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认识的主体
(1)主体的含义: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人。
(2)认识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认识主体是自然的存在物,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首先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客观存在物,这是人能够成为认识主体的自然前提。
B、社会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是在社会中发展的。
离开社会的联系,人不能作为真正的人存在,也没有意识,就不能成为实践和认识的主体。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意识性:意识性,就是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是不同于动物的有理性、能思维的自觉的人。
(3)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主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从主体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主体形式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通常以主体存在的规模为标准,把主体划分为三种形式:
个体主体:个体是认识主体的基础或细胞,任何认识活动归根到底要通过一个个个人的认识活动去实现。
集团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利益、目的、信仰和规范而组织起来、共同从事实践活动的集团,如民族、阶级、政党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各种组织和群体。
实际上,个人总是以某种形式参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去进行认识活动。
社会主体:是活动着的个人和集团的总和,但它不是个人和集团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以社会关系维系的社会力量整体。
它是主体的最高形式。
2、认识的客体
(1)客体的含义:客体是指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并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2)客体的特征
a、客观性:就是说认识的客体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
b、对象性:就是说认识的客体不是自在的东西,只是在它与主体联系起来成为实践和认识对象时,才是客体。
c、社会历史性:就是认识客体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扩大和深化的。
(3)认识的客体有三种类型
自然客体:是指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社会客体:指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
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存在,产生出自己的社会关系。
精神客体:包括人的精神活动过程(如认知、情感、意志)和精神产品(如知识、理论、文艺作品等)。
3、认识的工具
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一是物质工具。
它包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也包括作为感官延伸的感知工具和作为大脑延伸的思维工具,如各种观测和实验仪器、计算器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
二是观念工具。
包括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感知形式和思维框架,如社会通行的时空观念、范畴体系、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等。
三是语言工具。
包括自然语言系统和人工语言系统,前者诸如各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生活中的日常语言等,
后者诸如各种计算机语言以及为达到特定目的而人为创造的人工语言(如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制的世界语)等。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对客体进行改造,使主体实践目的得以客观化实现出来,在客体中打上主体意志的烙印,这是“自然的人化” ;
另一方面,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得到了改造,不断形成新的观念、新的能力这是,“人的自然化” 。
(2)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为基础。
主体在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掌握客体。
(3)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集中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需要。
(4)审美关系:即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
(二)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的正确认识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客观世界中哪些事物在事实上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归根到底是由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需要和实践水平决定的。
古代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定季节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天文学;农业提水灌溉、城市建筑、手工业、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力学;测量土地面积,计算时间,制造器械的需要产生了古代数学。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进步。
”
第二,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实践。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它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中发生的。
实践是主体和客体这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中介、桥梁,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践促进事物暴露本质,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这些都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三,一切真知,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交流获得的知识。
由于间接经验是从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间接经验是“流”不是“源”,所以实践是知识的惟一源泉。
但这并没有否认从书本或他人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由于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实践范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
因此,间接经验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源即是源泉、源头,流即是从源头出来的支流。
由于间接经验离开了实践活动的生动性,因而它在流传过程中有可能离事实越来越远。
有个民间故事说,一天,某皇帝外出狩猎,他在车马劳累之中呛了一口风,咳嗽了一阵子,吐了一口痰。
恰巧,这口痰就吐在一块烂麻布片上,随从侍卫一看慌了神。
哎哟,不好了,皇帝老爷痰里带了一根毛!随猎的大官们回到府邸,郑重地对家人说,皇上今日欠安,吐了一团毛。
紧跟着,家人们又向四邻传播这个不幸的消息,说皇上吐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
没隔多久,消息就在京城传开了,不过这时,人们传说的又不是“毛茸茸的东西”,而是说皇帝今日吐出一只会跑的白兔。
这个故事未免有些夸张。
但它告诉人们,间接经验本身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离开了直接经验,离开了实践,就容易闹出“皇帝吐白兔”这样的笑话!
因此,我们既要重视通过书本或其他途径获得间接经验或知识,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或直接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的认识从古到今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更加迅速,新学科如雨
后春笋般出现,新知识爆发式地增加,说明了人类的认识在迅猛发展。
那么,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求知欲”、“好奇心”、“科学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对认识的发展无疑是起着作用的,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并不是认识发展的推动力。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明,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是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推动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向全面发展。
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社会实践及其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实践的发展必然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迫使人们去研究、去解决,从而使自己的认识不断发展。
在古代,天文学、几何学、力学之所以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就在于要适应当时确定农业季节、丈量土地面积、兴修水利工程等实践的迫切需要。
同样,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也不断推动我们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
其次,实践也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实践的发展还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人靠自身的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于十分之一毫米的东西,也看不见红外线、紫外线;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
但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制造出象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等观测手段;提供了电脑、人工智能机等等。
这样,不仅突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而且延伸了人的大脑,促使认识在新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发展。
再次,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人类智力的开发,是受着实践发展水平制约的。
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达到什么程度,智力发展也相应地达到什么程度。
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认识成果,同时又发展了人类的思维能力。
人的感觉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思维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
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可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生活在深山林海的老猎人,根据鸟的叫声就可判别出是什么鸟。
对酒感兴趣的人,能从滴酒当中辨出酒的风格和品味。
大家都知道有一种很好吃的瓜子叫做“傻子瓜子”,它之所以好吃,据说是因为“傻子”年广九在炒制瓜子时,不断地品尝瓜子的味道,添加不同的调料。
长久以来,年广九也通过对瓜子的不断品尝练就了一根灵敏的舌头。
这些都可以说明,人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得到锻炼和提高。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即是说,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认识的真假,从而确定并保留真理性的认识,抛弃错误的认识,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关于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我们中国有吃螃蟹的故事,西方也有吃西红柿的故事。
•谁是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实需要勇气。
但谁是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
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
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
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
夹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
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引人的鲜美香味。
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
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
它那圆圆的形状,青里透红的色泽,十分喜人。
但当地人却一直怀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更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叫做“狼桃”。
到了16世纪,英国人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了几株回到英国,种在皇家花园里。
但只是供皇室贵族观赏。
(16世纪,英国一个公爵去美洲旅游,回国时勇敢地摘了一颗“狼桃”作为礼品,带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
从此,欧州人称它为“爱情的苹果”。
)
直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要对它尝试一下。
据记载,他在吃西红柿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
结果,这位画家不但没有死去,而且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就这样,人们才发现发现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
由此可见,西红柿是毒药还是美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为实践服务,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认识的功能。
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以及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根本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承认实践决定认识的前提下,也承认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认识和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认识的本质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论的不同回答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论的不同回答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论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对立的
1、反映论:是指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这是所有的唯物主义坚持的认识论原则。
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观点。
他在《论灵魂》一书中提出,人的灵魂有认识的能力,它以外部事物为认识对象,接受事物的形式而弃其质料,从而获得感觉。
如同蜡块一样,金属物作用它时,它接受的是图纹而不是金属物本身。
这一比喻及其所说明的认识论观点,被人们称为蜡块说。
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感官有认识能力,但这只是潜在的感觉,只有当现实的感觉对象作用于感官时,才可能产生现实的感觉.因此,人的认识过程中是被动的.
白板说(theory of tabula rasa):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
白板,拉丁文是tabula rasa,原指一种洁白无瑕的状态。
西方哲学家用它比喻人类心灵的本来状态象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论灵魂》中认为,灵魂如同蜡块一样,从外物接受印纹。
17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家J.洛克继承和发展了这个思想,批判了天赋观念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导源于经验。
2、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主观自生的。
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孟子(轲)主张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
客观唯心主义者则主张认识来自物质世界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来自所谓神的启示,是天上掉下来的。
柏拉图的“回忆说”:在柏拉图看来,人生下来以前就具有各种理性的知识,只是在出生的某个时候忘记了。
通过回忆,重新记起已经遗忘了的东西,就取得了认识和知识。
显然,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宣扬“知识就是回忆”,人在出生前,灵魂早就存在了。
那时灵魂在所谓“理念世界”(即一般概念)里,遇到各种各样东西就有了知识,人在出世后,灵魂因为受肉体的玷污,暂时忘掉了那些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把忘掉的知识重新回忆起来。
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对立集中表现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论的不同回答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第一,没有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第二,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反映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征
第一,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正确地阐明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积极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然性和条件
5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对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觉:对事物个别外部特征的认识
知觉:对事物总体外部特征的认识
表象;客观对象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记忆的再现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丰富性
2、和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判断: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由已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联系
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一方面,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关系的错误
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重要性,否定感性认识作用,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感性认识。
实践上:教条主义
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认识可以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实践上:经验主义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然性和条件
必然性: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只有飞跃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飞跃的条件:
A、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B、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改造制作,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
5、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理性思维是指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
(1)非理性因素是相对理性因素而言,主要包括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2)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的作用。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
(基础)
第二,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理性认识要付诸实践,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因为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
2、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
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
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
在时间上,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
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
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规律的内容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把握认识运动总规律的意义
第一,这一规律指出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从表现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
从内容上看,认识和实践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第二,它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防止和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具体的统一:主观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统一:主观认识要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三,这一规律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