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 伤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减少,少于5000/dl,嗜 酸细胞减少或消失。如嗜酸细 胞比值大于5%可基本排除伤寒
• 尿液常出现轻度蛋白尿. • 在肠出血时有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 • 骨髓涂片查见伤寒细胞.
细菌学检查
• • • • • 1. 血培养 2. 骨髓培养 3.大便培养 4.尿培养 5.玫瑰疹的刮取物培养
发病机制
• 病程第2-3周,伤寒杆菌继续随血流散 播至全身各脏器与皮肤等处,经胆管进 入肠道随粪便排出,经肾随尿液排出, 此时粪便、尿液培养可获阳性,经胆管 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部分穿过小肠粘 膜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 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 与单核细胞浸润,引起坏死,脱落而形 成溃疡,若波及病变部位血管可引起出 血,若侵及肌层与浆膜层则可引起肠穿 孔。
命名
西医:typhoid fever 中医:伤寒意指为寒所伤,包括有畏寒发 热症状的疾病。
1873 英国内科医生William
Budd阐明了伤寒的发病本质, 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基本病理 变化是小肠淋巴组织的增生、
坏死。
病原学 (Etiology)
1877年 Karl Joseph Eberth 和 Robert Koch从伤寒病人粪 便中分离出一种短小、有鞭毛、 能运动杆菌 1884年 Georg T. A. Gaffky在 德国从病人脾脏中分离出并进 一步证实是伤寒的致病菌。
• 1934年和1937年,中国西藏两次伤寒大 流行,仅拉萨的死亡人数就达5000余人。
• 1964年,苏格兰有500人是食用了进口的 牛肉罐头后感染的伤寒,这批罐头在阿 根廷进行加工的整个环境是经过了消毒 的,但用来冷却罐头的河水受到了污染, 最后证明是罐体上用显微镜才看得见的 焊合处存在的细微裂缝导致了罐内食物 的污染。
6.儿童伤寒特点:常发生轻 型和顿挫型,呕吐腹泻多见,
肝脾肿大突出,并发支气管炎 和支气管肺炎较多。
7. 老年人伤寒特点:体温多
不高,临床表现不典型,神经 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中毒症状重, 易并发支气管炎和心功能不全,
恢复慢,病死率高。
复发和再燃
• 复发 指有些病例在退热后 1-2周再次出现临床症状, 与初次发作相似,血培养 再度阳性。复发的症状较 轻,病程较短,并发症较 少。
病原体
• 伤寒杆菌属于肠道杆菌沙门氏菌属D群, 呈短杆状,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有鞭 毛,革兰染色阴性。为需氧及兼性厌氧 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在含胆汁 的培养基上生长更好。
伤 寒 杆 菌 电 镜 照 片
伤寒杆菌抗原特性
主要抗原有: • (1)菌体“0”抗原诱生相应 “O”抗体 • (2)鞭毛“H”抗原诱生相应 “H”抗体 • (3)表面“Vi”抗原诱生相应 “Vi”抗体
免疫学检查
• 1.肥达反应 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菌体 (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 乙、丙鞭毛抗原5种。目的在于测定病人 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 从病程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加,至第 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 月之久。
• 分析肥达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 体存在,故通常“O”抗体的效价在1:80 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才 有诊断价值;(2)必须多次重复检查, 一般每周检查1次,如凝集效价逐次递增, 则其诊断意义更大;(3)因“O”抗体出 现早,消失快,半年左右阴转;“H”抗 体出现迟,可持续阳性数年。
• • • • • • 1. 持续高热; 2.消化道症状; 3.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4.相对缓脉; 5. 玫瑰疹 ; 6. 肝脾肿大;
缓解期:第四病周,体温呈 弛张热,逐渐下降,病情开始
好转,患者消瘦虚弱,同时容
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恢复期:4、5病周,细菌 被消灭,症状逐渐消失,体温
正常,食欲恢复。组织逐步修复。 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发病机制
• 伤寒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肾 和骨髓后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 引起第二次严重菌血症,并释放强烈的 内毒素,产生发热,全身不适等临床症 状,出现皮肤玫瑰疹和肝、脾肿大等, 此时相当于病程的第1-2周,毒血症状 逐渐加重,血培养常为阳性,骨髓中伤 寒杆菌最多,持续时间较长,故培养阳 性率最高。
• 病人从潜伏期开始可从粪便排菌,从病 程第1周末开始从 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 均有传染性,尤以病程的2-4周内传染性 最大。约2 %一5%的患者可持续排菌3个 月以上,称为慢性带菌者,是伤寒传播 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以胆囊带菌居多。 有慢性肝胆管疾患(如胆囊炎,胆石症) 的伤寒病人则易成为慢性带菌者。
1913学术界规定将所有可运动 的、有鞭毛、相似生物学结构 和血清型反应肠杆菌,命名为 沙门菌。
沙门菌感染的历史回顾
• 沙门菌感染的历史很 久远,但何时出现 伤寒目前尚无定论。我国对伤寒的研究 可上溯至《内经》。从古老文献中可以 看到希波克拉底曾描述过一种可能是伤 寒的病例。 • 1607-1624年导致6000多名来自旧大陆的 定居者死亡的原因就是伤寒。
发病机制
• 此外,伤寒杆菌也可在其他组织引起化 脓性炎症如骨髓炎、肾脓肿、胆囊炎、 脑膜炎、胸膜炎、心包炎等。病程第4周 开始,人体产生的免疫力逐渐加强,表 现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吞 噬细胞作用加强等,伤寒杆菌从血流与 脏器中逐渐消失,肠壁溃疡愈合,疾病 痊愈。少数病例可能由于免疫功能不足 等原因,潜伏在体内(如胆囊)的伤寒 杆菌可再度繁殖并侵入血流引起复发。
生存能力:
•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 温,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 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 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 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 钟或煮沸可灭菌。
流行病学 Epidemioligy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主要病理特点
• 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 和孤立淋巴结最为显著。病程第1周,肠道淋 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突起,特点为炎症细 胞的浸润以巨噬细胞为主而无中性粒细胞,此 种巨噬细胞可大量见于小肠溃疡的底部及周围, 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胞质内含被吞噬的淋巴 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是 本病的相对特征性病变,故又称“伤寒细胞”, 若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则称为伤寒肉芽肿或伤 寒小结;
• 1972年,墨西哥的伤寒大流行造成10万 例感染病例,其中有14000人死亡。此次 伤寒发病迅猛,导致多种抗生素医治失 效。1973年在美国的佛罗里达,仅一名 带菌者就引发了222例伤寒病例。
• 20世纪初,英国医生赖特(1861-1947) 研制出伤寒疫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这种疫苗得到了采用。数百万的士兵因 战壕内恶劣的条件而死亡,但死于伤寒 的只有100人。
传播途径:伤寒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
粪、、尿排出后,通过污水,食物,日
常生活接触和苍蝇、蟑螂等媒介而传播。
水和食物污染是暴发流行的主要的原因,
散发病例以日常接触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 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
年人少见。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2%的病人可再次得病。
流行特征 :终年可见,夏秋季最多,发病高
不典型伤寒:
1. 轻型:免疫接种后有部分免疫力者及儿童。1-2周可愈。
2. 顿挫型 :儿童及有部分免疫力成人。
3. 迁延型:血吸虫病或伴有其他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不全的病
人,病程可迁延数月。症状轻。发热持久,但其他症状 轻。
4. 逍遥型 :病情轻微,可坚持工作,但常突发肠出血及肠穿 孔。
5.爆发型
起病急骤,急剧高热,神经系统及心血 管系统中毒症状重,谵妄、昏迷,中毒性 心肌炎、循环衰竭、血压下降、休克。 见 于感染严重及免疫力极差的病人。
主要病理特点
• 病程第2周,肿大的淋巴结发生坏死;病程第3 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若波及病变部血 管可引起出血,若侵入肌层与浆膜层可引起肠 穿孔;病程第4周后,溃疡愈合,不留疤痕, 也不引起肠道狭窄。肠道病变不一定与临床症 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伴有严重毒血症者,尤 其是婴儿,其肠道病变可能不明显,反之,毒 血症状轻微或缺如的病人却可突然发生肠出血 与肠穿孔。其他脏器中,脾和肝的病变较为显 著。脾肿大,有充血及灶性坏死、网状内皮细 胞增生及伤寒肉芽肿形成。肝的最常见病变是 肝细胞局灶性坏死伴有单核细胞浸润。
伤寒及副伤寒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 陈强
•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经消 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变主要特点 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反 应性增生,尤以回肠淋巴组织的改变最 为明显。伤寒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据考 证,张仲景著《伤寒论》中所描述的缓 脉型伤寒可能就是今日所说的伤寒。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潜伏期10天左右,其长短与 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爆发 流行可短至48h,而水源性爆发 流行可长至30天。
普通型
初期:缓慢起病,体温阶梯上 升,可有全身不适,酸痛,乏 力,5-7天体温达到39-40度。
极期:2、3病周出现典型伤寒 临床表现。
• 另一位健康带菌者托尼· 拉贝尔(Tony Labella)造成122人生病,5人死亡。那时 估计仅纽约城就报告有3000-4500名伤 寒病例,并且约3%的伤寒患者变为伤寒 携带者。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塞尔维亚 战俘营里伤寒病流行并扩散至周边居民 区内,结果仅6个月时间便夺去15万人的 生命。随后,此次暴发的伤寒迅速传染 开来,很快在东欧国家蔓延,直至传播 到了俄国。一战期间所发生的这次伤寒 大流行造成300万人死亡。
• 再燃 指部分患者在进入恢复 期前,体温尚未下降至正常 时又重新升高,5-7天后方正 常。血培养常阳性。再燃时 症状加剧,其原因与菌血症 尚未完全控制有关。
并发症 complication
• 1. 肠出血 ;
• 2. 肠穿孔 ;
• 3.中毒性心肌炎; • 4.中毒性肝炎;
• 5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沙门菌感染的历史回顾
• 1724年8月,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威廉 斯城堡遭受了伤寒的侵袭,造成30%的 居民死亡。 师 • 1906年美国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伤寒 玛丽”事件,当时纽约市有一名厨师是 伤寒细菌携带者名叫玛丽.梅隆 (Mary.Mallon),先后给数家人当厨师, 结果传染了47人,并导致3人死亡。
峰在北方地区常较南方迟1-2个月,儿童 和青壮年发病居多.
发病机制、病理解剖
百度文库
发病机制
• 伤寒的发病主要取决于伤寒杆菌的感染量、毒 力以及人体的免疫力。伤寒杆菌内毒素是重要 的致病因素。伤寒杆菌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 消化道后,一般可被胃酸杀灭,若入侵病菌数 量较多,或胃酸缺乏时,致病菌可进入小肠, 侵入肠粘膜,此时部分病菌即被巨噬细胞吞噬 并在其胞浆内繁殖,部分则经淋巴管进入回肠 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 生长繁殖,然后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液而引起短 暂的菌血症,即第一次菌血症,此阶段病人并 无症状,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伤寒在发展中 国家所占比例很大。据估计,全球每年 平均10万个人中有300例伤寒,即每年有 1500万例伤寒。
• 遭受污染的食物可以看成是滋生并散布 伤寒沙门菌的重要源头,这也是很多次 伤寒大规模暴发的主要原因。每当必要 的卫生屏障突然失去作用时,伤寒就会 从传播变成大流行。伤寒也是战争和贫 穷的附庸,在14、15、16世纪,每一次 伤寒都随战争而暴发。而伤寒疫苗的研 制成功,使人类看到大规模战胜疾病的 曙光。

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神经系统中毒 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 大与白细胞减少等,终年均可发病, 但以夏秋季为多。病后可获得持久免 疫力。
1659年,英国内科医生 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具有持 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 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 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和肠穿 孔等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之为 typhoid fe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