃至t 2℃之间b 曲线以下区域为a 、b 两物质的不饱

和溶液 D .对于a 与b 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提纯

a 变式训练2:图①是物质M 和N 的溶解度曲线.图②中甲、乙试管分别盛

有M 、N 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 、N 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

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

A .浓硫酸

B .硝酸铵固体

C .氧化钙

D .氢氧化钠固体

变式训练3:右图为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

回答: 1、M 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为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

为______ 3、当温度为t 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

4、如果分别把A 、B 、C 放入100g 水中配成t 3℃时的

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 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没有晶体析

出的是

___.

5、若要把混在A 中的少量C 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_法;若使C 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

来,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法.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⑴.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右图为例说明)

①曲线上的P 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条曲线的交点M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像中的N 点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④曲线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曲线的倾斜程度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⑵降温结晶(又称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何变化的溶质从水溶液中析

出?蒸发结晶呢?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0℃的KNO 3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B .20℃时KNO 3的溶解度是31.6g ,则此温度下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1.6%

C .60℃时NaCl 饱和溶液中加入5gNaCl 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蒸发NaCl 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 .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B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36g ,将30 g 氯化钠放入50

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 g 溶液

C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

D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3.如图中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10 ℃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 .30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4.右图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t 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

B .t 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 分别放入100g 水中充分

溶解,只有C 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P M N

· · · 溶 解 度 g A B t t C

a 温度/℃ o

b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

2℃降温到t

1

℃,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课后作业】1.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体泡沫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减少 B.溶解度减小 C.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

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质量相等的溶质

C.将t

3℃时的甲、乙的溶液降温到t

2

℃时都会析出晶体

D.往t

3

℃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加入乙,乙还可能溶解

3.右图为A、B、C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1)t

3

℃时,A、B、C三者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若在该温度时将45克A放入50克水

中,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

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如果有A、B的混合物(含少量的B),将提纯A的方法是;

(3)t

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温到t

1

℃,所得溶液溶质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选做题)4.下表列出了KNO

3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33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

(2)在20 ℃时,把40 g KNO

3

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再加入100 g水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该溶液是____ 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图所示,把上述(2)中的小烧杯放到盛水的大烧杯中.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

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的KNO

3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②硝酸铵③氢氧化钠④冰

(4)60 ℃时,把55g KNO

3

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最多可配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中考化学溶液计算专题复习

课题:酸碱盐计算 教学目标:掌握酸碱盐相关溶液计算,反应方程式计算 教学内容: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 上节回顾:酸碱盐的通性性质并能举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学内容: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 命题以混合物(杂质不参加反应,可能作为生成物列入计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某溶液反应,根据产生的气体(有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或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混合物中该物质的含量,并计算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14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6克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待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液总质量为100克。试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例2、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稀盐酸可以清除水垢。学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0克水垢中,同时测量3分钟内产生气体的质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s 0 30 50 90 120 150 180 质量/g 0 30 50 60 80 66 6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一个测量结果有较大误差,这一点所对应的时间是_______s。 (2)请在下面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轴,以产生气体的质量为纵轴,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 (3)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图表型 图表题:有三种形式——图象型计算题、表格型计算题、图象和表格相结合的计算题。 解题方法——对比讨论法:通过数“量”的变化规律,抓住“质”的变化,关键是找准正好完全反应的一组数据。 (1)图象型计算题——看懂图象 (2)表格型计算题——对比讨论,通过数量抓本质,找到完全反应的数据: 例4、测定氢氧化钙试样中Ca(OH)2的含量(含有的杂质为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试样分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 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

沪教版(上海)【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

沪教版(上海)【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 、Y 、Z 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 、Y 、Z 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X Y Z A CO 2 Na 2CO 3 CaCO 3 B NaNO 3 Na 2CO 3 NaCl C HCl BaCl 2 NaCl D Mg MgO MgCl 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X 、Y 、Z 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B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但硝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钠,故X 、Y 、Z 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C 、HCl 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X 、Y 、Z 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D 、Mg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X 、Y 、Z 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故选B 。 2.金属钠非常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反应。现将5.4g 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样品放入150g 16%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9.8g 蓝色滤渣。(已知样品成分仅为Na 和Na 2O ,相关反应①222Na 2H O 2NaOH H +=+↑ ②22Na O H O 2NaOH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最终所得溶液中存在两种溶质 B .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5.5g C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为4.6g

陕西省中考化学题型解读: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答案)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89页32题)1.下表是Ca(OH)2和NaOH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0.19 0.17 0.14 0.12 0. 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根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填序号)。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C时,将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掉10 g水后,再降温到20°C,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4)现有20°C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溶液乙,此时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或“=”)20°C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有60°C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答案】(1)A (2)D (3)9.1g (4)?(5)降温结晶,过滤 补充选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交点K的含义是。 (2)t2℃的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到t1℃时,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C>A时的温度范围是 ℃。 (4)在t3℃时,将40gC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t3℃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补充:t3℃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不饱和(3)t2~t3(4)37.5% 2.根据图一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和图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填写编号)。 (2)9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冷却到t2℃点,析出的无水晶体质量是g。 (3)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现象如图二所示,则两溶液质量分数甲(填“>”或“<”)乙,实验时控制温度t的范围是时,均能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1)b(2) 15 (3)<小于t2℃ 3.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请回答: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I)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I)卷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1. (2分)有五种物质,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A . ②④ B . ①②⑤ C . ③⑤ D . ①③④ 2. (2分)下列图像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 电解水产生气体的体积 B .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C .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 . 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3. (2分)化学与我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食用“加铁酱油”,有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B . 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C .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 . 加强通风,严禁烟火,有利于预防矿井发生瓦斯(主要含甲烷)爆炸 4.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 石墨制铅笔芯 B . 氮气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C . 天然气用作燃料 D . 焦炭用于炼铁 5. (2分)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木炭放入氧气中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紧锅盖可灭火 C . 酒精灯不慎翻倒在桌上失火时用湿抹布扑灭 D . 森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阻止火势蔓延 6. (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 .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B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跟量筒内的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C .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等气体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7. (2分)二氧化铂(PtO2)是一种催化剂.PtO2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2 B . +3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 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 丙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选填序号)。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浓度也相等 B.t2℃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C.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为降至t1℃时,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D.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乙)> m(甲)=m(丙) E.将t1℃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可能都不发生变化 F.将t2℃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汞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B、碳和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不能通过反应转化成氧气;C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选B 点睛: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掌握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

分开。故选A . 3.向盛有一定质量MgO 和MgCO 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 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 .5.3% B .5.6% C .12.7% D .1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22MgO 2HCl=MgCl H O 409540 ++溶液增加质量 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 +-↑++溶液增加质量 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 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 2MgCl 9540x 150g-142g=8g 溶液增加质量 95x 40=8g 解得x=19g ;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 100%12.7%150g ?≈。 故选:C 。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4.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CO (CO 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 .MnO 2粉末(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FeSO 4溶液(CuSO 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 .Na 2SO 4溶液(NaCl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答案】B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详解】 A、对比实验①和②,没有控制水和汽油的量相等,选项A不正确; B、对比实验①和③,同样没有控制水的量相等,选项B不正确; C、对比实验②和④,没有控制碘和高锰酸钾的量相等,选项C不正确; D、对比实验③和④,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选项D正确。故选D。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 B.t1℃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 C.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50g,而乙的溶解度<50g,故在两个各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 C、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A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由这一过程可知() A.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B.4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无法比较 C.从20℃到50℃,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D.图3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图1中,溶剂质量相等,甲中物质溶解的质量小于乙中物质,所以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30℃时,甲、乙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错误;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

2018中考化学试题溶液和溶解度曲线汇编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 1、(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2. (福州)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50mL量筒量水 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 将固体直接投人童筒中溶解 D. 将配好的溶液装人贴有标签(如图4)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3. (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X,K]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4. (苏州)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5. (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 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 法 6. (重庆B卷)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

中考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题复习一

中考化学溶液的计算专 题复习一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中考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题复习一 一、选择题 1.某Mg 和MgO 的混合物,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 . B . C . D . 2.下图为M 、N 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 )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0gM 放入150g 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 .t ℃时,M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 .80gN 放入150g 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 D .200gN 的溶液,蒸发60g 水、冷却至t ℃后得到40g 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需加水50g C .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D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4.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 ,向100g KNO 3饱和溶液....中再加5克KNO 3晶体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27.6% B .24.0% C .31.6% D .34.9% 5.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 B .% C .% D .% 6.下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 点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碳酸氢铵(化学式NH 4HCO 3 )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①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蒸馏; 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 ②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 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 的腐熟;腐蚀;中毒等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 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 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 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 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 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 2、SO 2 )②冷却后,打开 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 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6、铜绿:碱式碳酸铜〔Cu 2(OH) 2 CO 3 〕绿色粉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7、CO 2 能使__________________变浑浊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 1. X 、Y 、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 温至t1℃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X>Y>Z B.Y>Z>X C.Z>Y>X D.X=Y>Z 【答案】B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常将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和生石灰在水中混合,用上层清 液漂白丝帛。清液的主要成分及溶解度如图所示。 (1)t1 ℃时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20 ℃时,向4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并充 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A B C D 加入氢氧化钾的质量 7 14 56 70 /g

溶液质量/g 57 64 106 106 第2题图 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 ① 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②20℃时,将C继续恒温蒸发25 g水,过滤,得到质量为 g的固体。 【答案】(1)Ca(OH2 KOH K2CO3 (2 ①AB ② 28 3.下表是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 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第3题图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措施有(填序 号)。 ① 蒸发水② 升高温度③ 降低温度④ 加入水⑤ 加入氢氧化钙 (3)现有60 ℃时含有Ca(OH2 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4)现有20 ℃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恢复20 ℃,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填“>”、“<”或“=”)。 【答案】(1) A ( 2 ①②⑤ (3)冷却热饱和溶液(4) = 4.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和结晶,做了如下所述过程的实验:

(完整版)初三化学有关溶液的计算)

课题 有关溶液的计算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有关溶液的计算 教学内容 有关溶液计算的复习 ■基本公式 (1)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2)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100s (3)%100?=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概念: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注意点:(1)一定温度下(2)饱和状态 ■质量分数 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注意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4)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 (1)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 (3)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 (4)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因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 时,结晶水就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 ■溶解度S 与质量分数C%之间的换算 (1)c%=100 s s +×100%(2)S =c -100c ×100g 换算前提:温度不变、饱和状态 ■溶解度曲线 (1)曲线上方区域点表示在该温度下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并有溶质析 出, 即没有全部溶解,如图中点a (2)曲线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没有溶质析出也不能继续溶解,如图中点b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NH4HCO3NH3↑+ CO2↑+ H2O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作保护气、制氮肥、液氮用作冷冻麻醉剂等 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①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 蒸馏;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 ②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 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 的腐熟;腐蚀;中毒等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 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 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 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 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2、SO2)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6、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粉末 (1)加热易分解Cu2(OH)2CO3CuO + H2O + CO2↑ 现象: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试管口出现小水珠,③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②产生气泡 7、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卷 A卷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卷 A卷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防灾减灾说法错误的是() A . 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 B . 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内躲避 C . 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D .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2. (2分)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B . 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 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上盐酸中和 3. (2分)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 A . O B . H2O2 C . O2 D . 2O 4. (2分)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蔡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

B . 蔡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8% C .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 . 蔡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9:1 5. (2分)H2SO4和H2S中S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是() A . 2 B . 4 C . 6 D . 8 6.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C60都是碳的化合物 B . 水、过氧化氢都含有相同组成元素 C . 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氮肥 D . 钙、氧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7. (2分)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 . 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D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8. (2分)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

溶解度/g t/℃ 21O m 3 m 4 m 1 m 2 B c a b A 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2: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相互转化: 1、 溶解度曲线点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 表示A 物质在t 1℃时溶解 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溶解度曲线线 溶解度/g C B A O

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1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2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3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l℃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复文教育 精品小班课程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20XX年暑假09HX16

教学内容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其它条件不变,NaCl 饱和溶液中________(能、不能)溶解KNO 3。 2、将KNO 3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方法;将KNO 3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将Ca(OH)2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方法;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若800ml98%(密度为1.84g/ml )的浓硫酸溶液稀释成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5、t ℃时一定量A 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1.4%,向其中再加入1克A 物质溶液 恰好饱和,此饱和溶液中溶质分数是26.4%。求原溶液的质量及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 二、知识梳理 (一)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定义公式:C%= 液质m m ×100%=剂 质+质 m m m ×100% (二)、溶液中综合题及真题解法 三、例题精讲 不同曲线横坐标纵坐标的移动问题 例1、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 点。据图回答: ④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 2℃,三种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Ⅰ.b >a =c Ⅱ.a =b >c Ⅲ.a >b >c Ⅳ.b >a >c 举一反三: ①将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 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e f m q t 0 T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