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电影里的配角才是历史的主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问西东》电影里的配角才是历史的主角
推迟了六年才上映的《无问西东》有人说好,因为有“情怀”也有人说烂,剪辑生硬,台词尴尬一直在强调的“真实”也似强拉硬靠
但如果你了解了影片中那段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便会理解
导演想要表达却没表达清楚的所谓“情怀”与“真实”西南联大校歌
“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
电影中那些充当背景的配角们才是改变历史的主角片尾长
达七分钟的彩蛋已经给出了解释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蒋南翔高呼“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随着入侵者自北而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都城北平沦陷,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机关等各类单位团体开始撤离或者说是逃难8月1日,教育部拟定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北大教授在长沙临时大学合影当时逃离的不仅是人才他们
还带走了能带走的一切物资为民族复兴做准备
然而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迁往昆明并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时的知识分子可以
按照年龄分为三类老年人殉国,中年人出走,少年人反抗少年无知无畏,充满了复国的勇气而年纪越大看的越多,便越来越有种悲观的倾向
当时的日本人常逼着北平的人们为他们占领中国城镇开庆
祝会就是在一场这样的会上中学生邓稼先将日本国旗撕碎
扔在地上踩事后,有人对校长说“邓稼先的事迟早会被人告密,这样太危险了,想个办法让他走吧”
这时的邓父邓以哲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北大哲学系主
任在送别儿子的时候说“儿啊,你要学科学,科学对国家有用”对于学哲学的邓以哲来说这话并不是对他自己毕生所做研
究的否定而是在民族危难之时对于自强的呼声最终他没有走,也没有去日伪的学校任教而是靠变卖家中古董一直撑到抗战胜利
邓稼先西南联大毕业照
北平沦陷时闻一多和妻子正分居两地他带着三个小的孩子
留在清华园(最大的六岁,最小的还在吃奶)妻子带着两个大的孩子回家探亲
当时闻一多给妻子写了一封信来表达对于当时局势的看法“于家的话,当然是缓和下来,我就不用走了,很好;但是于
国来说,缓和了不见得是个好消息。缓和就是不抵抗,不打了”
所以在当时文人的心里还是很矛盾的但无论是怎么想的大多文人还是或跟随大部队或自己想办法逃出了北平尽管是仓皇逃离闻一多还是带着自己的一些手稿书籍闻一多一家当然也有没逃走的陈寅格的父亲陈三立当时已经85岁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陈三立绝不当逃难的中国人日本人知道他在圈里很有名望就来劝说他投靠日本这个做梦都在说着“杀日本人”的老人开始拒绝吃饭吃药绝食5天,就这样饿死了陈寅格在为父亲守灵时视网膜脱落医生劝他做完手术再去长沙否则可能导致失明陈寅格宁可失明也要走于是他守孝期满就直奔西南联大到达时已经右眼失明
陈寅恪与家人
就这样这些近代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陆续到达云南,在西南联大汇合
刚到昆明建校时“下无寸土,上无寸瓦”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被校长梅贻琦委以重任为学校设计校舍由于缺少物资只得盖起一座座茅草房仅有的青瓦被用在了图书馆铁皮用在了实验室
1938,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岳、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梁再冰、梁从诫(两小孩)
尽管如此房屋还是不够用很多教授学生都挤在一栋小房子
里住一个会议厅就摆了二十多张床
说是图书馆书架却是用肥皂盒和煤油桶搭起来的坐不下的
学生就跑到街头的小茶馆里学习
食堂也十分简陋只有桌子没有凳子八个人围着一张桌子站
着吃饭一进食堂,就能听见大家都在敲碗因为大家吃的是政府给的“公米”这种多年的陈米里面有谷、糠、秕、稗、石、砂、鼠屎及霉味所以被称作“八宝饭”
西南联大校舍
在《绝代风流》里曾经对于“八宝饭”有这样生动的描述:“八宝者何?曰:谷、糠、秕、稗、石、砂、鼠屎及霉味也。其色红,其味冲,距膳堂五十步外即可嗅到,对牙和耐心是最大的考验。谨将享用秘方留下:盛饭半满,舀汤或水一勺,以筷猛力搅之,使现旋涡状,八宝中即有七宝沉于碗底,可将米饭纯净度提高到九成左右。”
到了后来通货膨胀生活就更艰难了几乎所有教授都在想办
法挣点外快来贴补家用
朱自清当掉了自己的衣服和收藏闻一多自己刻图章物理系
教授赵忠尧在家做肥皂费孝通在街上卖大碗茶校长梅贻琦
的夫人在变卖万自己的所有首饰之后还上街摆摊卖起了糕
点
闻一多刻印
学生们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有的编辑,有的当家教还有的
去医院当护士、去电影院当放映员甚至还有女生在昆明开起了茶馆
不光生活艰苦当时的联大学生还有一门必修课就是“跑警报”日本飞机频繁来骚扰目的就是要击溃人们的意志
然而日本人并不了解中国人他们以为可以用恐吓和屠杀来
使中国人民屈服结果却恰恰相反
被炸毁的校舍
所有联大人坚持着自己的真实那就是用坚持学习来表明自
己的不屈服
警报响了就跑在山里写写作业、打打桥牌飞机走了再回来补课《吴宓日记》中说“跑警报是为少年男女提供爱情的绝佳机会”诗人冯志则认为“跑警报可以亲近大自然”
没有人被击溃单脚的潘光旦还在球场打球华罗庚每天拖着
瘸腿步行十几里去联大教课60多岁的马约翰每天身体力行穿着短袖短裤带学生锻炼
马约翰
所有西南联大人都“直觉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西南联大的8年时间里共计招生8000多名毕业时只剩下3800多人看似淘汰率极高实际上其中不乏为国捐躯的同学走出来的人2位获得诺贝尔奖4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将8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