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癌痛现状

中医治疗癌痛现状
中医治疗癌痛现状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_曾红梅

V ol. 25 No.9Sep., 2013 化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CHEMISTRY 第25卷 第9期2013年9月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Cancer statistics 3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1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cancer control and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曾红梅 陈万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 100021) 摘 要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列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本文对我国近几十年来癌症的流行状况、发病负担进行了概述。结果显示由于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消化道癌症发病负担依然严重,而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近年来显著增加。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整体继续呈上升趋势。沉重的癌症负担需要采用综合化的防治策略来解决。本文阐述了我国的癌症防治政策、体系建设和癌症数据监测情况,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癌症高发现场开展病因学预防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概述了全国范围内癌症防控现状,为今后癌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趋势分析 预防控制 癌症筛查 中图分类号: R730.1; 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3)09-1415-06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in China: State of the Art Zeng Hongmei Chen Wanqing *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Cancer ha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 in China. It ranks first among all causes of death in urban areas, and second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 the latest cancer statistics of China. The incident number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s still high and the burden of lung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are increasing. The trend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cancer burden would still be seve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ging population. Addressing this challenge requires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control polices, structures, and cancer registration in China are described. 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lan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inistry of Health since 1986. National program of cancer registry has been set up. In 2012,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has expanded to 222, covering populations with 200 millions.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cancer, they have held systematic programs of cancer control. Many places such as Linzhou and Cixian have shown a down-trend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areas of high risk of cancer also promote the nationwide cancer campaign. The prevention programs include tobacco control, immuniz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his paper provides considerable scope and motivation for future work on cance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cancer; trend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ncer screening 收稿:2012年12月,收修改稿:2013年6月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enwq@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491752.html,

癌痛规范化治疗试题1(1)

癌痛规化治疗试题(一) 一、选择题 1.对于吗啡个体化用药不正确的() A.由于样体差异大,剂量不应受推荐标准限制 B.对肝、肾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者,起始剂量不需减少 C.对不能口服吗啡者,可考虑经直肠、透皮等,最后考虑注射途径 D.剂量调整拟有效镇痛为参考 2.有关杜冷丁不正确的描述() A.杜冷丁又称哌替啶 B.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 C.止痛强度为吗啡的 10 倍D.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E.去甲哌替啶半衰期是 13-14 小时3.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爆发性疼痛时,用缓释吗啡处理 B.吗啡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最常见副作用的便秘 C.如果吗啡未能完全控制疼痛,应该增加给药频率 D.吗啡镇痛剂量要受药典“极量”的限制 4.癌痛治疗不理想的原因是() A.医务人员普遍具有癌性镇痛知识,但病人怕吗啡成瘾? B.病人积极报告疼痛病史,认为癌性疼痛完全能控制? ?C.许多医生对癌性疼痛评估不足,缺乏相关知识? D.医药管理部门已经不对吗啡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癌症病人的吗啡处方量不需限制? ? 5.评估疼痛程度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可以采用数字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 B. 2 种评估量表所记录的疼痛程度完全不一样? ? C.轻度疼痛:( 1-4 )/10? D.中度疼痛:(5-6 )/ 10? ?

E.重度疼痛:(7-10)/10 6. WHO 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不正确的描述是(? ?) A.遵守2个基本原则? ? B.已经向全球推荐? ? C.可以使 90%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 D.具有简单、有效、合理的特点 7.吗啡镇痛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 A.注射途径是最后考虑的使用方法? ?B.吗啡剂量有极限,不能无限制增大剂量? ?C.按时给药可减少耐药性发生? ?D.口服吗啡经济简便,较注射更不容易产生依赖性?? 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镇痛药物用量已可能足够,仍不能控制疼痛,应评价病人是否存在情绪障碍? ?B.肿瘤患者最常见抑郁症或抑郁-焦虑症? ?C.协同应用抗抑郁剂必须减少吗啡剂量? ?D.苯二氮罩类是常用的抗焦虑剂 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美散痛效力弱,半衰期短,不易蓄积? ?B.曲马多系强阿片制剂,需控制性使用? ?C.杜冷丁是强阿片制剂,用于慢性疼痛安全方便? ?D.可待因是中枢性镇咳剂,一般不用于癌性镇痛? ?E.芬太尼针剂常用于镇痛泵 10.对哌替啶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代谢产物容易蓄积而产生神经中毒症状? ? B.长期用于慢性疼痛或癌性疼痛属禁忌? ? C.适用于短时急性疼痛? ?D.对老年病人和肾功不全者,小剂量绝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 二、判断题(正确则在括号内“√”,错在括号内“×”): 1.对癌症病人镇痛使用吗啡针剂,医师可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最多5天的处

WHO提出的癌痛治疗的5个主要原则给药

WHO提出的癌痛治疗的5个主要原则给药: 一、口服给药。简便、无创、便于患者长期用药,对大多数疼痛患者都适用。 二、按时给药。注意:是“按时”给药,而不是疼痛时才给药。 三、按三阶梯原则给药。按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给予不同阶梯的药物。下面我们分别列举各阶梯中的常用药物。 四、用药个体化。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以无痛为目的,不应对药量限制过严而导致用药不足。 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及时处理各类药物的副作用,观察评定药物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癌痛的分级 癌痛分级1~4级为轻度疼痛,患者虽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5~6级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7~10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三阶梯方案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注)的问题。 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等。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 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以往认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愿给患者用吗啡,现在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使用吗啡的癌痛患者极少产生成瘾性。 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等。但是,度冷丁这一以往常用的止痛药,由于其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未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另外,一些辅助药物的使用增加了止痛的疗效,减少了止痛药的剂量,起到了良好的止痛效果。这些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和强的松,可以减轻周围神经水肿和压迫引起的疼痛;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美舒郁、百忧解,用来镇痛、镇静、改善心情;抗惊厥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可治疗撕裂性及烧灼样痛和放化疗后疼痛;羟嗪类抗组胺药,用于镇痛、镇静、镇吐。 此外,还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止痛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等问题。

癌痛要求规范化治疗流程

癌痛规化治疗流程 目录 1. 癌痛规化护理管理流程 2. “癌痛规化治疗”护士工作流程 3. 癌痛评估观察流程 4. 药物滴定观察流程 5. 爆发痛观察处理流程 6. 疼痛动态持续评估流程 7. 癌痛患者健康教育流程 8. 癌痛患者出院流程 9. 阿片类药物过量及中毒急救流程 10. 阿片类类药物残余药管理流程

癌痛管理制度目录 1. “癌痛规化治疗示病房”医生职责 2. “癌痛规化治疗示病房”护士职责 3. 疼痛患者护理常规 4. 癌痛患者管理制度 5. 癌痛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6.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残余药管理制度 7. “癌痛规化护理”护士培训制度 8. 癌痛患者出院随访制度 9. 附表:2011年癌痛诊疗规 2010 NCCN 中国版疼痛指南

癌痛规化治疗示病房医生职责 1.重视癌性疼痛 2.癌痛病人入院能迅速地制定正确、合理、有效的镇痛治疗方案 3.熟悉癌痛治疗相关原则 4.对各种镇痛药物的特性、使用、转换,有清晰的了解5.掌握阿片类药物快速滴定方法 6.在癌痛治疗中对镇痛药物不良反应能予较好的处理7.定期组织疼痛相关治疗病例讨论会,学习了解疼痛治疗最新进展

癌痛规化治疗示病房医生职责 1. 了解癌痛治疗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向医生反馈疼痛 病人相关信息 2. 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病例首页记录疼痛评分变化 3. 指导病人正确用药 4. 掌握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及护理 5. 对疼痛病人做好心理指导 6. 定期组织疼痛相关知识的患者宣教

疼痛患者护理常规 1、入院当日评估患者有无疼痛,如有,在护理记录单上记 录疼痛一般情况,包括疼痛部位、性质、强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加重和缓和的影响因素等。 2、入院当日教会患者使用疼痛评估量表(数字、面部表 情),告知患者如出现新的疼痛或疼痛加重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准确评估疼痛强度,并将当前的疼痛强度记录在体温记录单相应时间点上。 3、强调药物滴定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准确、及时地 进行药物滴定。 4、每日2PM常规评估和记录疼痛强度,为过去24小时的 平均疼痛强度,如果出现爆发痛,应将爆发痛强度及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强度记录在体温单的相应时间点上,并做好护理记录。 5、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口服止痛药或使用止痛贴剂。 6、知道口服止痛药的患者按时服用缓泻剂预防便秘。 7、连续观察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便秘、恶心呕吐、 镇静、尿储留等,如出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完整版)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

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 癌症疼痛 (cancer pain) 是指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常为慢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 60 %~ 80 %,其中 1 / 3 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恰当的止痛治疗将会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抑郁、乏力、焦虑、失眠、全身情况恶化或严重干扰抗癌治疗的施行。进一步提高对癌症疼痛的认识、评估及治疗水平,将造福于广大癌症疼痛患者。 一、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意大利米兰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治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经讨论一致认为应用现有的镇痛药物可以解除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疼痛,同时筹划起草癌症疼痛治疗指南。 1986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出版《癌症疼痛治疗》第一版 (Cancer pain relief) 。该书作为癌症疼痛治疗指南,提出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口服用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个体细节。按阶梯给药是指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不同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即轻度疼痛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镇痛药,重度疼痛选择强阿片类镇痛药。因此,该指南又被称为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倡导,得到了各国肿瘤学术界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1990 年,我国首次在广州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织全国性专题会议,开始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1991 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关于在我国开展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工作的通知》。随后十余年我国相继出台多项管理制度和政策,多次举办各种学习班和研讨会,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经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开展三阶梯癌痛镇痛治疗原则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我国的癌症疼痛治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医护人员在癌痛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大量患者仍然镇痛不足、很多基层医师对于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依然心存疑虑等。因此,进一步加强癌症疼痛及非癌症疼痛知识的普及宣传,推行和完善规范化疼痛治疗工作势在必行。 (二)、癌症疼痛的原因及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患者的疼痛分为四类,分别为肿瘤侵犯所致疼痛、抗肿瘤治疗所致疼痛、与肿瘤相关的疼痛以及与肿瘤或治疗无关的疼痛 ( 见表 ) 。多数癌症患者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常合并多种类型的疼痛。 1. 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约占癌症疼痛的 80 %。癌细胞直接浸润,压迫或转移可引起严重的癌症疼痛。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附件: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2011年版)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提高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制定本标准。 一、科室基本标准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科、疼痛科或者晚期肿瘤治疗、临终关怀相关科室。 (一)肿瘤科。 1.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8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240例或15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肿瘤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每年培训5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6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张,年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或9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二)疼痛科。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设置疼痛科门诊。 1.三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

或1000例次以上;或者疼痛科每年收治癌痛患者50例以上;具有年培训3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4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80例或500例次;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三)其他晚期肿瘤治疗及临终关怀相关科室参照上述标准。 二、人员基本标准 (一)三级医院至少有5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2名医师、3名护士。 (二)二级医院至少有3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1名医师、2名护士。 (三)医师 1.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 (四)护士 1.有3年以上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护理工作经验,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肿瘤科、疼痛科护理技能,掌握疼痛评分和疼痛护理操作流程,能够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癌痛全面评估和治疗。 3.能够配合医师做好癌痛患者治疗相关宣教工作。 三、科室基本管理标准 (一)建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完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保障患者方便、足量、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满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需求。 (二)建立健全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制度。

癌症病人的忌口以及注意事项

癌症病人的忌口以及注意事项 最近数年来我一直临床不断,治疗了不少的癌症患者。不独在国内,国外也有许多病人慕名来诊。鉴于不少癌症病人不知道如何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因此,每次都苦口婆心,详为解说。说得多了,自己都有些烦了。因此,特地整理一份《癌症病人的忌口以及注意事项》,贴在这里,希望癌症病人能广为告之,切实依此而食,则可增加许多治愈的可能。否则,既已患病,再任意而食,那就病渐重渐危了。 当前社会往往对肿瘤有所误解,其实肿瘤不是绝症,只要不是晚期,一般中医都有办法治愈。即使是晚期也可以服中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病人要有信心,医生才有办法。否则,谁也不能救你的命。 注意饮食调养,是肿瘤患者能康复的重要保证。否则,必致服药无效,甚至于本来已经康复的病人因而出现病情反复。所以说,肿瘤患者不能随便吃东西。不可认为反正病人活不长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这样反而会刺激了肿块生长转移,促使病人早死。 肿瘤为阴寒之病,因此,凡是阴寒之物,皆不可入口。病人不妨参照《现在吃什么健康》一文所提供的饮食禁忌,再配合以下说明,严格忌口。 1、寒凉之物,如冰淇淋、冰块、牛奶、各种奶制品、绿豆、海带、

绿豆芽、苦瓜、西红柿、豆腐、竹笋、芋头、空心菜、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甘蔗、兔肉、鸭肉等,水产类的鳗鱼、螃蟹、牡蛎、田螺等等。以上这些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肿瘤患者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 2、高脂肪、高糖及低纤维素的食物,都要少吃或者不吃,如汉堡包、炸薯条、奶油、巧克力、肥肉、鱼籽、蛋黄等。 3、动火刺激之类的食物尽量不吃,如油炸、煎、烧烤、烘烤等等。烧烤食物包括任何使用木炭、煤炭、煤气以及电烧烤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胡椒、生葱、生蒜等,要在医生指导下吃。 4、红色的肉类要少吃,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可以吃土鸡肉,其肉色是白的,养正气,顺肝气。 5、所有加工的肉制品,统统不能吃。一则里面添加了亚硝酸盐,能致癌。二则肉质极差,里面有动物肝脏、淋巴腺等有毒组织器官。 6、腌制食品都不可以吃,包括咸菜、腊肠、咸鱼、火腿、鱼罐头等,里面都含有亚硝酸盐,且性属阴寒。

(完整版)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

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 癌症疼痛(cancer pain)是指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常为慢性疼痛, 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60 %?80 %,其中1 / 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恰当的止痛治疗将会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抑郁、乏力、焦虑、失眠、全身情况恶化或严重干扰抗癌治疗的施行。进一步提高对癌症疼痛的认识、评估及治疗水平,将造福于广大癌症疼痛患者。 一、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意大利米兰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治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经 讨论一致认为应用现有的镇痛药物可以解除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疼痛,同时筹划起草癌症疼痛治疗指南。 1986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出版《癌症疼痛治疗》第一版(Cancer pain relief)。该书作为癌症疼痛治疗指南,提出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口服用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个体细节。按阶梯给药是指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不同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即轻度疼痛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镇痛药,重度疼痛选择强阿片类镇痛药。因此,该指南又被称为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倡导,得到了各国肿瘤学术界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1990 年,我国首次在广州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织全国性专题会议,开始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 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1991 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关于在我国开展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工作的通知》。随后十余年我国相继出台多项管理制度和政策,多次举办各种学习班和研讨会,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经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开展三阶梯癌痛镇痛治疗原则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我国的癌症疼痛治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医护人员在癌痛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大量患者仍然镇痛不足、很多基层医师对于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依然心存疑虑等。因此,进一步加强癌症疼痛及非癌症疼痛知识的普及宣传,推行和完善规范化疼痛治疗工作势在必行。 (二)、癌症疼痛的原因及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患者的疼痛分为四类,分别为肿瘤侵犯所致疼痛、抗肿瘤治疗所致疼痛、与肿瘤相关的疼痛以及与肿瘤或治疗无关的疼痛(见表)。多数癌症患者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常合并多种类型的疼痛。 1. 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约占癌症疼痛的80 %。癌细胞直接浸润,压迫或转移可引起严重的癌 症疼痛 2. 抗肿瘤治疗所致的疼痛:占癌症疼痛的10 %。手术、放疗及化疗等肿瘤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出 现疼痛。但应注意与肿瘤侵犯所致疼痛的鉴别诊断,如胸廓切开术、乳房切除术后疼痛需与肿瘤侵犯周围 神经或臂丛神经鉴别。 3. 与肿瘤相关的疼痛:约占癌症疼痛的8 %。癌症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褥疮、便秘、肌肉痉挛

癌症现状

癌症现状: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环境污染日趋加剧、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人们与致癌因素的接触越来越紧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恶性肿瘤已经超过心脑血管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1400多万新发癌症病例,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100多万。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近六分之一,多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许多癌症病例诊断过晚,癌症病例多是在癌症晚期才得到诊断和发现,治愈的机率较小,希望渺茫。 目前我国癌症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0万,死亡约250万。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肺癌、乳腺癌、肝癌、肠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还将不断上升,癌症发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灵的创伤。中国进入全面防癌抗癌时代!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癌症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癌症防治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

●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 ●到85岁,一个人患癌风险36%; ●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 ●甲状腺癌快速上升; ●40岁之后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 ●中等城市,如重庆、武汉,济南癌症发病率最低; ●小城市男性和大城市女性发病率高; ●大城市男性:前列腺癌和肠癌风险高; ●大城市女性:乳腺癌和甲状腺癌风险最高; ●癌症死亡率:小城市高,大城市低; ●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关注8大风险 ?预期寿命85岁时,累计患癌风险高达36% ?癌症发病两头高,中间低:中等城市癌症发病率最低 ?女性癌症在大城市最高,男性癌症在小城市最高 ?50岁以下,成年女性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肺癌仍为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消化道癌症是我国居民发病和死亡的主要负担 ?前列腺癌随城市化发展程度逐渐上升,大城市男性应提高警惕 ?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快,需格外引起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早期诊断可拯救生命和降低医疗费用 癌症综合控制包括预防、早期诊断、筛查、治疗、姑息治疗和康复治疗。所有这些均应作为国家癌症控制计划的组成部分。世卫组织制定了全面的癌症控制指南,以帮助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计划,预防癌症,并为患者提供治疗。 2017年2月3日 | 日内瓦 - 世卫组织在世界癌症日(2月4日)前夕推出有关癌症早期诊断的新指南,旨在通过确保卫生服务机构重点关注癌症的早期诊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癌痛患者常伴有躯体症状,如疲劳、失眠、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这些导致了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据统计癌症患者由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社交、生活乐趣等七方面的干扰随疼痛程度的增加而加重。WHO提出的癌痛三阶梯止痛虽在全球广泛推广,且已证实了其安全性、有效性、简单性及可行性,但至今仍未能普及到使癌症患者全部受益。因此,2001年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研讨会进一步呼吁“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因此正确贯彻三阶梯止痛治疗已成为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 一、疼痛治疗的目的 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将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二、药物治疗癌痛的基本原则----规范化疼痛处理 1.明确诊断、疼痛原因、性质、部位、影响因素。 2.评估疼痛强度,让病人和家属参与评估。 3.权衡治疗手段,提供最理想的止痛策略和方法,要考虑到药物的价格和给药技术的可行性。 4.尽可能长时间地采用非介入治疗。按阶梯给药、联合给药,绝对不用安慰剂。 5.根据药品的作用时间,固定给药间隔。PRN给药仅为常规给药的补充。 6.根据患者的爱好和耐受性,个体化选择药物,个体化滴定药物剂量。 7.考虑药物对疼痛、躯体症状、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因素的影响。配合使用辅助用药。 8.疼痛可发生在肿瘤的发生、治疗或进展各阶段,故随时要注意疼痛发生的机制和再评估。对治疗的效果定期进行评估以有效地调整药物剂量。

三、疼痛的评估 (一)评估原则 1.倾听与相信病人的主诉:医生应教会病人及家属对疼痛的评估方法。 2.仔细评估疼痛,通过病史、体检、相关检查了解肿瘤的诊治及发展过程,疼痛的性质、程度,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药物治疗史及伴随症状及体征。 3.评估每次疼痛的发生、治疗效果及转归。 (二)评估内容 1.目前疼痛问题的详细病史 (1)疼痛的范围(数目和位置) (2)每种疼痛的情况:①程度(0~10);②局限性或放射性;③起因及随时间变化情况; ④时间模式(持续性、间歇性等)及性质(灼痛等);⑤疼痛加剧及缓解的因素;⑥伴随的神经、血管异常;⑦其他相关因素;⑧疼痛对病人生活的影响程度;⑨目前用药情况(用药时间表、药效、副作用);⑩以往用药情况(用药时间表、药效、副作用)。 2.了解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对生理方面的影响:功能、体力、运动、食欲、睡眠。 (2)对心理方面的影响:生活乐趣、娱乐、焦虑、抑郁、苦恼、恐惧、精力的集中、自控能力。 (3)对精神方面的影响:情绪、内心痛苦、思想转变、信仰改变。 (4)对社会活动、交往的影响:人际关系、情感、性功能。 3.肿瘤病史 (1)既往史。 (2)现病史:日期、分期、侵犯部位。 (3)抗肿瘤治疗情况:时间、形式、剂量、药毒性、对每种方案的反应。 (4)目前病情:稳定、好转、恶化。 (5)患者的希望与目标。 4.医疗史:可能受疼痛治疗的影响。 (1)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 (2)药物及过敏史。 (3)滥用药物史。

癌痛试题

肿瘤科癌痛考试题 姓名_______层级_______日期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癌症疼痛评估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的原则。 2、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务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____小时完成评估。 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指南,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癌痛治疗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癌痛的治疗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生爆发性疼痛时,立即给予_____阿片类药物,用于解救治疗及剂量滴定。解救剂量为前24小时用药总量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世界疼痛大会将 ( ) 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 A.呼吸 B.脉搏 C.疼痛 D.血压 2、.对疼痛进行评估下面哪项正确( ) A.相信患者,患者说痛就是痛。 B.根据经验总体评价患者 C.只相信患者主诉便给药物治疗 D.无需动态评估患者

3以下对疼痛的描述哪个正确() A.疼痛是患者的客观感受,缺少客观体征 B.疼痛不受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 C.用药期间的疼痛程度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止痛要物的用药剂量 D.护士应以自我观点对疼痛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4、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四级( ) A.0级 1级 2级 3级 B.1级 2级 3级 4级 C.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 D.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无法忍受疼痛 5、疼痛的给药原则是( ) A.病人要求便给药 B.疼痛发作时给药 C.只要有疼痛便给药 D.按药效的强弱依阶梯顺序使用、使用口服、按时给药、联合给药、用药剂量个体化 6、三阶梯用药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度和剧烈疼痛的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B.中度疼痛的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C.轻度疼痛的患者用阿片类药物 D.中度疼痛的患者使用解热镇痛类和抗炎类药 7、用药过程的病情观察重点有哪些( ) A.患者的心理需要

癌痛规范化诊疗规范(2011年版)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枪击样疼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2.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

癌痛治疗现状调查及规范化治疗的意义

癌痛治疗现状调查及规范化治疗的意义 癌痛治疗的分析与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癌痛治疗现状调查及规范化进行探究,选取一定的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探究。 标签:癌痛;治疗调查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有了一定的延长,随之,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了我们关注的一大问题。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很多,疼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O)估计全球约400万癌症患者具有癌痛,其中多数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癌痛产生具有独特的机制,现代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肿瘤直接压迫刺激神经、肿瘤的骨骼转移、肿瘤分泌因子致痛、肿瘤对痛觉敏感组织(血管、淋巴管等)的刺激、伴随炎症因素致痛、治疗后诱导的外周神经病变疼痛、心理因素致痛等。由于癌痛产生的原因独特、复杂,癌症患者具有特殊的病情、身体状况,因此癌痛应当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有效应用止痛治疗手段,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预防和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2012~2014年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镇痛药物应用的变化趋势。 1.2方法选择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50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58例,男性192例;年龄22~78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确诊;均于入院时即存在癌痛,并于入院前24h内未经规范化止痛治疗;入院后均依据《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给予规范化止痛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均严格依照诊疗规范给予原发病病因治疗。 2阿片类药物应用的流行病学调查 2.1本研究在对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内科2012~2014年镇痛药物的应用情况的调查中,阿片类药物总量逐年上升,2013年的总消耗量是2012年的1.97倍,2014年是2013年的1.26倍。我科阿片类药物总量的上升考虑与癌痛患者人数增多和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开展两方面相关。 2.2本调查中,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内科消耗的镇痛药物主要包括三阶梯药物如盐酸吗啡片、吗啡针、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经考酮缓释片、芬太尼贴剂,二阶梯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曲马多针。

癌痛患者的健康宣教

癌痛患者健康宣教 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加约160~200万晚期肿瘤患者,每年死亡人数约150万。国内最近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肿瘤疼痛的病人中仅有41%得到有效缓解,而晚期癌痛仅有25%得到有效缓解。对于绝大多数晚期癌痛患者所面临的最大痛苦就是疼痛,疼痛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症状。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对患者的饮食睡眠也会造成影响,还会给家属带来不便。因此,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癌痛,如何评价癌痛,癌痛能治好吗,治疗癌痛的方法还有哪些? 疼痛是很复杂的,不及时治疗容易耽误病情。同时,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疼痛。所以,当您感到疼痛时,应该及时告知家人、朋友和我们医护人员,以获得大家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我们治疗消除疼痛,而且,您通过倾诉可以消除恐惧、焦虑、忧郁和孤独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疼痛有很大的帮助,只要及时就诊,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疼痛时可以有效控制的。 疼痛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类,但是药物治疗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热敷或冷敷、休息、冥想、按摩、聆听舒适的音乐、呼吸和放松操。但应注意:此治疗疼

痛的方法属于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有:1.口服给药2.按规定的时间用药 3.用药量需医生指导 4.密切留意用药后的反应 5.按阶梯用药。只要您遵循以上药物镇痛治疗的诀窍,药物镇痛不但疗效好而且副作用少。口服给药的好处有:1.服药简单2.剂量调整方便3.更加经济。按时用药的好处:因镇痛药的止痛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后效果就会减弱,按时用药可以使您一直不感到疼痛,如果等您疼痛出现时再给药,不仅会给您带来不必要的疼痛折磨,而且会因为增加药量控制疼痛而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便秘、恶心、呕吐,有时还会见到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的现象。但后面这三种现象的发生率很小。我们预防便秘的方法有:1.多喝水 2.多吃蔬菜和水果3.适当运动4.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缓泻剂。当出现恶心或者呕吐时,只要继续服药三至五天,这些反应就会减轻或消失,如果是第一次服用阿片类药物,可以加上止吐药联合治疗。但止吐药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周,当恶心症状消失后,就可以停用止吐药了。 抗击癌痛,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通过社会,医生,护士以及病人家属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关注,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让癌痛患者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让我们重新认识疼痛,树立良好的信心,共同战胜疼痛!

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与原因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14.04.031 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与原因 武林鑫,孙 莉 Status and Relevant Causes of Cancer Pain Undertreatment WU Linxin,SUN Li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2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Li, E-mail:lilysun0008@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491752.html, Abstract :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s,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cancer pain undertreatment, which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y and clinical therapy.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cancer pain therapy and inadequate pain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re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The factors and causes for inadequate cancer pain control are concluded and analyzed. Proper and normalized pain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correct pain assessment and documentation and extensive education of cancer pain control in patients and doctors will be the key direction in future study. Key words :Cancer pain;Cancer pain treatment;Opioid analgesics;Pain undertreatment 摘 要:本文旨在以综述的方式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汇总,进而为改善临床癌痛治疗提供参考。对于癌痛治疗以及治疗不足的现状进行了汇总和总结,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今后癌痛治疗的规范化、癌痛的正确评估以及加强癌痛治疗的宣教仍然是癌痛治疗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癌痛;癌痛治疗;阿片类镇痛药;镇痛不足中图分类号:R730.5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2-21;修回日期:2013-06-21 作者单位:100021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麻醉科 通信作者:孙莉,E-mail:lilysun0008@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491752.html, 作者简介:武林鑫(1987-),女,博士在读,主要从事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0 引言 尽管有诸多缓解疼痛的医疗方法,但中重度癌痛在癌症患者中仍非常常见,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的疼痛并未能得到有效地治疗和缓解,近30%的癌痛患者仍承受着中重度疼痛的折磨。 1 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 中重度癌痛在癌症患者中常见,约60%~80%的晚期癌症患者受到疼痛的影响[1],癌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2]。如果依照临床治疗指南接受适当的治疗,80%~90%癌痛患者能通过有效地治疗来减轻大部分疼痛。然而调查和观察性研究显示,还有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存在中重度疼痛得不到有效的治疗[3]。在以疼痛为首要症状的癌症患者中,超过60%的患者的疼痛得不到充分的控制[4]。 Antón 等[5]2012年发表的对于西班牙64个肿瘤 内科的调查研究发现,67%的癌痛患者未对癌痛治疗十分满意,而近30%的患者对于癌痛治疗效果不满意,仍承受着中重度疼痛的折磨。Deandrea 等[6]2008年对于1994—2007年间的世界癌痛治疗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以Pain Management Index (PMI)作为衡量疼痛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虽然根据各个研究的标准和处理使各研究结论有所差异,但总体分析显示,2001年之后,整体的癌痛治疗效果有好转。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癌痛治疗的决定性因素,美国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域,癌痛治疗情况明显偏好,而亚洲的癌痛治疗状况偏差;处于肿瘤早期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往往疼痛治疗会被忽视;年龄和性别并未明显影响癌痛的治疗效果。该分析显示,总体上近半数的患者癌痛未得到满意的缓解治疗。 我国的癌痛治疗情况较20年前已有较大的改善,WHO 推荐使用人均吗啡消耗量来评价国家或地区整体的癌痛治疗情况。国际麻醉药品管理局(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rad,INCB ),中国医用吗啡消耗量1983—1989年年均总消耗量6.7 kg , 1991—2000年为92.5 kg ,2001—2006年为361 kg ,2007年为640 kg ,2009年中国的吗啡人均消耗量为 ?综 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