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期医改评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阳市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医疗资源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时期。根据《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专题调研的方案的通知》(阜人常办明电[2013]10号)要求,结合阜阳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现就我市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实施执行情况作如下中期评估:
一、《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规划实施两年多来,各级政府积极顺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医疗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卫生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以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卫生和医疗卫生重点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四大体系建设。
(一)全市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进一步提高。截至2012年底,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20.66/10万,婴儿死亡率为5.5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83‰,分别较“十一五”末下降了26.0%、41.2%和40.4%。
(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医疗卫生机构。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40所(含村卫生室、诊所),市区670所,县(市)1770所。其中:医院
86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所,卫生监督所9所,妇幼保健院(所)9所,采供血机构4所,急救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0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64所,村卫生室1768,诊所(门诊部、医务室)210所,其他卫生机构8所,另有医学院校1所。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533所,社会举办医疗卫生机构1907所(含医院、诊所、卫生站等)。一个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
1.卫生床位。2012年底,全市共有床位24870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2.40张。
2.卫生人力资源。2012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408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513人,注册护士:8509人,药师(士):1068人,技师(士):1696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3人,平均千人口执业(注册)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0.92人和0.82人。
3.医疗服务。2012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门诊总诊疗3168.40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00.89万人次,每百居民住院13.10人(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床位使用率85.79%,平均住院日7.45天,医师人均日担负诊疗7.2人次和住院2.5床日。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开展
自2006年新农合制度先后在颍上县、临泉县、颍东区试点起,至2008年已实现了新农合制度全覆盖。
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明显增强。2011年度,全市参合人口达到794万人,参合率98.58%;2012年度,全市参合人口达到825.9万人,参合率分别达到和98.6%。2013年度,全市参合人口达到842万人,参合率为98.0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良好,参合农民受益面不断扩大和受益程度大幅提升。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逐步由2010年度的150元提高到2013年度的340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也由2010年度的
15万元逐步提高到2013年度的30万元。2011年度,共计筹集资金18.26亿元,累计支出15.2亿元,累计受益人1347万人次;2012年度,共计筹集资金23.95亿元,累计支出23.46亿元,累计受益人2019.98万人次;2013年度,共计筹集资金28.65亿元。截止2013年4月30日,共支出新农合基金8.72亿万元,受益人699.9 万人次。
逐步扩大新农合按病种付费病种,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得重病、大病难以承担巨额医疗费用的负担,农民就医的成本普遍降低,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目前,市级医院病组由2012年度的14组扩大到2013年度的32组,县、乡医疗机构将能按病种付费的病种全部纳入按病种付费试点,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重性精神病、耐多药结核病以及艾滋病机会感染都纳入到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提高报销比例,使白血病、艾滋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患者个人自付比例下降到30%。2012年全市单病种付费累计报补24524人次,累计报补总费用达11034万元,新农合基金共支付8060万元,实际补偿比达到73.05%。
完善即时结报方式,方便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全面实施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工作,为参合农民就医补偿提供便利,切实解决了参合农民异地住院医药费用报销困难,有效减轻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同时,即时结报工作的全面实施还可有效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假收据、假医疗文书骗取新农合补偿金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确保新农合基金平稳安全运行。
多措并举,保障新农合制度规范运行。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建立健全新农合基金管理预警机制,继续落实例会、通报制度,强化对非政府办医院的监管,加强对村、乡镇医疗的监管,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督查制度,约谈制度。积极组织开展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人员培训,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新农合实施6周年宣传。
(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1.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市和5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均已搬入新址,3区疾控中心正在建设。两年多来,全市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强化计划免疫管理,保持较高的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水平,全市197所接种门诊已全面完成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报告常规免疫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巩固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果,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100%,实现了结核病“五率”工作目标,并落实耐多药结核病规范治疗管理;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落实对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扩大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覆盖面,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采取科学划片开展休止期人群服药和流行期扩大治疗,控制并逐年降低疟疾疫情,严密防控输入性恶性疟疫情;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症状监测。2012年,全市共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29种,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发病总数56646例,报告发病率为745.35/10万。有效防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等新发传染病。做好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步推行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覆盖面。落实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推行社区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针对共同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截至2013年3月底累计:全市共建立纸质居民健康档案860.4万份、电子健康档案744.5万份;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7870类,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259余万张,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14321个,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咨询26120次,参与人数305.6余万人;0-6岁儿童保健管理301777余人次(2013年度数据);孕产妇保健管理227180人次(2013年度数据);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84.7万人,其中健康规范管理73.1万人;高血压病人管理75.9万人,其中规范管理62.5万人;糖尿病人管理15.9万人,其中规范管理14.5万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