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井增产技术-水力压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课程
油气井增产技术
马新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
1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水力压裂技术(20学时) 酸化酸压技术(6学时) 物理法采油技术(4学时)
2
主要参考书
1、王鸿勋,张士诚. 水力压裂数值计算方法.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范玉平.油水井增产增注工艺技术. 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3、杨宝君等. 物理法增产增注原理与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马建国. 油气藏增产新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5、Unified Fracture Design.Michael Economides. 6、Modern Fracturing-Enhancing Nature Gas Production. Michael Economides.
3.0~10
50.92
10.0~16
39.53
16.0~28.0 36.52 > 28.0
16.4(高或低) 16
5、特低渗透油藏分类
●油藏压力系统分类
油藏类型 低压油藏 常压油藏 高压油藏 超高压油藏
原始地层
<0.8
0.8~1.2
1.2~1.8
>1.8
压力系数
●油藏埋藏深度分类
油藏类型 浅层油藏 中深层油藏 深层油藏 超深油藏
14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2. 低渗透油气藏储量、产量构成比例逐年提高 低(特低、超低)渗透油气藏的有效开发和安全
环保利用,将是中国石油需要长期关注的工作重点, 更是采油采气工程的工作重点。
3. 压裂技术实现有效增储上产作用举足轻重
近10年来年压裂酸化作业超过10000井次,年增油量超过 1000万吨(平均单井1000吨)以上。 大庆油田每年完成压裂4000多层次。
22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①应力敏感性造成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低渗透储层主要依靠微裂缝导流,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
其微观表现:裂缝在围岩应力变化下有闭合的趋势。 造成应力敏感性伤害最大的是围岩层应力变化,其中泥页
岩夹层、盖层的水化应力和开采的压力衰竭也是不可忽视的。 大庆、吉林等油田已经非常突出。
埋藏深度 <2000 2000~3000 3000~4000 m
>4000
●油藏裂缝发育情况 ●裂缝型低渗透油藏 ●非裂缝型低渗透油藏
17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6、特低渗透低丰度油藏
●石油储量丰度小于30×104t/km2的油藏为特低丰度油藏
特低渗透低丰度油藏开发的主要难点:
①储层极其复杂,单层厚度薄,砂体窄小,局部裂缝发育,识 别难度大; ②现有的低渗透油藏开发理论和方法不适宜这类油藏,油田 开发设计缺乏理论依据; ③油田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直井开采单井产量低,效益差。
15
4、全国低渗透油层综合分类评价表
类型
名称
标准范围 10-3μm2
中值半径 μm
排驱压力 MPa
驱动压力 MPa
最终采收率 %
对比层
>100
2.624
0.076
0.2~3.5
64.78
中低渗透层 100~50
1.248
0.112
0.3~1.5
55.56
I
一般低渗透层 50~10
0.613
II
特低渗透层 10~1.0
13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1、低渗透油藏地质特点
• 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原生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 分选差,胶结物含量高;
• 砂泥岩层交互,粘土含量高,非均质性严重; • 束缚水饱和度高,原油物性好; • 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具有非达西流特征; • 存在天然裂缝,在一定压力下张开,加剧地层非均质性; • 储层水动力连通性差,单井控制的泄油面积小。
29
应力敏感性的结果:地层渗透率、孔隙度、压缩系 数等随地层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23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② 粘土矿物对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粘土矿物对油层的伤害
粘土矿物对油层的伤害,主要表现为膨胀和运移两种方式。 其伤害程度和方式与粘土矿物的存在形式和类型密切相关。 •粘土矿物在地层中有两种存在形态: 一种是粘土矿物包覆在岩粒表面或附着在基岩表面呈薄膜状。 另一种是粘土矿物在岩石孔隙中以填充物的形式存在。
绪论 第1章 水力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第2章 水力压裂入井材料 第3章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及几何参数计算 第4章 水力压裂井效果预测及方案优化设计 第5章 水力压裂裂缝监测及参数识别 第6章 重复压裂技术 第7章 水平井开发技术 第8章 水力压裂存在的问题及新技术
5
绪论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三、低渗透油气藏水力压裂改造技术现状
11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5、下井原材料方面,压裂液由初期的清水 (Riverfrac Treatment)、原油,发展到海藻、田菁(Sesbania Gum)、胍胶(Guar Gum)、香豆、魔芋、泡沫、高聚物 等,支撑剂由石英砂(Silica Sand)发展到陶粒(Ceramsite)、 以及核桃壳(Walnut Shell)、树脂砂等。
27
9、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对策
(1)加强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研究
低渗透油藏与其他类型油藏的主要差异是储层特征,包 括沉积、物性、含油性、非均质性和敏感性等特征。要实现 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必须加强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精细研究 和渗流机理研究。
低渗透储层多存在敏感性问题,在开发中必须重视敏感 性,否则将严重影响油井产量。储层保护工作要贯穿于低渗 透油藏开发的全过程。重点研究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和基岩 系统组合模型的驱替特征、驱替规律和驱替效率,为合理评 价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奠定基础。
主要伤害:“五敏”+压敏=“六敏”。
24
4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③低孔隙压力造成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低渗透储层的异常孔隙压力有欠压和超压两大类。但
对中浅埋深的低渗透储层(深度在3000m以内,这部分占低 渗透储层总数的80%以上),基本上是欠压型异常。
低渗透一般对应着低的孔隙压力,多数孔隙压力低于 正常压力梯度。
另外,在压裂机理(Fracture Mechanics)研究、设计 软件开发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12
2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低渗透油藏也叫非整装油田、复杂油田、储量难动 用油田,这类油藏具有“小、散、差、杂、低、深”的 地质特点。 ①四低:低渗透、低丰度、低产量、低采收率; ②四难:储量动用难、保持稳产难、生产管理难、投资 成本控制难。
井
20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注 (1)建立有效的注采驱动压力体系 采
水
油
井
低渗透油藏
井
由于渗透率低和启动压力的作用,导
致注采井间无法建立有效的水动力系
统,致使注水压力上升,采油井压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降--注不进、采不出!
21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 应力敏感性伤害 • 粘土矿物对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 低孔隙压力造成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 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伤害
9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1、工艺技术方面: 压裂方式:笼统压裂(Commingled Hydraulic Fracturing)
分层压裂(Separate Layer Fracturing) 压裂工艺:滑套式(Sliding Sleeve)分层压裂
选择性压裂(Selective Fracturing) 多裂缝压裂(Multi-fracture HF) 限流法压裂(Limited Entry Fracturing) 平衡限流法压裂(Balanced LEF) 水平缝端部脱砂压裂(TSO in Horizontal Fracture) 热化学压裂工艺(Thermochemical Fracturing) 水平井压裂(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斜直井压裂(Slant-Vertical Well Fracturing) 小井眼压裂(Slim Hole Fracturing)工艺 高能气体压裂(High Energy Gas Fracturing-HEGF)
18
3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7、制约低渗透油藏高效开采的关键因素
• 建立有效的注采驱动压力体系 (井网类型、井网与裂缝方位匹配、井距、 注采压力、启动压力等)
• 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19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1)建立有效的注采驱动压力体系
注
常规油藏
采
水
油
井
3
第一部分 水力压裂技术
绪论 第1章 水力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第2章 水力压裂入井材料 第3章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及几何参数计算 第4章 水力压裂井效果预测及方案优化设计 第5章 水力压裂裂缝监测及参数识别 第6章 重复压裂技术 第7章 水平井开发技术 第8章 水力压裂存在的问题及新技术
4
第一部分 水力压裂技术
、适合不同闭合压力(Closure Pressure)条件的支撑剂系列 (Proppant),研制出高性能的施工设备,创建了新的设计模型
(Design Model)和分析、诊断方法(Analytical and Diagnostic Method) ,使压裂工艺技术日趋完善,现已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一项工艺技术。
28
9、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对策
(2)合理布置井网 实现有效注水开发,必须达到一定的井网密度,井网密
度加大到一个界限值后,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大幅度改善。 由于渗透率低、连通性不好,井距过大则注不进水,地
层压力下降快, 采油速度下降快。在经济有效的前提下应合 理加密。
井网的布置还受地应力方向和裂缝走向的制约,合理选 择井网模式是避免油田暴性水淹的前提,也为后续的措施改 造和调整建立了基础。
7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第一代压裂(1940’-1970’):小型压裂(Mini-fracturing) 加砂量较小,主要是解除近井地带污染。
•第二代压裂(1970’-1980’):中型压裂(Medium Fracturing) 加砂量增加,压裂规模增大,提高低渗透油层导流能力。
•第三代压裂(1980’-1990’):端部脱砂压裂(Tip Screen Out-TSO) 应用到中、高渗储层,主要是大幅度提高储层导流能力。
0.205
III
超低渗透层 1.0~0.1
0.117
IV
致密层
0.10~0.01 0.062
V
非常 致密层 0.01~0.001 0.026
超致密层
0.001~ 0.0001
<0.026
VI
裂隙层
变化大或小 于10
0.236 0.375 2.272 5.554 > 6.0
低—中
0.5~3.5
55.43
•第四代压裂(1990’-):大型压裂(Massive Hydraulic Fracturing -MHF)、开发压裂作为一种开发方式,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 压裂技术。
8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近40年来,水力压裂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众多科研 成果,形成适用于不同温度条件的压裂液体系(Fracturing Fluid)
普遍的低压,造成了用常规手段钻井、固井、完井作 业的严重伤害;压差太大,伤害达到了不可恢复的地步。
25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④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伤害
地层 天然裂缝 填砂裂缝的伤害
26
8、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天然能量不足且消耗快 (2)注水效果差 (3)油井见水后产量递减快 (4)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水窜严重
(一)国外水力压裂技术现状 (二)国内水力压裂主体技术
6
1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1947年—美国首次水力压裂增产作业 60年代—单井的增产、增注措施 70年代—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领域
随着工艺技术发展和对油藏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压裂 工艺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特别是用于调整层间 矛盾、改善驱油效率及低渗油田的整体压裂优化开发, 使压裂工艺技术成为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及改善油田 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
10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2、设备方面:由初期的水泥车,人工加砂,发 展到目前机械混砂、自动控制的K2000型及K2500型 压裂车组。
3、工具方面:先后研制了水力压差式、压缩 式封隔器、导压喷砂器、分层滑套装置及井口投球 装置、地面投蜡球管汇、不压井不放喷井口控制装 置等。
4、管柱方面:由初期的光油管喇叭口,发展到 分层滑套、可返洗、55MPa、小井眼等压裂管柱。
油气井增产技术
马新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
1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水力压裂技术(20学时) 酸化酸压技术(6学时) 物理法采油技术(4学时)
2
主要参考书
1、王鸿勋,张士诚. 水力压裂数值计算方法.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范玉平.油水井增产增注工艺技术. 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3、杨宝君等. 物理法增产增注原理与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马建国. 油气藏增产新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5、Unified Fracture Design.Michael Economides. 6、Modern Fracturing-Enhancing Nature Gas Production. Michael Economides.
3.0~10
50.92
10.0~16
39.53
16.0~28.0 36.52 > 28.0
16.4(高或低) 16
5、特低渗透油藏分类
●油藏压力系统分类
油藏类型 低压油藏 常压油藏 高压油藏 超高压油藏
原始地层
<0.8
0.8~1.2
1.2~1.8
>1.8
压力系数
●油藏埋藏深度分类
油藏类型 浅层油藏 中深层油藏 深层油藏 超深油藏
14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2. 低渗透油气藏储量、产量构成比例逐年提高 低(特低、超低)渗透油气藏的有效开发和安全
环保利用,将是中国石油需要长期关注的工作重点, 更是采油采气工程的工作重点。
3. 压裂技术实现有效增储上产作用举足轻重
近10年来年压裂酸化作业超过10000井次,年增油量超过 1000万吨(平均单井1000吨)以上。 大庆油田每年完成压裂4000多层次。
22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①应力敏感性造成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低渗透储层主要依靠微裂缝导流,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
其微观表现:裂缝在围岩应力变化下有闭合的趋势。 造成应力敏感性伤害最大的是围岩层应力变化,其中泥页
岩夹层、盖层的水化应力和开采的压力衰竭也是不可忽视的。 大庆、吉林等油田已经非常突出。
埋藏深度 <2000 2000~3000 3000~4000 m
>4000
●油藏裂缝发育情况 ●裂缝型低渗透油藏 ●非裂缝型低渗透油藏
17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6、特低渗透低丰度油藏
●石油储量丰度小于30×104t/km2的油藏为特低丰度油藏
特低渗透低丰度油藏开发的主要难点:
①储层极其复杂,单层厚度薄,砂体窄小,局部裂缝发育,识 别难度大; ②现有的低渗透油藏开发理论和方法不适宜这类油藏,油田 开发设计缺乏理论依据; ③油田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直井开采单井产量低,效益差。
15
4、全国低渗透油层综合分类评价表
类型
名称
标准范围 10-3μm2
中值半径 μm
排驱压力 MPa
驱动压力 MPa
最终采收率 %
对比层
>100
2.624
0.076
0.2~3.5
64.78
中低渗透层 100~50
1.248
0.112
0.3~1.5
55.56
I
一般低渗透层 50~10
0.613
II
特低渗透层 10~1.0
13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1、低渗透油藏地质特点
• 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原生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 分选差,胶结物含量高;
• 砂泥岩层交互,粘土含量高,非均质性严重; • 束缚水饱和度高,原油物性好; • 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具有非达西流特征; • 存在天然裂缝,在一定压力下张开,加剧地层非均质性; • 储层水动力连通性差,单井控制的泄油面积小。
29
应力敏感性的结果:地层渗透率、孔隙度、压缩系 数等随地层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23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② 粘土矿物对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粘土矿物对油层的伤害
粘土矿物对油层的伤害,主要表现为膨胀和运移两种方式。 其伤害程度和方式与粘土矿物的存在形式和类型密切相关。 •粘土矿物在地层中有两种存在形态: 一种是粘土矿物包覆在岩粒表面或附着在基岩表面呈薄膜状。 另一种是粘土矿物在岩石孔隙中以填充物的形式存在。
绪论 第1章 水力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第2章 水力压裂入井材料 第3章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及几何参数计算 第4章 水力压裂井效果预测及方案优化设计 第5章 水力压裂裂缝监测及参数识别 第6章 重复压裂技术 第7章 水平井开发技术 第8章 水力压裂存在的问题及新技术
5
绪论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三、低渗透油气藏水力压裂改造技术现状
11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5、下井原材料方面,压裂液由初期的清水 (Riverfrac Treatment)、原油,发展到海藻、田菁(Sesbania Gum)、胍胶(Guar Gum)、香豆、魔芋、泡沫、高聚物 等,支撑剂由石英砂(Silica Sand)发展到陶粒(Ceramsite)、 以及核桃壳(Walnut Shell)、树脂砂等。
27
9、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对策
(1)加强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研究
低渗透油藏与其他类型油藏的主要差异是储层特征,包 括沉积、物性、含油性、非均质性和敏感性等特征。要实现 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必须加强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精细研究 和渗流机理研究。
低渗透储层多存在敏感性问题,在开发中必须重视敏感 性,否则将严重影响油井产量。储层保护工作要贯穿于低渗 透油藏开发的全过程。重点研究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和基岩 系统组合模型的驱替特征、驱替规律和驱替效率,为合理评 价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奠定基础。
主要伤害:“五敏”+压敏=“六敏”。
24
4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③低孔隙压力造成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低渗透储层的异常孔隙压力有欠压和超压两大类。但
对中浅埋深的低渗透储层(深度在3000m以内,这部分占低 渗透储层总数的80%以上),基本上是欠压型异常。
低渗透一般对应着低的孔隙压力,多数孔隙压力低于 正常压力梯度。
另外,在压裂机理(Fracture Mechanics)研究、设计 软件开发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12
2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低渗透油藏也叫非整装油田、复杂油田、储量难动 用油田,这类油藏具有“小、散、差、杂、低、深”的 地质特点。 ①四低:低渗透、低丰度、低产量、低采收率; ②四难:储量动用难、保持稳产难、生产管理难、投资 成本控制难。
井
20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注 (1)建立有效的注采驱动压力体系 采
水
油
井
低渗透油藏
井
由于渗透率低和启动压力的作用,导
致注采井间无法建立有效的水动力系
统,致使注水压力上升,采油井压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降--注不进、采不出!
21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 应力敏感性伤害 • 粘土矿物对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 低孔隙压力造成低渗透油层的伤害 • 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伤害
9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1、工艺技术方面: 压裂方式:笼统压裂(Commingled Hydraulic Fracturing)
分层压裂(Separate Layer Fracturing) 压裂工艺:滑套式(Sliding Sleeve)分层压裂
选择性压裂(Selective Fracturing) 多裂缝压裂(Multi-fracture HF) 限流法压裂(Limited Entry Fracturing) 平衡限流法压裂(Balanced LEF) 水平缝端部脱砂压裂(TSO in Horizontal Fracture) 热化学压裂工艺(Thermochemical Fracturing) 水平井压裂(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斜直井压裂(Slant-Vertical Well Fracturing) 小井眼压裂(Slim Hole Fracturing)工艺 高能气体压裂(High Energy Gas Fracturing-HEGF)
18
3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7、制约低渗透油藏高效开采的关键因素
• 建立有效的注采驱动压力体系 (井网类型、井网与裂缝方位匹配、井距、 注采压力、启动压力等)
• 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19
二、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1)建立有效的注采驱动压力体系
注
常规油藏
采
水
油
井
3
第一部分 水力压裂技术
绪论 第1章 水力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第2章 水力压裂入井材料 第3章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及几何参数计算 第4章 水力压裂井效果预测及方案优化设计 第5章 水力压裂裂缝监测及参数识别 第6章 重复压裂技术 第7章 水平井开发技术 第8章 水力压裂存在的问题及新技术
4
第一部分 水力压裂技术
、适合不同闭合压力(Closure Pressure)条件的支撑剂系列 (Proppant),研制出高性能的施工设备,创建了新的设计模型
(Design Model)和分析、诊断方法(Analytical and Diagnostic Method) ,使压裂工艺技术日趋完善,现已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一项工艺技术。
28
9、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对策
(2)合理布置井网 实现有效注水开发,必须达到一定的井网密度,井网密
度加大到一个界限值后,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大幅度改善。 由于渗透率低、连通性不好,井距过大则注不进水,地
层压力下降快, 采油速度下降快。在经济有效的前提下应合 理加密。
井网的布置还受地应力方向和裂缝走向的制约,合理选 择井网模式是避免油田暴性水淹的前提,也为后续的措施改 造和调整建立了基础。
7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第一代压裂(1940’-1970’):小型压裂(Mini-fracturing) 加砂量较小,主要是解除近井地带污染。
•第二代压裂(1970’-1980’):中型压裂(Medium Fracturing) 加砂量增加,压裂规模增大,提高低渗透油层导流能力。
•第三代压裂(1980’-1990’):端部脱砂压裂(Tip Screen Out-TSO) 应用到中、高渗储层,主要是大幅度提高储层导流能力。
0.205
III
超低渗透层 1.0~0.1
0.117
IV
致密层
0.10~0.01 0.062
V
非常 致密层 0.01~0.001 0.026
超致密层
0.001~ 0.0001
<0.026
VI
裂隙层
变化大或小 于10
0.236 0.375 2.272 5.554 > 6.0
低—中
0.5~3.5
55.43
•第四代压裂(1990’-):大型压裂(Massive Hydraulic Fracturing -MHF)、开发压裂作为一种开发方式,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 压裂技术。
8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近40年来,水力压裂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众多科研 成果,形成适用于不同温度条件的压裂液体系(Fracturing Fluid)
普遍的低压,造成了用常规手段钻井、固井、完井作 业的严重伤害;压差太大,伤害达到了不可恢复的地步。
25
(2)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的伤害问题 ④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伤害
地层 天然裂缝 填砂裂缝的伤害
26
8、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天然能量不足且消耗快 (2)注水效果差 (3)油井见水后产量递减快 (4)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水窜严重
(一)国外水力压裂技术现状 (二)国内水力压裂主体技术
6
1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1947年—美国首次水力压裂增产作业 60年代—单井的增产、增注措施 70年代—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领域
随着工艺技术发展和对油藏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压裂 工艺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特别是用于调整层间 矛盾、改善驱油效率及低渗油田的整体压裂优化开发, 使压裂工艺技术成为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及改善油田 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
10
一、水力压裂发展历程
2、设备方面:由初期的水泥车,人工加砂,发 展到目前机械混砂、自动控制的K2000型及K2500型 压裂车组。
3、工具方面:先后研制了水力压差式、压缩 式封隔器、导压喷砂器、分层滑套装置及井口投球 装置、地面投蜡球管汇、不压井不放喷井口控制装 置等。
4、管柱方面:由初期的光油管喇叭口,发展到 分层滑套、可返洗、55MPa、小井眼等压裂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