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丛芜的人生败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丛芜的人生败笔

2007.9.26| 作者:罗会祥

今年夏天,我回故乡霍邱,特意去看了看城西湖。站在老城墙的废基上,远望西湖,茫然无涯,夕阳下的湖面混沌一片。触景生情,我想到了一个不幸的文人,以及他与西湖的那一段不幸的历史。

早在30年代,这个城西湖曾被围垦过。当时,一个文人想在这里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但它只是梦幻似的“乌托邦”,很快就破碎了。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霍邱县的老一辈人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韦立人。

韦立人,即二三十年代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诗人兼翻译家韦丛芜。

韦丛芜原名韦崇武,1905年生,安徽省霍邱县叶家集人。1923年秋,韦丛芜赴北京投奔三哥韦素园,入美国人办的崇实中学读书。1925年,在鲁迅先生的关怀并参与下,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4个叶集同乡与曹靖华共同创办了“未名社”,成为五四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学团体。韦丛芜从此踏上了文学道路。从1923年学写新诗开始,至1958被逮捕为止,韦丛芜在近40年的文学生涯中,以翻译为主,兼顾创作,一生著译达数千万字,重要作品有《穷人》、《罪与罚》、《君山》、《冰块》等。

查考韦丛芜的生平,可以看出,文学伴随着他的一生,中间却有13年(1933年至1946年)是个空白。这段时间他干什么去了呢?对于许多现代文学研究者来说,这个问题一直是个谜。

原来,作为诗人和翻译家的韦丛芜,于抗战前至抗战期间,突然在文坛上消失,先回老家霍邱从政,后东奔西走经商,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韦丛芜的这段经历都是他人生中的败笔。

60年后,城西湖再一次在我的脑海里兴起波澜,突然蹦出了《韦丛芜的人生败笔》这么个题目。可是,当我用键盘在电脑屏幕上敲出这个标题以后,心中又有些惴惴不安。写传记,一般规律是“老灶爷上西天――好话多说”,本文偏偏说传主的“人生败笔”,岂不是犯了一个大忌讳?何况韦先生的后代还在,他们或许一看到这个题目便要拍案。不过,且慢,我在这里无意指责韦丛芜,只是想通过他的这一“人生败笔”,来反观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探讨一下文人从政经商的命运。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战争”相继爆发,中国人民从此陷入长达10余年的灾难之中。国难当头,一切爱国之士无不在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奔走呼号,许多热血青年学子不断发出愤怒的吼声。

此时,韦丛芜正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东三省沦陷,热河失守,华北危在旦夕,学校时常停课,韦丛芜深深地预感到,“教书这碗饭快吃不成了”。

这期间,韦丛芜有一个出国谋生的机会。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王锡礼,通过沈从文向韦丛芜发出邀请,聘他去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对于韦丛芜来说,这样的邀请无疑是“雪中送炭”,所以,他积极地做着出国任教的准备,连《中国现代文学》讲稿的导言部分都写好了。然而很遗憾,由于家庭的拖累,他终于未能成行。

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社会动荡,人心思危,文学显得是那么的无力。为了生存,韦丛芜只能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国土上,去寻求新的生路。

三十年代初,中国的知识界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在探索救国之道,有一部分学者指出了“乡村建设”的途径。所谓“乡村建设”,就是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组织发动农民,团结合作,共同救国。这在韦丛芜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的思路沿着“乡村建设”的途径,不断地朝纵深处开掘,很快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合作社救

国”。

韦丛芜构想的全国合作化的经济政策,是这样的一份蓝图:

不仅全国土地合作化,各行业合作化,就是一切国营企业与其它国有资产也一律加入合作组织中,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国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

这种构想形成之时,恰逢胡愈之先生主办的《东方杂志》征求“救国之策”,韦丛芜就把自己思考的结果整理成文,寄给了胡愈之先生。

1933年1月,第30卷第1号的《东方杂志》推出了“梦想的中国”专栏,把韦丛芜的梦想公布于世:

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是一个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凡成年人都是社员,都是股东,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均附属于其下,形成下一个经济单位向着世界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的目标走去。

稍加思考,便不难看出,韦丛芜的这个构想虽不是痴人说梦,但充其量不过是空想。韦丛芜竟十分虔诚地去宣传他的这一空想,并不懈地努力去实践它。首先,他把自己的构想整理成一本小册子,题为《合作同盟》,印出1000册,赠送给好友。他寄送一册给他所崇敬的鲁迅先生,希望能得到恩师的教诲。

鲁迅先生收到这本《合作同盟》以后,一眼就看出了它的“幼稚病”,在给台静农的信中,他直言不讳地道出了自己对韦丛芜这种狂热的不满:

立人先生大作,曾以册见惠,读之既哀其梦梦,又觉其凄凄。昔之诗人,本为梦者,今谈世事,遂如狂酲;诗人原宜热中,然神驰宦海,则溺矣。立人已无可救。(1933.6.28.)韦丛芜“神驰宦海”,是他远离文学的一个根本原因。这实在是一条险途。很可惜,鲁迅先生的提醒,他当时已不可能听见,即使听见,也未必肯遵从。

韦丛芜的“合作社救国”策略在《东方杂志》上一发表,他就利用邵华的关系,专程赴南京去求见陈果夫、陈立夫。邵华是他在阜阳第三师范学院读书时的同学,当时在天津任国民党市党部委员,出于同学的情份,他成全了韦丛芜的“好梦”。韦丛芜终于获得一次机会,把他的宏伟蓝图呈献于“二陈”,并讨得了一顶“皖豫社会事业考察员”的桂冠。

韦丛芜把“考察”的基地确定在自己的故乡霍邱县。霍邱位于安徽西部,淮河南岸,他的老家叶家集与河南仅隔一条史河。

韦丛芜在他的家乡开始了他的“合作社”试验。

为了从思想上做好准备,韦丛芜在县城的孔庙内兴办了“复兴农村工作训练班”,他亲自讲课,给100多名受训的本土青年学子灌输他的“合作社”理论。

陈立夫为韦丛芜竭诚报国的献身精神所打动,授意安徽省政府主席刘镇华,任命韦丛芜为霍邱县县长。县长的大权在握,韦丛芜就可以大刀阔斧实施他的“合作社”计划了。这个计划早已形成文字,即由他亲自撰写并呈送陈立夫审阅的《开发霍邱东西两湖实验农村合作化计划书》。

城西湖又名沣湖,位于沣河尾部,为淮河中游最大的湖泊洼地,面积527.5平方公里。城东湖又名溶湖,面积达338平方公里。东西两湖形如两肾,一东一西紧傍霍邱县城。湖域广阔,土质肥沃,韦丛芜的“开发计划”第一步就是围湖造田,垦荒种植。为了保障开发的成功,韦丛芜申请安徽省建设厅会同导淮委员会派员对城西湖实地查勘,以求得投资上的援助。

1936年,省政府决定,同意开发城西湖垦区,由省财政厅向银行贷款8万元,交建设厅浚河筑堤;同时由事业扩充费中拨款20万元,在城西湖划出湖地10万亩,作为安徽大学农学院的基地,进行垦埴。

利用这两项投资,韦丛芜发动民众,奋斗两年,在西湖北岸淮河堤上建成两座水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