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深层原因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2c24b7f524ccbff1218440.png)
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深层原因剖析根据各种形式资料记录,1979年8月欧共体起诉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倾销,这是我国出口产品首次遭遇反倾销。
1980年7月美国起诉我国出口的薄荷醇倾销。
这两起案件拉开了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的序幕。
从1979年8月到2004年6月底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累计高达584起,影响了我国数百亿美元的出口。
国外反倾销已对我国出口商品构成严重威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堪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股黑旋风,不可等闲视之。
对我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有美国110起,占18.8%;欧盟104起,占17.5%,印度72起占12.5%;阿根廷41起,占7.2%;澳大利亚40起,占7%。
以上五方总计367起,占584起案件的62.8%。
2.1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国际原因:2.1.1经济低迷导致当今世界反倾销具有扩大化的趋势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最近表示,鉴于世贸组织对各国反倾销行为约束比较软弱,因此即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倾销存在,某一国产品仍然可能被认为是倾销,反倾销规则的这种软弱性使得反倾销与世界经济形势的起伏紧密相连,每当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时候,反倾销往往成为世界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首选方案,世贸组织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随着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世界经济开始转向低迷,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尤其是IT领域投资大幅减少;加上2001年的“9·11事件”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反恐战争、美伊战争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2001年,按美元计算的全球商品贸易额下降了4.5%,为10年间全球商品贸易下降幅度最大的-年。
全球工业制成品出口下跌了2.5%,此外,自1983年以来一直增长的服务贸易,却在2001年中出现了第一次下跌。
在世界经济这种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抬头。
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一项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全球反倾销案平均每年发生232起,2000年发生了251起,而在2001年,反倾销案的数量陡然之间增加到了348起,2002年稍有下降,但是也在300起以上,仅2002年下半年就达到149起。
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
![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2a6c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0.png)
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不少于1000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的出口也给一些国家的本土企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导致了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
一、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问题反倾销是指通过抽查、调查和其他手段确定某一种国家的商品被卖到他国的时候低于成本(被“倾销”),从而对他国商品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因此针对此种情况的反制措施就叫“反倾销”。
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主要是:1.中国商品价格过低中国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较低,这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制造业的技术成熟度较高等原因所导致的。
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商品价格过低,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本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采取了反倾销的措施。
2.中国对一些特定产品的出口过多一些国家认为中国过度依赖出口,出口量过大,这造成了一些国家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因此采取反倾销的措施。
3.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一些国家认为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以获得其它国家的贸易利益,限制了进口商品,并且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过低,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价格更加低廉。
针对对华反倾销,目前反倾销调查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多边体制并根据WTO的规则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另一种是采取单边调查方式的反倾销调查。
实际上,多数国家的反倾销措施均采用了单边调查方式,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的调查结果在WTO中的得到的认可程度不高。
二、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措施1.积极应对反倾销的调查我国通过建立反倾销委员会和反补贴委员会来协调我国反倾销工作,采取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反倾销调查工作,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调查机构,并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我国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高端开展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降低了产品成本,减轻了企业竞争压力,有效避免了外国经济的冲击。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89b9a0f46527d3250ce03e.png)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贸易出口额的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也越来越多。
通过分析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我国现阶段应对反倾销提出建议,以更好地保证我国贸易的稳定发展。
标签:反倾销;应诉;对策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贸易出口快速持续增长,给国内企业带来很大的国际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截止2012年底,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反倾销调查758起,涉案金额684亿美元,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例逐年上升,给中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外贸出口结构及企业战略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为此,深入研究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这对于应对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倾销与反倾销的含义倾销即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而使得另一国国内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受到损害的行为。
根据《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构成倾销需具备三个条件:(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虽然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各国各行其事,仍把反倾销做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
2反倾销原因分析2.1国外贸易保护国外贸易保护是中国遭受反倾销最直接的原因。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扩大,国际竞争不断加大,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水平下滑、消费投资水平下降、失业率不断上升。
浅析对华反倾销现象
![浅析对华反倾销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57c2237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d.png)
浅析对华反倾销现象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舞台上,对华反倾销现象日益凸显,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反倾销措施原本是国际贸易中为维护公平竞争而设立的一种手段,但近年来却被一些国家过度使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困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反倾销。
简单来说,反倾销是指进口国针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当进口商品的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并且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者威胁时,进口国就可以发起反倾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征收反倾销税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对华反倾销现象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制造业的强大竞争力让一些国家感到了压力。
他们担心中国的产品会抢占本国市场份额,影响本国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反倾销手段来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产业。
贸易不平衡也是导致对华反倾销的一个因素。
在一些国家看来,中国对其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贸易现象。
然而,这种观点往往忽视了全球产业链分工和各国经济结构的差异。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优势是基于自身的产业基础、劳动力成本和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形成的,而贸易顺差的产生也与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和需求结构有关。
另外,一些国家的政治因素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某些政客为了迎合国内特定利益集团的诉求,或者为了在选举中获得支持,将对华贸易问题政治化,通过推动对华反倾销来展示其所谓的“强硬立场”。
对华反倾销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反倾销措施会直接导致其产品出口受阻,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
一些企业可能因此面临生存困境,甚至倒闭,从而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从产业层面来看,反倾销可能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导致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受到牵连。
此外,频繁的反倾销调查也会损害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增加贸易摩擦的风险,不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稳定、互利的贸易关系。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策略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17b57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7.png)
• 企业应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 加值,开发多元化市场,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度 。
06
CATALOGUE
案例分析
案例一:欧盟对华彩电反倾销案
背景
2004年,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 销调查,涉及我国家电企业1500
多家,涉案金额达2.7亿美元。
反倾销措施
欧盟采取了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措 施,税率高达44.6%,使得中国彩 电出口受到重创。
VS
技术壁垒
一些国家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 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产 业。
04
CATALOGUE
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策略建议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加强研发、引进先进技术以及采用国际质量标准等手段,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降低成本, 增强产品竞争力。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 力。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 销及的应对策略
contents
目录
• 外国对华反倾销概述 •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 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策略建议 • 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反倾销应对中的不足
与改进措施 • 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外国对华反倾销概述
反倾销的定义
01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主管机构针对 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 销售的行为采取的措施,包括征 收反倾销税、价格承诺等。
02
CATALOGUE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反倾销的案例数量
近年来,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案例数量 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8年以后, 由于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反倾销案例 数量大幅增加。
外国对华反倾销透视及启示
![外国对华反倾销透视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8d8360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e.png)
外国对华反倾销透视及启示外国对华反倾销透视及启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反倾销是各个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安全意识到的必要措施之一。
外国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也已成为常态,这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
那么,外国对华反倾销的透视及其启示是什么呢?一、外国对华反倾销的透视1. 反倾销措施本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相违背。
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在于采用种种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以达到自我保护的效果。
在外国对华反倾销的背景下,我们能看到,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原本是为了保护本国企业(或说是保护本国经济),而实际上对中国企业进行了不正当的限制和打压。
这样对于中国的出口市场和产业竞争力造成极大的困扰。
2. 反倾销调查潜藏着杀手锏式的歧视性质。
反倾销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协议,可以保护贸易安全。
但是,由于其可塑性过高,且由于规则不够明确而导致被滥用,这使得外国对华反倾销测算存在歧视性质。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外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或者对华贸易额过多,甚至对同行业竞争企业都具有竞争力,就有可能被怀疑进行了“倾销”。
这种的做法明显是不公平的,能够甚至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毫无疑问地,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反倾销调查显然是一个攻击性的武器。
3、反倾销措施通常会导致出口国企业失去很多优势。
反倾销调查导致出口国企业单边遭受贸易打压,常常会让首次进入市场而没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面临破产关门,由此导致被削弱的企业出口能力直线下滑,甚至可能一蹶不振。
可以说,反倾销措施会使得出口国企业失去其自身的优势,使得他们丧失市场股份,并对中国自身的贸易环境和市场环境造成影响。
二、由反倾销措施看中国的发展机遇与启示1、完善反倾销防范和应对,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应变能力外国对华反倾销都是基于中国产业的特定问题而产生的。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以严谨的態度,认真对待反倾销调查,并将反倾销调查视为战斗的重要一环。
为此,企业必须完善和加强反倾销防范和应对能力建设,提高企业自身的法律素养及应变能力,树立反倾销意识。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4de5c8bcd126fff6050ba9.png)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 倾销与反倾销是既可以伤人又可以防身的双刃剑,中国是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
本文对国外频繁对华倾销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 反倾销原因连锁反应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经济贸易交往的伴生物。
倾销可以获得巨大的潜在收益;反倾销可以保护或争取部分应得收益。
中国是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
这既有我国市场经济不够完善、企业经营运作不够规范的内因,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种种歧视和不合理的做法。
一、客观上存在低价倾销的现象,企业对反倾销认识存在误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迅猛发展,外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迅速增加。
我们应该从自身方面找原因:多年来我国部分出口产品供大于求,企业为了生存竞相低价倾销。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内企业在对外出口中的确存在倾销行为。
从实质损害来看我国出口产品的数量不仅增长迅猛,而且也对进口国市场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有多种原因造成了我国企业在出口时存在倾销现象:1.改革开放使国内产业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
相比之下,我国产品大多拥有劳动力价格低、生产原料廉价、经营成本低等比较优势,这使一些进口商大为恐慌,绞尽脑汁加以阻挡,提起反倾销调查便是其主要手段之一。
2.一些企业的竞争观念落后。
现代贸易中,非价格竞争已取代价格竞争,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
一些企业只看重价格竞争,而对产品的功能、质量、服务上的竞争却缺乏必要的认识。
这种以低价取胜为核心的竞争观念,不仅表现为国内市场各企业相互倾轧的不正当竞争,也突出表现在产品出口上,这是引发各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一个原因。
3.出口秩序混乱。
我们有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没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多头对外,价格混乱。
由于我国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使得我国产品在某一国际市场的数量急剧增加,很容易引起反倾销投诉。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措施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2082b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e.png)
目前,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反倾销调查和措施的 数量持续增加;二是反倾销税的税率较高,对涉案企业影响较大;三是反倾销 调查和措施的发起往往与政治、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02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经济原因
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采取贸易保 护主义措施,对进口商品实施反倾销 税,以减少进口商品对本国产业的冲 击。
拓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分散 出口风险。
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和分析美国对华反 倾销的动向和趋势,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
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提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快速反应能 力,降低损失。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结论一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和战略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 的驱动力,而政治和战略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倾销的发起和实施。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导致全 球贸易增速放缓,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动力和活力。
多边贸易体制受挑战
反倾销措施可能削弱多边贸易体制的 有效性和权威性,对全球贸易治理体 系构成威胁。
04
中国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措 施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01
制定和完善反倾销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反倾销的定义、标准和程 序,为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提供 法律依据。
产业受损
反倾销措施可能导致中国 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 降,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 或裁员的风险。
贸易摩擦加剧
美国对华反倾销可能导致 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 步升级,影响两国经贸关 系的稳定发展。
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经贸合作受阻
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可能 导致中美经贸合作受阻, 影响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 关系。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特点及原因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特点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2c4039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c.png)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特点及原因改⾰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地位⽇益上升。
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商品也成为反倾销的主要⽬标。
据世贸组织统计,1990年到1999年,全世界共有反倾销案件2483起,其中我国受到的反倾销调查为308件,占总数的12.4%。
因此,了解、研究、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消除对外贸易障碍、促进贸易的发展,具有⼗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基本状况⾃改⾰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与西⽅国家的双边贸易有了迅猛发展。
不少国家,特别是西⽅国家认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基本处于顺差地位。
这在⼀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外有关竞争者利⽤反倾销法,频频指控我国出品商品倾销。
从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的糖精、盐类和闹钟发起第⼀宗反倾销调查,⾄2000年底,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调查,不能超过2000年底,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已达412起,涉及我国出⼝商品⼆⼗多个⼤类中的绝⼤部分类别,总⾦额⾄少有100多亿美元。
我国已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标,我国的出⼝贸易正⾯临着外反倾销的严峻威胁。
2、国外对我国出⼝商品实施反倾销的特别(1)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频繁。
我国产品知1979年⾸次遭西⽅倾销指控⾄今,对我产品反倾销诉讼屡屡发⽣。
特别是进⼊20世纪90年代后,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急剧增加,仅在1996-1997年上半年欧盟就发动了10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1999年新春伊始,欧盟⼜宣布对从中国等国家进⼝的钢丝强和钢缆强征收惩罚性反倾销税。
近来中国产品在国际上接连遭遇反倾销厄运,继9家彩电企业应诉欧盟倾销指控之后,欧盟⼜对中国节能灯进地反倾销调查;同年8⽉中旬⼜指控中国钢材对美倾销据有关⽅⾯统计,2000年,国外对华反倾销起诉的案件交近40起。
(2)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
近些年来,只要西⽅国家认为属于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和差的产品,都可为倾销产品的范围。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cd754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2.png)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问题备受关注。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为了更好地了解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现状成因1. 贸易不平衡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是导致反倾销问题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近年来印尼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其中钢铁、纺织品等产品的进口量明显超过出口量,这导致了国内市场的严重冲击。
2. 产能过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
为了寻求市场,中国大量出口产品至印度尼西亚,这导致了当地产业的严重挤压和冲击,加剧了反倾销的问题。
3. 价格倾销在贸易中,价格倾销是一种常见现象。
中国对印尼市场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这无疑给印度尼西亚的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应对策略1. 加强监管印尼政府应加强对进口产品的监管,严格执行反倾销法律法规,及时发现并处罚涉嫌倾销行为的企业,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价格倾销的冲击。
2. 发展新产业面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压力,印度尼西亚政府应积极发展新的产业,拓宽出口渠道,减缓反倾销问题的影响。
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自身产业的竞争力。
3. 促进贸易平衡印尼政府应推动自由贸易与多边协议的签署,促进双边和多边贸易平衡发展。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协调解决贸易纠纷,避免贸易摩擦扩大,为国内产业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4. 提高企业竞争力印度尼西亚政府应支持本国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应对价格倾销和产能过剩的能力。
5. 强化对外合作在应对反倾销问题上,印度尼西亚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协商,形成联合应对中国产能过剩和价格倾销。
可通过WTO等国际组织渠道,共同应对贸易摩擦和反倾销问题。
印度尼西亚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需要综合各方因素进行分析和制定,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企业的自主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频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原因
![我国频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f21e7e1c50e2524de5187ec2.png)
我国频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原因摘要: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经遭受1482件反倾销调查,占全球反倾销调查总数的24%,高居世界各国之首,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排名第二的韩国三倍多。
在如此情况下,分析中国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式,找到产生原因,同时提出改进方面,就成为当代政治、法律、经济等各领域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反倾销;国际贸易;原因一、境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从国家上看,发展中国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平均数为76起,占对世界各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总数平均(230起)的三成,对华实施反倾销措施平均为57起,亦占对世界各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总数平均的三成;从行业来看,在遭遇反倾销调查的产品中,贱金属类占比最高,中国皮制品旅行用品类商品被调查及被采取措施的比例最高,为100%;同时,杂类制品、运输设备类、鞋帽这三大类产品占比也居世界高位。
目前,境外对华反倾销呈现如下特点:其一、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日趋严重;其二、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应诉率有所提高;其三、我国政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一)经济原因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国出口的迅速增长往往导致反倾销投诉的增加,可以说,许多倾销投诉国家,往往是出口成功的国家。
因为商品从一个国家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往往会影响甚至损害另一个国家的工业。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会与国外发生竞争冲突,客观上会导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的大量出现。
世界经济发展呈下滑趋势一般来说,当一国经济状况良好,市场需求强劲时,由于国内产业不受进口影响,反倾销措施相对较少。
当经济不景气或萧条时,对中国进口的抱怨往往会增加。
一种新的趋势是,当一个国家对某一中国进口产品提起倾销申诉时,其他国家往往会效仿,担心中国产品会转向它们的市场。
所以中国面临的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
3、企业内部不团结,无序低价竞争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2022年行业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与原因
![2022年行业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与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21cbb3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5.png)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与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进展,不少国家和地区特殊是西方国家利用反倾销手段,频频指控我国出口商品倾销,以期将我国商品挤出国际市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会进一步拓宽,反倾销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分析和把握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与缘由,对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对华反倾销调查日益频繁。
国外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呈不断增长之势,使我国受到反倾销调查案件越来越多。
对华反倾销国家和地区分布广。
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开头对我国提出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和地区只有美、欧等少数据几个发达国家,如今不仅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就是印度、南非、智利、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墨西哥、尼日利亚等进展中国家也纷纷对我国出口商品开展反倾销调查。
对华反倾销的随便性和不公正性。
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使我国出口商品患病反倾销措施特殊沉重的打击。
由于我国被卑视性地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国外可以随时随地以第三国价格替代我国实际价格作为裁决依据,反倾销指控一旦发生就很简单被裁定征收极高反倾销税率。
对华征收反倾销税税率高。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裁决的结果往往是对我国出口商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之所以会消失这种状况,除了外国的卑视性做法外,我国出口商品本身在国际市场上就有价格优势,但一旦被裁定倾销成立,这种价格优势反而导致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国外对话反倾销的缘由:我国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给进口国产业造成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进展,进出口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不断提高,且具有劳动力和原材料比较优势,与其他国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直接竞争,会给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竞争压力,引起一些贸易伙伴的关注与担心。
各国和地区滥用反倾销措施爱护国内产业使我国出口商品患病反倾销增多。
在世界贸易组织规章下,进口关税及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爱护手段日渐减弱,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规章所允许的爱护国内产业的措施。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42f3e6b8f67c1cfad6b8bd.png)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利影响,以及我国经济结构和出口秩序本身存在问题等国内外原因,国外对我国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发起的国家、涉及商品的范围均日益增多。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呈现出存在随意性和歧视性、常常产生连锁反应等特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对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来防范和减少反倾销投诉;通过鼓励企业积极应诉、加快设立反倾销人才培养机制等来妥善处理反倾销诉讼;通过合理运用世贸组织反倾销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来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关键词]反倾销;原因;应对措施2012年9月,欧盟委员会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2013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将从2013年6月6日到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
[1]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涉及的商品范围越来越广,影响颇大,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因此有必要针对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应对措施。
一、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一)反倾销的国家越来越多且日益频繁到目前为止,曾对我国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的国家有近40个。
近几年,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指控日甚一日的同时,南非、巴西、墨西哥、印度、委内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将矛头对准中国。
商务部资料显示,我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2008-2012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中,反倾销案件占据约7成比重。
[2](二)反倾销涉及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西方国家将那些危害或可能危害本国竞争力的产品都列入反倾销产品的范围,被诉的产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到钢铁、轮胎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稀土等基础原材料产业。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及体制原因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及体制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642d1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e.png)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及体制原因引言近年来,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面临着一系列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滥用。
这种滥用行为对中国的出口企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体制原因。
反倾销措施的定义及原因反倾销措施是指国家针对外国产品价格低于本国同类产品价格,并导致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
国家之所以采取反倾销措施,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然而,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现象愈发突出,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不公平待遇。
其中,国外企业借造假资料、夸大中国产品的危害等手段将其产品标记为倾销品,以此为由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惩罚性关税。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现象造假资料和夸大危害为了将中国产品标记为倾销品,一些国外企业采取了伪造或夸大中国产品的数据资料的手段。
通过操纵数据,并通过媒体渲染舆论,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给中国产品戴上了倾销的帽子。
此外,一些国外企业还夸大中国产品对本国产业的危害,通过向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不准确的数据,制造了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理由。
歧视性关税和双重标准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中的关税设置往往具有明显的歧视性。
一些国外国家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而对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则享受更低的关税待遇。
此外,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还表现在双重标准的问题上。
一些国外国家,在自己面临贸易争端时,往往选择协商解决,而在对华反倾销时则采取单方面的强硬手段。
国外对华反倾销滥用的体制原因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高涨国外对华反倾销滥用的体制原因之一是自由贸易原则受到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高涨。
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压力和失业问题,一些国外国家倾向于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岗位。
地区性贸易协定的不完善地区性贸易协定的不完善也是国外对华反倾销滥用的体制原因之一。
一些地区性贸易协定未能解决贸易争端问题,导致国家之间无法在公正、有效的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美国的对华反倾销原因分析报告材料
![美国的对华反倾销原因分析报告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83b8e91bd64783e08122b54.png)
三、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上文说到反倾销行为是对既成事实的倾销行为发起的报复性措施。
所以从源头上来说必须要先存在倾销行为才会有反倾销行为的产生。
事实上美国对我们发起的反倾销行为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确实存在倾销的行为,美国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实施反倾销措施。
而另一方面,则是美国认定的倾销标准不同,出于对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考量而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行为。
3.1中国确实存在倾销行为尽管我国出口企业在扩大对外贸易,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赚取更多外汇方面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频频向我国企业发起反倾销诉讼与其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是分不开的。
3.1.1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结构失衡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分工、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仍处于低附加值和低水平加工的国际中心的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业结构。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加。
然而,大多数企业在管理模式和销售战略方面水平较低,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急功近利,没有长远规划,一旦发现某种产品在国外市场有利可图,便盲目上马,过度投入。
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模式落后,销售策略单一,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一味采取低价竞争策略。
在市场结构上,中国产品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市场。
2006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为2034.7亿美元,占中国同期出口总额的24.9 %。
中国产品在短期内大量低价涌入,必然与美国当地产业发生严重冲突,极易被美国发起反倾销调查。
3.1.2企业间无序价格竞争所谓的“薄利多销”,是通过较低的销售价格来达到提高销售量进而增加利润的目的。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许许多多的外国产品进入中国,中国也有很多产品走向国际,但中国产品在质量上跟国际大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通过低价销售,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了维持出口,对出口行业实行巨额的出口退税,再加上中国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中国同种产品要比国外的成本低得多,所以出口企业也更有能力实行低价销售。
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d99ed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3.png)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然而,中国的快速崛起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担忧,尤其是美国。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贸易失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1. 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使其成为美国的主要经济竞争对手。
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大规模生产能力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都成为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这使得许多美国企业面临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并在某些行业中失去市场份额。
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机会,美国采取反倾销措施来限制中国商品的进口。
2. 贸易失衡中美贸易失衡也是美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原因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但由于中国的出口规模远远超过进口规模,导致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美国政府认为这种贸易不平衡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采取反倾销措施来减少从中国进口的商品。
3.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敏感问题。
美国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缺陷,包括盗版、侵权等问题。
据统计,中国是全球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主要嫌疑人之一。
美国企业对此表示担忧,并要求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目的之一就是迫使中国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行机制。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应对策略为了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行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包括以下几点:1. 降低出口补贴和反补贴调查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减少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并主动降低一些领域的出口退税。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反补贴调查,对涉嫌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外国产品进行了调查。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中国政府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加强了知识产权的执法。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及原因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d72d8126c175f0e7dd13707.png)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及原因反倾销是WTO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1.提起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多。
2.提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多。
3.被指控倾销的出口产品范围广。
4.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率较高。
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有直线上升趋势。
5.对我国产品倾销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及歧视性。
二、我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一)内部原因1.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导致企业间盲目竞争。
2.我国生产原料与人力资源的价格相对低廉,因此企业有条件依赖于低价策略来开拓国际市场,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3.出口结构失衡,国家对出口秩序监督不力。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出口的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产品的附加值相对偏低,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价倾销的印象。
4.我国部分涉诉企业应诉不力,造成经常被诉。
中国部分企业在法律素质上有缺陷,他们不了解不应诉带来的恶性循环的严重后果,不了解由此带来的丧失外国市场对整个国家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害。
5.法规建设滞后,应对措施不完善。
(二)外部原因1.近年来国际经济贸易总体形势不景气,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各国的国内产业都受到巨大冲击与威胁,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顺势开始抬头,反倾销因此也被各国频繁采用来保护本国工业。
2.反倾销是WTO允许的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合法手段。
我国产品由于成本低廉而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因此,外国生产相应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企业自然也就千方百计的寻找机会来扭转自己的劣势地位。
3.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WTO协议关于反倾销的规定,对我国滥用反倾销措施,造成反倾销案件泛滥,即使我国的产品在某些领域不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它们也可以以反倾销为由要求更多的经济利益。
4.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性政策,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导致败诉率提高,进而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者变本加厉地对华提起反倾销.。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73fcba6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e.png)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反倾销已成为⼀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具。
尤其是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已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障碍。
那么,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是什么?下⾯就由店铺告诉⼤家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吧!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外贸出⼝结构不合理 从出⼝产品的结构来看,我国出⼝产品偏重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如纺织⼯业、轻⼯产业和农副业,此类产品的附加值相对偏低,⼈⼯费⽤占很⼤⽐重,出⼝产品的最⼤特点是批量⼤、价格低。
廉价的劳动⼒正是此⾏业的⽐较优势之所在,这也是我国的国情。
劳动密集型产品威胁了进⼝国更多的就业职位,因此这些⾏业成为“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便不⾜为奇。
2、出⼝企业秩序不规范、恶性竞争,政府宏观调控偏向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出⼝受国家宏观调控,⼀度出现亏本出⼝以求换汇的⽬的。
主要表现在出⼝产品时,采取价格策略,即以低价作为进⼊市场的⽅法,将开拓国际市场的希望寄托在低劳动⼒成本所形成的价格优势上。
在具体产品出⼝时,部份企业⼜会恶性竞争,不断压低价格报价,甚⾄不惜成本地同国内企业或其他国家企业竞争,这种做法不仅造成国外对我国产品质量的质疑,⽽且使中国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指控。
3、我国企业对反倾销诉讼的消极应对 在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中,经常出现⽆⼈应诉的局⾯,结果使对⽅不战⽽胜。
反倾销案件的国外律师费⽤较⾼,涉案企业的经营⾦额相对较⼩,很多经济领域⼜没有商会或⾏业协会,⽆法形成整体的应诉实⼒,加之对国际商贸和WTO规则不熟悉,所以⼀些企业宁愿放弃涉案产品的出⼝也不愿应诉。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导致中外经贸领域摩擦加剧 改⾰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
加⼊WTO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对外贸易获得快速发展,我国⽬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2⼤贸易国,因此,⼀些国家便会想尽办法来削弱我国在某些⾏业和领域的⽐较竞争优势地位。
⽽征收⾼额“反倾销税”则具有⽴竿见影的效果。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f7de0579563c1ec5da715e.png)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及成因分析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不仅表现为一般性的国际特征,而且在参与国家、产品范围、税率比例等方面,都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至此,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及其成因。
关键词:反倾销;特点;成因我国自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贸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公平、自由、规范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国外应消除对我国商品反倾销的歧视性待遇,反倾销的诉讼案件理应不断减少。
事实恰恰相反,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行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从多个不同方面呈现了日益增长的趋势。
到2006年年底,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诉讼的最大受害国,其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理应引起我国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的特点1、参与反倾销指控的国家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主要集中在欧共体、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已扩大到部分发展中国家。
从1979年我国出口糖精、食盐在欧共体遭受反倾销起,截止到2006年年底,已经有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61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出了反倾销指控,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影响了国内12个行业的21633家企业,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频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指控呈增长趋势。
欧盟仅在1996-1997年间就提出了14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
1998年7月,将我国出口的棉坯布作为主攻目标展开调查,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做出价格承诺,否则就按照欧盟的规定征收反倾销税。
1999~2003年相继有41家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期间我国出口产品中又有11种被欧盟进行反倾销调查。
截止到2006年年底,欧盟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共178起。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及体制原因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及体制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9e6ea8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e.png)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滥用及体制原因【摘要】国外对华反倾销日益增多,滥用反倾销措施成为严重问题。
滥用现状主要表现为虚构证据、不合理计量方法等手段。
原因包括保护国内产业、政治因素等。
体制原因在于国际反倾销规则存在漏洞,使得国外滥用反倾销成为可能。
中国面对挑战需加强国际合作、完善贸易体制,维护自身权益。
结论应加强合作防范滥用,完善国际贸易体制,维护权益,促进公平贸易。
【关键词】反倾销措施、国外对华反倾销、滥用行为、体制原因、国际合作、国际贸易体制、中国权益、国际规则、挑战与应对、国际贸易合作、维护权益。
1. 引言1.1 反倾销措施的背景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措施是一种常见的贸易救济手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也在增加。
为了维护本国产业和市场,防止不公平贸易行为对本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各国纷纷采取反倾销措施来应对。
反倾销措施主要是指某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倾销产品的损害,对倾销产品征收关税或其他限制措施的行为。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通常需要经过调查程序,确定倾销行为是否存在,并对倾销产品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
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正当竞争的影响,维护市场秩序。
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可能会滥用反倾销措施,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而非真正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
这种滥用反倾销措施的行为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争议话题,并对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1.2 国外对华反倾销行为的增加国外对华反倾销行为的增加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以及各国经济竞争的加剧,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逐渐增加。
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反倾销目标国之一,各种反倾销措施频繁出台,使得中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国外对华反倾销行为的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受中国产品冲击,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手段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对中国发起过度的反倾销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