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章节题库(第1~10章)【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章节题库
第1章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一、名词解释
1.环境
答:环境是指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背景。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和社会因素及其总体。环境可作多种分类,按空间尺度大小,可划分为居室环境、车间环境、聚落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等;按组成要素,可划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按生态学角度,可划分为陆生环境、水生环境、森林环境等。
2.环境保护
答: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其内容涉及工程技术、行政管理、司法、经济、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
3.环境要素
答: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变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它是环境系统和环境结构的基本单元,包括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以及阳光(有的学者认为环境要素不包括阳光)等。环境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特点,即最差(小)限制律,等值性,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以及出现先后、互相联系、
互相依赖。
二、简答题
1.试简述聚落环境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答:(1)聚落环境的定义
聚落是指人类聚居活动的场所,它是社会环境的一种类型。聚落环境是指人类为了保护自己、征服自然,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产物。
(2)聚落环境的分类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等。
①院落环境是指由一些功能不同的建筑物和与其联系在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它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因地制宜创造出来的环境。院落环境的主要污染来自生活的“三废”。
②村落环境是指农业人口聚居场所的环境。村落的类型既带有丰富的发展民族色彩,又受到自然条件不同以及农、林、牧、渔等农业活动的种类、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不论是从结构、形态、规模上,还是从功能上来看,都是多种多样的。村落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于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源。
③城市环境是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聚居场所环境。城市是随着私有制及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场所,它拥有工业、建筑、交通、通讯、文化娱乐设施和其他服务行业,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了便利、舒适的条件。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来自工厂排污、交通噪声以及人口密集而造成的不利因素。
(3)聚落环境的特点
①院落环境的结构、布局、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很不相同。它可以简单到一座孤立的家屋,
也可以复杂到一座大庄园;它可以是简陋的茅舍,也可以是具有防震、防噪声和自动化空调设备的现代化住宅。它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②村落环境的特点是人口不多,周围有广阔的原野,大面积的天然和人工植被,环境容量大,自净能力强。如果能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热能等)并推广沼气,解决好燃料和动力问题,村落环境的质量是可以大大改善的。
③城市规模虽然不大,但已有道路网的配置和各种功能分区。
2.城市化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答:城市化对环境有如下影响:
(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①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用人工表面代替了土壤和草地等自然地面,从而改变了地面层的热交换和地面的粗糙度,导致大气的物理状况受到影响。
②城市需要消耗大量的热源,并释放出很多热能,某些大城市的大气环境所接受的这种人为的热能,接近甚至超过所接受的太阳和天空辐射能,使城市的气温比周围农村高。
③城市排出的大量各种气体和颗粒物,会显著地改变城市的大气组成。这种排放会使城市云量、雾量和降雨量也都增高。
(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①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及排水设施,使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的补给,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
②城市化还带来耗水量增加,导致水源枯竭,供水紧张。
③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多,生活排泄物和工业废水对水质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3)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①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结构。
②昔日的绿地变成了街道和建筑物,各种动物在城市中绝迹或减少,从而使生态系统失调,影响到碳、氧等物质的循环。
(4)城市化对环境的其他影响
城市化还会带来噪声与振动等物理污染以及交通阻塞、住房拥挤和供应紧张等一系列威胁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问题。
3.简述环境的功能特性。
答:环境的功能特性是:
(1)整体性。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或任一个系统,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2)有限性。这不仅是指地球在宇宙中独一无二,而且其空间也有限,有人称其为“弱小的地球”。这也同时意味着人类环境的稳定性有限,资源有限,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有限,或对污染物质的自净能力有限。
(3)不可逆性。人类的环境系统在其运转过程中,存在两个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利用物质循环规律,可以实现局部的恢复,但不能彻底回到原来的状态。
(4)隐显性。除了事故性的污染与破坏可直观其后果外,还有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对人们的影响,其后果的显现,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如日本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需要经过20年时间才显现出来。
(5)持续反应性。事实告诉人们,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的健康,而且还会造成世世代代的遗传隐患。
(6)灾害放大性。实践证明,某方面不引人注目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经过环境的作用以后,其危害性或灾害性,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会明显放大。
4.什么是全球环境?
答:(1)全球环境的定义
全球环境又称地球环境,它是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场所,同时,也是不断受到人类改造的空间。全球环境范围包括大气圈中的对流层的全部和平流层的下部,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的表层。
(2)全球环境概念的产生
①是人类和各种生物在地球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繁衍生息的地方。
②近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急剧增大,致使地球的某些圈层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使人类和生物界都遭到危害或受到潜在的威胁。
③这种状况,迫使人类不得不从整个地球去考虑和解决这些全球都面临的环境问题。
④在环境科学中,全球的含义包括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具有全球性的某些环境要素和环境结构的改变状况,以及这种状况对全球生命系统的危害和影响趋势。
⑤目前,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已出现了不少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臭氧层的削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海洋的污染、生态系统失调和人口的激增等。
三、论述题
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试以你的家乡存在的环境问题为例,探讨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可能的途径。
答:(1)环境问题有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煤矿企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