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动物模型及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缺血动物模型及进展
【摘要】建立一种符合临床脑缺血发病规律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基本条件。
近年来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现就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脑缺血;动物模型;进展
脑缺血是以脑循环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地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
据统计,我国脑血管疾病的自然人口发病率为每年 114-187人/10万,患病率为 253-620人/10万,病死率为每年 79-89人/10万。
60岁以上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平均发病率和病死率更高,分别为 1325.7人/10万和 886.1人/10万。
脑卒中 93%发生在 50岁及以上人群,75%以上为老年人。
目前我国脑血管疾病占人群死亡病因的第二位。
因此,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建立重复性好、观测指标易于控制的脑缺血动物模型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
经过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实验模型制备技术日臻完善,这为进一步系统研究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现就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动物模型在脑缺血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对于缺血性脑血管
病,能即刻制造或模拟血流下降或阻断,只有利用动物模型才能进行,具有方便、快捷、条件可控、脑缺血程度一致等优点。
但一般情况下,活体动物模型的制作多采用健康动物,缺乏人脑缺血前就存在的各种复杂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学过程。
尽管如此,脑缺血动物模型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是为研究提供了无法替代的价值:(1)不同脑缺血状态下的病理学改变;(2)缺血半暗带的研究;(3)再灌注损伤;(4)缺血本身导致的病理生理学变化;(5)干预治疗对缺血性损害的保护作用;(6)缺血性损害的部分机制。
2 脑缺血动物模型动物的选择
2.1 脑缺血模型的动物选择的原则
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一般需遵循一下原则:(1)选用与人体结构、功能、代谢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2)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3)注意人与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选用具有明显反应的动物;(4)选用患有类似人类疾病的近亲系或突变系动物;结构功能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5)选用与实验设计、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条件相适应的标准化动物;(6)在不影响实验质量的前提下选用易获得、最经济、最易饲养管理的动物。
2.2 常用实验动物及其特征
2.2.1 啮齿类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选择啮齿类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大鼠和沙土鼠应用较多。
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选用大鼠复制脑缺血模型,因其具有以下优点:①大鼠脑血管解剖特点比较接近人类,血管性损伤部位恒定,实验重复性好;②有关大鼠生理、生化、形态
及药理等方面的实验资料比较丰富,便于常规指标监测,易施低温固定技术和组织生化分析,有利于进行研究和比较,③大鼠品种多,成本低,能够为动物保护者接受,可进行较大量重复实验;④纯种鼠属近亲交配,品种相对一致,脑血管解剖和生理机能变异较小,梗死部位相对容易控制,实验重复性好,⑤大脑体积小,有利于进行固定染色及病理组织学观察;⑥抗感染能力强,存活时间长,利于脑缺血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相关病理改变过程的研究;⑦沙土鼠缺乏后交通动脉及基底动脉环(Willis环),两侧大脑供血相对独立,闭塞一侧或两侧颈总动脉即可复制效果明显的同侧或双侧脑缺血模型。
C57BL/6小鼠和沙土鼠类似,亦缺乏后交通支,Olsson等通过暂时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 12min,建立了C57BL/6小鼠稳定的全脑缺血模型。
啮齿类缺点是:鼠颅内外血管吻合网发达,在仅阻断颅内血管而不相应处理颅外血管时,脑皮层的缺血不严重;一些临床不常见症状:呼吸困难、癫痫发作、意识障碍难以恢复等,在啮齿类中却十分常见,致使其神经功能障碍难以评定。
大鼠常用的品种有Wistar大鼠、Sprague-Dawley大鼠、
Fischer-334等。
几种具有遗传性高血压特征大鼠:新西兰品系遗传性高血压大鼠、Milan品系高血压大鼠、和日本品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
SHR的后代 100%
发生高血压,一般血压随鼠龄而逐渐升高,三月龄后会逐渐出现脑、心、肾等器质性损害,因此SHR脑卒中发生率较高,是用于研究脑卒中较理想的动物模型之一,目前在SHR的基础上又培育了两个亚系
SHR/SP、SHR/SR,其中SHR/SP出生后除出现严重高血压外,90%以上出现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
2.2.2 兔 哺乳纲的兔形目,易获得、易饲养、较驯服、繁殖率高,耳静脉便于注射给药和采血,同时其对外源性胆固醇吸收率高达 75%-90%,而对高脂血症清除能力低,其易形成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且与人类的病变相似。
其颅内主要供血动脉为颈内动脉,且颅内外血管间吻合网少,大脑中动脉主干阻断后,其它侧枝循环对缺血区脑组织的代偿性供血作用小,有利于脑梗塞模型重复、稳定的建立。
但兔大脑皮层部分不发达,皮层薄,沟回较少,在制作皮层梗塞时效果不够理想,并且约 10%的家兔具有两支中动脉,阻断其复制脑缺血时应予注意。
2.2.3 非人灵长类 高级神经中枢发达,对药物的反应性、机能、代谢、结构、血液生化特征与人类相似,其头颅和脑发育较其他哺乳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此是研制人类脑梗塞模型的理想动物。
但由于价格昂贵,来源困难,不易饲养等原因,限制了它的使用。
有一种小型低等灵长类动物树鼩(Tupaiidae),较啮齿类、猫、狗等动物更接近于非人灵长类,且其大脑较发达,脑/体比重值大、价廉易得等优点弥补了猕猴、猩猩等大型灵长类动物的不足。
用树鼩进行脑缺血的实验研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2.4 猫、狗 哺乳纲的食肉目,脑皮层较发达,脑内各结构的发达程度和各部分比例与人脑较为接近,可同时对脑的不同部位做多次检查,适用于大脑皮层定位和观察各种反射的研究;其抗手术打击能力
强,适合慢性实验。
但其脑血管走行及脑的血供与人脑差异较大。
猫脑的大部分血液由颈总动脉通过颈动脉网与脑底动脉吻合来供应。
狗颈内-外动脉间有异常丰富的吻合网,脑可以通过许多侧枝循环得到血液供应。
因此它们对血流阻断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使其单根颅内动脉阻塞难以形成稳定的脑梗死灶。
2.2.5 猪 血管解剖特性、生理、营养和新陈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似,而且侧枝循环较少,比较适合于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猪脑血管动原静脉吻合网丰富,侧枝循环较多,不利于脑梗塞模型重复、稳定的建立,且猪体型庞大,品系不纯尚未广泛应用。
但有用小型猪制备脑缺血模型报道。
2.3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选择
研究方向及目的不同,选择的动物模型应有所不同。
例如光化学法和血凝块栓塞法MCAO尤其适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溶栓治疗研究;线栓法还适合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选择动物时应注意同亚种,同性别,年龄组相同,体重趋于一致。
Cai等利用光化学法造成SHR远端MCAO,观察到SHR的不同亚种和性别以及MCA类型对脑梗死体积产生不同影响。
5~7月龄的SHR/Kyushu和SHR/Izumo(Izm)大鼠血压水平一致,光化学法MCA闭塞后,前者梗死体积显著大于后者;雄性梗死体积明显大于雌性。
而具有简单Y型MCA的雄性SHR/Kyushu大鼠的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具有多分枝的常规MCA的雄性SHR/Kyushu大
鼠的梗死体积。
Shapira等利用聚乙烯微球注射法造成Wistar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到成年鼠(3个月龄)比老年鼠(24—26个月龄)更易引
起脑缺血损害,神经功能损失也较严重。
以上研究提示在制备脑缺血
模型时要注意不同动物亚种、性别、年龄及MCA类型对脑梗死的影响。
尽管啮齿类动物脑缺血模型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和用脑部结构与人
类类似的大动物,如狒狒等灵长目类动物脑缺血模型,正越来越受到
重视。
3 脑缺血动物模型分类、制备
3.1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分类
3.1.1 常用脑缺血动物模型分类 见表1。
3.1.2 常用局灶性脑缺血和全脑缺血模型分类 见表2。
表1 常用脑缺血动物模型分类
类别 分类
缺血时间 暂时性(再灌注) 持久性(不再灌注)
缺血程度 轻度 重度
缺血部位 局灶性 全脑缺血
动物年龄 新生、幼年动物 成年、老年动物
动物种属 啮齿类 灵长目类
动物大小 小动物(小鼠、大鼠等) 大动物(猫、犬、兔等)
表2 常用局灶性脑缺血和全脑缺血模型分类
全脑缺血模型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双血管闭塞法 开颅机械闭塞法
三血管闭塞法 电凝法
四血管闭塞法 电刺激法
七血管闭塞法 光化学法
心脏猝停 化学物质直接损伤法
其他方法 凝血酶促凝法
内皮素刺激法
线栓法
栓塞法
机械压迫皮质梗塞法
其他方法
3.2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
3.2.1 全脑缺血模型
3.2.1.1 双血管闭塞法 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加动脉放血低血压而形成全脑缺血。
此方法最早由Ekolof和Siesjo建立,用以研究不完全性脑缺血对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后又做了一些改良,如颈部软组织加压,或通过剪尾放血、腹腔注射硝普钠、颈总静脉处置管抽血等方法降低血压。
模型动物常用啮齿类动物。
双血管闭塞法的优点是手术简单,一次性实施,且可人为控制动物的呼吸;其缺点包括:(1)仅能形成不完全性脑缺血;(2) 由于全身性低血压,严重干扰其他脏器的血供和实验结果;(3)模型不能在
情形动物进行,无法观察动物的神经行为学变化。
3.2.1.2 三血管闭塞法 结扎延髓腹侧面上的基底动脉,并通过阻断与开放双侧颈总动脉,实现全脑缺血—再灌流。
此法最早由Kameyama 等建立,常用动物为大鼠。
可通过阻断颈总动脉的时间长短来控制脑缺血程度,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该法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缺血指标明确而简单,能够通过阻断颈总动脉时间的长短控制脑缺血程度,可用于评价脑缺血易损区,特别是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和保护机制。
3.2.1.3 四血管闭塞法 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和双侧椎动脉实现全脑缺血,1979年由Pulsineli等首先建立。
首先分离双侧颈总动脉,放入套扣并外置备用,然后电凝或结扎双侧椎动脉,可根据实验需要经外置套扣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并于一定时间后开放而实现再灌注。
常用动物为大鼠,也可用猴和兔等。
病理改变类似双血管闭塞法。
可进行CBF、代谢、行为学及神经保护等评价此为目前国际公认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制备方法,也可用于神经保护药的研究。
优点:可同时在动物麻醉和清醒两种状态下进行,并能进行再灌注实验。
缺点:操作复杂,且由于椎动脉与脊管前动脉间的交通支存在,个体差异较大,模型不稳定而需筛选,且大鼠死亡率高。
国内李兵等对传统的四血管闭塞法进行了改良,在阻断双侧椎动脉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以出现静息脑电波为判定大鼠已达全脑缺血的标准,而非传统的以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和眼球变白为标准,结果表明模型制作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该法的优点是可较好地模拟临床上因
低血压休克、心肺脑复苏等造成全脑缺血性损伤过程;不足之处在于操作相对复杂、不能一次完成,动物的死亡率高,由于交通支的影响缺血效果不明显,同时易引起惊厥。
3.2.1.4 七血管闭塞法 通过阻断双侧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分支翼突腭动脉、基底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全脑缺血。
此法稳定性高,缺血效果不受椎动脉与脊髓前动脉之问交通支的影响,也不受颈内动脉分支翼突腭动脉与浅层血管之间交通支的影响,但制作过程复杂,实验研究中较少采用。
3.2.1.5 心脏猝停全脑缺血模型 早在 1984年,deGaravifla等就利用心脏猝停模型来评价钙离子拮抗剂的脑保护作用。
通过心导管注射冷的氯化钾溶液导致心脏猝停,经过一定时间后,然后给予心肺复苏(CPR),就可造成暂时性全脑缺血模型。
心脏猝停时间由 8min增加到 18min,复苏后的即刻存活率将由 100%下降到 25%,48h后的存活率由 60%降到0。
利用此模型可研究全脑缺血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药物的保护作用。
另一种方法为通过窒息导致心脏猝停,持续时间为 8到 24min。
然后通过主动脉缓慢注入氧化血液,同时给予肝素、碳酸氢钠和肾上腺素进行复苏。
窒息致心脏猝停模型最初利用SD大鼠来完成,近来亦有人利用Wistar大鼠来建立此模型,但是,不同动物种属反应有所不同。
Wistar大鼠心血管系统极为敏感,极短时间(164秒)就可导致心脏猝停,而SD大鼠需要 201秒,复苏时间亦长。
Kofler
等利用C5781/6和129SVEV小鼠,通过静脉注射氯化钾溶液使心脏猝停 10min,然后注射肾上腺素,给予CPR,亦建立了暂时性全脑缺血
模型,其中,129sVEV小鼠纹状体区病理损害较为严重。
3.2.1.6 其他方法 如人为增高颅内压法、颈部加压法、麻醉动物法、低氧法、断头法、胸内血管夹闭法等,在目前的实验研究中也较少使用。
上述全脑缺血模型对于慢性脑缺血、脑缺血的药物及一些特殊领域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因其对全身影响较大、梗死部位不稳定等缺点,目前应用相对较少。
3.2.2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多为局灶性,以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nery,MCA)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ACO)多见。
因此,制作MCA缺血并且可实现再灌注的动物模型更接近临床。
MCA模型被公认为标准的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
3.2.2.1 开颅机械闭塞法 该法由Tamura等和Bederson等首先应用,后来Kader等通过电凝闭塞MCA的所有可见分支而获得良好的梗死效果。
另外,眶后人颅法阻断MCA也较为常用,以Oawner手术最为经典,其操作方法是在直视下将MCA结扎或电凝,或应用套线或微动脉夹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此方法成功率较高,是目前获得梗死灶最可靠而且缺血效果最好的MCAO模型,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常应用的脑缺血模型之一。
该模型适用于脑缺血后长期神经运动功能缺损的康复策略以及干预治疗的研究。
开颅机械闭塞法的优点是对全身影响较小,动物存活时间长;能够模拟人一侧大脑半球缺血性梗死。
其不足之处包括:(1)可能对邻
近的脑组织产生损伤;(2)形成潜在的脑脊液漏;(3)对血管的过多操作以及继发性血管痉挛可影响缺血后侧支循环功能;(4)损害咀嚼功能,从而影响术后动物的进食;(5)需要有较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等。
3.2.2.2 电凝法 1981年Tamura等首先建立,并经Bederson、Osborne、Shigeno等进一步改良,Ginsberg等在脑缺血动物模型综述中给予详尽介绍。
从颞下入颅,切除或保留颧骨,暴露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并电凝阻塞。
亦有人同时闭塞同侧或双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
注意MCAO的部位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如仅阻塞MCA从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 artery,ICA)发出的起始处,则仅有 13%出现梗死;如仅阻塞距大脑下静脉远端l mm的MCA,则无脑梗死产生。
不同种系的大鼠,如Wistar,Fischer一344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电凝法MCAO,其梗死体积不同.其中,前两种大鼠皮层梗死体积不稳定,变异性大;而SHR梗死体积大且重复性好,病理改变位于皮层和基底节,此模型应用较广泛,并主要进行药物评价,缺点为操作较为复杂,无法进行再灌注研究。
3.2.2.3 电刺激法Rebello等将阳极刺激电极置于狗颈动脉内膜处,阴极电极置于远隔部位的皮下,在刺激部位的上游处监测血流。
用 300μA的电流刺激破坏血管内皮使局部形成血栓;成功溶栓后,由于血管内膜损伤及残余血栓在血流切应力和释放介质的作用下,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可出现新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进而导致再梗塞。
该模型模拟了人类脑血管病在血管本身病变基础上形成血栓的病理过程,适用于评价抗血栓药的防治效果及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机制等。
但因电刺激可能造成其它方面的影响,与人类卒中过程存在一定差异。
3.2.2.4 光化学法 当光敏物质(如虎红) 注入循环血流时,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光束透过颅骨与血管内光敏物质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单线态氧,使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易感分子(如:不饱和脂肪酸和某些蛋白质) 发生过氧化,以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诱导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
Watson等以氙灯照射注射了光敏物质的鼠脑局部颅骨表面,建立了光化学诱导的脑皮层梗塞模型。
也有研究者在MCA起始端用光纤定位照射诱导MCA闭塞,并于光照血管局部滴注尼莫地平或运用激光使血管再通,从而制作出缺血—再灌注模型。
此法梗死部位主要在大脑皮质,应用相对较少。
该模型的优点包括:(1)与人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较为相似;(2)方法简单,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强度、范围和光敏染料的用量来控制脑梗死的部位、范围和深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好;(3)皮层梗塞部位可选择控制,而不局限于MCA区,为研究梗塞后皮层功能定位提供了方便;(4)可用于研究血栓形成性卒中所致的结构代谢改变,以及抗血栓药、血管内皮保护剂疗效的评价;(5)在光化学诱导血栓形成过程中,由于同时启动了缺血性脑损伤和凝血纤溶系统,因此脑组织病理学损害程度较其他脑缺血动物模型更为严重。
不足之处为:(1)光敏物质对血液系统有影响;(2)微血管明显损
伤、血脑屏障早期开放、血管源性脑水肿均为大血管闭塞的非典型表现,而非人脑血栓形成的表现特征;(3)由于动脉末端阻断,使得该模型不适用于侧支循环药物疗效的评价;(4)模型制作需要特殊设备。
(5)光敏物质的导入掺入了额外因素,与临床缺血性卒中可能有一定差异。
3.2.2.5 化学物质直接损伤法借助化学物质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使局部形成血栓而引起脑梗死。
国内刘小光等。
按照Tamura等的方法开颅显露位于嗅束和大脑下静脉之间的一段MCA,将吸有50%三氯化铁溶液的小片定量滤纸贴于该段血管上并保留30 min,术后24 h可形成由血小板、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组成的混合血栓。
此模型梗塞的范围及行为障碍的特点与开颅造成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相近。
该模型的建立为抗血栓药的筛选研究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也可用于评价抗血栓药和血管内皮保护剂的防治作用。
但该模型存在需开颅手术和不能再灌注的缺点,并且该模型与人类卒中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并且难以进行再灌注研究。
3.2.2.6 凝血酶促凝法 有研究者从颈总动脉插管处将凝血酶注入颈内动脉,复制出MCAO模型;采用复合促凝剂(ADP凝血酶∶肾上腺素按 100∶200∶5的比例) 效果也较好。
该方法简便,血栓成分与从人颈动脉斑块中取得的标本相似;但栓塞部位不恒定,在动脉中不易形成血栓,与动脉壁较厚及血流速度快有关。
3.2.2.7 内皮素刺激法内皮素-1由内皮细胞产生,能有效而持续地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流,引起组织缺血损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它还可通过损伤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而诱发卒中。
有人将定向导管预先置于MCA处,然后在无麻醉的情况下经定向导管向MCA管腔周围灌注微量内皮素-1,10 min后MCA供血区的脑血流量减少 93%以上,24 h后产生MCA闭塞的缺血性损害特征,从而在清醒的SD大鼠上成功复制出MCAO模型。
该模型避免了对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并可通过调整内皮素-1的剂量来控制缺血和再通时间,从而为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以及脑保护药疗效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逆性局灶
性脑缺血模型;另外该方法在清醒动物身上复制脑缺血模型,便于观察缺血即刻出现的神经功能变化;无麻醉剂的影响,为神经保护剂的评价提供了更恰当的模型。
不足之处为存在开颅带来的弊端;内皮素可引起动物行为学的明显改变,干扰了神经行为学观察。
3.2.2.8 线栓法线栓法于1986年由Koizumi等首次报道,从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中插入尼龙线,依靠插线前端和侧壁阻断MCA起始端及侧支的血液供应,形成MCAO模型;一定时间后拔出插线恢复血流,制作出再灌流模型。
该模型具有缺血为局灶性、可预知缺血部位、能够实现再灌注、操作简单等优点,从而模拟人脑缺血的短暂性、永久性、局灶性等特征,因此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大鼠脑缺血模型。
由于其模拟了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永久性和暂时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各种状态,在评价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以及药物疗效方面更具有说服力。
然而实践中发现,许多因素如插线的直径、性状、插入深度、动物种属及体重等均会影响实验效果,研究者就此进行了改进。
首先是调整尼龙线外包硅橡胶厚薄,使栓线直径与动物血管口径相匹配;第二,插线材料可
选用尼龙线、自体鼠须等,并用聚乙烯醇处理,利用聚乙烯醇栓线遇血膨胀的特点,在不同直径的血管内发挥栓塞作用,同时又保护血管壁免受损伤;第三,根据动物体重调整插线深度,有人采用“同身寸”法原理确定进线深度,既提高了制模的成功率,又扩大了实验动物可选体重的范围。
该模型也无需开颅,重复性较好,尤其是能准确控制缺血及再灌注时间,用来研究神经元对缺血的敏感性、耐受性,以及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选择较为理想。
不足之处是:插线入颅的操作过程系在非直视下进行,易诱发出血及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血流阻断与否无法直接判断,影响模型成功率。
3.2.2.9 栓塞法 手术分离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微动脉夹暂时关闭颈总动脉,由颈外动脉注入栓子后将颈外动脉结扎,开放颈总动脉,使栓子自颈内动脉进入MCA而建立MCAO模型。
目前用于大鼠的栓子有自体或异体血凝块、体外用凝血酶诱导形成的血凝块、硅胶颗粒,或碳素颗粒、塑料颗粒、硅酮微球、碳粒微球、兔脑粉等;用于犬的有血凝块、硅胶柱等;用于兔的有自体动脉栓子、中药白芨胶体、气囊等;用于猴的有自体血凝块、硅胶栓子等。
此外,Yang等向大鼠MCA 注入聚乙烯硅氧烷建立了较满意的模型;Toshima等将十二酸酯钠注人大鼠颈内动脉,成功建立了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模型。
上述各种栓子中以血凝块最常用,栓子的成分、直径、长度及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实验结果。
近年来,通过颈内动脉或经股动脉置管注射栓子的方法逐渐开展起来。
此法模拟了人脑梗死的发病情况,应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