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
设计及反思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好,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1.渗透识字5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4.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5.背诵课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它很调皮,想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请听你猜出来了吗?
2.板书:瀑布怎么了?少一部分,谁来补充瀑布是水,但不是一般的水,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

3.谁来说说瀑布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河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样?4.是啊,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的。

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

谁还记得描写瀑布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同学们与大自然、与瀑布的距离,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

让同学们闭眼听读,一是学会倾听,二是想象瀑布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你感觉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或者眼前出现了什么?老师有个建议:在说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

3.哦,你们想象的真丰富,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课文呀?好,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诗。

4.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
[课堂是学生的,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

创设情境可使学生自然地抒发。

给学生一定的句式是引导学生说话要完整,学会表达。

让学生圈点,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
三、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汇报。

[尊重学生的选择,喜欢哪小节就从哪小节开始教学,充分体现了课堂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一小节。

读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觉得你读出来了吗?再读读。

指名读,评议。

2.作者用什么比喻瀑布的声音的?
板书:叠。

边板书边说:“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

”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
生答:浪很大,一个压过一个,声音也很大,一阵紧接一阵。

师: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是什么样的声音。

3.想不想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呀,我们来听听。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

读到这里,你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第二小节。

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1.读第二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你们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

2.汇报。

指读,评议。

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让我们来看看。

师: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壮观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千丈青山挂着一道白银。

比较:“衬”和“挂”用哪个好?
查字典:“衬”是衬衣的意思,是贴身穿的衣服,衬托外衣的。

引申为“衬托”的意思。

诗中“青”衬托“白”,青白相互映衬,青的更青,白的更白,多美呀!让我们再读读诗人精心挑选的文字吧。

再读这小节。

指名读,评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一个“!”,你此时有什么感想?让我们也来感受感受但是的情景吧。

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第三小节。

刚才我们只是从远处望见了瀑布,最美的景色还在后面,让我们来读读第三小节。

请你自己读一读,学一学。

把你读懂的和想象到的和小组里同学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1.自学。

2.汇报:指读课文。

生:我读懂了:没风和有风时瀑布的样子是不同的。

没风时像“珍珠的屏”,有风时“如烟、如雾、如尘。

”读一读。

生:“仰望”说明瀑布是从很高的地方倾泻下来的。

师: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看到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你会说什么呢?
师:这时忽然吹来一阵风,会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样呢?
师:你能读读吗?指读,评价
看课件:创设情景:
师:瀑布从千丈青山直泻而下,被风一吹,溅起许多的小水珠,那些
轻飘飘的,纷纷扬起,像烟;那些密集一些的,迷迷蒙蒙的像雾;那些细小飞散落下的像尘。

这样美丽的景象,如人间仙境。

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呢?作者的心情呢?板书:陶醉
还没有看见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然后远远的看到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一座珍珠的屏,不但叶圣陶老爷爷被这美景陶醉,我们也被陶醉了,让我们带着陶醉的情感一起读读小诗,能背诵的可以不看书。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通过反复的朗读小诗,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另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小诗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
四、背诵小诗
瀑布
叠激动
惊讶大自然的杰作
陶醉
[板书是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脉络,帮助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去领会全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

]
师: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创造出这么美的奇观呢?你还听过或见过哪
些景象是大自然的杰作呢?
小结:学习了《瀑布》你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是啊,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惊叹作者用词的精辟,更惊叹这创造神奇美景的大自然,让我们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吧。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从小开始培养。

知道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使同学们对小诗的理解得以升华,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
1.激情引入,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

首先我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瀑布情境中。

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读,感悟语境,体会气势。

文中第一节比喻瀑布的水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让学生观看“浪涛翻滚,松涛轰鸣”,的动画,在此基础上学生感情朗读,揣摩作者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比喻突出了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

这样避免了[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对比喻句作复杂的讲解,让学生从自身体验语言的美丽,体会瀑布的雄伟气势。

文字的音效化将学生的体验与重点句的欣赏,理解结合起来。

3.质疑启思,突破难点。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要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去理解。

“你喜欢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孩子能自由、大胆地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在协作交流中逐渐学会与人交往、沟通,消除人际交往中的自卑、紧张心理。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可能。

这样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构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新型师生关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用“挂”与“衬”作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图,此时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瀑布”与“白银”的相似以及“衬”字的贴切。

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为依托,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欣赏完瀑布的色彩美之后,我再用录像展现了第三节描写的近看瀑布的情景。

当学生欣赏到瀑布飞流直下,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如烟、如雾、如尘的美景时,他们陶醉了,此时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为这种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

这种审美感知力也就是审美素质的核心。

在多角度欣赏了瀑布的壮丽和柔美之后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互读点评,用声音之美展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在读中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赞科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情感,其余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感情的自
然结果。

”一个“情”字,道出了教学的精髓。

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情感。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在广阔的知识领域获得更多的知识。

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