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承方式的变革与传统风格的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冰
音乐传承方式的变革与传统风格的保存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中、西音乐的传承方式的所长、所短进行分析,提出了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与艺术实践中,如何处理中、西音乐传承方式的关系的几
点建议。
[关键词]传统音乐/传承方式//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
[内容类别词]音乐美学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过程中,无论是民间音乐、文人音乐,还是宗教音乐,多数都以/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这一特殊的传承方式使其传统代代相传。尽管历史上出现了不同的记谱法,如:文字谱、工尺谱、减字谱、锣鼓谱等等,但由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谱子记录的只是曲调的骨干音或乐器演奏的音位、指法,严格地说来仅仅是有关乐曲的基本音高和基本节奏的轮廓记谱,其音高时值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¹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无论是有谱还是无谱,/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始终是传承中最主要的方式,并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口传心授0是传承中的/教0和/授0方面,指的是师传方式;/心领神会0是传承中的/学0和/习0方面,指的是徒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是通过心感受到真实音响空间的丰富内涵,用/口0传授心可以感受到的音乐,通过音乐的直接演唱和演奏,通过传承者双方之间的心灵沟通和语言、非语言的身体行为等交流手段,使音乐不只停留在形态的层面上,以加强传承者对音乐的领悟和体味音乐的感受,达到对音乐神韵的共鸣º。所以,这种传承方式最大限度地表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内涵和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且对传统风格的保存与继承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的传承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但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教学方式,而且正逐渐走向消亡。造成这种结果有其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其中,外部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1西方音乐教学体制的影响
西方音乐的传承是以谱本为基础,严格遵循演奏技法从而尽可能保持作品原来的面貌,而中国音乐的/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的基本方式有着更多的个人色彩。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得到广泛的交流,西方音乐及其教学方式也被随之引进,这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1905年,中国清政府建立的西式学堂开始教授唱歌,在课堂上,主要是教唱西方风格的歌曲。1927年,中国第一所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上海建成,萧友梅为其第一任院长。萧友梅曾留学于德国和日本,他所推行的教学内容几乎与西方的相同,音乐院所设科目有音乐理论、作曲、键盘乐器、管弦乐器和声乐等。此外,保留一门国乐即/传统音乐0,也是采用现代方法演奏传统乐器,并都已改用西方式的教学体制和西方的音乐理论体系。上海国立音专就这样成了后来中国各音乐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THE NEW V OIC E OF YUE-FU(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作者简介:王冰,女,生于1977年。现就学于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天津300171)
学院的办学模式,对后来的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加之当时人们深层意识中的/用西方科学的东西,改变中方不科学的东西0思想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开始瓦解。
21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音乐的传承方式是和其形成时的记录手段的形式有着直接关系的,记录手段又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所以音乐的传承方式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中国的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先于造纸、印刷等记录手段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成为当时音乐传播的主要手段,并且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色而被继承下来。西方音乐体系的大发展是在造纸、印刷等记录手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之后,这给乐谱的流行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随之五线谱也得到了普及,这使得西方音乐的传承更能以记谱教学为其主要手段。
随着中国大门的打开,科技也随之发展起来,人们的时间观念也增强了。/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的传承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利性。传统音乐的艺人们多在少年时开始学习读谱,基本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先背后喻,也就是先/打板习谱0再到乐器上/按声寻字0。这需要大量时间,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音乐会的频繁演出都形成了对立。如果用固定音高、时值的五线谱和简谱会减少学生大量的时间,对具有现代观念的今天的人们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再有,从/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自身来看,由于/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更注重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0的韵味,使其从一开始便带有了更多的/选择性0与/淘汰性0,这给中国传统音乐的广泛流传与继承都带来一定的局限。加之中国传统音乐的另一特点/个人再创造0,即在个人自身的特点上发挥原有作品的再创造,这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性,它会使传承无固定的形式。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使传统音乐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但给后学者和传统音乐的普及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所以从/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的传承方式自身而言,也决定了它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教学方式,其逐渐走向消亡也就成为了必然。
在西方音乐的传承过程中五线谱起了重要作用。/五线谱0从其自身来看,具有更精确的记录信息、更能够反映作者的意图的特点。在西方音乐的传承过程中,传授者是以五线谱为基本原则的。虽然它也需要个人风格的再创作,但只是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与中国传统意义的再创作的意义是不相同的),这为五线谱原作品的广泛流传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所以/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无论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决定了它必将成为过时的产品。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一传承方式的正面影响。如果西方音乐中按谱演唱、演奏的传承方式完全代替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那就会在传承中过份限制中国传统音乐的可塑性创新,尽管这种可塑性创新有一定的弊端,但它却为保存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般说来,中国传统音乐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音乐种类或曲目需要和个人艺术趣味及音乐感受,对原有曲调或多或少地进行变唱、变奏加工。虽然这是于原来曲调或曲调模式基础之上的声乐变化和器乐变化演奏»,但它却鲜明地突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在保存中创新,所以它们既是传统,又是变革;既是历史,又是现实;而能够深入地保持这一特色的传承方式便是)))/口传心授、心领神会0。因为它在传承中带给他人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音乐体验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0的韵味。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它带有一定的/选择性0和/淘汰性0,但用心来授其/口传0之乐的传承方式能较好地表达出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这些特点决定了/口传心
14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