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秭归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1、行政区划与交通位置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地跨东经110018′~11100′,北纬30038′~31011′,东邻宜昌,南连长阳,西接巴东,背靠兴山,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6.1km。

南北最大纵距60.6km,西端牛口距三峡大坝仅58km,国土面积2427km²。

全县人口41万,现辖12个镇、乡,即:茅坪、归州、屈原、沙镇溪、两河口、郭家坝、杨林桥等7镇,水田坝、泄滩、梅家河、磨坪、周坪等5乡,县内交通比较便利,沿江两岸集镇较多,黄金水道沟通川汉宁沪,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公路交通以宜秭公路、移民复建的秭兴公路、风茅公路、沿江公路为干线,乡镇及村级公路为支脉,基本形成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络。

2、气象与水文
2.1气象
秭归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mm。

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mm。

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高,逐渐增多,一般年降雨量950~1590mm。

降雨日数与降雨量分布基本一致,大部分地区为l20~159天,个别高山地区达200天以上。

降雨主要集中在4~1 0月,月平均降雨量l
50~457.6mm,多暴雨,最大日降雨量358.0mm;日降雨拿达50~100mm的暴雨4~10月均有发生,l00mm以上的暴雨主要集中在6、7月,年平均频次3~4次。

2.2水文
秭归县境内河流水系发育,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流长64km²;流量丰沛,多年平均流量l4300m³/S,水位变幅巨大,达40m左右。

县境溪流网布,l35条常流溪汇入茅坪河、九畹溪、龙马溪、香溪河、童庄河、归州河、青干河及泄滩河等8条支流,呈交错排列,构成树枝状水文网。

总流长247.8km,流域面积1952.5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80.4%;区内最大的支流为香溪河,其次为青干河、归州河、九畹溪。

3、地形地貌
秭归县位于鄂西褶皱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千米以上,山峰耸立,河谷深切,相对高差一般在500~1 300m之间。

区内地貌主要类型有:侏罗系砂页岩组成的侵蚀构造类型,古、中生界灰岩组成的侵蚀构造类型,侵蚀堆积类型。

秭归县地形坡度变化较大,河谷区、低山丘陵区和中高山剥蚀台面地形坡度较缓,一般在150左右,面积846.Okm2。

15~250多分布于中低山区,主要分布在秭归盆地,面积960.Okm2。

大于250多分布在长江峡谷区、中高山向中低山过
渡地带,陡缓变化较大,多形成陡崖,面积621.Okm2。

秭归县境内地势高差较大,沟谷纵横分布,是地质灾害多发区。

4、地层岩性
秭归县地层发育齐全,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

元古界崆岭群见于东部,震旦系和古生界呈条带状展布于东部至南部边缘,三叠系和侏罗系广泛发育于中、西、北部,白垩系仅见于仙女山、周坪等地,第四系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冲沟及缓坡处。

岩浆集中分布于东部兰陵溪、庙河、鲁家河以东,均系前震旦纪扬子期岩浆活动,受北西向构造控制,岩性主要为中性和酸性岩类。

5、地质构造与地震
5.1地质构造
县区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鄂西隆起带北端和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构造格局较为复杂。

区内北西向构造主要发育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由一系列的褶皱和断裂所组成,并伴随有岩浆活动;东西向构造分布于南部,以沉积盖层组成的褶皱为主,断裂不甚发育,主要构造形迹为香龙山背斜及其东侧的五龙褶皱带。

新华夏系为区内重要的构造体系,主要表现为新华夏系联合弧形构造由云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组成。

和新华夏系复合式构造两种形式,前者在区内的构造形迹有百福坪至流来观背斜、茶店子向斜,后者主要为北北东向构造,由北北东向压性或压扭性断裂组成,
主要构造形迹为黄陵背斜、秭归向斜;近南北向构造主要为仙女山断裂和九畹溪断裂组成,近平行向展布。

区内断裂主要有三组:(1)北北东向一近南北向断裂组;(2)近东西向断裂;(3)北西向断裂。

5.2地震
按全国地震区带划分,工作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震活动区的江汉地震带内,属地震活动较弱的地震带。

自有记载以来,中强震不多,未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近期区内发生的最大地震为1979年5月22日秭归县龙会观5.1级地震,震中距长江仅8km。

现今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黄陵背斜西侧、仙女山断裂带,呈北北东及北东向展布,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l:400×104),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其中对区内地质灾害影响较大的是仙女山潜在震源区,沿地震带微震活动较频繁,l959年迄今共记录到30次。

6、水文地质
区内含水层(组)为第四系松散岩类,白垩系、侏罗系、泥盆系、震旦系南沱组碎屑岩类地层,三迭系至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前震旦系结晶杂岩。

可分为三个区,即西部碳酸盐岩分布区,秭归向斜一带的碎屑岩分布区,茅坪一带的结晶杂岩分布区,其形成地下水的条件大不相同,碳酸盐岩区裂隙发育,岩溶也强烈发育,含水条件良好,碎屑岩区裂隙
不太发育,结晶杂岩区也只是在风化带内含水,其含水条件较差。

根据其含水性能,可划分三个地下水类型和非含水岩组: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和非含水岩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