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例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例谈
【提要】语文教学在传统与现代,有效与无效间徘徊,“高耗低效”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传统与现代中优化融合、和谐共生,从无效走向有效?一是习惯、基础——在重锤敲打中训练养成;二是积累、运用——在巧妙引领中丰富灵活;三是情感、态度——在高效对话中积淀形成。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语文课改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静观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却普遍出现了“优秀传统弱化,现代理念僵化,新旧衔连断化”的现象,导致课堂上“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似懂非懂,教师有目标但不明确,有训练但不到位,有熏陶但不震撼,有引领但不深入”,语文教学在传统与现代,有效与无效间徘徊,“高耗低效”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传统与现代中优化融合、和谐共生,从无效走向有效?下面结合几个教学片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习惯、基础——在重锤敲打中训练养成
教学片段1:《这儿真好》
师:下面我们学习生字。

(多媒体出示生字:座、空、呀、极……)师:请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生字?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生字怎么记住呢?你能记住哪些生字?用
什么方法?
生:我能记住“呀”,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右边是“牙”,合起来就是“呀”。

师:真聪明,那这个字怎么写才漂亮呢?大家看——(多媒体演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

师:大家记住了吗?
生:(大声齐答)记住了。

师:好,下面还有谁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石。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师注意了有意识地进行识字、写字的训导,但却缺少必要的练习。

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普遍存在。

既训且练,打下烙印。

其实,课例中老师只需在学生说出“呀”的字型和记忆方法后——
师:真聪明!那这个字怎样写才漂亮呢?大家看老师怎样写的?(老师边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漂亮、潇洒的方块字,边讲解写好字的要领。


师:这个字漂亮吗?那就好好练一练,大家拿笔写三遍……
教师诱人的板演,相机的指导,尽显汉字的魔力和优美。

然后在“君子动口又动手”中模仿、练习,往前走一步,给学生一分钟,留给学生的将是永不磨灭的印记。

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甚至制
约着学生的终身发展。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扎实的语文功底从何而来?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在“训”中引导,在“练”中落实。

叶圣陶老先生曾深刻的指出:“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

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


然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却惧于“练”,怕“练”花费时间,失去人文,成为落伍。

于是,在表面的热闹中,丢失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

殊不知习惯的形成,基础的奠定非一朝一夕之功,非随口说说即行,需经重锤敲打才能使学生做到身边的工具书随时翻翻,手中的笔记随手记记,心中的疑问处处画画……才能使学生方方正正写好字,切切实实读好书……
二、积累、运用——在巧妙引领中丰富灵活
教学片段2:《小镇的早晨》
师:教室里轻轻地飘荡着优美的朗读声,现在同学们都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这么美的语言,如果不把它背下来,那可太可惜了。

同学们想不想将它背下来?
生:想。

师:那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大家再读读,争取背下来。

(教室里传来杂乱的读书、背诵声,学生各种读书的形态皆有。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千古真经”,是学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重要途径。

将名言警句、妙语华章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学生就能
较迅速的掌握语言。

然而,实际教学中,背诵往往被简化为简单的机械诵读,死记硬背,成了让学生生厌头痛的痛苦折磨。

精彩训导,妙趣横生。

同一教学内容,一位老师是这样进行背诵指导的——
师:这么美的语言,如果能背下来,那多好啊!我们来一个背诵比赛,看看是你们背诵快,还是我的记忆好。

(师生各背3分钟,3分钟后)
师:我已经会背了,能允许我先背吗?(老师试背,并故意漏掉“沿街、一些、两座”这三个句首词语)
生:老师,你背的时候漏了“沿街、一些、两座”这三个句首词语。

师:谢谢同学们的提醒。

请帮一下忙,把我漏掉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这三个词都是句子开头的词语,句首词在背诵时往往容易忽视。

背诵时,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写在纸上以便提醒自己,这是背诵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积累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氛围中掌握了方法。

“过程、方法”的维度目标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落实。

如何将这一课改理念落实到位?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注意了让学生积累、运用,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

但这种实践往往是机械的:机械的记忆,机械的模仿,机械的移植。

实践活动缺乏情趣和意蕴,没有过程,缺少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调动学生投
身实践的积极性。

在积累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的引领,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积累,精当运用。

学生在巧妙的背,创造性的用的过程中涂抹下语文亮丽的底色,积淀下厚实的语文功底。

三、情感、态度——在高效对话中积淀形成
教学片段3:《大江保卫战》
师:这是一场气贯长虹、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涌现了无数的铮铮铁汉。

文章具体写了哪些人?
师:铮铮铁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黄晓文是铮铮铁汉?
生:因为钢钉扎进黄晓文的脚掌,他也不怕疼。

生:因为黄晓文来不及包扎就继续扛沙包……
师(激动地):是啊!为了保住大堤多少子弟兵忘记了自己,吃尽了辛劳,多么感人的举动,多么高尚的情怀,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动!
(生读课文,但未能读出崇敬、感动之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然而,情感不是飞来之物,文本的情感跳动需要转化为师生的情感生活。

转化需要基础和过程。

生活的体验,场景的再现是情感产生的依靠,造势、铺垫、蓄积、喷发是情感深化的过程,有了依据和过程才有真情的体验和流露。

课堂情感更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激情奔放,它更需要对话与碰撞,引诱与点燃。

铺陈转合,潜移默化。

学生的情感如何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总之,“有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更是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鞭策动力。

语文教师要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认真掌握语文教学规律,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