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
(一)、简介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名平,字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出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
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之极,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
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世界人民的隆重
纪念。屈原爱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更加明显。
(二)、关于“楚辞”
屈原开创了一种新诗体——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裁,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后来便称为“骚体诗”,骚体诗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在屈原的影响下,又产生了一批楚辞作者,又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现存的《楚辞》作品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其他人的作品大都没有流传下来。
(三)解题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革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
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离骚”的含义,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
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的自叙传。
(四)、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已经归并成为了七个大国,都想统一中国。在七国中,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韩、赵、魏三国小。屈原是楚王的同性贵族,起初颇得怀王的信任,是国君的近臣。后因小人诬陷而被放逐,对黑暗现实不满,楚国政治腐败,首都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二、总结本诗的基础知识
1、通假字
(1)“错”通“措”,施行。规矩而改错。
(2)“圜”通“圆”,何方圜之能周兮。
(3)“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郁邑余傺兮。
(4)“离”通“罹”,遭受。进不入以离尤兮。
(5)“章”通“彰”,明显。芳菲菲其弥章。
2、重点词词义
(1)太息:叹息。(2)掩涕:泪流满面。
(3)修:修洁而美好。
(4)羁:麻将声;马笼头。
(5)揽茝:采集芳芷。
(6)灵修:神仙,指君王。
(7)谣诼:造谣、诽谤。
(8)工巧:善于取巧。
(9)绳墨:木匠用的墨斗。比喻准绳、准则。
(10)周容:苟合取容。
(11)初服:为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
(12)傺:失意的样子。
(13)溘死:突然死去。
(14)流亡:随流水而消逝。
(15)方圜:方和圆,方枘和圆凿。
(16)忍尤而攘诟:忍受责骂,蒙受耻辱。尤:责骂。让:忍受。
诟:侮辱。
(17)伏清白:保持清白。伏:保持。
(18)行迷:走迷了路。
(19)离尤:遭受指责。离,通“罹”,遭受。(20)芰荷:荷叶。
(21)陆离:修长的样子。
(22)游目:放眼观看。
(23)四荒:指辽阔大地。
(24)好修:爱美,比喻修身养性。(25)余虽好修以羁兮:虽,唯。
(26)謇朝谇而夕替:謇,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
(27)既替余以蕙:以,因为。(28)虽九死其犹未悔:虽,即使。
(29)驰椒丘且焉止息:焉,兼词,于彼,在那里。
(30)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31)亦余心之所善兮: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一词多义
虽(1)余虽好修兮以羁兮:只是。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
修(1)怨灵修之浩荡兮:长。
(2)余独好修以为常:修饰。
(3)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相(1)夫孰异道而相安:互相。
(2)悔相道之不察兮:xiang 观察。
4、古今异义
(1)浩荡:古:荒唐。如,怨灵修之浩荡兮。
今: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改错:古:改变措施。如,规矩而改错。
今:改正错误。
(3)工巧:古:善于取巧。如,固时俗之工巧兮。
今:技艺巧妙。
(4)穷困古:处境困窘。如,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今:经济困难。
(5)流亡古:随着流水而消逝。如,宁溘死以流亡兮。
今: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6)陆离古:修长的样子。如,长余佩之陆离。
今:形容色彩繁杂。
5、词类活用
(1)余虽好修以羁兮:马缰绳和马笼头。(名—动)约束、束缚。
(2)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屈;使……抑。
(3)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发)为……而伏;为……而死。
(4)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高。
(5)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长。
6、文言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不知吾。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兮:(定语后置)即“岌岌之冠”;
即“陆离之佩”。“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3)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被约束;遭贬黜。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被动句),“题解”的主语是“吾”。
7、有关成语
(1)九死一生:形容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形容幸免于死的人很少;濒临死亡;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
(2)誓死不贰: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8、本诗主旨
本诗为《离骚》节选的部分,通过美人香草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美德的追求,表达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绝不向黑暗势力妥协而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改变自己的高尚操守和报国情志的思想。
9、写作特点:运用了比兴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