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力资源总量较多,但开发利用率低,我国问题占世界
节水知识问答竞赛之题库

节水知识竞赛题库选择题题库: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的水总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C全球淡水资源主要储存于河流中2、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A )A主要分布在冰川、永久积雪、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B占地球表面积的70%C占全球储水总量的10%3、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B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③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A、①②B、③④⑤C、②③④4、根据国际上对水资源紧缺指标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更新的人均淡水供应量每年在(C )以下,为极度缺水。
A 1700—3000 m3B 500—1000 m3C500 m3以下5、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极为不均衡,雨季集中旱涝并存;在地域上的分配规律是(A )A南方多,北方少;山区多,平原少B东北多,西南少C华北多,华南少6、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 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C ),广大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均水量不足500立方米极度缺水。
我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A1/2,B1/3,C 1/47、水污染使加剧了水资源源短缺。
局部地方存在着“有水皆干、有水皆污”、“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入海水量减少”等严峻水问题。
在204条河流40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监测中,劣于四类的水质超过三分之一,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三河三湖一江一库”等重点流域是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三河一江是指(A )。
A 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B 黄河、淮河、海河、长江C黄河、海河、辽河、长江8、地下水埋藏深,自净能力(B ),一旦受污染,治理和消除十分困难。
高二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植树造林B.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C.植树造林,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答案】A【解析】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可以修建水库,调整季节变化,植树造林,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A对。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空间分布不均,B、C错。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治理水污染问题,不能缓解时间分布不均,D错。
【考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治理措施。
2.造成世界淡水危机的自然原因包括()A.大水漫灌农田B.工业使淡水受到严重污染C.沿海地区海水入侵D.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答案】D【解析】注意“自然原因”,大水漫灌和工业污染不属于自然原因;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巨大,但由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而导致了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而导致了区域性、季节性的水资源不足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的水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注意审清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只要掌握地球上的水资源的概况即可判断。
3.2012年3月22日是第20个世界水日,人们将主题确定为“水与粮食安全”。
第25届“中国水周”也在这一天拉开帷幕。
右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请结合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14分)(1)如果图中国家位于西半球,则该路线的输水方向为 __。
(2分)(2)比较甲、乙两地水资源差异及其原因。
①若为120°W经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分)②若为120°E经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分)(3)如果图中国家位于东半球,则正常年份甲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 _,原因是______ __。
(4分)【答案】(14分)(1)由西北到东南(由北到南或由甲到乙)。
(2分)(2)①水资源差异是北多南少,即甲地多,乙地少。
原因是: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加上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乙地为地中海气候,降水不足,加上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能源动力类导论论文

能源动力导论论文姓名:周轩宇系别:机械学院班级:能源一班学号:20161313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人类自从发现了火——最早也是最基本的能源形式——开始,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三个能源时期:薪柴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时期。
不同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社会的发展阶段。
现代化程度越高,对能源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就越高。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化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
现代化生产是建立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基础上的高效生产,所有这些过程都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现代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也要消耗大量能源。
能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处处相关。
不仅是衣,食,住,行,而且文化娱乐,医疗卫生都与能源密切相关。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现代生活中,能源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源数量和质量就是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显示仪,一个国家的能源数量和质量越高,它的经济就越发达。
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我国能源的特点是: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1能源的分类能源可简单地理解为含有能量的资源,即能源是能量的来源,是提供能量的资源,这些来源或资源要么来自物质要么来自物质的运动,前者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后者如水能,风能,海浪,潮汐等,由于能源形式多样,因此,通常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水、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1.实施低碳营销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2.?A、产品营销模式3.?B、市场营销模式6.7.8.9.11.()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12.13.?A、保护环境14.?B、人口众多15.?C、发展科技16.?D、计划生育23.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24.√25.?A、10-20厘米26.?B、20-30厘米27.?C、30-40厘米28.?D、40-50厘米35.环境问题的实质是()36.√37.?A、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38.?B、过度开发39.?C、人口太多40.?D、污染严重47.中国于()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48.√49.?A、1992年50.?B、1993年51.?C、1994年58.?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59.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选择61.?A、形式62.?B、对象69.?C、制度创新70.?D、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71.()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73.?A、认知性74.?B、可行性81.?C、制度创新82.?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83.臭氧()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
85.?A、O186.?B、O293.?C、技术进步与创新94.?D、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95.可再生能源不包括()96.√97.?A、石油104.?B、“1+5”模式105.?C、“2+3”模式106.?D、“2+4”模式107.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不包括()108.√109.?A、复杂性116.?B、西极117.?C、南极118.?D、北极119.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120.√121.?A、二氧化氯128.?B、“十五”129.?C、“十一五”130.?D、“十二五”131.(),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132.√133.?A、1992年140.?B、经济消费141.?C、安全消费142.?D、环保消费143.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144.√145.?A、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152.?B、减量化技术153.?C、再利用技术154.?D、资源化技术155.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162.√163.?A、10%-20%164.?B、20%-30%165.?C、40%-50%166.?D、70%-80%167.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复杂过程是指()174.√175.?A、人生哲理176.?B、生态伦理177.?C、生态经济178.?D、循环经济179.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个。
节水知识问答竞赛之试题库

节水知识竞赛题库选择题题库: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的水总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C全球淡水资源主要储存于河流中2、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A )A主要分布在冰川、永久积雪、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B占地球表面积的70%C占全球储水总量的10%3、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B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③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A、①②B、③④⑤C、②③④4、根据国际上对水资源紧缺指标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更新的人均淡水供应量每年在(C )以下,为极度缺水。
A 1700—3000 m3B 500—1000 m3C500 m3以下5、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极为不均衡,雨季集中旱涝并存;在地域上的分配规律是(A )A南方多,北方少;山区多,平原少B东北多,西南少C华北多,华南少6、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 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C ),广大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均水量不足500立方米极度缺水。
我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A1/2,B1/3,C 1/47、水污染使加剧了水资源源短缺。
局部地方存在着“有水皆干、有水皆污”、“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入海水量减少”等严峻水问题。
在204条河流40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监测中,劣于四类的水质超过三分之一,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三河三湖一江一库”等重点流域是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三河一江是指(A )。
A 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B 黄河、淮河、海河、长江C黄河、海河、辽河、长江8、地下水埋藏深,自净能力(B ),一旦受污染,治理和消除十分困难。
初探太阳能资源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初探太阳能资源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作者:韩磊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7期摘要:当今的社会是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太阳能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可再生资源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太阳能资源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应用多种多样,随着近几年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太阳能资源方面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更好的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能源;太阳能资源;应用中图分类号:TK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288-01太阳能资源,简单的来说就是太阳带来的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实际上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来源于太阳。
我国幅员辽阔,每年据估算接受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可以达到310—840千卡/平方厘米·年。
但是其分布不均,从太阳年辐射总量来看,我国的太阳辐射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期中青藏高原的辐射总量最大,因为那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其省会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有哪些资源是属于太阳能资源,他们各自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什么应用呢,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家介绍一下我们生活当中几种太阳能资源的应用。
一、风能由于地表各处手太阳辐射后受热不均,导致各地地表气压不均,在水平方向,空气从高气压的地区流向低气压的地区,从而就形生了风。
风能是因为空气流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空气流速越高,空气密度越大,其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
中国是最早开始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
在古代,人们利用风能进行灌溉、磨面、行船等。
而在现代,风能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方面。
在美国,早在1974年就开始实行联邦风能计划,在夏威夷群岛上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
每年的装机容量还在以10%的速度增长,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
在丹麦,其在1978年建成了装机容量2000千瓦的日德兰风力发电站,预计到2015年风能发电要占到电力需求总量的20%。
初二地理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储量大,利用合理B.种类多,地区差异大C.人均占有量大D.空间分布均衡【答案】B【解析】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种类也较多,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不足.根据题意,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
以下行为符合该倡议的是A.随手关灯,人走灯熄B.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C.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D.洗涮物品过量用水【答案】A【解析】ABCD四个选项中,“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洗刷物品过量用水”都不符合“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的倡议.只有选项A“随手关灯,人走灯熄”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B.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答案】B【解析】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小;我国自然资源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因此形势严峻,不容乐观,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不足,因此在利用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节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共识和大势所趋。
水能

水能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水能英文名称:hydropower;hydropower,water power;water energy;hydraulic energy定义1:天然水流能蕴藏的能量,其蕴藏量取决于水流的流量与落差。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定义2:天然水流蕴藏的位能、压能和动能等能源资源的统称。
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可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或电能。
水能资源是一种自然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电力规划、设计与施工(二级学科)定义3:因水的运动或水的位势而具有的能量的统称。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农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4:水体具备的势能、压能和动能的总称,一般指河流的水能。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水资源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目录两种重要的动能指标。
确定水电站的出力和发电量这两种动能指标的计算称为水能计算。
在水电站建设和运行的不同的阶段,水能计算的目的和任务是不同的。
在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选定和水电站及其水库的有关参数,比如水电站装机容量、正常蓄水位、死水位等。
在运行阶段,不同的运行方式,水电站的出力及发电量不同,产生的效益不同。
这个时候进行水能计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最有利运行方案。
按照水流能量的有关因素,考虑能量转化当中发生的损失,可以推出水能计算的基本公式N=9.81ηQ电 H净式中 N——水电站的出力,kW;η——水电站的效率系数;Q电——发电引用流量,m3/s;H净——水电站净水头,m。
水电站保证出力及其计算(1)保证出力的含义水电站利用水能来发电,因此它的工作受到河川径流的制约。
为了衡量水电站承担发电任务的能力,引入保证出力这样一个动能指标。
保证出力是指水电站相应于设计保证率的枯水时段的平均出力,可以简写为N保。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四单元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四单元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TA 5AB- TTAK 08・ TTA 2C]第四单元重工业物流地理综合知识模块一我国重工业总体发展情况与布局因素综合练习题【综合训练1】理论部分一. 填空1.随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市场机制在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结构和宏观布局中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2.今后我国重工业应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技术推动、内外结合、效率提高、环境友好的新型重工业发展道路。
3 .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特别是能源富集地区,重点发展的是能源开发。
4.长江将全国三个工业、城市、人口聚集地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武汉地区和重庆地区连接在一起,促进了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之间社会经济的合作和协调发展。
5.运量较小、运费在商品总销售成本中的比重较低的电子工业、精细化工、及许多轻工生产,它们的布点更多地取决于市场、技术、信息及投资来源等二选择1.进行重工业布局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A技术因素B自然因素C运输因素D地理区位因素2.根据你所掌握的重工业知识,指出下框中哪些社会产业属于重工业范围。
V水力发电业□餐饮服务业vts钢业口V硫酸制造业服装生产业V化肥制造业□食品业V水泥制造业V起重机械制造业日用品制造业家电制造业金融业V汽车生产业V光学仪器生产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口三.简答1.重工业主要包括哪些部门?找出你较熟悉的一种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重工业主要包括: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如开采石油、开采矿石、开采木材、冶金、炼焦、化工、水泥、电力、金属结构、农用化肥、农药等等产业,都属于重工业的范围。
2.我国当前重工业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有哪些?上网查询3. 列举一些我国当前重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带和东北地区。
4.进行重工业布局时应重点考虑哪些因素?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地势、土地、天然航道与港湾、气候等。
水利培训试题中国水资源条件与特点

中国水资源条件与特点(共30题,共100分)一. 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4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B2.地下水资源量评价采用水均衡法。
:[4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A3.从水利角度上讲,水资源是指通过水循环年复一年得以更新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4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A4.平原区是我国的主要产水区:[4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B5.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较低:[4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B6.我国降水地区分布十分不均,全国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线大体上呈西南—东北走向:[4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B7.水汽含量一半随高度上升而减少,随与海洋的距离加大而递减。
:[4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B8.一般的大中流域可视为闭合流域。
:[4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B9.蒸散发即自然界水面蒸发:[4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B10.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中、地面、地下及生物体内,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巨大水圈。
:[4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A二. 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河流按其最后归宿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注入海洋的();另一类为流入封闭的湖沼或消失于沙漠的():[4分]A外流河内流河B内流河外流河C内陆河外流河D内陆河外陆河正确答案: A12.据研究,全球河水平均每()天更新一次,大气中的水每()天更新一次。
:[4分]A16 8B8 16C18 6D6 18正确答案: A13.表示空气中水汽多少的物理量成为空气湿度,水汽主要来自():[4分]A陆地蒸发B降水C生物蒸发D海洋蒸发正确答案: D14.淮河以南地区及新疆昆仑山、天山山地()多于(),其他地区则往往()多于()。
:[4分]A春雨、秋雨,秋雨、春雨B秋雨、春雨。
春雨、秋雨C春雨、冬雨,冬雨、春雨D冬雨、春雨。
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课后答案

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课后答案一、填空题1.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
2.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3. 终端能源是指供给社会生产、非生产和生活中直接用于消费的各种能源。
4. 典型的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蓄电池组、控制器、电力电子变换器和负载等组成。
5. 光伏发电系统按电力系统终端供电模式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6. 风力发电系统是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由机械、电气和控制3 大系统组合构成。
7. 并网运行风力发电系统有恒速恒频方式和变速恒频方式两种运行方式。
8. 风力机又称为风轮,主要有水平轴风力机和垂直轴风力机。
9. 风力同步发电机组并网方法有自动准同期并网和自同步并网。
10. 风力异步发电机组并网方法有直接并网、降压并网和晶闸管软并网。
11. 风力发电的经济型指标主要单位千瓦造价、单位千瓦时投资成本、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利润率。
12. 太阳的主要组成气体为氢和氦。
13. 太阳的结构从中心到边缘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
14. 太阳能的转换与应用包括了太能能的采集、转换、储存、运输与应用。
15.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6.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组件,中央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蓄能元件及辅助发电设备3 大部分组成。
17. 太阳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非晶硅太阳电池、碲化镉太阳电池与铜铟硒太阳电池5 种类型。
18.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
19. 天然气是指地层内自然存在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的可燃性气体。
20. 燃气轮机装置主要由燃烧室、压气机和轮机装置3 部分组成。
21. 自然界中的水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称为水能,它包括位能、压能和动能3 种形式。
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保护一、水资源概况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括水量(水质)、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水量资源。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可以利用的淡水量,它是一种动态资源。
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
它不停地运动着,积极参与自然环境中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过程,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不断的改造自身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的特性。
由此表现出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所独有的性质特征。
(1)资源的循环性水资源与其他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具有的流动性,它是在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循环性。
(2)储量的有限性水资源处在不断的消耗和补充的过程中,具有恢复性强的特征。
但实际上全球淡水资源的储量是十分有限的,全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大部分储存在极地冰帽和冰川中,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0.8%。
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水资源的又一特性。
(3)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是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广泛利用的资源,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还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
二、中国的水资源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m³。
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资源最多,人均径流量约4000m³。
长江流域稍高于全国平均数,约为2300~2500m³。
海滦河流域是全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人均径流量不足250m,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尼。
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全国水能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019条。
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流域面积在1000km²以上的河流约有1500多条,面积在1km ²以上的湖泊有2300多个,总面积71787km²,占全国总面积的0.8%左右。
【教师版】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同步练习

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造成我国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是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B. 水污染水浪费C. 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D. 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造成我国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难度一般。
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有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浪费严重等。
水污染水浪费属于造成我国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因素,B正确;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属于造成我国水资源紧张的自然原因,ACD错误。
故选B。
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
结合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调节水资源的A.空间分布B. 时间变化C. 季节分配2.【答案】A【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修建了大型的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弥补西北、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解决长期困扰北京、天津等华北中心城市缺水的问题。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是A.淮河B. 黄河C. 京杭运河3C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
所以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是京杭运河。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跨世纪的四大工程;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4.下图所示信息能体现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 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C.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是夏秋多,冬春少D.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陆地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从时间分布上看,我国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图中长江和黄河夏秋季节流量大),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图中长江和黄河冬春季节流量小),所以图中显示的是我国水资源夏秋多,春冬少的特点,C对;图中没有显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际变化大和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ABD错。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利用问题研究

2011年6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un.2011第25卷第3期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25No.3●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利用问题研究武敏(新乡学院政法系,河南新乡453003)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社会一切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没有水和水资源就没有人类。
水和水资源在自然物质概念上是不同的,水资源不等于水,水资源只占地球系统中水的十万分之三,可见水资源是很有限的,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市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的急剧增加,整体水环境不断恶化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文对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和利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利用中图分类号:D922.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11)03-0025-03收稿日期:2011-03-25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QN-117)作者简介:武敏,女,河南濮阳人,新乡学院政法系讲师,硕士。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不消耗或基本不消耗水的内部利用,例如水力发电、水运、水产养殖、水上旅游等。
二是需要消耗并消耗水资源的外部利用,例如各种工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
对水资源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的时刻。
早期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利用仅是为了满足生理和生存的需要,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农业用水逐渐增加。
在这一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水资源的消耗量和水资源总量相比还微乎其微。
工业革命以后,各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人口也随之急剧增长,工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迅速增多,水体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很多原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由于污染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在这种状况下,世界一些地区,先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水现象。
20世纪下半期,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水资源的消耗量仍然在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将会长期存在。
浅谈我国主要能源利用现状的初步分析 胡文娟

浅谈我国主要能源利用现状的初步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导致对环境的污染,从长期的发展角度来看,倡导节能减排,走可持续的能源发展道路是我国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分析我国对能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的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角度,粗略的阐述了我国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节能减排,一次能源,新能源,发展趋势引言:能源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多年来一直存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低效率和高消耗,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化而成的能量资源。
主要包括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核能、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指能够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均来源于太阳, 可以重复产生;不可生能源主要是各类化石燃料(煤、石油等)、核燃料等。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比较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水电等能源,并对未来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开发利用进行阐述。
1我国当前能源利用现状我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相当丰富,资源品种相当齐全。
从几种广泛利用的常规能源来看,储量都比较大。
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5 Tt,居世界第三位,石油为7.0 Gt,居世界第6位,天然气为33.3 Tm3,居世界第16位,而水力资源及水电均居世界第1位。
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量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商品能源人均消耗量为800kg标准煤,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3。
能源分布极不均衡,工业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煤炭和水力资源短缺。
丰富的水力资源主要在西南交通不便和地形复杂的地区,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中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合理开发利用新理念

动不大 , 而水资源 的供 给时问分配却变化剧烈。受
季 风气候 的影 响 , 国降水 主要集 中在夏 季 , 中 降水 时
间分配 上 高度 不 均 , 且 这 种 不量 多 少 而发 生 相 应 的
也有 差距 , 单位 产 品 的耗水 率居 高不 下 , 至高 于 先 甚 进 国家几 倍 、 十余 倍 不等 。 城市 生 活用 水 由于管 理水 平低 , 水严 重 浪 费 , 用 管 网漏水 最 高可 达供 水 量 的 2 % , 0 由于生 活用 水 水 价较 低 , 节水 宣传 力 度 不够 , 通 老 百 姓 ( 其 是 农 普 尤
1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面 临的主要 问题
中 国幅员 辽 阔 , 资 源 总 量 并 不 少 , 24x 水 为 .
1 m , 由于人 口的迅 速 增 长 和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过 0 但
程 中不 合理 地 开发 利 用 水 资 源 , 中 国的水 资源 系 使
统 出现 了一 系列 问题 , 主要 表现 在 以下几 个 方面 : 1 1 水资 源贫 乏 , . 时空分 布不 均
村居 民) 水 意 识 不 是 很 强 , 节 日常 生 活 用 水 过 程 中
大 小变 化 。在 降水 的 年 际变 化 方 面 , 水 年 和 丰水 枯 年 的降 水 和径 流可 相差 几倍 。水 资 源年 内和 年 际 的
不规则变化, 大大降低了水资源供给 的可靠性 , 是水
资源 系统脆 弱性 的重要 方 面 。水 资 源 系统可 靠 性 的 提 高必 须依 赖 于 水 库 调 蓄 , 括 年 内调 节 和 多 年 调 包 节 水库 的建 设措 施 。脆 弱性 是水 资 源 系统 的 固有 特
13 水/ . 能资 源利 用效 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城市供水上,目前全国已有 300多个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统,自来 水日供水能力为4000万吨,年供水 量100多亿立方米;城市工矿企业、 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的日供水能力总计 为6000多万吨,年供水量170亿立方 米;在7400多个建制镇中有28%建 立了供水设备,日供水能力约800万 吨,年供水量29亿立方米。
我国水力资源总量较 多,但开发利用率低,我国 问题占世界总量16.7%,居 世界之首。但是目前我国水 能开发利用量约占可开发量 的1/4,低于发达国达60% 的平均水平。
我国水力资源分布不 均,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我国水力资源西部多,东 部少,相对集中在西南地 区,而经济发达、能源需 求大的东部地区水力资源 极少。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 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 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 从本世纪初以来,到70年代 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 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 21倍。
我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 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 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 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 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 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 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 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 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 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 素的制约。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而人均占有水 资源量却很贫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 /4(我国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约2700 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按人均占 有水资源量比较,加拿大为我国的48 倍、巴西为16倍、印度尼西亚为9倍、 前苏联为7倍、美国为5倍,而且也低 于日本、墨西哥、法国、前南斯拉夫、 澳大利亚等国家。
我国水力资源主要集中于大江 大河,有利于集中开发和往外送。 最新综合评估显示,我国水能资源 理论蕴藏量近 7亿千瓦,占常规能 源资源量的 40%。其中,经济可开 发容量近 4亿千瓦,年发电量约 1.7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水能资源 总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个严重贫水的国家。 若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 来衡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排名在第一百一十名之后。缺水 状况在我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 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 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 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 一百一十多个。
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 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 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 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 民生活困难。
其三,超量开采地下水,引 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 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溉方面,全国现 有农田灌溉面积近7.2亿亩, 林地果园和牧草灌溉面积约 0.3亿亩有灌溉设施的农田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但 它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 总产量的74%。
防洪方面,现有堤防20 万多千米,保护着耕地5亿 亩和大、中城市100多个。 现有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 总库容4400多亿立方米,控 制流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 米。
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 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 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 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 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 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 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 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
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 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例如1981年,大 连市由于缺水而造成损失工业产值6 亿元。在我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 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 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3 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尚有4000 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水力发电,我国水 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 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 约为29%,在发电量中 的比重约为20%。
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 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 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 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 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 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 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 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 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 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 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我国 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 矛盾,这也决定了我国对水资源的 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 巨。
我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 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 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前 苏联、加拿大和美国。我国还有年平均 融水量近500亿立方米的冰川,约8000 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万立方千米 的近海海水。目前我国可供利用的水量 年约1.1万亿立方米,而1980年我国实 际用水总量已达5075亿立方米,占可 利用水资源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