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完整版)《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完整版)《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

(上)

贺俊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小企业与创新创业研究室主任

一、《中国制造2025》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小企业与创新创业研究室主任贺俊。今天我向各位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大家知道去年5月19号的时候,经李克强总理批示,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在我们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产业政策体系中,应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这样的规划,它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它是我国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这是我国制造业领域第一个超过五年以上长期的行动纲领。

(一)《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

1、外部

(1)国际贸易和投资秩序进入新一轮调整的时期

这样一个规划,它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来看。首先是外部。第一,国际贸易和投资秩序进入新一轮调整的时期。“十三五”时期,将是美国欧洲等国家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秩序新格局形成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加快推进TPP 和TTIP,也就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PP和TTIP它的背景是什么?我们知道2000年,我们开始加入WTO,TPP和TTIP美国积极推动的一个动力在于,中国加入WTO这么十几年的一个回顾和反思,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它认为WTO体制下,受益最大的是中国,以美国欧洲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反而在WTO的框架下没有得到很多的好处,所以他们希望推进TPP和TTIP。以TPP和TTIP为核心,来构建新的贸易和投资秩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已有的WTO框架。

TPP和TTIP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表现在哪里?它跟WTO的区别在哪里?我们知道WTO对于制造业的影响,更多的是在国际贸易的环节和国际投资部分的环节。TPP和TTIP它是跨越

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领域,深入到了对企业内部经营的影响。包括了对国有企业的比重,对于企业的安全标准、技术贸易的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争端解决,甚至是环境保护和劳动关系。所以可以看出TPP和TTIP是比WTO范围更广,标准更高这样一个自贸区的协议,是未来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最主要的一个框架。

这个框架对于中国的制造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大家知道,这几年随着我们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劳动成本为主的各种要素成本快速的增长,我们劳动生产率的增速,相对劳动成本上升的速度不是很高。所以我们劳动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在东南沿海地区,已经有一些产业开始向东南亚转移,这样一种转移的趋势它背后的动力是什么?背后影响的一种驱动的因素是什么?本质上是我们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本相对的一个比较。

我们可以从这个图上,大家可以看出来,横轴是制造业人均成本,纵轴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中国制造业人均成本,在发展中国家在主要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大致是处于一个中等的水平。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大致是处于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我们可以以泰国为例,进行一个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制造业的人均工资是高于泰国的,基本上是1.5到2倍这样的水平。但是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与泰国基本上是相当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仅仅从劳动成本的角度来看,泰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是更强的。

(2)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复兴制造业的战略和计划

第二,我们可以看一下,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复兴制造业的这些一些战略和计划。我们中国制造2025一定程度上来看,其实是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以后,一系列的制造业复兴和增强计划一个积极的回应。我们可以看一下,除了大家在媒体上看到的比较多,比如说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像德国的工业 4.0。特别还需要强调的,包括英国和法国这样传统的工业强国,在金融危机以后,也非常注重制造业战略地位的恢复,比如说英国它就开展了制造业技术预见大规模系统的研究,最后形成了制造业未来这样一个报告,试图在这样一个计划下面来恢复、复兴英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我们可以看一下,以美国为例子,我们可以看一下,在金融危机以后,它的一系列有关制造业的战略部署。首先大家可能提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国为什么要复兴它的制造业?现在在媒体上有很多这样的言论和观点。制造业其实在美国的比重中并不是很高,大致是在12%到13%,应该说制造业在美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是非常低的一个部门,为什么美国会在金融危机以后,把制造业提升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么高的一个位置?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观点,更多的还是从刺激经济增长,构筑经济增长动力这样的角度,来看待美国制造业复兴战

略它的一个动机和背景。我个人认为除了刺激经济增长,构筑经济增长动力的考虑以外,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后复兴制造业最根本的,更为根本的一个动力,在于增强它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这可以有两个简单的数据来看待这个问题。我刚才讲了制造业在美国的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是12%到13%,但是大家知道美国私人部门研发的70%是由制造业部门来产生的。所以从这个简单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出来,制造业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部门,但是制造业是美国最主要创新的土壤。所以金融危机其实是促使美国来重新思考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就是随着制造业不断地对外投资和外迁,美国的创新能力受到了损害,包括像光伏、电子等等这样一些行业,不仅仅是制造开始外流,而且它的创新能力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所以美国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复兴它的制造业的。

针对这样一种考虑,美国复兴制造业战略的计划大致是四个方面。一大力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美国一致认为很多的技术都是在美国来原创的,但是产业化是在日本、德国,包括中国这样的国家来实现的,虽然美国希望来推进它的产业化,特别是从小市、中市,到大规模市制这样的国家。二,通过新的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等等的工具,来发展新的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系统,包括像3D打印、智能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新材料等等。三,建设更加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体系,包括分布能源系统、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四,提高能够主导未来产业竞争力的人才潜力。大家现在网络上讲的比较多的工匠精神,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后,也非常注重工人这种技能的提升。我们讲到工匠精神,大家更多想到的可能是日本和德国,我们知道日本和德国的工业精神,有它很强的,或者是非常有效的这种制度基础,包括它的收入分配的机制,包括它的终身雇佣制度。美国我们知道它是个移民国家,它的劳动力流动一直是比较频繁的。所以这样一种高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使得美国这种产业工人技能的积累相对于日本和德国来说,不是很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美国开始意识到了产业工人技能的重要性。他也讲到了在制造业复兴战略里特别关注这个问题,提出了要调整移民政策,吸引创新者、研究者和技术工人,同时要形成美国自己的产业工人终身学习制度。

另外我们可以看一下日本,日本除了在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比如说像机床、工业机器人等等,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以外,在金融危机以后,他们开始加大了对于一些新兴生产装备的这种研发和产业化,其中特别重要的是3D打印。我这特别想强调一下,日本它的3D打印和其他国家,包括我们中国在内3D打印有一点思路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一方面强调前沿技术的开发,但是他们更强调这种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提升,他们希望通过开发这种新的3D 打印技术,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从而使得3D打印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快速的扩散和应用。这是他和其他国家很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它一方面强调前沿技术

开发,另外一方面通过强调降低成本,来加快先进生产装备和技术的扩散应用。我想这一点对于我们很多沿海地区,包括我们很多产业集群的这种产业转型升级,应该是有很强的启发意义的。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德国它的工业4.0计划,工业4.0计划它本质上一方面是要工业生产制造,由过去的自动化向过去的智能化和网络化转变,另一方面就是由员工的技能,由过去操作化的技能向一种创造性的技能来转变。

(3)新一轮技术革命: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我们中国制造2025年第三个背景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就是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后面我会专门讲智能制造,所以在这一块我们先略过这一块内容。

2、内部

中国制造2025出台的背景,从我们内部来看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生产效率的增速和资本回报下降。第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第三,严重的产能过剩。我们下面分别来展开看一下。

(1)生产效率的增速和资本回报下降

我们知道在这几年我们工业增速相对下降,国内也有很多解释。我们如果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我们增速的回落,我们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这样态势的回落,其实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是长期现象。我们对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一个测算,大家从右边的图上可以看出来,我们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不是从金融危机以后才开始下降,而且从2003年以后就已经开始下降,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其实已经开始是负增长,进入了一个绝对下降这样的通道。另外我们可以看一下资本回报率。大家从右边这个图可以看出来,大致也是从2003年、2004年开始,我们工业部门的资本的边际产出是下降的。所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工业不仅仅是需求下降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工业生产效率已经呈现了长期或者中长期下降的一种趋势,这是尤为值得关注的,我想这也是近年来我们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的一个意义所在。

(2)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第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们可以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工业机器人是一个相对比较复

杂这样一个装备系统,简单来说包括机械、传感、控制的,从全球的产业链分工来看的话,目前我们国家在工业机器人这块,最主要的优势还是在于机械部分,而对于这种跟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控制技术和传感检测等等,我们基本上还是依赖进口。我们《中国制造2025》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或者说背景,希望能够在核心关键零部件能够进行突破,所以后面我们也会讲到我们中国制造2025特别强调了“四基”技术的突破。

(3)严重的产能过剩

第三,严重的产能过剩。我们以钢材为例,像型材、中厚板、热轧、宽钢带等等中高端产品产能利用率我们现在不足70%。那如果按照学术研究的一般的规律来看,就是工业产能利用率超过95%以上的时候,应该说是产能基本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当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下的时候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工业产能利用率在81%及以上的时候是为正常的产能过剩,低于81%的时候是严重的产能过剩。目前我们国家高端的钢材产品和电解和传播产品,我们的产能利用率基本都是80%以下,而且有的还不足70%,所以说我们产能利用率应该是处于一个历史的低点。这样产能利用率一个很严重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企业效益的恶化。根据我们的研究,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7%以下的时候,大概有40%的企业处于亏损是亏损边缘的状态。当企业亏损,我们知道企业创新很重要的一个资金来源是企业内部的流程受益,当企业处于亏损或者亏损边缘的时候,企业没有进行再投资或者是研发投资这样一种能力,当然会影响到企业的转型升级。

针对近几年来国际和国内出现的新的一些状况,包括国际的贸易和投资秩序重构,包括新工业革命加速的拓展,包括国外的有关制造业复兴战略加快的部署。从国内来看,我们生产效率出现了长期下降的趋势,我们核心技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过程中,一些新的技术受制于人。另外就是我们严重的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受到了制约。在这样的一些背景下,我们在去年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希望从深层次一些矛盾解决来出发,来回应国外的一些新的变化,解决我们内部的一些问题。

(二)《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要点

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中国制造2025它的一些关键的政策要点。在这节课上,我们不希望对一些具体的政策文字进行一些这样的解读或者宣讲,我们希望对整个《中国制造2025》它背后的一些战略逻辑和政策思路进行一些梳理,这样大家可能会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中国制造2025》它的一些意图和政策目标。

1、指导思想

《中国制造2025》它的指导思想是希望能够走中国特色新型化的道路,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跟传统的产业政策非常有差别的一点是明确提出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所以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放在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的基础能力。刚才我讲到就是我们现在工业的竞争力,我们在集成和装备方面,应该说跟国外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我们在一些工业基础技术、基础材料方面,跟国外的差距还比较大。我们以高铁为例,比如说我们高铁在集成,在主机方面,应该说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先进的水平。但是比如说在轴层等等这样一些工业基础方面,我们还需要进口。

另外就是提高综合的集成水平。这我也特别想强调一下《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综合集成水平,综合集成水平其实是相对于过去我们的装配的,我们过去更多的把装配理解为集成,但是集成跟装配的区别在于装配是零部件或者说模块,具有很清晰的这种界面标准;而集成是在界面和模块并没有很清楚的这种界面标准情况下,我们对于架构技术这样一种突破。所以说集成和装配最大的区别在于装配本身并没有架构方面技术的突破,仅仅是模块和零部件这样一个组合,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装配这样产业,比如说工程机器等等这样的产业,会对成本更加的敏感,同样是装备产品,比如说大飞机,像波音和空客,它同样是装备产品,为什么他们对成本并不是敏感?最主要在于这样复杂的产品,它背后有非常负责的集成技术,也就是架构技术,我们《中国制造2025》也特别强调综合集成水平的提升,通过这样一种能力的提升,使得我们装备制造业对于成本的这种敏感度下降,而我们核心的技术能力提升。

另外就是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过去更多的强调的是研发人才和工程人才。《中国制造2025》特别把高技能的产业工人放到了一个突破的位置,通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就是我们除了在制度的完善方面,还突出了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这样一个内容,比如说我们现在讲的比较多的工匠精神、企业家抱负等等的,是一个中国特色制造文化这样一个内容,从而最终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这样一个跨越。

2、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指导下,提出的战略目标大致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25年,迈入制造业强国的行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025年的时候,制造业整体的素质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

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第二,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的整体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第三,新中国成立100年的时候,也就是大概到2050年的时候,我们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我们定出这样一个目标,它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可以参照一下世界工业发展这样的历史,来看待这样一个目标的合理性。日本,在上世纪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大致是从60年代末期开始的。到上世纪80年代的末期基本完成这样一个转型,也就是说日本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基本上是20年的时间就完成。我们再看一下韩国,韩国是在70年代末期的时候完全了重工业化,开始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应该说到目前为止,韩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样一个任务。所以我们综合参考日本和韩国的经验,通过这样一个三步走的目标,到2050年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这样一个最终的梦想,应该说还是比较务实和现实、客观这样的一个目标。

3、指标

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一系列指标体系中,我特别想强调两个指标。第一,是制造业质量的竞争力指数,就是我们把制造业的质量放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我们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家知道全要素生产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决定经济增长一个是资本,一个是劳动。另外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劳动生产率它的意义在于,就是它跟全要素生产率比较起来,全员劳动生产率它的意义在于更加突出了劳动者创造的这样一个价值,所以它本质上是突出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所以全员劳动生产率会在未来的我们国家,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我们工业发展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这样一个核心指标的作用。大家应该充分的关注这个指标它的变动和变化。

(三)《中国制造2025》的任务和重点

1、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来的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第一,《中国制造2025》特别强调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我这想强调一下,以企业为主体,它最核心的内涵是什么?它最核心的内涵其实不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谁,而是说是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的一种制造业创新体

系。我想这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构建的它最本质的一个内涵。

第二,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路线图。我们知道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1+x的政策体系。在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后,国家也发布了以工程院牵头发布了我们十大重点领域的技术路线图。我这想强调一下,就是技术路线图这样一个政策工具,对于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和地方的制造业发展,它的一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哪?就是我们千万不要把技术路线图这样一个政策工具教条化,就是技术路线图它不是一个规划,也不是一个技术演进的指导。技术路线图它最本质的意义,或者它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国家和地方的创新体系中各种创新主体能够共同来沟通协商,能够对未来的技术路线形成共同的愿景。所以技术路线图与其说它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技术路线图本身,不如说技术路线图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大家共同来讨论、沟通,形成技术路线图的过程。是在技术路线图形成的过程中,各种创新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形成共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协调和组织我们有限的技术创新资源。这是技术路线图最主要的作用。

第三,加强设计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国制造2025也特别强调了跟传统的前沿技术,强调了前沿技术之外,特别强调了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提出要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设计工具的软件。另外要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创新设计集群。下面是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中试基地。我刚才强调的美国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它特别强调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这样一种能力。我们这个中国制造2025也特别强调,除了企业自己的实验室和小室以外,应该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来建设中试的基地,来打通整个的产业化的链条。

另外是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加快建立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在各个国家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体就是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我们知道像德国有弗朗霍夫研究院,像中国台湾地区有台湾工研院。像韩国有韩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后,加快建设了一批制造业的创新中心,我们中国制造2025也强调了,要采取政府和社会合作的模式,来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在建设机制上我们特别强调了要以政府和社会合作。有的是政府和私人部门合作这样一种模式,既保证了我们研发机构的公共服务的效率,同时又保证我们服务的公共性。

最后是建设重点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工程数据中心,其实是企业有关于产品,特别是有关于工艺一系列参数和数据这样一个积累,工程数据中心它的意义在于哪?我们现在

讲就是我们中国的工业产品与美国、日本、德国,应该说在功能方面,我们这种差越来越大,但是跟国外,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工业产品的竞争力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等等性能方面,这种性能或者可靠性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工程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在中国制造2025里也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提出要重点来建设制造业的工程数据中心,来弥补我们制造业创新体系的短版。

2、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我们这因为后面会专门讲智能制造,所以我们这略过,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这部分内容。

3、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三是强化工业的基础能力,《中国制造2025》特别提出“四基”的概念,“四基”是核心基础零部件,也就是元器件。比如像我们刚才讲到的工业机器人里面的传感器。另外就是先进基础的工艺,另外还有关键基础的材料,还有产业的技术基础等等四个方面的基础能力。

强调要强化前瞻性的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关键共性技术。一方面建立基础工艺的创新体系,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关键共性的基础工艺的研究机构。刚才我们讲到要建立工业技术研究基地,这一块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更主要还是强调的是产品创新和工程化这样的创新。而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更强调的是工艺技术的创新,来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的联合攻关。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加强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积累。

另外除了完善我们工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来协同发展。应该说《中国制造2025》提出来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也是非常有战略高度这样一个政策,来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现在的国内的学术界还是政府,应该说对于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等的关注已经上升了。但是我们现在在认识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于什么?我们更多的把基础核心零部件、基础工艺看作是一个技术进步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技术进步的过程,我们更多的会把政策的重点和资源的重点,会集中到这样的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和高校等等这样的,已经具有一定的能力这样的机构。但是其实从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来看,其实大量的掌握这种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关键材料的不是大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而是大量的这种中小企业或者是所谓的隐型冠军。那为什么这样的企业它能够很好的

成长起来?我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它的制度体制和产业组织结构。

所以我们讲提升我们“四基”能力,不仅仅是提升我们的技术,最根本的是要改变我们的产业组织结构,特别是目前我们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结构。改变这样一个产业组织机构,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很重要的政策点有几个方面。第一,要反垄断,反不正当的竞争,给中小企业以公平竞争这样的一种环境。第二,更重要在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因为与大企业相比,我们中小企业这种保护知识产权它的能力、它的成本、它的面临的这种障碍是更高的,它的能力是更低的,但是成本和障碍是更高的。所以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更大。从德国和日本这种经验来看,为什么它的中小企业能够成为这种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呢?这是跟它的知识产权保护分不开的。中小企业一旦有了这种原创的,在这种技术以后,大企业要么要通过购买专利授权来获得中小企业的技术,要么就是购买中小企业的产品,所以在这样一个很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这样前提和体制下,所以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四基”,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它的发展的一个背后的制度背景。

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四是加强质量品牌的建设。一是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不断地提升企业品牌的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的形象。企业品牌建设,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企业投资的过程,企业为什么要关注自己的品牌,关注企业自身的声誉?一定企业要有这种永续经营、长期经营的这样一种抱负,或者这样一种意愿。这样一种意愿的形成,应该说是跟企业信用的积累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制造2025也强调了,要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的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将质量的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并且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所以我们是通过这样一种制度来促使企业来关注自己的品牌和声誉。

另外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方面,《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了要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借鉴日本的经验来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我们在讲到质量管理特别想讲一点,就是我们质量管理既是一个技术的过程,但更是一个管理的过程,这一点可能是目前我们很多企业或者是政府还没有意识到的。我们去各地调研发现我们中国很多企业的生产装备的先进性,跟国外比起来应该说已经没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在如何更好的运用装备方面,跟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对于这种复杂的生产装备,对这种人的培训和生产管理方面,我们还非常落后。所以《中

国制造2025》也战略性的提出了,要加强质量的管理,而不仅仅是新的生产装备的应用。

我们这可以举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生产管理,它在提升质量方面这种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以MIT为代表的高校开发出了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对于整个工业的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知道,到了七八十年代时候,日本的数控机床技术开始超过美国,美国到了80年代就开始研究,就是为什么数控机床技术在美国来发端,但是到了七八十年代被日本所赶超?美国学者非常关注这个问题,美国的企业家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所以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的美国的学者和企业家就去日本考察。但是对日本的这种实地考察,让美国的企业家和学者非常的惊讶,惊讶的地方在于哪?就是他们去了本日本以后,发现其实日本的机床企业大量的生产装备,其实是没有美国先进的,而且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落后于美国的。为什么日本生产的装备不如美国,但是他们能赶超美国?为什么他们的数控机床能够获得更好的市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日本机床研发它的生产组织体系跟美国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美国的数控机床它的这种研发的这种体系是这种线性的研发体系,也就是研发部门研发出来新的产品以后,然后来交给技术部门来进行产业化。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技术部门是没有参与的。这样的一种体制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科学家在开发数控机床的时候,它会让数控机床尽可能的复杂,让它的功能尽可能的多,因为科学家他们有一种完美注意这种倾向。他希望他所开发的产品应该是理论上非常完美的,能够实现他所想到所有的功能。但是由于开发部门对于产品功能的这样过度的追求,所以当产品设计方案交给技术部门的时候,技术部门它的产品这性能,稳定性、可靠性会受到很大的损失。而日本它的数控机床开发的模式是产业的开发部门和技术部门在产品设计的阶段就同时的参与。他会在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之间取得一个非常好的平衡,也就是虽然它的功能,相对于美国的数控机床的功能更少,但是他在产品的性能方面会优于美国,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竞争力。所以我们从数控机床,日本对美国的赶超这个案例里,大家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就是说生产管理方式,对于企业,对于产品的质量,对于产品的竞争力是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们中国在强调质量管理以外,我们《中国制造2025》还强调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另外我们还提出要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应该说它也是一个基础技术这样的机构。我们知道产品质量除了过程的这种管理以外,后端这种检验检测也是提升产品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一,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二,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这些都是我们传统的产业政策和规划里面强调的内容。那《中国制造2025》在强调这些内容以外,还特别强调了要推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随着我们国家制造业整个体量和规模的扩大,我们再制造,也就是基本材料在制造业内部再循环、再利用,这样它的这种可能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低,使用的这种再制造、再利用的效率会越来越高。所以再制造产业,未来会是我们绿色制造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容。

6、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中国制造2025结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要求,和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这样一种需要提出了十大产业。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二,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三,航空航天装备。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五,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七,电力装备。八,农机装备。九,新材料。十,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制造2025提出来的这十大领域跟传统的产业政策,或者是规划不一样的一点,就是我们十大领域应该说是非常具体的。所以我们中国制造2025也特别用了重要领域这个概念,而不是用了重点产业这个概念。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十大领域,总体上来看大致是属于三大类产业。一是新兴技术的产业。二复杂产品的产业。复杂产品是相对于这种简单产品而言的这样一个术语。复杂产品指的这种有大量的零部件和这种模块的产品。比如说高铁、大飞机,都属于复杂产品。三,通用技术。比如像新材料、ICT技术、生物技术,那都属于生物通用技术。讲到通用技术,我们稍微延伸一个知识点,就是我们现在国内讲产业结构的概念很多,但是如果大家看美国它的一些政策文件的话,你会发现它其实很少用产业结构这个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没有产业结构的思维,美国产业结构的思维是什么?美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近几年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思维是,它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政府或者是学者其实是很难预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既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是非常不确定性的,那我们怎么样来促进产业结构向一个高端化来发展?那美国的思路就是发展通用技术,通用技术主要指三大类技术,一是ICT技术;二是生物医药技术;三是新材料技术。为什么美国要重视通用技术?因为它认为不管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它都植根于ICT 技术、生物技术和这种新材料技术。所以它希望通过加强通用技术,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或者是新兴产业发展一个土壤,所以美国产业结构的思路,它不是来预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而是通过加强通用技术,来优化或者是来增强产业发展这种技术土壤,这是美国它的产业调整非常重要的思路,我想也是对于我们区域发展应该是很有启发意义。

7、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一是稳步化解产能过剩,“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二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的示范作用。我们知道,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这样一种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也提出了双创这样国家的战略。在未来十年,以及更长时间,我们中小企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中小企业的合作发展。所以《中国制造2025》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了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中外中小企业合作的园区,通过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的建设,来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进行示范先行。二,是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过去我们招商引资,更多的是这种跨国公司和大企业,未来随着我们整个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关注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整体的引进。第二,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特别是支持我们这种有技术能力的中小企业走出去,来整合和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三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同时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

8、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中国制造2025》第八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第一,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来转变。我们这也可以举个例子,让大家来更鲜活的理解为什么要从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来转变。我们知道像GE,近几年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这样的概念,比如说以发动机为例,他们开始在发动机上装大量的工业传感器,安装工业传感器以后,可以返回大量的这样工业数据。GE可以基于这样工业数据,来对发动机这种故障率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大大的提高发动机和整个飞机它飞行的安全性。这是很典型的一个,由过去只是卖发动机,向现在提供既卖发动机,同时又提供关于发动甚至是整个飞机这样安全服务这样业务模式的转变。

第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等等这样的科技服务业。我在这也特别想强调一下,就是近几年我们国内开始关注到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它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新的科技服务,新的一些科技服务业态这种发展。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我们可以以美国为例来讲讲为什么生产性服务业,它的发展制度条件是什么?我们知道产业的发展,一

般来说,它都是由这种一体化向分工,向高度专业化来演变的,任何产业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的过程。一开始都是由大企业或者是一些企业来生产大部分主机和零部件。后来随着这种竞争,随着产品模块化程度越来越高,零部件和模块开始由外部的企业来生产,从而这种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性服务业,它的发展基本上也是按照这样的一个逻辑,一开始的时候大量的这种研发,是由企业内部来完成的,但是随着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容量的扩大,随着产品模块化程度的提高,也包括技术复杂度越来越多。企业对外部研发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知道研发跟其他这种零部件的区别在于哪?就是研发的产品,它大部分是一种知识产品,我们知道体现为这种知识,比如说图纸,或者是一个软件这样的知识产品,它更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才能从这种研发的投入中获得相应的回报。所以我们讲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真正的形成一个知识流动的市场,才能真正形成知识的产业。

第三,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建设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的现代服务业,增强辐射能力。

9、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第一,是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应该说我们的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我们无论是企业的销售收入还是企业的市值,已经在国际上这种世界五百强,或者是一千强里已经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我们大型企业整合和利用全球这种资源,特别是科技资源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中国制造2025也特别提出,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而不仅仅是一些大规模的企业,来促进这些大规模企业整合和利用全球的高端要素。第二,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结合我们“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一方面是整合利用国外的各种要素,另外也是有效的释放我们过剩的产能。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详解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

未来科技五年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最新竟争力资料

未来科技五年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最新竟争力

未来科技五年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最新竟争力 人工智能产业是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他智能科技产品发展的基础,国内外的高科技公司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以下对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和美国目前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领导者,仅在2015年,两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AI相关论文接近1万篇,而英国、印度、德国和日本加起来才大约相当于中美的半数。2017-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表明,中国有着全球最多的数据量,拥有巨大应用市场,正在围绕AI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成为企业跨部门业务发展的“颠覆者”,渐趋成熟的AI技术正逐步向“AI+”进行转变。我国将在AI关键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推动关键场景应用逐步走向成熟。 趋势一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当前随着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成长,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人工智能相关战略文件,力争在新的科技浪潮中抢占制高、规避风险。美国、英国等相继出台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等报告,不断完善人工智能顶层设计。我国也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如2016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今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借鉴美国、英国等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预计我国也将发布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文件,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制定顶层设计。另一方面,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也将有望发布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文件,从技术研发、产业培育等角度做出具体的部署,实施一批大型项目。此外,围绕标准、安全等特定议题,相关的政策研究与制定也将有望取得积极进展。 趋势二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自2006年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以来,语音和视觉识别准确率得到大幅提升,人工智能进入到了第三次高峰期。当前,在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已走出实验室,加速向产业各个领域渗透,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处在黄金期。根据初步测算,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1680亿元,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98亿元。今年,随着我国软件与互联网技术向各行各业的持续深入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产业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人工智能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增速将超过40%。从细分行业来看,语音服务相关技术和模型将趋于成熟,围绕智能语音的行业应用将不断加速,市场逐渐打开,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图像处理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将随着训练数据的快速累积实现大的突破,而面向各个行业领域的专业化智能服务则将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有望造就新的行业领军者。 趋势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精选优选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

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着眼长远,加强统筹谋划,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全球制造业分工调整和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引导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未来战略思路与重点教学文案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未来战略思路与重点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PT),是当前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焦点。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显著改变几乎所有行业原来发展的路径,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我国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甚至赶超发达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 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赛场上,无论是从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方面,还是从产业基础方面来看,应该说我国的研究积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吴文俊就凭借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成果,成为国际自动推理界的领军人物,他所开创的数学机械化也在国际上被誉为"吴方法"。在人际对弈方面,浪潮天梭在2006年8月以3胜5平2负击败柳大华等5位中国象棋大师组成的联盟。近些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有取得了飞速发展。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语音识别和理解的准确率均达到了世界第一,自2006年首次参加国际权威的BlizzardChallenge大赛以来,一直保持冠军地位。百度推出了度秘和自动驾驶汽车。腾讯推出了机器人记者Dreamwriter和图像识别产品腾讯优图。阿里巴巴推出了人工智能平台DTPAI和机器人客服平台。清华大学研发成功的人脸识别系统以及智能问答技术都已经获得了应用。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成功了"寒武纪"芯片并建成了类脑智能研究平台。华为也推出了MoKA 人工智能系统。 政府重视发展人工智能 我国一直政府也一直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2015年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互联网+"战略中十一个具体行动之一,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2016年中,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这是我国首次单独为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具体的策略方案,也是对去年发布的"互联网+"战略中人工智能部分内容的具体落实。该行动方案提出了三大方向共九大工程,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在2016至2018年间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内容,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撑各行业领域"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这不仅在

2017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 - 人工智能的未来

AI泡沫前,我们怎么办?这是《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课题时候遇到的一个沉甸甸的问题。 无论中美,全球许多国家都对AI充满了憧憬与渴望。人们坚信,一个新的世界即将到来。人工智能是当前人类所面对的最为重要的技术社会变革,可谓是互联网诞生以来的第二次技术社会形态在全球的萌芽。 所谓人工智能(AI),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机器”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AI赋予了机器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不仅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会对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积极作用。 但是,站在新世界起点,我们也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情形,不免会发现当下的AI领域像极了当年的互联网在1998年勃兴两年后又遇到寒冬的情形,近年来AI厚积薄发,主要因深度学习获得了突破,创业和投资由此情绪高涨。 作为见证过互联网发展热潮的人,我们要保持冷静的认知。深度学习仍有难以克服的缺陷。接下来几年,你将会发现投资越来越多,公司越来越少,项目越来越贵,而深度学习自身的不足并没有快速得到解决,AI商业化之路其实有点力不从心。 在行业即将出现泡沫的时候,不宜设定过高的期望。美国积60余年之功,全面领先全球,其他国家的AI创新尚处于萌芽阶段。赶英超美,并非朝夕可成,我们需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核心环节上,方能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 1、中美顶层设计相仿 一种乐观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在30年内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因此,中美两国均在为这一时代的到来积极准备,在顶层设计方面有许多堪可玩味的地方。 从顶层设计来看,中美有近乎相仿的重视程度。 第一,美国和中国政府都把人工智能当作未来战略的主导,出台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推进。美国人工智能报告体现了美国政府对新时代维持自身领先优势的战略导向。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在战略引导和项目实施上做了整体规划和部署。 第二,美国和中国都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发促进机制,整体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但在应用系统中,美国走的较远,已经开始将AI装备到军事领域。 第三,美国一直处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前沿,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在全球跻身第一梯队,但在基础算法和理论研究方面,与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产业真实差距较大 但从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情形就显得不那么乐观了。本报告进行了七个维度的全面对比,结果非常出人意料。完全没有发现可以弯道超车的迹象,实际上中国只在局部有所突破。 第一,美国的AI企业数量遥遥领先全球。 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先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据42%;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据23%。中美两国相差486家。其余872家企业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国家。 从企业历史统计来看,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早于中国5年。美国最早从1991年萌芽;1998进入发展期;2005后开始高速成长期;2013后发展趋稳。中国AI企业诞生于1996年,2003年产业进入发展期。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进入平稳期。 第二,美国全产业布局,而中国只在局部有所突破。 美国AI产业布局全面领先,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尤其是在算法、芯片和数据等产业核心领域,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各层级企业数量全面领先中国。

2018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___人工智能

2018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人工智能 【背景材料】: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热点练习】: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12分) 从用“机械抓斗”替代工人肩执手提,到智能码头实现自动化操作。近年来,码头作业这个首经的劳动密条型行业,正逐潮向科技密集型转变。2017年12 月10 日,上海洋山港口期开港试运营。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无人码头,量车流不息,却不见一人在操作,一个流程下来大概耗时5-10分钟,时效明显提高。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它的发展,无疑为我国港口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工智能对我国港口行业转型升级的作用。(14分)答:运用人工智能能够提高我国港口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推动港口行业从劳动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word版本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 目录 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环境.5 二、济南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6 (一)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6 (二)信息化产业优势明显.6 (三)具备较好的智能制造应用基础.7 (四)具备良好的创新智力支撑.7 三、总体要求.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原则.9 (三)发展目标.9 四、重点任务.10 (一)建设两大智能服务平台,构筑创新服务体系.11 (二)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夯实智能制造四大基础.13 (三)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15(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16(五)实施智能制造示范,推进智能工厂和智能服务发展.18(六)发展机器人技术及产品,加强机器人创新应用.20(七)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基地.21(八)实施人才建设百千万工程,促进智能人才队伍建设.22五、保障措施.23 (一)加强组织领导.23 (二)加大政策扶持.23 (三)开展智能制造产业招商.24 (四)加强人才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24 (五)加强开放融合和国际交流合作.24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突破口,是实现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重塑制造业新优势,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 发展智能制造对推进济南市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提升全市高端制造业规模总量和质量水平,具有突出的推进和载体作用。为充分发挥济南市省会智力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抓住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机遇,辐射带动“1+6”都市圈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特制定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不断催生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的深刻变革。 发达国家正加紧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布局。美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2014制造业白皮书》、《日本机器人新战略》,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等,其核心目的,就是抢抓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产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融合发展为关键特征的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占领经济发展制高点,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济南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 济南市在重型汽车、数控机床、金属成形装备、发电输变电设备、试验与检测装备、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设备等重点装备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研发了一批智能制造技术成果和智能化产品。涌现了济南二机床、中国重汽、济南铸锻所、济南轨道交通装备公司、济南一机床等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具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成长性较好的装备制造中小企业集群。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650亿元,占全市制造业的48%,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明显。 (二)信息化产业优势明显 云计算与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能源互联网,CAD、CAPP、PLM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拥有浪潮集团、山东华天、积成电子、大陆机电、金钟衡器等行业领先企业,一批专、精、特的软件技术企业快速成长,2015年全市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2050亿元,占全省55.4%,软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产业技术支撑。 (三)具备较好的智能制造应用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方向的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市场载体。全市工业围绕以数字化转型升级及基础设施投资连续两年超1000亿元,2015年达到1147.9亿元。从集聚环境看,以中国重汽为龙头,形成了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山东电工电气、泰山发电设备、鲁能智能、临沃重工等集聚形成的高端装备园,经济开发区集聚的柴油机、变压器、北辰集团、宏达集团、时代焊机、数控机械等机械装备及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以齐鲁制药、力诺集团、宏济堂药业及高新区药谷等集聚形成了济南制药产业群;济阳、章丘食品加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园区,章丘、平阴的铸造产业集聚区等,都为推进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四)具备良好的创新智力支撑

2020年(发展战略)人工智能的状态及今后发展方向展望

(发展战略)人工智能的状态及今后发展方向展望

人工智能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 壹.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壹词最初是于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壹门综合性学科。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二.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依然飞速发展。于AI技术领域十分活跃的IBMXX公司,已经为加州劳伦斯·利佛摩尔国家实验室制造了ASCIWhite电脑,号称具有人脑的千分之壹的智力能力。而正于开发的更为强大的新超级电脑———“蓝色牛仔”(BlueJean),据其研究主任保罗·霍恩称,“蓝色牛仔”的智力水平将大致和人脑相当。 三.技术应用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现代几乎各种技术的发展均涉及到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说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其典型的应用包括: 1符号计算 计算机最主要的用途之壹就是科学计算,科学计算可分为俩类:壹类是纯数值的计算,例如求函数的值;另壹类是符号计算,又称代数运算,这是壹种智能化的计算,处理的是符号。符号能够代表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也能够代表多项式、函数、集合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代数系统软件,其中Mathematic和Maple是它们的代表。由于它们均是用

C语言写成的,所以能够于绝大多数计算机上使用。 2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这里,我们把环境和客体统称为“模式”。用计算机实现模式(文字、声音、人物、物体等)的自动识别,是开发智能机器的壹个关键的突破口,也为人类认识自身智能提供线索。计算机识别的显著特点是速度快、准确性和效率高。识别过程和人类的学习过程相似,以“语音识别”为例:语音识别就是让计算机能听懂人说的话,壹个重要的例子就是七国语言(英、日、意、韩、法、德、中)口语自动翻译系统。该系统实现后,人们出国预定旅馆、购买机票、于餐馆对话和兑换外币时,只要利用电话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就可用手机、电话等和“老外”通话。3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壹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壹种自然语言的过程,用以完成这壹过程的软件系统叫做机器翻译系统。搜文网目前,国内的机器翻译软件不下百种,根据这些软件的翻译特点,大致能够分为三大类:词典翻译类、汉化翻译类和专业翻译类。词典类翻译软件的代表是“金山词霸”,堪称是多快好省的电子词典,它能够迅速查询英文单词或词组的词义且提供单词的发音,为用户了解单词或词组含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汉化翻译软件的典型代表是“东方快车2000”,它首先提出了“智能汉化”的概念,使翻译软件的辅助翻译作用更加明显。 4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机器具有智能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机器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有人认为,壹个计算机系统如果不具备学习功能,就不能称其为智能系统。机器

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是()

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是() 战略重点之一:建立完善的数据生态系统 海量数据是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吸引人才、加速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国可以通过建立并落实数据规范、向私营领域开放公共数据、鼓励跨国数据交流来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数据生态系统。 首先,建立数据标准是进行广泛数据分享和实现系统间交互操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有助于提升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潜在的庞大数据体量是中国的天然优势,使中国有机会在国际上更好地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而且,在与中文语言相关的数据规范制定方面,中国也应起到主导作用。 对于特定行业数据,政府可要求现有的监管机构制定必要规则。比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2009年出台规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使用XBRL(可扩展商业 报告语言)格式发布财报,确保所有公开数据的机器可读性。 其次,为了提升数据的多样性,政府应提高公共数据的开放程度,并带头建设行业数据库。这些举措同时能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供政策制定洞见,从而带来额外益处。比如纽约市政府就建立了公开数据门户网站,为市民提供经济发展、医疗、休闲、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数据。 2012年纽约市还颁布了《开放数据法案》,要求政府部门使用机器可读取的数据并建立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方便软件研发人员直接连接政府系统并获取数据。 最后,中国政府还需考虑国际数据流的价值。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调查表明,2014年,跨境数据流为全球经济创造了2.8万亿美元的价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实体贸易。此外,研究还指出,由于经济体需要接触全球的思想、研究、科技、人才和最佳实践案例,数据流入和流出都能十分重要。 数据是未来的货币。例如在医学研究中,如果没有全球海量临床数据的支持,人工智能的潜力就无法得到充分挖掘。过多的桎梏将会束缚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导致其丧失开发具有全球竞争力产品的能力。 战略重点之二:拓宽人工智能在传统行业的应用 只有当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真正普遍的应用于传统行业,而不仅仅属于科技巨头时,其经济潜力才会充分彰显。提升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水平将创造巨大的价值,但中国首先需要克服重重障碍。

人工智能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

人工智能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 一、单选 1.()是物联网时代的核心。。(0.3分) A.人工智能 B.知识 C.劳动力 D.企业本身 我的答案:A √答对 2.国内大多数语音识别技术商都在()的方向上发力。。(0.3分) A.分散化 B.非平台化 C.平台化 D.集中化 我的答案:C √答对 3. 人工智能诞生在()。。(0.3分) A.1945年 B.1955年 C.1965年 D.1975年

我的答案:B √答对 4.()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拥有终端和服务器两条产品线。。(0.3分) A.华为 B.深鉴科技 C.寒武纪 D.百度 我的答案:C √答对 5.作为一家专业的图形处理芯片公司,()在1999年发明图形处理器GPU,从此GPU就深刻改变了世界。特别是在游戏领域,其GPU几乎已经成为了游戏设备的标配。。(0.3分) A.NVIDIA B.阿里 C.百度 D.高通 我的答案:A √答对 6.德国对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当中,涉及到的机器感知、规划、决策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3.0分) A.机器人技术及自治化系统发展计划

B.人脑计划 C.“工业4.0”计划 D.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 我的答案:C √答对 7.欧盟于2013年提出了(),该计划项目为期10年,欧盟和参与国将提供近12亿欧元经费,使其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人类大脑研究项目。。(0.3分) A.工业4.0”计划 B.人脑计划 C.机器人技术及自治化系统发展计划 D.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 我的答案:B √答对 8.()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并专注于图像识别领域。在其应用中,用户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每张照片的说明,可以帮助盲人“听”到照片。。(0.3分) A.Google B.微软 C.腾讯 D.Facebook 我的答案:D √答对

一文概览世界各国人工智能战略

一文概览世界各国人工智能战略 一文概览世界各国人工智能战略 人工智能作为最具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技术,正不断渗透进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持续引发全球政界、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目前,人工智能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激烈博弈,越来越多的国家争相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主要国家进入了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全新战略时代,人工智能竞争趋向白热化。 为了解世界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政策的内容,分析各国人工智能政策的特点,本文选择了美、中、日、印、英、法、德、韩等国的人工智能战略进行梳理与对比。上述国家均是位于世界GDP排行榜前列的国家,且人口数量均超过一定规模,其人工智能战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世界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布局 自2013年起,世界主要国家开始对人工智能进行系统性布局,如法国政府发布的《法国机器人发展计划》。但在初期阶段(2013-2016年),各国普遍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度不足,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政策主要集中于机器人、脑科学及其他高新技术领域。 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名手李世石后,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真正的潜力。在这一年,诸多国家开始讨论人工智能可能对社会、经济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一词频频现于各类政府报告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奥巴马政府发布的《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和《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报告。 世界各国人工智能政策与执行机构 资料来源: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 受美国政府关注、媒体宣传和资本追捧的影响,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调研人工智能对工业生产、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相继发布了符合自身国情的人工智能战略。

2018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人工智能

2018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人工智能

2018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人工智能 【背景材料】: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

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热点练习】: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12分) 从用“机械抓斗”替代工人肩执手提,到智能码头实现自动化操作。近年来,码头作业这个首经的劳动密条型行业,正逐潮向科技密集型转变。2017年12 月10 日,上海洋山港口期开港试运营。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无人码头,量车流不息,却不见一人在操作,一个流程下来大概耗时5-10分钟,时效明显提高。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它的发展,无疑为我国港口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工智能对我国港口行业转型升级的作用。(14分) 答:运用人工智能能够提高我国港口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推动港口行业从劳动 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6 分) 降低港口行业生产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我国 港口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6 分) 2.(14分)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读图回答问题。 从经济生活角度,概括图10反映的我国智能家居市场的特点,并结合图11分析说明智能家居生产企业如何适应上述趋势。 答:特点: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持续上升。市场前最广阔消费潜力 巨大。(4分) 企业,D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以适应智能家居市场的变化趋势,(2分) 坚持创新驱动。依靠先进科技提高产品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3 分)注重市场调研。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和生产智能家居产品。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3分) 堅持绿色生产,推动节能环保型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引导绿色消费。(2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2017年7月,我国首个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公布。

智能制造众创空间

园区规划 (一)建设济钢创智谷智能制造众创空间。 1.项目提出背景。 智能制造装备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家及各级地方对智能装备产业高度重视,先后发布了国家级《中国制造2025》、省级《山 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7-2022年)》、市级《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 作为一个正在培育和成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 亦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规模小、基础薄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原材料价格与劳动 力成本快速上涨,中小企业面临巨大压力,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 迫在眉睫。利用智能技术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完成从制造业的转 型升级,已经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山东省是传统工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结构完善、整体上工业偏重,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业优化,对于山东省的工 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山东省从工业大省迈向工业强省的必经之路。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在加快山东省工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全国智能装备制造技术开始步入成熟,如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迫切需求由实验室走向工厂。全国拥有智能装备 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技术成果达100余万项,从事智能装备技术研 第1页

究与应用的科研机构及实验室多达3000余家。针对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转化量产发展的不足,缺乏专业技术孵化平台的现 实需要。同时满足省、市、区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必要要求,济钢集团预建设济钢创智谷智能制造众创空间,该平台将以构建高端 设备制造的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服务变革的新模式为基础,致力于智能制造产业关键技术设备的发展,在人才队伍建立、技 术成果转化、行业地区服务等方面形成标志性的系列成果。本项目是济钢集团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各级政府支持济钢集团 在产能调整、转型发展过程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充分把握新旧动能转换有利契机,依托自身优势研究“双创”与传统动能有效衔接、深度融合,助力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创新探索。 2.项目建设必要性。 (1)推动我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 智能装备是国家抢占制造装备发展制高点的重点领域,是适合国情的集成创新模式的具体体现。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对提高装备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实现制造模式的转型升级,保障产业安全、改善民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济钢创智谷智能制造众创空间将以济钢集团自身资源与各 合作科研院所、高校资源有效匹配为依托,通过重点引进智能制造优质项目,延升产业链条,打造一个以技术带动产业、产业驱动技术, 第2页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推进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依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围绕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核心环节,制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培育和成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仍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新型传感、先进控制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规模小,产业组织结构小、散、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档和特种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市场份额不到5%。 当今,工业发达国家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必然发展趋势,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突围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突围战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突围战略的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0) 第一节人工智能走向产业应用 (10) 一、人工智能行业图谱 (10) 二、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 (12) 第二节人工智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13) 一、人工智能价值创造的三个层次 (13) 二、人工智能助力企业业务智能化 (14) 第三节2019-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5) 一、美国规定10项AI监管原则 (16) 二、发展人工智能各国争先 (16) 三、人工智能以人为本 (18) 四、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的热点透视 (18) 五、人工智能将在回归理性中走向新的飞跃 (23) 第四节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展望 (25) 一、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26) (一)从产业链建设看 (26) (二)从政策推动来看 (26) (三)从投融资情况看 (26) (四)从外部形势看 (27) 二、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围绕五大方向持续攻关 (27)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8) (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28)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算法核心基础相对薄弱 (28) (三)以算法战、深度伪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滥用给经济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29) 四、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29) (一)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 (29) (二)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 (29) (三)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 (29) (四)在国际社会上提出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29) 第五节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30) 一、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旨在继续“全面领先” (30) 二、欧盟:伦理价值观引领,协同合作推进战略 (32) 三、英国:积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33) 四、德国:借势工业4.0打造国家品牌 (34) 五、日本:以人工智能构建“超智能社会” (35)

四川省2019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人工智能与健康》考试“人工智能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试题与答案

四川省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 《人工智能与健康》考试“人工智能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 试题与答案 单选题: 1.()是物联网时代的核心。 A.人工智能 B.知识 C.劳动力 D.企业本身 答案:A 2.国内大多数语音识别技术商都在()的方向上发力。 A.分散化 B.非平台化 C.平台化 D.集中化 答案:C 3. 人工智能诞生在() A.1945年 B.1955年 C.1965年

D.1975年 答案:B 4.()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拥有终端和服务器两条产品线。 A.华为 B.深鉴科技 C.寒武纪 D.百度 答案:C 5.作为一家专业的图形处理芯片公司,()在1999年发明图形处理器GPU,从此GPU就深刻改变了世界。特别是在游戏领域,其GPU几乎已经成为了游戏设备的标配。 A.NVIDIA B.阿里 C.百度 D.高通 答案:A 6.德国对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当中,涉及到的机器感知、规划、决策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A.机器人技术及自治化系统发展计划 B.人脑计划 C.“工业4.0”计划 D.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 答案:C 7.欧盟于2013年提出了(),该计划项目为期10年,欧盟和参与国将提供近12亿欧元经费,使其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人类大脑研究项目。 A.工业4.0”计划 B.人脑计划 C.机器人技术及自治化系统发展计划 D.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 答案:B 8.()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并专注于图像识别领域。在其应用中,用户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每张照片的说明,可以帮助盲人“听”到照片。 A.Google B.微软 C.腾讯 D.Facebook 答案:D

《人工智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抓手》pdf

《人工智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抓手》pdf 编辑推荐本书荣获2017年中国出版协会精品阅读年度好书奖、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度好书, 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10月畅销书总榜、北京图书大厦高级管理者书单1. 一本书建立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技术发展完整介绍,技术前沿前瞻判断 2. 个人机遇充分挖掘——哪些工作机器无法替代,哪些机遇个人不能错过 3. 产业重点尽在掌握——拥抱机遇规避风险,抓住经济发展新引擎 4. 国际竞争态势一目了然——各国新规划全披露 人工智能已经来了,面对这场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扎克伯格、李彦宏、马化腾、李开复、雷军、刘庆峰等大咖都在关注的科技新革命,个人和组织都必须尽快认知,积极应对,腾讯携手工信部倾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抓手!

本书是政府与企业人工智能推荐读本。我们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同发展?我们该如何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我 们如何更好拥抱新时代的到来?该书从政府、产业和科研等多个视角,全面地解读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是了解人工智能的必读图书! (1)对国家而言,各国人工智能的新规划全披露,国际竞争态势一目了然,预测人类命运和社会走向,更好迎接这场比互联网影响更为深远的科技革命; (2)对企业而言,从政府、产业和科研等多个视角剖析产业重点,全景勾勒人工智能的商业未来,助力拥抱机遇规避风险,抓住经济发展新引擎; (3)对个人而言,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全景式介绍,结构清晰,案例丰富,语言通俗,一本书轻松建立人工智能知识体系。 对于人工智能,个人和组织都必须尽快认知,积极应对! 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必读书!内容简介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人工智能产业要成为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