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论文

烧结论文
烧结论文

烧结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

摘要:烧结过程控制在总体上可分解为烧结矿化学成分的控制、烧结过程状态的控制和烧结能耗的控制三个方面。烧结过程的动态复杂性和长时滞性,要求对烧结矿化学成分进行提前预报,并采用数学模型与知识模型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烧结过程状态控制则必须综合考虑热状态的控制和透气性状态的控制;烧结过程状态的影响因素多且相互制约,宜采用以知识模型为主的控制方法。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烧结过程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烧结过程;控制;化学成分;烧结状态;烧结能耗

一、前言

铁矿石烧结过程的控制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操作的稳定化,以便生产出化学成分稳定、粒度均匀和强度较高的烧结矿;二是过程的最佳化,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过程控制的角度来看,烧结可以看作是这样一个系统:一定的原料参数和操作参数作用于设备参数(统称为工艺参数),则有一定的状态参数和指标参数与之相对应。烧结生产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整原料参数、操作参数和设备参数,使状态参数和指标参数最优。

状态参数反映了烧结过程的状态,指标参数是指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指标。质量指标包括烧结矿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冶金性能三个方面。物理性能和冶金性能主要通过调整烧结过程状态,减小中间操作指标波动来控制。产量指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烧结过程的透气性、成品率和台车速度,而这些参数与烧结过程状态的控制有关。烧结能耗主要与固体燃料的消耗有关。因此,烧结过程控制在总体上可分解为烧结矿化学成分的控制、烧结过程状态的控制和烧结能耗的控制。

二、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

我国80年代以来新建成的大型烧结厂基本都配备了过程计算机系统,一些老厂通过技术改造也部分或全部装备了计算机控制设施,为烧结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仪表控制无法达到的功能得以实现,过程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开环监视,闭环控制,引入现化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等高级控制方法和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实际生产系统中大量确定的、不确定的和模糊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根据生产过程的工况变化进行控制,满足了生产过程实时性的要求,从而克服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局限性,使对于复杂工业系统进行高精度,高功能的控制成为现实。

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已在对不同领域的复杂生产过程的控制中取得成果,烧结行业中也有先例旧本烧结厂已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成功地使用了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现代控制技术。如日本的川崎千叶和水岛烧结厂在综合使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使操作标准化、自动化,开发完善了操作指导系统OGS,进而研制了烧结能耗控制系统SECOS,发展成SECOS-OGS系统。基本实现了烧结过程和能源管理的自动化,取得优于人工操作的效果.

一个自动化系统除具备切实有效的功能外,还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检测仪表的可靠性是系统可靠性的基本保证和关键所在。目前烧结检测仪表不配套已影响到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而在过程计算机系统下开发智能化仪表是提高检测仪表可靠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微机为核心的智能仪表的开发。已在一些生产领域取得成果。在烧结生产系统中,设备作业率对于系统的稳定和生产的高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提高设备作业率,除了加强设备维护管理之外,发展支持它的设备诊断技术同样重要。国外已由时间为基准的维护逐渐转为以状态为基准的维护了,设备诊断也正在由便携仪器人工检测转为过程计算机系统下的在线诊断。

我国新建大型烧结厂虽然都配备了功能强大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但目前开发的功能多只限于工艺过程和设备运行的集中监视和报表的打印,少数厂在诸如水分控制等局部建立了自动控制回路而大规模的过程信息管理的数据库、全过程的自动控制、设备故障诊断和报警等功能还未得以开发。

过程应用软件的开发是计算机过程控制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真实反映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的研制,用计算机曾、结归纳专家的智慧和经验的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等等,这些工作的进行直接决定着烧结自动化的进程。

三、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自动控制的灵魂,是被控过程的运动规律的定量化。但建立与真实过程相近的数学模型却不容易。人们发现,迄今为止的数学模型大部分是无法证实的,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过程,结果是控制理论普遍应用

于模型而不是实际工程。这正反映了一个事实,以往的数学模型,多是基于过程内部机理的分析法建模,建模时对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提出合理的简化假定,然而,这些假定往往不一定能符合实际情况,并且,烧结过程机理也并非完全知道。此外,过程的某些因素也可能在不断变化,而又难以精确描述,且有复杂的外部千扰,使模型参数不可能稳定,更为不利的是烧结过程存在着长达数小时的时滞,使控制动作不能有效到位。为了设计能实时进行信息处理,排除干扰,寻求最优操作条件以及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改进自身性能的过程控制系统,现代控制论基于系统论的方法提出了以输入输出功能划分系统,利用系统可以检测到的大量信息,建立输入输出一模型的系统辩识的建模方法。系统辨识的思想方法认为,过程的动态特性必然表现在它的变化着的输入输出数据之中,辨识就是利用数学的方法从数据序列中提炼出对象的数学模型。其建模过程为:1)分层次考虑影响输出的各种输入因素,包括可测量的干扰,将不可测干扰综合成一个随机变量一噪声,建立一类时间序列模型。2)利用计算机在线控制系统,用递推估计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使得模型参数不断更新以保证它的输出总能跟随实际过程变化,精度可以达到很高。3)将这类模型用动态在线生产数据进行检验,选出其中与生产实际最为接近,即噪声最小的模型为实际过程的模型。这种模型具有超前预报功能,在模型基础上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消除系统的滞后,跟踪系统的变化而进行实时控制。

系统辨识的方法已在英国的烧结厂用来预测废气温度以控制烧结终点,预测和控制FeO及机械强度指数。在日本的烧结厂用来预报和控制烧结矿化学成分的稳定性,预测判断料层透气性等。

系统辨识技术还可以用于设备诊断,当过程的特性也即状态变量,输入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生变化时说明可能有故障出现了,为此通过过程的特性变化情况,可以从中检测出故障信息,这种基于模型的故障检测方法,目前在故障检测技术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四、烧结矿化学成分控制系统

为稳定高炉炉况,必须使烧结矿的化学成分和质量保持稳定。为此,需要开发一个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和自动控制系统,对从原料混合到烧结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预报和自动控制。在开发此系统时,要考虑由于返矿粉所造成的时间滞后以及烧结料床物料循环对原料中的化学成分转入到烧结矿中的影响。

(一)控制系统的概要

1、控制系统组成

控制的目标成分是CaO、SiO2、MgO和FeO,这些是烧结矿的主要成分。

控制系统从输入实测烧结矿化学成分开始,每2h 预报一次从料仓输入原料到变成烧结矿(约2h 之后)的化学成分含量。其中要考虑到返矿粉和烧结床料层循环所造成的时间滞后,然后计算最佳配料比,通过实际测量值对预报值进行矫正后的值就是目标值。通过自动调整原料配比获得目标成分,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2、化学成本的预报计算

由于CaO、SiO

和MgO 的含量在烧结过程中几乎是不变的,所以可以利用

2

原料和烧结矿之间的物料平衡方程来预报这些成分的含量。

由烧结过程可知,从料仓送出的原料通过一系列烧结过程变成烧结矿,其中有少量小颗粒烧结矿作为返矿粉返回到料仓中,部分烧结矿作为烧结床料层料返回烧结料层中。烧结原料中的诸如碳之类的能够气化的物质通过烧结过程而气化。因此,在卸矿站所卸下的烧结矿重量就比装料站所装入的重量轻。根据这一物料流程,推导出方程组( 1) ~( 9) ( 过程略)。利用已标识出的数据可以计算从新材料转移到烧结矿中的成分,计算结果(略)。每种成分的转移特征各不相同,CaO最容易熔化,而MgO最难熔化。另一方面,由于FeO 含量在烧结过程中因氧化和还原反应而变化,所以要通过对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多重回归分析所获得的回归方程来预报。

3、最佳配料比计算

对于烧结过程控制来说,必须使原料配比最佳化。这里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要求:要同时控制4个组分,并防止发生大的变化,以免造成过程波动。通过推算可得知,最佳配料比是要将偏差总量和配料比变化幅度控制在最小,可以通过目标程序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

4、操作指导显示

因为此控制系统包括4个控制目标分量、5 种生产原料,并且这些原料之间相互干扰,这就使得控制操作很复杂。为了便于操作,开发了一种操作指导显示系统,使操作人员能直接了解操作状况。

(二)实际应用

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的几台烧结机应用了上述控制系统,将目标值

±0.2%;FeO±0.5%,这一控制结果控制在下述范围之内:CaO±0.2%;SiO

2

非常令人满意。通过对比可以确认,由于控制系统投入运行,散布范围缩小

含量减少约18%,烧结矿的质量稳定了。此外,还使约30%,烧结矿中的SiO

2

高炉实现碱性操作,且对高炉运行不会带来任何不利影响,炉况保持顺行,铁水中的S含量可以减少0.003% 。

五、烧结过程状态的控制

烧结过程状态主要包括透气性状态和热状态(也称温度状态)。同时,由于烧结过程中烧结后的返矿再次被用作烧结料,烧结过程的状态还与其返矿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烧结料层透气性的控制

通常所说的烧结料层透气性包括原始料层透气性和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

1、原始料层透气性的控制

原始料层透气性,也就是点火前的料层透气性。它决定于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分含量、混合制粒情况和布料方式等。所以,原始料层透气性的控制可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前馈控制得以实现。其控制的关键在于料层透气性的准确测定。

在意大利钢铁公司和日本新日铁公司,点火前的透气性采用在线连续监测,监测系统直接安装在点火器前的风箱上,透气性指数采用在恒定负压下通过料层的空气流量来标定。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个恩斯港烧结厂有一台187m2的烧结机。料层透气性测量仪安装在圆辊布料器矿槽内。测量仪的工作原理是往混合料中喷入一定量的空气,然后测定空气的反压力,通过反压力确定透气性的大小。

日本住友金属公司鹿岛厂开发的铁矿石综合模拟模型,利用原料的粒度组成、制粒水分和料层中的视密度等数据来预测烧结前的料层透气性。

奥地利Gunther Straka在开发的烧结机机速过程控制模型中提到,混合料透气性可用点火罩内的废气流量、料层厚度和压差的测量结果来计算,也可根据进入料层内空气流量的测定值来确定。

2、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的控制

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就是点火后的烧结料层透气性。随着烧结过程的进行,料层的透气性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因此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是烧结控制操作最为重要的指标。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从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烧结操作指导系统(OGS)的研

究与开发。他们认为,在烧结生产中,要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必须控制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及热值水平。OGS首先根据输入的烧结料层透气性阻力、烧结终点、废气负压、废气温度、废气流量、风箱处最高温度和冷却机排风温度等参数,综合评定透气性,再根据评定的透气性及有关产量和质量数据( 产量、落下指数、烧结成品中- 5 mm 的含量、还原粉化率、返矿率、氧化亚铁含量等),进行综合判断以决定操作变量(台车速度、料层厚度、焦炭配比、主抽风机阀门开度及混合料水分和动作范围)。通过实现烧结过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使料层透气性及烧结矿质量稳定。作者针对我国烧结生产实际,根据烧结生产经验,建立了通过垂直烧结速度、烧结终点预报值和主管负压综合判断透气性的专家系统,实现了对烧结料层透气性的准确判断,改善了料层透气性,使烧结过程稳定率提高4%,烧结矿产量提高1% 。

(二)烧结过程热状态的控制

1、加热曲线模型

80 年代中期,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建立了估计烧结料层热状态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操作条件、热状态与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关系。热状态是料层高度、台车速度、点火温度、料层密度、焦粉消耗、焦粉半径、水分和透气性指数等操作参数的线性表达式,通过调整操作参数使实际热状态与目标热状态一致,目标热状态定义为1100%等温线之间的面积。此系统成功应用于神户2 号烧结机。

在日本住友金属公司鹿岛烧结厂开发的综合模拟模型中,加热曲线模型是机理模型的简化模型。它以固定碳、CaO 含量、水分含量、透气性、负压和料层厚度等因素作为输入参数,预测高温保持时间。

2、烧结终点

烧结终点的位置一般通过调整烧结台车速度来控制,但烧结工艺又不允许对烧结机速进行频繁调节,因此传统的控制理论难以解决烧结终点的自动控制。采用模糊控制方式控制烧结终点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由于直接测量烧结终点很困难,所以人们对判断和分析烧结终点的方法做了许多研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废气温度判断法。这是最常用的烧结终点判断方法。通常废气温度

采用最后3个、4个或5个风箱的热电偶来监测,并使烧结操作的最高温度控制在倒数第2个风箱上。然而由于料层不均匀和漏风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废气温度测定值不准确,判断的烧结终点失真等问题。

有些烧结厂,为了消除台车的横向温度差,在每个风箱上进行多点测量,以当时的平均温度来表示。该装置结合法国钢铁研究院的模型已应用于索拉克福斯厂。对具有圆辊布料器设备的新型烧结厂来说,烧结机横向温度的偏差可通过调节布料器闸板的位置进行控制,这样可使台车上的混合料密度更均匀,终点更准确。

2) 废气成分判断法。烧结废气成分的变化是烧结过程中碳的燃烧、铁

氧化物的还原和氧化、熔剂的分解等反应的不同发展程度的结果。因此,可以利用废气成分及其变化来判断烧结过程的进行程度。埃及的沙拉比MEH等人提出用废气成分比φ( CO2 )/φ( CO)达到最高值的时间来确定烧结终点。意大利冶金公司西尼加利亚烧结厂在168 m2 烧结机台车下的风箱中采集和分

析废气样,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来确定烧结终点。意大利钢铁公司热那亚厂建立了废气成分比φ( CO)/(φ( CO) +φ( CO2))和烧结终点的关系,通过分析废气成分,控制台车速度,使烧结终点的波动降低2.5%。

3) 负压法。根据抽风负压或通过料层的风量来判断烧结终点也是一种

常见的监测烧结终点的方法。埃及的沙拉比MEH等人得出了废气负压随烧结时间的变化曲线。随着烧结过程的进行,抽风负压大幅度下降,并在烧结过程完结后大体保持不变,因此,可以用抽风负压趋于稳定状态的时间来确定烧结终点。

4) 预报法。根据最后几个风箱的废气温度来判断烧结终点,在时间上

是滞后的,这势必影响烧结终点乃至整个烧结过程的稳定控制。所以提前预报烧结终点是必要的。日本川崎钢铁公司水岛厂开发了诊断型烧结操作控制专家系统。它具有烧结终点控制、设备保护、生产率控制及质量控制等功能,其中,烧结终点(BTP)管理功能包括正常BTP管理功能和非正常BTP 管理功能。正常BTP管理包括实际BTP 管理(周期为1min)和预测BTP管理(周期为5min)。通常用预测BTP进行BTP的控制。当由于急剧的外部干扰等原因使实际BTP超过正常管理范围时,要立刻根据实际BTP管理进行控制。BTP预测值包括长期预测值和短期预测值。长期预测值是由原料透气性确定的(提前约30min),短期预测值是由温度上升点的风箱温度确定的(提前约10min),预测方法都采用自回归模型。美国的Corson RichardC提出,烧结终点位置也可用前馈的方法控制。在靠近烧结机中部的风箱上安装几个(通常是3个)热电偶,以监视废气温度开始上升点处的温度,这点在烧结机上的位置略超过机长的一半,这实际上也是根据废气温度开始上升处的温度来预报烧结终点。韩国的ChoBK等人认

为,与采用在最高温度区域得到的数据相比,采用在拐点前区域的这些温度数据作为分道闸板控制参数,可使时间滞后大大缩小。作者在进行烧结过程控制专家系统的研究中也发现,在烧结生产正常,烧结终点稳定时,风箱温度曲线的拐点(称为正常拐点)稳定在某一风箱处,该风箱处的温度(称为正常拐点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当烧结终点变化时,正常拐点温度也随之而变化。所以,根据正常拐点温度和烧结终点状态,可以实现对烧结终点的定性预报。

3、烧结过程热状态综合判断法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光阳厂采用安装在风箱内的热电偶和在机尾卸料区

安装的CCD 摄像机,实时观测在烧结机台车宽度和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综合判断料层内的热状态,控制分道闸门的开度和碳含量,以改善成品率和烧结矿质量。

日本钢管公司京滨钢铁厂研制出一种烧结料层热状态控制系统。该系统提出了描述烧结料层热状态的新指标——烧结废气温度上升点(BRP),替代了通常采用的BTP。它包括两个子系统:一个是烧结料层横向热状态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布料密度的横向分布来实现BRP 的台车宽度方向的均匀分布;另一个是烧结料层纵向热状态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台车速度使BRP在烧结机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保持稳定。

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开发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烧结热状态控制系统,根据安装在台车箅条下的25 个测温装置测得的温度,用神经网络方法判断烧结热状态。

(三)返矿的控制

1986 年8 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钢铁厂首次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返矿控制,控制过程比由最熟练的操作者进行控制更加平衡和连续。返矿槽位偏差从12%减少到4%,生产1t烧结矿的返矿量减少大约2kg。据日本钢管公司宣布,该公司福山厂4 号烧结机已实行无人操作。这是世界上第一套无人操作的烧结机。

1990年1月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神户厂开发了返矿率模糊控制系统。它采

用模糊推理方法评价和控制返矿槽料位,减少返矿比的波动。当返矿槽料位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该系统可发出恢复正常料位指令;当需要调整料位时,则通过计算“返矿-成品率”指数求出返矿比控制量。该系统的应用使返矿率的变化降低,成品率提高1%。

六、烧结能耗的控制

烧结生产的能耗约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6%~7%,其中约有80%来自固体燃料的燃烧。所以,控制混合料燃料比的波动,对稳定烧结能耗和烧结矿质量,降低生产费用都有重要意义。

操作人员常用2种方法来判断燃料用量是否过剩或不足:1)成品检验结果; 2)卸矿端的观察结果。由于检测上的时间滞后和观察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实现准确控制。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千叶厂在No.3和No.4烧结机上开发了烧结能耗控制系统(SECOS)。SECOS是根据碳燃烧量( RC)和炽热区面积比( HZR)两个变量来判断烧结热量波动,从而自动控制焦粉配比。RC 和HZR 每5min计算一次,根据计算值与目标值的偏差,分7个等级来评价烧结状态。然后根据按不同等级编成的调整矩阵来综合评价烧结热量的过剩或不足,以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计算适宜的焦粉配比,作为下一级DDC 控制的设定值输出。1986 年,千叶厂利用该系统对焦粉配比进行全面自动控制,对降低烧结矿质量的波动和提高成品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七、结论

1) 烧结过程控制在总体上可分解为烧结矿化学成分的控制、烧结过程

状态的控制和烧结能耗的控制。

2) 烧结矿化学成分控制主要是控制其稳定性。鉴于工艺过程的动态复

杂性和时变特性以及烧结矿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应对烧结矿化学成分进行提前预报,并采用数学模型与知识模型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3) 烧结热状态和透气性状态密切相关,它们都是影响烧结矿产量和质

量指标的主要因素,因此烧结过程状态的控制必须综合考虑热状态的控制和透气性状态的控制。烧结过程状态的影响因素多且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宜采用以知识模型为主的控制方法。

4) 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已在烧结过程

控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应用,使烧结过程控制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5) 烧结能耗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固体的燃料消耗,实现有效控制的关键

是准确判断燃料用量的过剩与不足。

参考文献:

(1)范晓慧,王海东,黄天正,烧结球团,1997

(2)郭文军,王福利,李明忠,烧结球团,1997

(3)蒋大军,唐炜,烧结球团,1998,23( 5)

(4)范晓慧,王海东,黄天正,烧结球团,1998

(5)魏峻青,烧结球团,1998

(6)范晓慧,王海东,烧结生产自动控制新技术(下),烧结球团,2002(7)向齐良,向婕,一种烧结终点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及其在烧结过程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8)杜玉晓,吴敏,桂卫华,铅锌烧结过程智能集成优化控制技术[J],控制与决策,2004

开题报告 瓷砖低温烧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硕士.pdf

开题报告(在职) 学位论文题目: 工程领域名称:仪器仪表工程学号: 姓名: 校内导师姓名: 企业方导师姓名: 硕士生所在单位名称: 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 1、研究生须认真填写本表相关内容。 2、开题报告内容见《中国计量学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 3、所列栏目填写不下的,可以另加附页。 4、本表采取双面印制,且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页边距为上、下: 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整齐装订。 5、开题报告完成,此表经相关人员签字后,须交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保存。

开题报告登记表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不少于3000字: (1)说明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 (2)说明选题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3)阐述学位论文中自身研究工作部分,论证完成研究工作拟采取的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4)说明研究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研究成果形式。 1、选题简介、目的和意义 1.1 选题简介 本课题以瓷砖低温烧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为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添加溶剂 的成分及比例对瓷砖烧制的结构的影响。 1.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瓷砖生产普遍采用高温烧制(一般温度在1200℃),其中烧制能耗占总生产成本的30%以上,如果烧制温度降低100℃,能够降低总能耗20-30%,并能够大大减少CO2废气的排放量,不仅对保护大气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瓷砖低温烧结技术对我国瓷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引言 2.1瓷砖的应用及分类 瓷砖是以耐高温的半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经过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等 工艺后,从而形成的一种能够耐酸碱的石质或者瓷质建筑或装饰材料,瓷砖的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而成。 瓷砖根据吸水率不同,可以分为:瓷质砖、炻瓷质、细炻质、陶质砖;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广场砖、工业砖等;根据成型工艺不同,可以分为:干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根据施釉工艺,可以分为:有釉砖、无釉砖;依品种可以分为: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全抛釉、抛晶砖、微晶石、劈开砖、广场砖(文化砖);依生产工艺分: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随着现代瓷砖工艺技术不断壮大发展,还衍生出多种创意瓷砖来迎合人们不断更新的家居装修理念。如:喷墨印花砖、木纹砖等。1.2瓷砖的发展历史 根据历史学家考证,人类制砖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遗址以及古希腊城市遗址中都曾发现美丽的瓷砖墙面。到了中世纪,英国人们铺在教堂和修道 院的地板上不同色彩的几何形瓷砖,伊比利亚半岛的马赛克;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马约利 卡陶器地板砖,安特卫普的陶瓷,以及德国的瓷砖都曾在瓷砖历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可以说欧洲是现代瓷砖的诞生地,其中尤以意大利和西班牙最为出名。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意大利家用产品新风貌”展览会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地成功展出,意大利从此确 立了家居设计的世界领导者地位。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师在瓷砖的设计中融入个人的需求,同 时对细节近似疯狂的精雕细琢,给了居家主人细致入微的感受。现代瓷砖设计的另一个代表 的是西班牙,西班牙瓷砖以绚丽的色彩、丰富的纹理,多种多样的花色品种而备受客户青睐。 我国的瓷砖烧制历史也十分悠久,最早商朝便有陶瓷制品;进入周朝后便有了砖瓦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瓷砖,其表面已有了非常精美的纹饰;到了秦汉时期,古建筑已大规模使 用陶瓷材料,留下了“秦砖汉瓦”的佳话。到了东汉时期,浙江的越窑的青瓷技术逐渐成熟 起来。直至魏晋南北朝,青瓷已经独霸中国的瓷器市场。唐朝的彩陶艺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世人所熟知的“唐三彩”。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中国陶瓷到明朝时期迎来了新的辉煌。瓷器不再单调乏味,而是油光异彩,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 雀绿釉、黑釉等。尤以明代宣德瓷器最为出名。清代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陶

烧结原理

烧结原理 所谓烧结就是将粉末压坯加热到一定温度(烧结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保温时间),然后冷却下来,从而得到所需性能的材料,这种热处理工艺叫做烧结。 烧结使多孔的粉末压坯变为具有一定组织和性能的制品,尽管制品性能与烧结前的许多工艺因素有关,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烧结工艺对最终制品组织和性能有着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硬质合金的烧结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但是这些基本知识又是必须掌握的。 4.1 烧结过程的分类 烧结过程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烧结制品组元的多少可以分为单元系烧结和多元系烧结,如钨、钼条烧结属于单元系烧结,硬质合金绕结则属于多元系烧结。 按烧结时组元中相的状态分为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如钨钼的烧结过程中不出现液相,属于固相烧结,硬质合金制品在烧结过程中会出现液相,属于液相烧结。按工艺特征来分,可分为氢气烧结、真空烧结、活化烧结、热等静压烧结等。许多烧结方法都能用于硬质合金的烧结。此外,还可以依烧结材料的名称来分,如硬质合金烧结,钼顶头烧结。 从学习烧结过程的实质来说,将烧结过程分为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两大类是比较合理的,但在生产中多按烧结工艺特点来进行分类。 4.2 烧结过程的基本变化 硬质合金压坯经过烧结后,最容易观察到的变化是压块体积收缩变小,强度急剧增大,压块孔隙度一般为50%,而烧结后制品已接近理论密度,其孔隙一般应小于0.2%,压块强度的变化就更大了,烧结前压坯强度低到无法用一般方法来测定,压坯只承受生产过程中转移时所必备的强度,而烧结后制品却能达到满足各种苛刻工作条件所需要的强度值,显然制品强度提高的幅度较之密度的提高要大得多。 制品强度及其他物理机械能的突变说明在烧结过程中压块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压制过程中,虽然由于外力的作用能增加粉末体的接触面,而颗粒中表面原子和分子还是杂乱无章的,甚至还存在有内应力,颗粒间的联结力是很弱的,但烧结后颗粒表面接触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由于粉末接触表面原子﹑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以及扩散、流动、晶粒长大等物理化学变化,使颗粒间接触紧密,内应力消除,制品形成了一个强的整体,从而使其性能大大提高。 4.3 烧结过程的基本阶段 硬质合金烧结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1.脱除成形剂及预烧阶段,在这个阶段烧结体发生如下变化: 1)成型剂的脱除,烧结初期随着温度的升高,成型剂逐渐分解或汽化,排除出烧结体,与此同时,成型剂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文科)

说明: 一、论文的内容及顺序 (一)中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论文主体部分 5、参考文献 6、致谢(中文论文的致谢) 7、附录 其中1不编页码,2--7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 二、除封面外每页都要有页眉,页眉在每一页的最上方,页眉内容为“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排列,论文、设计二选一。 三、论文全文要求单面打印。 (二)外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致谢(外文论文的致谢) 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论文主体部分 6、参考文献 7、附录

学号: 021******* (四号黑体) 农村义务教育应对税费改革的策略 (20磅字号,华文中宋,加粗,居中) 学院名称: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XXXX 年级班别: XXXX 级XXXX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黑体,小三,居中,上面横线上内容要居中) XXXX 年XX 月 河南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应对税费改革的策略(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摘要(黑体,小四,1.5倍行距)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投入主体财力偏低、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然存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依然短缺、农村“普九”欠债未还、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差、农村仍有不少贫困学生需要资助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建立与税费改┅┅┅(300字左右)(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关键词(黑体,小四,1.5倍行距)义务教育;税费改革;策略(3-6个)(宋体,小四,1.5倍行距) Measur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After Tax Reform (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单倍行距,加黑,首字母大写) 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side faces some problems after tax reform:low investment by government,teachers’wages in arrears,shortage of funds in schools,the popularization of nine-year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still in debt,poor fundamental conditions of schools,many poor students in need of help. The count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follows:the investm┅┅┅(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Key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compulsory education;tax reform;measure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前言(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 农村税费改革直接涉及教育领域的是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两项仅次于国家预算内拨款的教育经费来源①。(如果解释某些内容,或者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均可做为注释(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要以圈码标识上标②表示。建议注释采用页下脚注,分页编码)尽管中央财政安排了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但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人们分析和解决。(宋体,小四,1.5倍行距) 注:①解释某些内容。 ②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需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宋体,小五号,单倍行距)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埻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8. 信息时代的化学教育前景 9. 关于化学发展的历史分期探讨 10. 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1. 论中学历史教材中应增加科学史的仹量的必要性 12. 化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3.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14. 提高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 15.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6. 略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17. 略论课埻提问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18. 略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9. 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20.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1.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 22.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 23. 浅谈数学知识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24.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25.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26. 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27.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法 28. 化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29. 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30. 计算机辅劣教学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31. 课埻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32. 论中学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法 33. 优化课埻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4.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埻教学效率 35. 在化学教学中倡导创新精神 36.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探索 37.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38. 从教学理念更新到教学行为探索 39. 环境教育与中学化学教学 40. 浅谈中学化学计算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4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 42. 浅谈我国中学教育模式与高考制度的关联性及利弊 43.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44. 中学生的早恋调查及分析 45. 中学厌学的家庭、社会原因分析 46. 义务教育阶段对辍学生的对策研究 47.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48. 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劢手能力 49.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0. 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研究 51. 浅议大气臭氧层破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2. 浅议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3. 浅谈村、镇建设的规划与耕地保护 54. 浅议化学兴趣(提高)班教学的组织与实践 55. 乡村化学教材的编排与使用调查研究 56. 启发性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7. 环境保护兴趣组的组织与实践 58. 大气污染物(如粉尘)对农作物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实验一 烧结普通砖试验

实验一 烧结普通砖试验 试验日期 指导教师 (一) 试验目的 (二)试验记录 砖的抗压强度记录表 加载速度: 试样编号 受压面尺寸(mm ) 受压面积 F =a*b (mm 2) 最大荷载 P (N ) 抗压强度 f i (MPa ) 长(a ) 宽(b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强度试验 抗压强度平均值f = MPa 。(精确至0.01) 十块砖样的抗压强度标准差() ∑== 10 1 i 2 i -9 1s f f = MPa 。 (精确至0.01) 变异系数f s = δ= (精确至0.01)

(四)强度评定方法 1)平均值—标准值 方法评定 变异系数21.0≤δ时,按表1中抗压强度平均值f 、强度标准值k f 评定砖的强度等级。 样本量n=10时的强度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s 8.1f f k -= 式中k f 为强度标准值,单位为兆帕(MPa ),精确至0. 1。 2)平均值—最小值 方法评定 变异系数21.0>δ时,按表1中抗压强度平均值f 、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min f 评定砖的强度等级,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精确至0.1MPa 。 表1 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 (五)结论 本组试样采用 方法评定。 本组试样的强度等级为 。 依据标准:GBT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 GB5101-2003 《烧结普通砖》。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实验》第周,第讲次 摘要 授课题目烧结普通砖实验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学会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并通过测试的抗压强度确定烧结普通砖的标号。 【重点】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计算。 【难点】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内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砌体材料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材料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砌体材料由 于自身抗压性能可分为承重和非承重砌块。所以抗压强度的测试与评定对控制砌筑 工程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不同种类砌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方法不同,如烧结普通 砖、非烧结砖以及多孔砖的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各有不同,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的烧 结普通砖的试验方法。由于考虑到环境与耕地的破坏,单纯的粘土砖已经禁止使用, 现在使用的烧结砖一般为,页岩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 【本讲课程的内容】 (一)取样、试样制备 1.取样 验收检验砖样的抽取应在供方堆场上,由供需双方人员会同进行。强度等级试 验抽取砖样10块。 2.试样制备 (1)将砖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m,见图试 6.1所示。如果不足10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 (2)在试样制备平台上,将已断开的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20min 后取出,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用厚度不超过5mm的水泥净浆粘结。水 泥净浆采用强度等级为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要求稠度适宜。上下两面 用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净浆抹平。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互相平行,并垂直 于侧面,见图试6.2所示。 1

毕业论文(科研类)格式规范

校外(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 1.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一式两份,注意盖实习单位公章) 校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称要求中级职称以上,经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实施。(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装订至实习报告) 2.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考核表(注意盖实习单位公章) 实习日记 要求采用32K 软片笔记本>30 篇 实习报告 1.实习报告封皮 2.毕业实习鉴定表(选择校外实习单位的要盖单位公章,另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情况考核表附在实习鉴定表后) 3.实习报告格式 涉及毕业实习成绩,返校后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立即交给导师评阅 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封面 2.毕业论文诚信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3.农学、理学类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附件材料 1.毕业论文附件材料封面 2.毕业论文任务书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年月日

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实习鉴定表

20 年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 说明:1. 此表一式两份,填写完整后,一份由学院存档,一份学生自行保存并装订在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之后。2.学生必须有明确的实习任务和明确的实习单位,才能实行。

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情况考核表 说明:1、本表由实习学生在实习报到时交给实习单位。2、实习单位负责填写本表(“考评结果”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填写),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负责人共同签字,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方为有效。3、实习结束后,将本表装订至实习报告实习单位情况表后。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1当下的发展水平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第一,生产的效率低下。就我国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存在一个盲区,重点就在于生产的效率较低。 在化学工程的研究的过程中,生产技术首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境污染的现象依旧没有被制止。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的化学生 产的实验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做不到理想的反应,反应现象达不 到预计的效果。在这一系列的生产实验的过程中,事实上,环境污 染的现象已经在悄然的发生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残留物、化学实 验败北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污染。实验过程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十分的严重,经济浪费更是不在话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化学产品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第二,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化学污染在当下我国的环境污染的 比重中占了较大成分。重工业,尤其是金属工业所产生的污染现象 尤为严重。在对水资源的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废弃水中的金属含量 严格的超过了安全性能的指标。水资源的污染,也会对地下的土质 产生影响,而土质又会影响农业的产值,这样看来,化学生产所造 成的污染现象是严重的。另外,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废弃水的直 接排放,给自然环境同样造成了污染。第三,化学工程的不连贯性,很容易生产的间断性,从而影响生产的进度,尤其是当它发生了不 合理的间断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整个生产的过程产生影响。由此看来,生产效率的低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生产的不合理的 间断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阻碍着化学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我国化工生产工艺解析 从上文中,对于我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化工生产工艺还不是非常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化学的生产工艺需要有哪些改进呢?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采取哪些最 新的化学生产工艺能够降低化学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呢?第一,化学生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炼铁烧结过程建模毕业论文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炼铁烧结过程建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课题描述 (1) 1.1炼铁烧结介绍 (1) 1.2 T-S模糊模型介绍: (2) 1.3 T-S模糊模型的特点: (4) 1.4 本论文的大致工作: (5) 第二章基础知识 (6) 2.1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 (6) 2.2模糊集合的基本运算: (8) 2.3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 (9) 2.4最小二乘法 (10) 2.5 逐步回归方法: (11) 第三章炼铁烧结的工艺流程 (15) 3.1原料的准备: (16) 3.2配料与混合: (16) 3.3烧结生产: (17) 3.4烧结过程中用到的化学反应: (19) 第四章运用T-S模糊模型对炼铁烧结过程进行建模 (21)

4.1 从各类公式中总结整个构建模型的过程 (21) 4.2 利用T-S模糊模型对炼铁烧结数据进行仿真 (22) 4.2.1 确定T-S模糊模型的后件结构 (24) 4.2.2确定T-S模糊模型的前件参数与结构 (24) 4.2.3 确定模糊模型的后件参数 (24) 4.3 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 (24) 第五章结论 (27) 致谢 (29) 第一章课题描述 1.1炼铁烧结介绍 炼铁烧结的过程其实就是使用粉末状和细砂状的含铁材料经过化学反应和人工冶制,生产出具有十分不错的冶铁性能的精铁矿,是高炉炼铁前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在炼铁烧结中,减少高炉的燃料热损耗是所有炼铁厂的首要任务,但是想要全面提高人造烧结矿的质量还要加强常温的强度,所以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提高烧炉原材料的还原性,还要加强焦炭以及煤粉的利用率,并降低燃耗。炼铁厂一般先要将加工的铁矿粉和自然界的精矿石进行打磨和筛选,按照规定来使用颗粒半径小于8mm的铁矿粉,同时颗粒半径小于8mm的返矿粉可冶铁厂生产出来的废料,例如硫酸渣,高炉炉尘,轧钢皮等按照规定比例延迟后,再调整高炉的热量多少和酸碱度的大小和熔剂,例如:石灰石、生石灰、消石灰,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再将高炉点火。因为燃料进行化学时放出的大量热量,燃

硬质合金烧结原理

硬质合金烧结原理 所谓烧结就是将粉末压坯加热到一定温度(烧结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保温时间),然后冷却下来,从而得到所需性能的材料,这种热处理工艺叫做烧结。 烧结使多孔的粉末压坯变为具有一定组织和性能的制品,尽管制品性能与烧结前的许多工艺因素有关,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烧结工艺对最终制品组织和性能有着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硬质合金的烧结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但是这些基本知识又是必须掌握的。 4.1烧结过程的分类 烧结过程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烧结制品组元的多少可以分为单元系烧结和多元系烧结,如钨、钼条烧结属于单元系烧结,硬质合金绕结则属于多元系烧结。 按烧结时组元中相的状态分为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如钨钼的烧结过程中不出现液相,属于固相烧结,硬质合金制品在烧结过程中会出现液相,属于液相烧结。按工艺特征来分,可分为氢气烧结、真空烧结、活化烧结、热等静压烧结等。许多烧结方法都能用于硬质合金的烧结。此外,还可以依烧结材料的名称来分,如硬质合金烧结,钼顶头烧结。 从学习烧结过程的实质来说,将烧结过程分为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两大类是比较合理的,但在生产中多按烧结工艺特点来进行分类。 4.2烧结过程的基本变化 硬质合金压坯经过烧结后,最容易观察到的变化是压块体积收缩变小,强度急剧增大,压块孔隙度一般为50%,而烧结后制品已接近理论密度,其孔隙一般应小于0.2%,压块强度的变化就更大了,烧结前压坯强度低到无法用一般方法来测定,压坯只承受生产过程中转移时所必备的强度,而烧结后制品却能达到满足各种苛刻工作条件所需要的强度值,显然制品强度提高的幅度较之密度的提高要大得多。 制品强度及其他物理机械能的突变说明在烧结过程中压块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压制过程中,虽然由于外力的作用能增加粉末体的接触面,而颗粒中表面原子和分子还是杂乱无章的,甚至还存在有内应力,颗粒间的联结力是很弱的,但烧结后颗粒表面接触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由于粉末接触表面原子﹑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以及扩散、流动、晶粒长大等物理化学变化,使颗粒间接触紧密,内应力消除,制品形成了一个强的整体,从而使其性能大大提高。 4.3烧结过程的基本阶段 硬质合金烧结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1.脱除成形剂及预烧阶段,在这个阶段烧结体发生如下变化: 1)成型剂的脱除,烧结初期随着温度的升高,成型剂逐渐分解或汽化,排除出烧结体,与此同时,成型剂或多或少给烧结体增碳,增碳量将随成型剂的种类、数量以及烧结工艺的不同而改变。 2)粉末表面氧化物被还原,在烧结温度下,氢可以还原钴和钨的氧化物,若在真空脱除成型剂和烧结时,碳氧反应还不强烈。 3)粉末颗粒间的接触应力逐渐消除,粘结金属粉末开始产生回复和再结晶,表面扩散开始发生,压块强度有所提高。 2.固相烧结阶段(800℃--共晶温度) 在出现液相以前的温度下,除了继续进行上一阶段所发生的过程外,固相反应和扩散加剧,塑性流动增强,烧结体出现明显的收缩。 3.液相烧结阶段(共晶温度--烧结温度)

文科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企业的融资战略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 现代企业融资战略是公司金融的操作重点,伴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股 权融资已成为企业研究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步分析了企业融资的全程操作。 首先,本文对企业的现代性作了分析。现代企业之所以“现代”,不仅仅体现在企 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上,现代经营理念则是“现代”的最本质涵。进入21世纪,资本经 营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作为资本经营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融 资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其次,本文对企业融资战略先做了概述分析。包括:融资原则,融资的决定因素, 融资的方式及其优劣性等等。 第三,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企业股权融资运作。先从概念及现状问题入手分析, 通过对公司治理,上市操作,股权再融资等几方面的阐述,并且介绍了公司股票的上 市的程序及资格规定,在总体上告诉读者如何科学规地实施企业股权融资运作,为企 业发展注入活力。 最后,文章提出了融资创新,采取货币资本性融资和非货币性融资,为现代企业 融资课题指明了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资本经营,企业融资,股权融资 5号宋体,居中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of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got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oo, Its position in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difficult in financing. Analyze that causes the reason difficult in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n one hand the policy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government is insufficient in input, On one h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to support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n the direct financing, On one h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uncompleted to understanding and service support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n the direct financing and finance indirectly, In addition, it is the questions of a great deal of respects th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xist.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irect financing, Stock financing

化学工艺毕业论文范文2篇

化学工艺毕业论文范文2篇 化学工艺毕业论文范文一:化学工艺选修课分析 1专业课程教学情况调查 为了解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课程调查问卷》,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06、07级两个年级49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开课时间、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授课深度、教材选择及学习收获等几个方面。 1.1开课时间调查 开课时间的调查主要是为了理顺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在教学内容上的前后衔接关系。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专业选修课应该与对应的专业课衔接上,另一方面,专业选修课与对应的专业课教学时间上不能相隔太长,相隔时间太长,专业选修课不能达到加深对专业课的理解、拓展专业素质的目的。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数据处理与实验设计》、《催化作用原理》、《能量利用过程原理》和《化工专业外语》等四门主要选修课程依次安排在第4~7学期,每学期一门。选修课开课时间调查结果见图1,认为选修课开课时间合适的同学占60.12%,需要提前的占29.55%,只有10.32%的同学认为部分课程需要推后开设。 1.2学时与授课内容调查 学时与授课内容的调查,主要是了解讲课内容能否达到拓展

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目的,同时了解学时配置的合理性。中国的大学教学经过了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一些硬性的改革的设置,比如对总学时的控制,使得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偏少。通过这个问题的调查,可为学时与教学内容的配置提供合理依据。选修课学时安排及授课内容的调查结果见图2,认为选修课的学时安排及授课内容合适的同学分别占58.62%和55.10%,需要增加的分别占33.06%和37.17%,认为需要减少学时和授课内容的同学不到10%。总体来说,各选修课的学时安排及授课内容在原有学时及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1.3授课深度和教材调查 授课深度和教材的调查,主要是为了掌握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问题。专业选修课由于挂上了“选修”的帽子,容易使人误解为不重要的课程、可有可无的课程。实际上专业选修课作为教学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系统而专门设计的供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生选修的“必修课”,一旦选定就应该像必修课一样对待。对任课教师来说,由于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缺乏积极性,故对讲课的深度不作过高要求,对教材的选取也比较随意。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掌握专业选修课的教材更新需求,选用更加合适的教材。选修课授课深度及教材选用情况调查结果见图3,认为选修课的授课深度及教材选用合适的同学约占54%,授课深度需要加深的占32.65%,需要适当减小授课深度的占13.06%。认为选用教材基本合适及不合适的同学均占23%左右。

烧结生成工艺及生产的工艺流程实验研究毕业论文

烧结生成工艺及生产的工艺流程实验研究毕业 论文 目录 1综述 (1) 1.1烧结生产概况 (1) 1.1.1国烧结生产现状 (1) 1.1.2国外烧结生产现状 (2) 1.1.3烧结生产的目的 (3) 1.1.4烧结矿指标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 (4) 1.1.5生产新工艺和新技术 (6) 1.2烧结成矿机理 (10) 1.2.1烧结过程中的固相反应 (10) 1.2.2烧结过程中的液相生成 (10) 1.2.3烧结过程中的冷凝固结 (11) 1.3烧结矿矿相结构及物理性质对烧结矿质量的因素 (11) 1.4烧结矿指标和冶金性能的影响因素 (13) 1.5烧结生成工艺及生产的工艺流程 (16) 1.5.1烧结生成工艺 (16) 1.5.2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 (17) 1.5.2.1烧结原料的准备 (17) 1.5.2.2配料与混合 (17) 1.5.2.3烧结生产 (18) 1.6课题的意义 (21) 2、原、燃料条件及评价 (22) 2.1烧结用原料条件 (22) 2.2 烧结用燃料性质评价 (22) 2.2.1 燃料的粒度 (22) 2.2.2燃料的基本性质 (23) 2.2.2.1燃料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 (23) 2.2.2.2. 燃料的灰成分和灰熔点 (24) 2.2.3 燃料的反应性 (26) 2.2.4 燃料的热分析 (26) 2.2.4.1粉末状燃料的分析 (26) 2.2.4.2 颗粒状燃料的热分析 (27) 2.3原、燃料配比 (28) 3、实验研究容和方法 (29) 3.1实验方法过程及性能检测 (29) 3.1.1烧结矿 (29)

3.1.2.落下实验 (30) 3.1.3.转鼓实验 (31) 3.1.4.还原实验 (31) 3.1.5.滴落实验 (32) 3.2烧结矿生产和质量指标 (33) 4、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4.1 烧结矿产量,强度,化学和矿物组成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35) 4.1.1烧结料混合指标 (35) 4.1.2.烧结矿的产量指标 (36) 4.1.3半焦、无烟煤粒度对烧结矿强度的影响 (37) 4.1.4烧结矿的化学成分和转鼓强度 (39) 4.2 烧结矿冶金性能 (41) 4.2.1烧结矿的还原性能与还原粉化性能 (41) 4.2.2烧结矿的软化熔滴性能 (42) 5、结论 (44) 6、参考文献 (45)

工科毕业论文评语

工科毕业论文评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工科毕业论文评语,希望能帮助到您! 工科毕业论文评语 1. 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2. 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3. . 本文选题较合理,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全文以……为主题来分析论证,对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内容论证也较科学合理,格式较规范,参考的资料紧扣文章主题需要,但创新点不够,论证不够,尤其文章最后一部分论证太薄弱,缺乏说服力。总体上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4. 本文以……为主题,重点探讨……..问题,选题基本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范畴,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也较合理,但创新点不够,部分观点论证不充分,格式还不是非常的规范,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多。总体上基本合格。

5. 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但参考的资料还欠充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不深刻和全面。 6. 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化解困境的有效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观点与主题的需要,实践论证还不够,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7. 论文思路比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层次清晰,观点表达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党内监督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针对党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建议,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与主题结合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和有说服力,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部分内容与主题结合的还不是很好,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8. 论文主题明确,语句基本通顺,层次基本清晰,观点表达基本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邓小平关于行政改革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格式基本规范,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但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太少,部分论证内容与主题结合不紧密,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9. 本文符合专业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有利

烧结矿粉的液相流动性能探索毕业论文

烧结矿粉的液相流动性能探索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1) 1文献综述 (2) 1.1我国铁矿粉资源利用概况 (2) 1.2铁矿粉烧结工艺概述 (4) 1.3化学成分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6) 1.3.1含Fe品位的影响 (6) 1.3.2脉石成分的影响 (6) 1.4烧结基础特性 (8) 1.4.1同化性能 (9) 1.4.2液相流动性能 (9) 1.4.3粘结相强度 (10) 1.4.4铁酸钙生成性能 (12) 1.5液相流动性的测定与评价 (12) 2烧结矿粉的理化基础特性 (15) 2.1化学成分 (15) 2.1.1TFe和FeO含量 (15) 2.1.2脉石成分含量 (17) 2.2烧损 (25)

2.3小结 (27) 3液相流动性指数测定 (28) 3.1实验设备与方法 (28) 3.2实验结果与分析 (29) 3.3铁矿粉流动性能的影响因素 (31) 3.4优化配矿建议 (33) 4液相流动性能新探索 (34) 4.1实验设备与方法 (34) 4.2实验结果 (36) 4.3分析与讨论 (41) 4.3.1可熔铁矿粉流动性能探究 (41) 4.3.2未熔铁矿粉流动性能探究 (46) 4.3.3探索实验的优点和可靠性 (47) 5铁酸钙液相流动性能探索 (48) 5.1实验方法 (48) 5.2实验结果 (49) 5.3分析与讨论 (51) 5.3.1铁酸钙液相流动性能分析 (51) 5.3.2不同条件下流动性能的对比 (55)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8) 附录A 外文原文 (61) 附录B 外文译文 (68) 致谢 (83)

一烧结基本原理

一、烧结 (1)、烧结基本原理 烧结是粉末冶金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烧结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由烧结造成的废品是无法通过以后的工序挽救的;相反,烧结前的工序中的某些缺陷,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通过烧结工艺的调整,例如适当改变温度,调节升降温时间与速度等而加以纠正。 烧结是粉末或粉末压坯,加热到低于其中基本成分的熔点温度,然后以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烧结的结果是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粘结,烧结体的强度增加。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把粉末颗粒的聚集体变成为晶粒的聚结体,从而获得具有所需物理,机械性能的制品或材料。烧结时,除了粉末颗粒联结外,还可能发生致密化,合金化,热处理,联接等作用。人们一般还把金属粉末烧结过程分类为:1、单相粉末(纯金属、古熔体或金属化合物)烧结;2、多相粉末(金属—金属或金属—非金属)固相烧结;3、多相粉末液相烧结;4、熔浸。 通常在目前PORITE微小轴承所接触的和需要了解的为前三类烧结。通常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常发生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1、颗粒间开始联结; 2、颗粒间粘结颈长大; 3、孔隙通道的封闭; 4、孔隙球化; 5、孔隙收缩; 6、孔隙粗化。 上述烧结过程中的种种变化都与物质的运动和迁移密切相关。理论上机理为:1、蒸发凝聚;2、体积扩散;3、表面扩散;4、晶间扩散;5、粘性流动;6、塑性流动。

(2)、烧结工艺 2-1、烧结的过程 粉末冶金的烧结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温度阶段: 1、低温预烧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发生金属的回复及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挥发,压坯内成形剂的分解和排除等。在PORITE微小铜、铁系轴承中,用R、B、O(Rapid Burning Off)来代替低温预烧阶段,且铜、铁系产品经过R、B、O 后会氧化,但在本体中可以被还原,同时还可以促进烧结。 2、中温升温烧结阶段,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再结晶,首先在颗粒内,变形的晶粒得以恢复,改组为新晶粒,同时颗粒表面氧化物被完全还原,颗粒界面形成烧结颈。 3、高温保温完成烧结阶段,此阶段是烧结得主要过程,如扩散和流动充分地进行和接近完成,形成大量闭孔,并继续缩小,使得孔隙尺寸和孔隙总数均有减少,烧结体密度明显增加 4、冷却阶段:实际的烧结过程,都是连续烧结,所以从烧结温度缓慢冷却一段时间然后快冷,到出炉量达到室温的过程,也是奥氏体分解和最终组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行业规范化,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明确,实践型的技术人员是企业的内在动力和企业革新的技术基础,因此学校在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时应当重视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下是WTT为大家准备的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电子信息工程的产生和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因而深受人们的喜欢。就电子信息工程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对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提取、管理和存储方式,使人们对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更加方便。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其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面更加具有智能化、

自动化和安全等特点[1]。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功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 1、电子信息工程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电子信息进行各种处理的技术,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以及对电子设备信息系统进行重组设计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信息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也使得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等更上一层楼。我们常见的人们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有智能机的使用等。电子信息工程具有较为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便捷性。电子信息工程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人们利用电子信息工程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还能随时对信息进行任意的处理,具有较强的便捷性[2];第二,涵盖范围广。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功能的适用性较强,因而电子信息工程的涵盖范围较为广泛。电子信息工程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甚至能够改变人们工作的形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第三,经济性。电子信息工程和其他信息技术如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融合发展还能够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