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前沿进展第十章T淋巴细胞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腺造血微环境促进胸腺细胞存活和分化的机制:分泌细胞 因子或其他介质,是胸腺中T细胞成熟的重要条件;表达的粘 附分子通过与相应配体结合,促进胸腺细胞的分化。
胸腺中的T细胞按CD3及辅助受体CD4/CD8的表达分为三个阶段: 双阴性阶段、双阳性阶段和单阳性阶段。
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最核心的事件是获得功能性TCR的表 达、自身MHC限制以及自身免疫耐受。
1.1 胸腺T细胞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主要事件
骨髓
造血祖细胞
定植于胸腺的T细 胞前体本身已不再是 有自我更新能力,因 此有赖于骨髓的不断
补充。
胸腺
多 阶 段 复 杂
T细胞产生的过程
T淋巴细胞
胸腺T细胞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主要事件
胸腺微环境的组成: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 胸腺微环境是T细胞发育分化的必要条件。
现有亲和力假说和差异信号假说解释此种现象。
假说机 假说名称 理
亲和力假说
亲和力高低
TCR表达水平、抗原浓度 相关
差异信号假 说
PS和NS的信 号存在本质 区别
抗原肽-MHC复合物产生 弱活化信号(PS)、强活 化信号(NS)
1.6 CD4与CD8T细胞的趋异分化
CD4+T细胞 Th细胞 (辅助性T细胞) TDTH细胞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迟发性超敏反应性T细胞) 抑制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Treg、Tr1、Th3)
1.5 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
由于TCR重排的随机性,新产生的TCR与自身MHC分子并 无天然亲和力,而TCR对抗原的识别有具有MHC限制性, 即只能识别由自身MHC提呈的抗原肽。因此,发育中的胸 腺细胞需要经历阳性选择。
阳性选择后新生的单阳性T细胞在迁出胸腺前经历阴性选 择,如果其表达的TCR与基质细胞提呈的自身抗原高亲和 性结合,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从而使自身反应性细胞清除。
现有随机模型、指导模型和共受体模型解释此过程:
随机模型 指导模型 共受体模型
细胞随机下调CD4或CD8表达
TCR以及CD8或CD4共受体与MHCI或II类的多重相互作 用知道发育成CD4或CD8细胞
阳性选择中细胞自动终止CD8表达,上调IL-7受体
Hale Waihona Puke 1.7 自然调节性T细胞发育
1985年,Sakaguchi及其同事发现:删除CD4+CD25+T细 胞会导致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损害,为了区别此前仅为功能 定义的抑制性T细胞,这类细胞定义为调节性T细胞(Treg) 静息状态下,Treg细胞占外周T细胞总数的5-10%,绝大 多数来源于胸腺,被称为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
以上研究也表明,Notch信号不仅诱导了T系定向分化,而且 抑制了B系分化。
1.4 γδ和αβT细胞的定向分化
从遗传学角度,T细胞本质上为两类:γδ和αβT细胞;两 者分别表达γδTCR和αβTCR。(DN2--DN3)
和β选择类似,γδT细胞经历γδ选择,导致显著的细胞增 殖。
现有证据支持TCR信号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主要 有两种可能机制:一种是指令性作用,另一种是强化已发 生的定向分化。
第十章
T淋巴细胞发育和胸腺器官发生
汇报
目录
第一节 T淋巴细胞发育
1.1 胸腺T细胞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主要事件 1.2 发育中T细胞的迁徙 1.3 Notch 信号和T系定向分化 1.4 γδ和αβT细胞的定向分化 1.5 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1.6 CD4和CD8T细胞的趋异分化 1.7 自然调节性T细胞发育
2.1 胸腺的分类
第二节 胸腺器官形成 2.2 胸腺上皮细胞的起源、发育
第一节 T淋巴细胞发育
T淋巴细胞的概述
☆ 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来 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 T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根据其表面标志和 功能特性可分为若干个亚群。各亚群间相互调节, 发挥免疫功能。 ☆ T细胞可介导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在TD-Ag 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也发挥重要辅助作用。
Notch+配体
胞外区水解、产物 成为γ分泌酶底物
切割
释放出胞内 区(Notch-IC)
Notch-IC入核 CSL分子
招募共激活分子MamL 发挥转录调控作用
配体内化的作用解释:
1.促进循环利用,而且内化后发生的一些翻 译后修饰能增强配体活性;
2.配体内化产生的拉力诱导了Notch构象改 变,从而启动Notch胞外区的蛋白酶解步骤。
CD8+T细胞 TC细胞/CTL (细胞毒性T细胞) TS细胞(抑制性T细胞)
T细胞
TCR不同
γδT细胞
αβT细胞
CD4/CD8不同
CD4+T细胞功能不同 CD8+ T细胞
Th Treg TDTH
Ts
Tc
阳性选择后,DP细胞分别发育成:MHCII类分子限制 性CD4+辅助T细胞和MHCI类分子限制性CD8+杀伤T 细胞。
1.3 Notch信号和T系定向分化
(1)Notch机制概述: 哺乳动物中存在4中Notch受体,对应配体有5种:Deltalike(Dll)1、Dll3、Dll4、Jagged1和Jagged2。 Notch信号转导机制不涉及第二信使、信号放大步骤。
(2)Notch信号转导过程:
配体内化
ADAM
(3)关于Notch信号转导机制作用的相关研究:
a. 造血祖细胞中特异性删除Notch或RBPJ导致T细胞发育 完全阻断,并引起胸腺中B细胞异位发育;
b. 在造血祖细胞中强制表达Notch-IC,使其不能向B细 胞发育,并导致胸腺外DP细胞发育;
c. 将造血祖细胞与过表达DII1或者DII4的骨髓基质细胞共 培养,体系中出现大量T细胞前体,B细胞发育受到抑制。
1.2 发育中T细胞的迁徙
发育中T细胞迁徙的基本路线:
CMJ
造血祖细胞
胸腺
内/外皮质区
迁徙过程中,细胞大量增殖,并逐渐向T系定向分化。 DN3细胞定居于被膜下区域,在此完成选择和增殖分化。 DP细胞转而向内迁移,在皮质区完成阳性选择和CD4/8细胞 的趋异分化。
新产生的SP细胞迁入髓质区,完成阴性选择和功能成熟,最 终从CMJ迁出到外周。 成熟SP迁出胸腺。(CD69、S1P1)
标志:CD4+CD25+foxp3+ 功能:主要抑制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分泌TGF-β、IL-10、IL-35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