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__苏教版五年级科学 上课 课件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件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件
2024/9/15
想想露和霜有什么不同之处?
• 形成条件不同。露水的形成是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 就可以,而霜的形成是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 下。
• 形态不同。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 小冰晶形态。
• 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
2024/9/15
探索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
认真阅读课本“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段资料 ,初步了解白露、霜降的有关知识。
2024/9/15
学生活动手册
2024/9/Leabharlann 5记录人造雾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量筒中有线香燃烧的烟弥漫。
2024/9/15
观察到的现象: 量筒中有雾产生。
用冷水代替温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冷水代替温水后,量筒里水蒸气很少,造雾效果不明 显。 根据以上实验,推测出大自然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是: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 如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 冷空气会形成雾气,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
• 如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 • 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内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
气,便于观察。
2024/9/15
想想在造雾的活动中,用冰袋的目的是什 么? 用冰袋的目的是为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 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这是雾形 成的条件之一。
2024/9/15
实验说明
造雾的时候,在量筒中 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 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 颗粒。
2024/9/15
实验现象: 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中有雾产 生。 实验结论: 雾是水蒸气在受冷条件下形 成的。
2024/9/15
想想在造雾的活动中,为什么在量筒中倒入温 水,而不是热水,也不是冷水?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2地表雕刻师 课件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2地表雕刻师 课件
地幔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如玄 武岩、花岗岩。
2024/5/14
岩石的碎屑沉积下来,经过几百万年,逐渐加厚,在压 力作用下变成坚硬的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 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很多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变成 了另一种岩石:变质岩,如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2024/5/14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始终处 于不断变化之中,除来自地球内部的力力量,外 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主要是温度、风、 水在不停的改变地表形态。
2024/5/14
实验现象: 页岩薄片在冷和热的不断作用下逐渐碎裂。
实验结论: 这个实验说明自然界中的岩 石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会发 生碎裂的现象。
2024/5/14
探索 活动三: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
实验材料: 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 镜等。
2024/5/14
实验方法: ①在托盘里放几块小石头。 ②铺上1-2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 ③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 ④观察托盘里的情况。
温度、风、水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下面这些地表 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呢?
2024/5/14
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 石开裂。
2024/5/14
海风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
流水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 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
2024/5/14
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活动五:岩石的生成
认真阅读课本初步了解岩石的分类以及岩石时的生 成方式。 地壳主要由哪几种岩石构成?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 成。
2024/5/14
探索
活动二: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材料: 坩埚钳夹、薄片页岩、酒精灯、火柴、冷水、水 槽等。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 上册全册课件
2020/11/17
1.1太阳和影子 1.2太阳钟 1.3昼夜交替 1.4 看月亮 1.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2.1光的行进 2.2照镜子 2.3研究透镜 2.4七色光 3.1简单电路
2020/11/17
3.2导体和绝缘体 3.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3.4研究磁铁 3.5电磁铁 4.1测量呼吸和心跳 4.2 肺和呼吸 4.3心脏和血液循环 5.1解 释 5.2建立模型
2020/11/17
一天中, 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2020/11/17
早晚气温变化图
30 25 20 温度(℃) 15 10 5 0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时间
2020/11/17
我知道,我 来回答:
一天中,早晚 气温较低,中午气 温较高。
2020/11/17
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 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2020/11/17
昼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 夜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
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离地球 1.5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 秒,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 圈要花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天才
交 替 的
认 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不会24小时内
2020/11/17
1.在同一时间物体的影子方向相 同。 2.一天中,中午影子最短,早晚 影子最长,并且与太阳运行的方 向相反。 3.早晨影子指向西方,中午影子 指向北方,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2020/11/17
们我 的们 生来 活说 有一 什说 么太 关阳 系位 ?置
的 变 化 与 我
2020/11/17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 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 度和时间。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东偏南
上方偏南
东偏南
下方偏北
西偏北
南 东
西偏北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方向:西→东; 长度:长→短→长(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
制作简易太阳钟
我们一起来做个太阳钟吧!
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 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你 的手表到达某一个整点时,就 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 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钟”。
制作简易太阳钟
用卡纸、指南针和硬纸板做一个更精确的太阳钟。
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 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缓缓升起,夜色渐渐消退;傍晚,太阳慢 慢西沉,夜幕悄悄降临。昼夜交替,周而复始,这背后究 竟有什么奥秘?
昼夜交替现象
根据你的认知,猜一猜昼夜交替的奥秘。
你的猜想有哪些,你能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昼夜交替的成因
做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尝试找出答案。
昼夜交替的成因
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2.围绕地球仪转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提问:太阳绕
昼夜交替的成因
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 方向转动?
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 地轴自西向东的运动。地 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
推算昼夜及时间
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或地区是白天的 时候,哪些国家或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清晨?哪些 国家或地区处于黄昏?把你的发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

短日照植物通常是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否 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这类植物通常是在早春 或深秋开花。常见种类有牵牛、苍耳和菊类,作物中则 有水稻、玉米、大豆、烟草、麻、棉等。还有一类植物 只要其他条件合适,在什么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如黄 瓜、番茄、番薯、四季豆和蒲公英等,这类植物可称中 间性植物。
东(90°) 西(270°)
竿影方位
北(0°)
太阳的高度角 是指人面向太阳时,其视线和地面所夹的 角度,也可说是竿顶和竿影顶端的联机跟 地平线的夹角。
竿顶
竿影顶端 太阳高度角
太阳观测纪录表要记录的项目有哪些?
高度角
时间 方位
地点
日期Leabharlann 设计制作太阳观测纪录表并观测、记录喔!
1.1太阳和影子 练习
昼夜交替试验记录
试验情况 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 第三种解释 第四种解释 能否解释昼 夜交替
请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1.3昼夜交替(24小时) 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1.3昼夜交替 练习
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 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 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 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4、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 说”), 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 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 果。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携带管制刀具
不打架斗殴
你见过这些形状 的月亮吗 ?
这是不是天上有 六个月亮呢?
不是, 其实月亮只有一个,由于它被太阳光 照射到的地方,有时多, 有时少而造成的.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全部课件(共2课时)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全部课件(共2课时)
2、水里加点盐,杀死水中细菌,保持水的清洁,植物才 能吸水保鲜。 3、饭后适当休息,使食物充分消化与吸收。所以不能马 上散步。
4、近年来根据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证明长期过量服用 维生素C,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参阅国内外多种资料,对服用维生素产生的后果概述如下:
(一)国外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凡想增加对感冒抵抗力而长期、 过量服维生素C的人,了体内维生素C的调节机制,加速了分解和排泄。 所以,一旦停药可招致停药反应,出现早期坏血病症状(包括齿 龈肿胀及出血,牙齿松动)。
(二)生长期儿童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儿童日后易患骨病, 因大剂量维生素C会损害成骨细胞的形成过程。
(三)每日口服维生素C4克以上,一周后可发生尿路草酸钙结石 和肾结石,严重者可致血尿和肾绞痛。因过量维生素C使尿液呈 酸性,而导致草酸盐结石。
(四)大剂量维生素C可对抗肝素和双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导 致血栓形成,这使原有心脑血管病者更易发生脑梗塞(中风)。
你准备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设计你 的研究方案,并在班上交流。
什么是交流
打哈欠会传染吗?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1.同学们是否认同你的方案? 2.他们都提出了哪些意见? 3.你认为哪些意见是有价值的? 4.谁提出的意见最多?
什么是交流
在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进行交流? 科学家不只是埋头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时还通过参 加各种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来进行交流。
你做对了吗?
质疑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交流以及 交流的几种方式。 课堂上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举手发言或讨论。这 样的交流有什么好处?
正因为交流有这样多的好处,所以我们要养成倾听 的好习惯。倾听不仅开阔视野、丰富思维,更重要 是对交流人给予尊重和帮助,对交流内容是否注重 事实和证据进行科学的质疑。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4看月亮苏教版共18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4看月亮苏教版共18张PPT

朝西
上半夜 西天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 见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朝东
下半夜 东天
看月亮
满月
上弦月
凸月
下弦月
蛾眉月月相变ຫໍສະໝຸດ 规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 下弦月→娥眉月→再回到新月
(呈周期性变化)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 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 望月,我国农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塑望月规定 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 十六。
月相分类
•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 • 蛾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 •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 • 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 •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 • 残月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 •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 • 蛾眉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选择
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
A、月相 B、月貌 C、月亮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B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B )。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缺变圆,再变缺
连线
月相变化
农历初三 农历十五 农历初八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
回顾总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用口语的方式进行交流
• 1、描述 • 任选一只甲虫,并准确描述,并请同学根据 你的描述找出对应的甲虫。
2、讨论
进行口语交流时,耐心、完整地 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重要的,虚心、完 整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同样也很重要。
•3、辩论
因为事物的复杂性,使得人们的看法往 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科学家经常开展科 学辩论,让我们也来开一次科学辩论会吧! 辩论主题:要不要取消一次性塑料用品。
日期 观察结果 在肥沃的土壤 和贫瘠的土壤里种 5.10 A、B两盆植物没 什么差别 植的植物有什么不 同? 5.20 B植物开始发黄了 实验设计: …… 1.在两盆不同土质 图片展示: 的土壤中分别种上 一株相同的植物。 2.放在同一地点, A B 适时浇同样的水。
• 3、图画 • 在研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时,用 卡通娃娃脸来表示热胀冷缩
• 2、海报 • 将一张较大的纸折三折,展开后,把你的研 究成果在上面表示出来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过程:
研究的结论:
•2、海报
将一张比较大的纸或硬 纸板折成三折,展开后, 把你的研究成果在上面 表示出来。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过程: 研究的结论:
肥沃土壤中的 植物长势良好。 与结论有关的后续 问题: 1.在土壤中施 化肥或种绿肥对植 物的生长有什么不 同的影响? 2.……
在科学探究中为什么需要交流? • 1、自己说自己探究的问题是有 价值的,不算数。 • 2、自己说自己的探究方法是正 确的、合理的,不算数。 • 3、自己说自己的探究成果是可 靠的、有效的,还是不算数。
• 科学家不止埋头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 时还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发表研究 论文来进行交流。
• 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 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 的过程。
太冷了,让我 们聚在一起
太热了,让我 们分散开来
打哈欠会传染吗?
你准备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设 计你的研究方案,并在班上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1.同学们是否认同你的方案? 2.他们都提出了哪些意见? 3.你认为哪些意见是有价值的? 4.谁提出的意见最多?
有三种研究方案
• 1、观察:选择有意义的人、时间、 地点进行观察 • 2、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别人是 否有打哈欠被传染的经验 3、做实验:对别人进行打哈欠的诱 导,观察并记录大家的反应。
在科学探索中为什么要进行交流?
科学家正在举行科学会议
各种发表科学研究论文的杂志
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 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 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 的过程。
人们通常都有哪些不同的交流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能想到的所有 交流方式列出来,越多越好。
我知道…………
我还知道…………
有哪些不同的交流方式?
正方意见
反方意见
1.浪费原材料。 1.使用方便。
2.污染环境。 3.垃圾成灾。 4.…… 2.避免传播疾病。 3.价格低廉。 4.……
二、用书面的方式进行交流
• 1、图表 • 如图是对两种品牌的保温杯测试结果的数据 图表,你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用书面的方式进行交流
•图表
书上的图表示的是对两种品牌保暖杯 测试结果的数据图表,你可以从中得出自 己的结论。下面两幅图就是统计图、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