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式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Byronichero)是指在拜伦的作品中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
他们烙刻着拜伦的思想气质个性的印记。
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
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Byronic Hero), 又名反英雄Anti-hero, 悲情英雄Tragic hero, 浪漫英雄Romantic hero,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一系列充满强烈的反叛热情而又孤独、忧郁的一类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都是悲剧性的傲慢的叛逆者,他们都有非凡的才能和力量,但在腐败的社会中却无法施展。
他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而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才能和情感的虚耗而感到绝望。
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一直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
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的明显痕迹,所以被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一词最早来源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用它来描述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
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他们的性格特征是反抗、孤傲、浪漫。
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
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
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
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
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
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
不同于传统的正派的义气昂然豪气干云的大侠, 拜伦式英雄是寂寞的,多情的,矛盾的,悲哀的,偏激的,叛逆的。
他们是不完美的。
他聪明绝顶,情感丰富,甚至有些多愁善感;
他孤僻傲慢,似癫若狂,实为掩饰心中创伤;
他愤世嫉俗,桀骜不驯,却又常常被情所困;
他生逢乱世,悲天悯人,所以总是痛苦惆怅。
他往往出身高贵,是情怀高尚的唯美主义者。
拜伦塑造出“拜伦式英雄”的作品及人物形象:
一、《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主要是通过恰尔德和诗人自己的浪漫抒情,表现了对拿破仑的侵略、英国干涉民族独立运动等各种暴政的愤怒;对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以及意大利建筑和雕刻美的喜爱和欣赏;对卢梭、伏尔泰等历史先进任务的尊敬;对反抗压迫争取独立与自由的各国人民的赞美和鼓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厌恶和失望,有“抒情史诗”之称。
长诗第一章主要是描写在拿破仑的铁蹄下,西班牙人民的苦难,他们的反抗以及对自由解放的渴望。
诗人赞美西班牙人民的过去和它不屈的现在,歌颂由农民手工业者组成的游击队反对入侵者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位参加萨拉哥撒保卫战的西班牙女游击队员的光辉形象。
对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的统治者,对入侵者拿破仑,诗人表示了极大的憎恨。
同时,诗人又感到西班牙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归根到底只不过是对英国的君主制度有益,所以在诗篇中又流露出前途无望的悲哀。
第二章,恰尔德·哈洛尔德来到希腊,希腊人民正遭受土耳其的奴役而尚未起来斗争。
诗人站在被土耳其奴役的希腊土地上,眼看着灿烂而凄凉的历史遗迹,回忆着希腊伟大光荣的过去,哀叹着近代希腊的懦弱,诗人激励希腊人民起来斗争,追回失去的自由:“谁想要获得自由必须自己站起来斗争。
”第三章的开头,诗人以极其深沉的歌声唱出了被上流社会放逐的愤懑,对女儿的思念。
诗人来到比利时,凭吊滑铁卢战场,评说拿破仑的功过;从比利时沿莱茵河来到日内瓦湖畔,诗人以昂扬的情绪追忆法国大革命,讴歌它的先驱者——启蒙主义者卢梭、伏尔泰,表达自己对启蒙主义者自由平等思想的忠诚。
第四章是在诗人流亡到意大利后写成的。
当时意大利正处于奥地利的统治之下,被分裂成许多的小邦。
诗人用意大利光荣的历史、意大利当时民族的灾难,激励爱国志士起来推翻奥地利的暴虐统治,实现民族的统一和解放。
第三、四章同前两章相比较,恰尔德·哈洛尔德的形象减弱,而诗人本人的形象大大加强,拜伦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随时随地地自由地抒发出来,因此这两章政论色彩表现的异常强烈。
第三、四章创作时间正值意大利、希腊等国人民斗争高涨之时,而诗人又同斗争发生了实际联系,从而使他的创作获得一种新的生气和力量,表现出了对自由必胜的信念。
诗人在恰尔德·哈洛尔德的形象里,反映出自己生活与性格的某些特点:高傲冷漠,放荡不羁,对上流社会的憎恶和鄙视等。
但主人公那种冷漠静观的消极的生活态度则和诗人不同。
诗人热切关注人民的斗争,焦虑着人民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怀抱着从事英雄事业的理想。
二、《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海盗》的主人公康拉德是个剽悍孤独的豪爽男子。
他为某种神秘罪孽苦恼着,却没有悔过和恐怖的心情,专以掳掠和杀戮为生。
虽然有一百样恶德,但
“我对你的爱,就是对人们的恨;是他却有一样美德。
那便是他献给恋人梅多拉的深挚的爱情。
因为爱上了人类,就不能专心爱你。
”是这种强烈到极点的爱!
他在一座海岛的悬崖上面筑起高塔来安置他的爱人,然后跨海去和追来的官军战斗,失败后成了俘虏,得到敌军的女奴帮助而逃回来。
他又为救命恩人古娜勒的爱情所羁绊,得救以后,给了她一吻。
回到家来的时候,爱人梅多拉已经自杀了。
结果,他抛弃了所有的财宝、部属、家庭和船舶,飘然远去了。
这凄惨而真纯的爱情故事,在伦敦立即获得了声誉,出版的当天就卖出一万三千部(一说一万部)。
三、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曼弗雷德》(Manfred)是拜伦的代表作之一。
主人公曼弗雷德从小便是一个落落寡合的人,壮年时独自居于阿尔卑斯山的大自然中。
但是他的心境无论如何不得宁静。
他埋头研究科学,然而从知识内亦不能得见幸福。
“知识的树,终非生命的树。
”曼弗雷德在这样的苦闷中厌世。
拜伦用了很怪异的故事来把他这样的思想形象化。
曼弗雷德有一个继妹安丝塔帝,容貌神情都与曼弗雷德一模一样。
他和她发生了恋爱
关系,既又自悔,便杀了她。
然而从此以后他精神上便极端痛苦,永无平静。
他不肯依赖宗教求灵魂上的安静。
他独居于阿尔卑斯山中。
有七个精灵来问他所求的是什么。
他们什么都能给他,就是威权,也可以给。
曼弗雷德回答是:他什么都不要,只求能忘掉了自己。
因为把自己忘掉了,自然一切痛苦也忘掉了。
精灵们因问他,所谓忘掉自己是不是就指死。
曼弗雷德又说不是。
因为死后而灵魂不灭则仍然未能把自己真正忘掉,所以他对于死也并不措意,虽则死好象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但其实死并不能解决什么。
他这样苦闷又苦闷,有一天就想从岩石上跳下,但是一个猎人又阻止了他。
后来,他呼着安丝塔帝的灵魂,请求宽恕,但亦无效。
这时,有恶魔来,要他服从。
但是曼弗雷德这自我主义者回答道:你没有比我更大的能力,你不能左右我。
我所要的事都已做过了。
我对于自己的苦痛甘心忍受着。
心,本来就是自己的恶及苦痛的根源。
你决不能引诱我,使我灭亡。
去吧,现在“死”在我的手上了,不在你的手上。
曼弗雷德以为“我”是绝对自足,毫不用他物相助成的。
但在这样力说了罪或无罪只是“我”自己的事以后,曼弗雷德到底气绝死了。
拜伦式英雄源于18世纪诗人拜伦作品中的某些主人公,海明威式英雄是指海明威作品中的一系列主人公.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都是英雄,都敢于为人类的和个人的理想而战,并坚持不懈.假如我们要将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的英雄主义总结成为一种模式,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们都试图突破某种界限,取得其“有限性”和宇宙的“无限性”的同一或一致.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的产生与形成,都与特定的社会机制有关.
拿破仑式英雄则有君主的特性,野心勃勃渴求胜利的是他们的特点,这种英雄也多以悲剧式命运告终,有人举例最近代的拿破仑式英雄可算是萨达姆了.
拜伦(1788—1824),天才诗人,只活了36岁,被评论家称为是19世纪初英国的“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诗人。
他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唐璜》、《曼弗雷德》、《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东方叙事诗》等。
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
他天生跛足。
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
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他的作品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
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人当中。
以拜伦的世界观表现的最为矛盾。
他既是一位屈强无畏的战士,又是一个突出的个人主义者。
他揭露虚伪残忍的资产阶级罪恶,却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他同情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却又表现出轻视群众,高居群众之上的错误思想。
他热烈的讴歌自由,却又散布愤世嫉俗、悲观失望的情绪。
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便是拜伦世界观矛盾的最形象概括。
因为这类“拜伦式英雄”也和拜伦本人一样,表现为一方面具有昂扬的热情。
综观拜伦的一生,他前进的步伐是沉重的,他作出的努力是痛苦的,他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高尚的正义人格和平庸的贵族习气——两者在他的心灵深处一直进行着尖锐激烈的斗争。
他有过失望,但从不绝望;他有过悲哀冷漠,但没有悲观丧志;他有过孤独忧郁,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他有过失败,但又奋起斗争,屡仆屡起,用笔用剑,献出家产直至献出生命。
拜伦在1816年4月永远离开了英国,一个传记作者说他“被赶出了国土,钱带和心灵都破了产,他离去了,永不在回;但他离去后,却在若恩河的激流之旁找到新的灵感,在意大利的天空下写出了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的作品。
”
1813—1816年,拜伦写了《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系列的“拜伦式的英雄”。
《东方叙事诗》是一组典型的浪漫诗,包括《异教徒》、《海岛》等篇。
这些诗以抒情格调为主,抒发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情节,都是东方或南欧的,充满异国情调,情节富有传奇性,比较紧张。
诗中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对立的、孤独的反叛者,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
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
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愤忧郁,注定悲剧的结局。
他们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社会的牺牲者。
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诗人自身的苦闷失望情绪和渴求斗争的意愿,表达了广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感情,又巨大的进步意义。
但作者写的这些英雄是个人主义英雄,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幸福,表现出无政府主义和忧郁悲观的情绪,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
《弗雷德曼》是理想主义严肃作品,是“拜伦式英雄”最高体现。
在《异教徒》、《海盗》、《莱拉》等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均是放荡不羁、傲世孤行、经历生死奇险和风流韵事的英雄。
拜伦俊美,有一个一生中最珍爱的姐姐——奥古斯达。
拜伦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
他是英国十九世纪上半叶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文学史上的拿破仑”。
思格斯赞扬他对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
鲁迅先生称之为“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诗人们的“宗主”。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英国的雪莱、济慈,德国的哥德、席勒,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法国的缪塞、波特莱尔,匈牙利的裴多菲等无不受其影响。
[1] 数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