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评为载绽放精彩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容摘要: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的个性普遍存在着差异,为了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上必须进行改革,做到评价及时、客观、针对性强,评价者参与面广,使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各自的最适宜发展的层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可能顾及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的童年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素质评价
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也建立了一些诸如《守则》《规》之类的规章制度。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前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要求。
于是,全国有不少学校着手研究如何改革传统德育评价机制,如在小学推行“等级分”和正面鼓励评语等考评制度改革。
但这种做法仍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一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二是评价的时间间隔太长,难以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波动性和反复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评价的效度;三是教师从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四是评价指标多而繁琐,操作性不强,指向性模糊。
总之,对如何评价教育对象,还缺乏一个崭新的、系统的、科学的、
具有发展性的客观标准和评价方式。
近年来,省市院前小学也作了国家级“十五”课题《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它虽对甄别与选拔功能做了改进,也注重了发展与激励功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
但其研究仍是一学期评价一次,只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忽视了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家长的参与,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仍欠及时、客观、针对性。
而目前我市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的评价还沿袭多年前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全面性、发展性评价。
虽然近年来我市莞城中心小学也作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但它主要是针对其小班教学与学业之间的评价。
为此,我校正积极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借此发挥评价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绽放每个学生的精彩。
一、以评为载搭建多元平台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评价容,将小学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阶段设计:小学低年级(1—3年级);高年级(4—6年级)。
各年级指标体系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共性指标的设计受社会需要及品德结构的制约,个性指标的设计受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
经过不断试验、研讨,评价指标具体容有反映学生对国、对家、对集体感性认识的“爱国爱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行为文明”;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有益活动的“公益活动”等三大项一级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小组、老师和家长多方参与评价。
我们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下图
爱国爱民、行为文明这两项每个月评一次,公益活动一个学期评一次。
每次评价教师做出相应指导,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之后,再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评,然后教师统计每项指标平均分,算出总分,最后做出相应的星级评定,或撰写评语。
另外,结合“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即每月单项获5星的学生,该单项可获相应的如“行为文明之星,爱国之星”等奖励,并在校园宣传栏、班级展示栏等进行表彰。
让每个学生都有绽放精彩的机会。
二、以评为载学生绽放精彩
(一)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需要长期地、多方面地进行教育与培养。
为此,我们采用了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评价方法的确能很好地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自评自省,激发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这实际上讲的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学生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作用。
这样,学生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因素,抑制自身消极的方面,有意识地克服抵制不良行为,主动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2、互评互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往往估计过高,有时故意掩盖自己的过失,导致评价不够准确、全面。
而许多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反而比较客观、全面。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与自己对别人的评价。
因此,引进同伴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而且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真正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家长助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许多孩子往往在教师面前一个样,在家长面前一个样。
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参与评价至关重要。
并且孩子在家长身边的时间远远超过呆在教师身边的时间。
孩子在家长面前往往是最真实的。
家校共同沟通、共同参与教育、共同参与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家长们言行的自律与示性。
4、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在遵规守纪、学习、礼仪、劳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以外,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教师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期终根据每一项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写出具体的书面评语。
总之,多主体参与评价,能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积极因素,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
能很好地约束学生预防和克服不良习惯,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学生的午餐情况看来,我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大有好转,全校水电费与课题开展前同期对比减少了13.1%。
(二)激发学生的成长驱力
在传统学生评价实践中,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没有任何权利,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
现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强调评价过程的人文因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让被评价者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
而且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表现的回顾、反思,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对自己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在实施评价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表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小组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等,班主任结合各项评价对学生进行总的评价。
这种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显得尤其重要,学生能充分
认识到集体对他的关心,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发展。
而启发性、赏识性、激励性即时评价,互动的即时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树立了自信,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
以往在每周文明班的评比过程中,能做到一个星期天天100分的班级不多,每个年级最多有一个班能做到,现在每周每级均有一个以上的班级能做到天天做足100分。
三、以评为载教师绽放精彩
(一)教师的科研能力逐步提高
在评价研究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教师科研意识和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常置身于教育科研活动之中,科研水平逐步提高,从以前的“教书匠”逐渐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1、多渠道吸收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在平时的相互听课和交流中,教师们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取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让评价的形式越来越多,评价的语言越来越丰富,教师们的不断创新给评价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引导老师“积累是研究的基础,是撰写科研论文的开始”。
我们要求老师养成写教育随笔的习惯,每月至少要写一篇关天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的教育随笔,我们一直坚持走这条路,终
于尝试到成果的甘甜,教师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获奖的喜人局面,实现零的突破。
近两年来,叶伟强校长撰写的《营造和谐大环境,创品牌特色学校》和妙霞老师撰写的《从我的教育故事中想开去》等8篇论文分别获得省市镇的奖励。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日趋科学
在实施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后,我们发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点也随之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1)注重全面性。
老师们在研究新的评价体系、选取评价容时,既关注知识和技能,又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们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行为文明、自强自信等诸多因素,都进入了教师评价的视野,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体现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2)注重发展性。
老师根据学生在各大项的评价指标中的得分分析学生的情况,不仅看到学生现有的水平,还看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让评价成为激励成长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发展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去享受成功的愉悦,鼓励学生从评价中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3)注重特殊性。
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在制订具体评价容、细则和操作办法抓住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为每个学生都能提供发展和竞争的平台,接受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重视
差异、尊重差异,平等地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尽量创造展示学生闪光点的平台。
四、以评为载家长绽放精彩
(一)转变家教观念,改进家教方法,提高家教水平
由于新的评价不再只关注分数,而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心理品质、学习方法等全面关注,这一“指挥棒”不仅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对家庭教育也有非常明显的指导作用。
过去,许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了”。
家长通过参与孩子的评价,都形成了共识:“现在的小孩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全面发展”。
对此,家长们更加意识到对小孩的教育“要抛开传统的观念,我们不单要成绩,更要能力,而且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的长处,有哪些兴趣爱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对家庭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性。
”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有教师教,家长就可以不管了;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孩子犯了错,就一味地打骂、指责”。
后来通过参与评价,家长说:“我们看到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劳累的工作,我们也对孩子多了一份关心,少了一份苛责,孩子却更懂事、更努力、更爱学习了。
”
(二)增强家校联系,形成了家校教育的合力
评价时,我们注重家长的参与,经常开展访问、座谈、联络、家长寄语、周末家长开放日、给子女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家长与学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促使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观
念等多方面的不断变化。
教师既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也了解学生在家情况,更能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文化、家庭教育情况。
由家长对孩子在家庭的各种表现做出实事的全面的评价,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评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新的评价方法促进了家长的参与,使家庭、学校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地教育学生,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3、发挥家长评价的激励功能,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在实施新的评价方法中,我们着重设计了家长评价这一项。
结果发现,这就给学生与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
家长的评价不仅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减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使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同时也使孩子们看到家长对自己的认可,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新的评价同时有利于吸引并组织家长参与其孩子的教育活动,与孩子进行零距离接触。
家长作为评价者的新角色,将有利于具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增强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意识,提升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层次,有利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去发现他们闪光点,他们的光彩才能得以绽放。
参考文献及资料:
1、龚孝华著《变:学校教育评价观探索之旅》[M]教育科学学2007年版;
2、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大学.2002年版;
3、雁冰著.《课程评价论》[M]教育.2002年版;
4、侯光文著.《教育评价概论》[M]:教育.1999年版;
5、玉琨著.《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1999年版;
6、红著.《班主任管理的新趋势》[J].中小学管理,2008,(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