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综述中药鱼腥草的研究近况。

方法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

结果鱼腥草生物活性较高,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由于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严重,已被国家停止生产和使用。

结论鱼腥草的研发需要有新的思路,鱼腥草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鱼腥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为重要传统的食药两用植物。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始载于《名医别录》[1]。

本文就近几年来鱼腥草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概述。

1 化学成分、分离提取与质量控制
1.1 化学成分每100 g鱼腥草可食部分(干品)含蛋白质5.26 g,脂肪
2.41 g,碳水化合物67.5 g,钙7 530.9 mg,磷43 mg,铁12.6 mg,以及维生素a,b ,c,e等以及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2]。

鱼腥草鲜草含挥发油约0.004 9%,主要成分为癸酰乙醛、甲基正壬酮、癸醛、月桂醛等[3];黄酮类成分有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芦丁等[4];有机酸类成分棕榈酸、亚油酸、天门冬氨酸、马兜铃酸等[5]。

其中的鱼腥草素(癸酰乙醛)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

其特殊气味与其挥发油有关[6]。

有研究表明,10月中旬和7月中旬为鱼腥草的最佳采收期,同时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中的甲基正壬酮含量略高于栽培鱼腥草[7]。

不同产地对鱼腥草中的挥发油[8]及甲基正任酮[9]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1.2 分离提取戴伟锋等[10]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鱼腥草总黄酮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热温度90~100℃,以1∶40 的固液比,提取3 次,提取45 min/次。

在曾虹燕[11]所选的实验条件范围内,当原料粒度40目、萃取压力20 mpa,温度35℃,co2流量40 kg/h 和萃取时间为80 min时,鱼腥草挥发油的总萃取率较高(1.76%),其多数组分都有较好的萃取效果,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陈根洪等[12]先采用微波预处理,其技术参数为料水比1∶25、微波小火处理
2.0 min;然后进行热水浸提。

其技术参数为温度70℃、时间2 h、次数2次。

在此条件下,鱼腥草黄酮和多糖复合提取的得率分别为1.606%和5.274%,总量达到6.880%。

1.3 质量控制于健东等[13]率先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高静等[14]则采用填充色谱,程序升温;fid检测器,外标标准曲线法的色谱条件,建立了鱼腥草挥发油中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分析测定方法。

张辉等[15]以2 溴3,3
二甲基 4 羟基5,5 二羧基羟基品红酮为cu2+的显色剂,分光光度法间接地测定了鱼腥草中有效成分之一癸酰乙醛的含量,方法简单准确快捷。

苏流坤等[16]采用ods柱,甲醇水(45∶55),磷酸调节ph 值至2.5作流动相,用外标法测定了鱼腥草及其制剂中槲皮苷的含量。

郑一敏等[1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鱼腥草中金丝桃苷与槲皮苷的含量。

赖闻玲等[18]采用萃取鱼腥草注射液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ms)的方法鉴定其化学成分。

以上均为鱼腥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李晓蒙等[19]采用梯度洗脱法,对鱼腥草药材进行hplc测定。

李秀珍等[20]及陈硕等[21]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注射液挥发性成分。

应军等[22]应用rp-hplc方法对鱼腥草药材进行了测定。

提示了进行鱼腥草及其制剂的指纹图谱研究的方法。

吴卫等[23]用rapd对鱼腥草进行了标记,可作为构建鱼腥草dna指纹图谱的有效工具。

2 药理作用
2.1 传统药理作用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

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主要与其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相关[6]。

2.1.1 抗病原微生物鱼腥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熊大胜等[24]研究证实,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青霉菌、黑曲霉菌及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25%,1%,2%,8%,8%,8%且耐高温短时的热处理。

刘小英等[25]证明鱼腥草具有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并推测鱼腥草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作用。

2.1.2 抗炎李爽等[26]研究表明,合成鱼腥草素灌胃给药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李莹等[27]研究发现,复方鱼腥草胶囊可显著拮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降低腹膜通透性,抑制肉芽肿增生,其机理可能与复方鱼腥草胶囊可拮抗各种致炎因子有关。

2.1.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邵兰等[28]研究表明,灌胃给予合成鱼腥草素60,120 mg/kg,能明显增加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脾脏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及cona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对胸腺指数则无明显影响。

另有研究表明,鱼腥草素提高细胞免疫能力可能是由于它靠疏水吸附作用与免疫细胞结合而发生作用;鱼腥草素同系物在巨噬细胞上吸附后,通过某种途径对巨噬细胞的酶系发生激活作用,从而提高了动物的免疫功能。

且有实验表明,延长鱼腥草素碳链的长度有助于寻找到有高免疫促进作用的新型鱼腥草素衍生物[29]。

2.1.4 抗过敏研究表明,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srs-a对豚鼠离体回肠和肺条的怍用,静脉注射100 mg/kg能拮抗srs-a增加豚鼠肺溢流作用;并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及拮抗ha、ach对豚鼠回肠的收缩,对豚鼠过敏性哮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30]。

2.2 新药理作用研究随着对鱼腥草的研究的深入,鱼腥草又有许多新药理作用被发现,并被临床应用。

研究表明,鱼腥草煎剂灌胃给药可抑制大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代谢,即发生在不饱和脂肪酸共价键上的一系列自由基反应,与体内肿瘤、化学中毒、感染、炎症反应、自身免疫、衰老、吞噬杀菌等多种生理过程有关[31]。

鱼腥草注射液能降低造模大鼠24 h 尿蛋白含量,对c bsa所致肾损伤模型大鼠有减轻其病理损伤的作用[32]。

同时,鱼腥草对立链脲佐茵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肾脏组织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肾脏中tgfβl表达,增加hgf的表达有关[33]。

鱼腥草能提高ali时机体pao2、减轻肺水肿、降低平均肺动脉压,ali时tnf-n表达增加,鱼腥草可降低ali时tnf n的表达。

对急性肺损伤有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ali时肺组织tnf n表达实现的[34]。

鱼腥草注射液可以提高小鼠y迷宫测试的正确次数,提高脑组织中sod和nos的活性,降低脑组织中mda的含量,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加强作用[35]。

鱼腥草中还含有抑制毛发生长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调控毛发生长[36]。

3 临床应用鱼腥草以其显著的药理作用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3.1 呼吸系统疾病
3.1.1 肺炎李冰昱等[37]报道,对35例老年人肺炎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
4.3%,显著高于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83.3%。

王霞[38]报道,对156名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配伍抗生素治疗。

对照组采用病毒唑配伍抗生素治疗。

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1.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李朝友[39]报道,将93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其他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李京鹤等[40]报道,对19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鱼腥草与病毒唑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1.3 其他胡静等[41]报道,12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取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效果满意。

孔微[42]报道,用中成药蒲丁合剂口服,联合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198例,并与口服抗生素104例作对照,治
疗组痊愈182例(91.9%),好转13例(6.5%);对照组痊愈4例(3.8 %),好转82例(78.8%)。

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裴志强等[43]报道,对60例流行性腮腺炎无合并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青霉素、病毒唑静脉滴注,金黄散外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

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5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2.33%,明显优于对照组。

3.2 消化系统疾病牛庆婷等[44]报道,对于儿科发生在秋冬流行的小儿急性腹泻,口服思密达的同时配合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思密达口服治疗的对照组。

3.3 泌尿系统疾病姜明全等[45]报道,将60位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左氧氟沙星针0.2 g稀释于5 %葡萄糖或0.9%氯化钠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鱼腥草注射液,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疾病的复发。

3.4 妇科张凤秀等[46]报道,对206例女性不孕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下用鱼腥草注射液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检查,发现超声能清晰地观察子宫输卵管通液程度,使不孕症的诊断显示更直观,且不适症状少,其诊断率、确诊率明显提高。

3.5 五官科病罗荣帮等[47]报道,对113例(118只眼)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57例(60只眼)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点眼及贝复舒点眼;对照组56例(58只眼)用无环鸟苷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局部点眼。

治疗组痊愈率为86.67%,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痊愈率(51.72%)和有效率(68.9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随访病例治疗组52只眼,复发2只眼,复发率为3.85%;对照组30只眼,复发10只眼,复发率为3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6 肿瘤性疾病赵小青等[48]报道,随机择取原发肺癌ⅲ b以后者48例,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

对照1组予西药小牛胸腺肽,对照2组予小牛胸腺肽加服十全大补汤。

观察组给予鱼腥草注射同时口服十全大补汤加减。

对照1组(16例) 2年总生存率12%;对照2组(16例) 2年总有效率25%;观察组(16例)2年总有效率37.5%。

3.7 其他查丽[49]报道,采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1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收效较佳。

于红芳[50]报道,将患者76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醒脑静及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

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 不良反应鱼腥草毒性很低。

《别录》中记载:“多食令人气喘。

”现代研究表明,鱼腥草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51.04 g/kg。

合成鱼腥草素的毒性较粗制剂大,给小鼠灌胃ld50的是1.6 g/kg。

静脉注射低剂量合成鱼腥草素75~90 g/kg,连续给药7 d,虽未引起小鼠死亡,但给药初期,小鼠出现运动失调、痉挛,继续给药症状消失。

犬每日口服80 g/kg或160 g/kg,连续30 d,对食欲、血象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但是可引起流涎和呕吐[6]。

但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却屡见报道[51~54],而且反应严重,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皮疹、恶寒、发热、寒颤、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肺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发病急,甚至有死亡病例。

有鉴于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0531印发了《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6】217号)。

已经停止了对这些药物的生产和使用。

但是,叫停鱼腥草注射液并不等同于封杀鱼腥草,注射液和口服制剂是完全不同的代谢途径,鱼腥草的疗效并不应受到质疑。

鱼腥草还是以其广泛的药理作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更重要的是,鱼腥草注射液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质量控制标准又仅限于某个成分的含量测定,而导致其致敏反应的主要物质可能是那些未定量的某些成分。

同时,与其他药的配伍使用对其致敏反应也有影响[55]。

因此,制定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研发新剂型,探索对鱼腥草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直接合成的生产工艺,才是鱼腥草目前研究的新思路。

鱼腥草仍然有着较高的开发价值与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