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摄影课程安排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新闻摄影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新闻摄影的基本素养,包括新闻摄影的原理、技巧和伦理规范。
2. 提高学生运用摄影设备进行新闻拍摄的能力,包括相机操作、构图、用光、拍摄技巧等。
3. 培养学生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判断力,能够准确捕捉新闻事件。
4. 增强学生新闻摄影作品的编辑和呈现能力,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周:新闻摄影概述1. 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点2. 新闻摄影的历史与发展3. 新闻摄影的伦理规范第二周:摄影设备与操作1. 相机的种类与特点2. 相机的基本操作与设置3. 摄影镜头的选择与使用4. 摄影附件的应用第三周:摄影构图与用光1.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 摄影用光的基础知识3. 光线与摄影构图的关系4. 实际拍摄中的用光技巧第四周:新闻摄影技巧1. 新闻现场拍摄技巧2. 新闻人物拍摄技巧3. 新闻事件拍摄技巧4. 新闻图片的后期处理第五周:新闻摄影伦理与法规1. 新闻摄影的伦理规范2. 新闻摄影的法律法规3. 新闻摄影的版权保护第六周:新闻摄影案例分析1. 分析国内外优秀新闻摄影作品2. 学习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拍摄技巧3. 比较不同新闻摄影风格的特点第七周:新闻摄影实践与作品展示1. 组织学生进行新闻摄影实践活动2. 学生展示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3. 教师点评与指导第八周:新闻摄影总结与展望1. 总结新闻摄影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2. 分析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3. 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新闻摄影的基本原理、技巧和规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让学生了解新闻摄影的实践应用。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判断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2. 实践作品:完成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提交新闻摄影作品。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摄影》英文名称:《News photography》课程编码:学时/学分:36/2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先修课程:《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摄影摄像基础》、《广播电视史》等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摄影的表现方法及新闻摄影题材的拍摄基本技能的基础操作。
并且能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照相机,感光的材料,新闻摄影人具有的修养、素质和新闻摄影艺术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新闻图片的审美修养,培养对新闻的挖掘能力,熟练地掌握运用摄影语言表现社会现状,达到传媒的作用。
能够评析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和纪实片段,使学生从中获取灵感和激发从事新闻工作的欲望。
最后达到摄影的操作与示范训练的目的,为以后的新闻工作拍摄等奠定坚实的基础,能胜任新闻媒体的工作。
课程的任务是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上机操作能力,能独立拍摄较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和拍摄工作。
为以后的电视摄像、编辑等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摄影和新闻摄影的定义、特性,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及它的优势和劣势,让学生对新闻摄影有一个总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新闻摄影并通过大量的新闻摄影事例,使学生喜欢新闻摄影课程,并有将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意愿。
要求是学生通过这章的学习对新闻摄影的特性有一个深刻和全新的看法,了解它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熟悉新闻摄影的传播形式和拍摄手法。
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重点是掌握新闻摄影的传播形态是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是新闻事实现场的瞬间形象纪实理解和掌握;新闻摄影的评价与选择标准。
教学难点是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是现场选择抓拍;新闻摄影需要借助文字作补充;美化版面、图文并重,有利于新闻的传播;目前各种题材的新闻的拍摄技巧与采访。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授课,并结合近几年的荷赛获奖作品的分析和讲解。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101202课程名称:新闻摄影实验总学时数/学分:28/2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教研室:新闻教研室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新闻摄影》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实践课程,它是新闻报道的必要环节。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摄影的表现方法及新闻摄影题材的拍摄基本技能的基础操作。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通过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照相机,感光的材料,新闻摄影人具有的修养、素质和新闻摄影艺术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新闻图片的审美修养,培养对新闻的挖掘能力,熟练地掌握运用摄影语言表现社会现状,达到传媒的作用。
通过理论知识和自我练习后可以能够评析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和纪实片段,使学生从中获取灵感和激发从事新闻工作的欲望。
实验课程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前需做好器材的整理和分配工作,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爱护器材,室外拍摄时注意人身安全。
学生达到摄影的操作与示范训练的目的,使用器材时应注意器材的完好度,课程结束时要及时归还。
通过实际操作,为以后的新闻工作拍摄等奠定坚实的基础,能胜任新闻媒体的工作。
做好新闻摄影实验课程,应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预习:实验前应认真阅读教科书上的内容,明确每次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认真按照教师设置的课程题目来完成实验项目;如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反映。
3.总结: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在每次课程作业评判后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实验(一)照相机的组成部分与曝光原理1.实验内容(1)照相机的组成部分;(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数码照相机的使用;(4)数码照相机的曝光原理。
2.实验要求教材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照相机的组成部分,成像原理,以及可以正确的操作照相机并学会正确的曝光实验(二)光圈与景深以及摄影构图1.实验内容(1)光圈的定义、原理及作用;(2)景深的定义,影响景深的因素;(3)摄影构图。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七、课程教学内容绪论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1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视觉传播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重点、难点提示(1)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第一章新闻摄影的定义(1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新闻摄影的定义及其内涵2.重点、难点提示(1)新闻摄影的真实性、现场瞬间以及图文并重第二章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2)新闻摄影的优势源于它与众不同的特性2.重点、难点提示(1)在理解新闻摄影特性的基础上,拍好新闻图片第三章新闻摄影的地位与作用(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新闻摄影的版面地位与作用;(2)新闻摄影的体裁和文字说明的写作2.重点、难点提示(1)认识新闻摄影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2)新闻照片要包括准确的文字说明第四章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新闻摄影的主题特点、主题的划分、主题的要求及主题的深化;(2)新闻摄影的题材2.重点、难点提示(1)新闻摄影主题的特点和新闻摄影主题的深化第五章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1.教学内容(1)报刊选择新闻摄影报道的一般准则;(2)以内容为主的评价原则以及新闻图片的评选标准2.重点、难点提示(1)从图片编辑、评选者的角度掌握取舍的标准和选优的原则第六章形象采访与现场抓拍(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新闻摄影的形象采访,现场抓拍;(2)事件性和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和拍摄2.重点、难点提示(1)让学生理解新闻必须到现场采访,抓取典型的形象瞬间进行报道第七章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1.教学内容(1)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及当代新闻摄影记者的特征2.重点:难点提示(1)从职责上掌握提高新闻摄影修养的八个方面第八章照相机(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照相机的原理及结构;(2)现代照相机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3)照相机的镜头和摄影附件;(4)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2.重点、难点提示(1)镜头的原理和构造第九章各种条件下的摄影(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摄影;(2)日出日落、夜景的摄影,室内自然光的摄影2.重点、难点提示(1)重点掌握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摄影技术知识第十章人造光摄影(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持续光源与摄影感光;(2)电子闪光灯与闪光摄影;(3)电子闪光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2.重点、难点提示(1)重点掌握电子闪光灯的拍摄技术知识第十一章动体摄影(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拍摄动体的器材;(2)快门时间与动体摄影;(3)动态记录与动感表现2.重点、难点提示(1)重点在掌握快门速度第十二章景深与对焦(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景深的含义,影响景深的因素;(2)景深原理在摄影中的运用,超焦距及其运用2.重点、难点提示(1)景深原理在摄影中的运用;(2)超焦距的知识及运用第十三章拍摄改景的基本常识(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改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2)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3)摄影的形式法则2.重点、难点提示(1)重点掌握改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第十四章数码摄影系统(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数码器材的类别;(2)数码技术原理以及数码摄影的技术操作2.重点、难点提示(1)数码摄影的技术操作原理第十五章数码技术对摄影真实性的挑战(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数码技术时代新闻摄影真实性的机遇与挑战2.重点、难点提示(1)数码技术时代新闻摄影失实与防范第十六章新闻摄影的道德与伦理规范(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新闻摄影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2.重点、难点提示(1)新闻摄影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八、学时分配九、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设计、开卷2.成绩构成考查作业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新闻摄影教程》(第4版),盛希贵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2]《新闻摄影教程》(修订本),谢琳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3]《新闻摄影教程》(第1版),吴建编,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4]《新闻摄影教程》(第1版),赵剑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5]《当代新闻摄影教程》(第1版),李培林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新编基础摄影教程》(第2版),陈喆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7]《新闻摄影实务》(第1版),智慧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8]《新闻摄影》(第1版),任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
新闻学专业《新闻摄影》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0301009)一、课程说明1.课程学时、学分及分配新闻摄影总学时为36,开课学期为3,周学时为2,学分为2。
2.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原理,准确地把握有关新闻摄影的原理、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新闻摄影能力。
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够独立拍摄构图合适、具有一定冲击力的新闻照片。
4.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参考教材:《新闻摄影教程》盛希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4 月第2版参考书目:(1)《新闻摄影学》徐忠民,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2)《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年7 月(3)《摄影采访与图片编辑教程》孔繁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5. 教学重点与难点画面景别、构图、角度、运动摄像、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电视用光、摄影构图、摄影用光、动体拍摄和对新闻照片的选择和把握是重点,动体拍摄是难点。
6.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
2)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提出问题或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互动;而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的方式则可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进而又促进了教学。
教学相长,扩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3)采用案例教学法。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小组意见,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也能起到相互启发的效果。
7.考核方法与要求考试采用考察方法,用5 级计分,学生每一个拍摄专题作品的成绩累计,同时参考平时的实验态度、实验报告。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重庆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系编2007年8月24日(五)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辅助课外实践活动和观摩,强调技能掌握和综合知识的运用。
二、正文绪论教学要点: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二、视觉传播的发展历程及新闻摄影的诞生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新闻摄影理论研究的成果2、国内外新闻摄影发展的历程3、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世界新闻摄影繁荣时期的重要事件三、21世纪新闻摄影的新课题教学要求:了解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和21世纪新闻摄影面临的新课题,掌握视觉传播的发展历程和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世界新闻摄影繁荣时期的重要事件。
第一章新闻摄影定义、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教学要点:第一节关于新闻摄影定义的探讨新闻摄影定义的发展沿革第二节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一,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二,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现场纪实三,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四,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五,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节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一,新闻性二,真实性三,形象性第四节新闻摄影的优势一,视觉直观性二,现场可证性三,瞬间永久性教学要求:了解新闻摄影定义的发展沿革,把握新闻摄影概念的内涵、基本特性和优势,重点是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的把握,难点是新闻摄影内涵的把握。
第二章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与功能教学要点:第一节照片的版面地位与作用一,数字技术的发展二,受众需求的变化三,报刊图像化是时势所需,大势所趋四,图文结合是新闻摄影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五,图文并重两翼起飞的办报指导方针六,幅大量多的图片刊用原则第二节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一,传播形象新闻二,指导社会生活三,审美教育教学要求:了解新闻摄影的发展变化,新闻摄影版面地位、作用与新闻摄影发展的关系,掌握“图文并重两翼起飞”的内涵,掌握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重点是掌握“图文并重两翼起飞”的内涵,难点是新闻照片版面地位和作用的发展变化。
新闻摄影培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新闻摄影培训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了解新闻摄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员掌握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处理方法;3. 提高学员的新闻敏感性和现场报道能力;4. 增强学员的新闻摄影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模块:新闻摄影基础知识1. 新闻摄影的定义、特点及作用;2. 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3. 新闻摄影的构图与取景;4.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
第二模块:新闻摄影现场报道技巧1. 新闻摄影的采访技巧;2. 新闻摄影的拍摄流程;3. 新闻摄影的后期处理;4. 新闻摄影的报道要求。
第三模块:新闻摄影审美与创意1. 新闻摄影的审美原则;2. 新闻摄影的创意表达;3. 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4. 新闻摄影的差异化报道。
第四模块:新闻摄影案例分析1. 国内外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赏析;2. 新闻摄影现场报道案例分析;3. 新闻摄影后期处理案例分析;4. 新闻摄影创意表达案例分析。
第五模块:实践操作与互动1. 学员现场拍摄练习;2. 指导教师现场点评;3. 学员互评与交流;4. 总结与反思。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提高学员的新闻敏感性和审美能力;3. 实践操作法:学员现场拍摄练习,指导教师现场点评;4. 互动交流法:学员互评与交流,提高学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新闻摄影基础知识第二周:新闻摄影现场报道技巧第三周:新闻摄影审美与创意第四周:新闻摄影案例分析第五周:实践操作与互动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学员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末考试:学员现场拍摄作品、新闻稿撰写等;3.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新闻摄影教程》;2. 课件:新闻摄影相关PPT;3. 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新闻摄影作品;4. 实践拍摄场地:校园、社区、企业等。
八、教学评价:1. 学员满意度调查;2. 教学效果评估;3. 学员作品质量评估。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摄影》英文名称:《News photography》课程编码:52410027学时/学分:36/2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先修课程:《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摄影摄像基础》、《广播电视史》等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摄影的表现方法及新闻摄影题材的拍摄基本技能的基础操作。
并且能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照相机,感光的材料,新闻摄影人具有的修养、素质和新闻摄影艺术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新闻图片的审美修养,培养对新闻的挖掘能力,熟练地掌握运用摄影语言表现社会现状,达到传媒的作用。
能够评析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和纪实片段,使学生从中获取灵感和激发从事新闻工作的欲望。
最后达到摄影的操作与示范训练的目的,为以后的新闻工作拍摄等奠定坚实的基础,能胜任新闻媒体的工作。
课程的任务是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上机操作能力,能独立拍摄较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和拍摄工作。
为以后的电视摄像、编辑等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摄影和新闻摄影的定义、特性,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及它的优势和劣势,让学生对新闻摄影有一个总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新闻摄影并通过大量的新闻摄影事例,使学生喜欢新闻摄影课程,并有将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意愿。
要求是学生通过这章的学习对新闻摄影的特性有一个深刻和全新的看法,了解它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熟悉新闻摄影的传播形式和拍摄手法。
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重点是掌握新闻摄影的传播形态是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是新闻事实现场的瞬间形象纪实理解和掌握;新闻摄影的评价与选择标准。
教学难点是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是现场选择抓拍;新闻摄影需要借助文字作补充;美化版面、图文并重,有利于新闻的传播;目前各种题材的新闻的拍摄技巧与采访。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新版)
目录一、理论教学大纲《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2)二、实践教学大纲《新闻摄影》实验教学大纲 (7)《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新闻摄影2.课程编号:0104212X3.课程类别:专业(本科)必修课4.总学时/学分:54/35.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节目制作)/专升本6.开课学期:第2/1学期二、课程与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的关系说明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新闻摄影理论和摄影技术,使学生不仅对视觉文化有更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全面了解新闻摄影工作,使其成为真正符合媒体需求的,全面复合型新闻人才。
三、课程的地位性质与目的新闻摄影课是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该课程将有利于学生了解现代传媒在影像方面的要求。
通过讲解图片从拍摄到编辑全部过程,分析图片和文字的关系,最终使学生对图片在媒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明确的认知。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运用新闻摄影新思维,实现新闻摄影综合能力创新。
课程目标分解为“摄影基础知识”、“摄影技术技巧”、“摄影的创新实践”三个模块的知识、能力、素质。
本课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内教师所演示的各种实物和图片,熟练掌握课程知识,课外多进行新闻摄影综合训练,提高新闻摄影综合创新能力。
为学生就业、适岗竞争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为实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采、写、摄、编、策划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四、学时分配表五、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摄影技术技巧、摄影创新实践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第一章摄影概述【教学内容】了解常见照相机的种类,分析各机型之间的不同,了解各机型的优缺点达到熟练掌握各机型。
注意对相机的维护和保养。
【基本要求】了解课程在传媒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及学习要求、考核要求;了解相机的种类,掌握单反相机的结构及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特点, 正确保养方法。
2. 难点:120照相机的特点,相机装胶片第二章测光与曝光【教学内容】测光方法、曝光三要素【基本要求】了解测光的基本方法;掌握曝光三要素。
新闻摄影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新闻摄影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图片的形式传递信息、表达观点、记录历史。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新闻摄影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新闻摄影人才,特制定本实践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新闻摄影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2)了解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熟悉新闻摄影器材的使用方法;(4)了解新闻摄影相关的法律法规。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拍摄、编辑、制作新闻图片的能力;(2)提高学生新闻摄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提升学生新闻摄影的实战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4)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教学内容1. 新闻摄影基本理论(1)新闻摄影的定义、特点及作用;(2)新闻摄影的原则和标准;(3)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新闻摄影与新媒体的关系。
2. 新闻摄影技巧与方法(1)新闻摄影构图技巧;(2)新闻摄影用光技巧;(3)新闻摄影后期处理技巧;(4)新闻摄影拍摄技巧。
3. 新闻摄影器材使用(1)数码相机的操作与使用;(2)镜头的选择与使用;(3)三脚架、闪光灯等辅助器材的使用;(4)新闻摄影器材的保养与维护。
4. 新闻摄影实践(1)校园新闻摄影实践;(2)社会新闻摄影实践;(3)新闻摄影比赛实践;(4)新闻摄影实习。
5.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与评价(1)新闻摄影作品分析;(2)新闻摄影作品评价;(3)新闻摄影作品赏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技巧与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新闻摄影作品,使学生掌握新闻摄影的规律和技巧。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新闻摄影的实战能力。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总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摄影课程编号:学时/学分:48/3 开课学期:5适用专业:新闻学课程类型: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新闻摄影,一门培养学生摄影技巧能力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新闻摄影的敏感和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二是照相机和暗房等摄影器材的技术操作;三是数码摄影及相关技术和伦理。
培养他们利用镜头抓拍新闻的敏感和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素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新闻摄影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区别新闻摄影与其它摄影的不同。
2、牢固树立新闻摄影的真实、形象、及时的观念。
3、掌握新闻摄影的构成包括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的运用和技巧。
4、了解和掌握摄影器材知识,初步掌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技术操作。
5、掌握新闻摄影的专业素养要求和技术伦理。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16学时)(见附表)四、结合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32学时)(见附表)五、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史、传播学、视听语言、影视评论.六、建议教材或参考书教材:盛希贵著《新闻摄影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出版).参考书:1、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2、肯尼思·科布勒著,美国新闻摄影教程:获得杰出新闻图片的专业法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3、颜志刚编著,数码摄影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七、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新闻摄影作品。
成绩比例为:平时占30%,创作占70%。
八、其他说明执笔人:汪方华审核人:汪方华。
新闻摄影摄像教学大纲
《新闻摄影摄像》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摄像》2、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3、总课时:324、学分数:25、开课时间:2006年8月二、教学对象:新闻学本科生三、教学目的:新闻摄影摄像是新闻专业的一门技能课,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摄影摄像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学习新闻摄影摄像技术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搞好新闻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
新闻摄影摄像主要就是解决在摄影摄像拍摄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本课程主要讲述新闻摄影摄像的特点,照相机、摄像机的基本原理,镜头的选择和应用、光圈、快门的调整、景深的应用以及滤镜的使用、灯光布置、固定画面、镜头的推拉摇移以及蒙太奇等摄像的基本技术等。
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相机、摄像机进行拍照和摄像,并根据摄影、摄像的目的来确定相应的软件和技术参数。
能够使用计算机对视频进行加工处理。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电视摄像》任金州高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影视摄像技术与技巧》萧寒电子工业出版社3、《电视摄像艺术》刘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4、《大学摄影基础教程》彭国平等著浙江摄影出版社5、《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6、《新闻摄影教程》盛希贵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如下:)学时分配建议表二、各章节教学目的的要求及内容要点第一章摄影术概述【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2、掌握摄影的特性。
3、了解摄影术的应用与艺术摄影流。
【教学内容要点】1、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2、摄影的特性。
3、摄影术的应用与艺术摄影流。
第二章镜头【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镜头的类型与特性。
2、了解镜头的结构与附件。
3、掌握景深控制技巧。
【教学内容要点】1、镜头的类型与特性。
2、镜头的结构与附件。
3、镜头的类型及特点、镜头的基本功能、什么是镜头速度、f值含义、什么是焦距、景深、超焦距的影响要素及运用第三章:照相机【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照相机的类型与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新闻摄影课程编号:10110113
学时/学分:48/3 开课学期:5
适用专业:新闻学课程类型: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新闻摄影,一门培养学生摄影技巧能力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
新闻摄影的敏感和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三个
方面:一是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二是照相机和暗房等摄影器材的技术操作;
三是数码摄影及相关技术和伦理。
培养他们利用镜头抓拍新闻的敏感和基本技能以
及专业素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新闻摄影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区别新闻摄影与其它摄影的不同。
2、牢固树立新闻摄影的真实、形象、及时的观念。
3、掌握新闻摄影的构成包括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的运用和技巧。
4、了解和掌握摄影器材知识,初步掌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技术操作。
5、掌握新闻摄影的专业素养要求和技术伦理。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16学时)(见附表)
四、结合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32学时)(见附表)
五、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史、传播学、视听语言、影视评论.
六、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
盛希贵著《新闻摄影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出版). 参考书:
1、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
2、肯尼思·科布勒著,美国新闻摄影教程:获得杰出新闻图片的专业法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3、颜志刚编著,数码摄影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新闻摄影作品。
成绩比例为:平时占30%,创作占70%。
八、其他说明
执笔人:汪方华审核人:汪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