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惠金融建设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普惠金融建设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X年以来,X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验区。
人民银行X中支积极落实相关方案、规划、制度和措施,努力探索,先行先试,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利性和满意度明显改善,被评价为“扎根农村基层、实现农金对接、立体化社会管理、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四个精髓”。
人民银行X中支对前期X农村金融改革创实践进行了总结,建议从完善配套服务机制、用好用足金融惠农政策、普及金融基础设施、健全农村信用体系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农村普惠金融。
X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情况。
(一)构建系统性政策扶持体系,出台配套方案措施。
一是高质量制定总体方案和配套政策。
出台了《X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共建X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备忘录的实施方案》等X多项配套政策,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完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着手推动普惠金融。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X年X月,X 市政府与人民银行X分行签订《共建X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备忘录》,市、县两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
领导小组,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成员单位,把落实情况作为“一把手”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建立起“政府主导、人行推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是高标准建立政策支持体系。
发挥货币政策的撬动作用,综合运用降息降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再贷款、再贴现工具运用,引导金融机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X年以来,共降息X次,降准X次,发放支农再贷款X.X亿元,在全省发放首笔扶贫再贷款X亿元,共释放流动性X.X亿元,贷款年均增速达X.X%。
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意愿。
争取省政府第一批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X亿元,设立各类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近X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达X个。
(二)发展多层次融资渠道,增加金融供给主体多样化。
一是利用自主开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系统,将信用等级为A-以上的优质企业,向X金融工作局优先推介为上市后备名单或推荐进入“新三板”挂牌交易。
目前,X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总数、新三板企业数量在广东山区五市排名第一,X年以来企业直接融资X.X亿元。
二是针对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好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政策性金融工具。
截至X年X月末,农发行X分行实施了X个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支持江南新城、金山片区的土地整治收储项目、兴宁棚户区建设项目等,贷款
合计X.X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发放的土地储备贷款余额达X.X 亿元。
三是创新符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特点的金融服务,全国首单商业银行全程参与的,涵盖股权及债权一体化综合融资服务模式的PPP项目成功落地。
目前辖区已有X个PPP项目,银行授信额度X.X亿元,已发放贷款X.X亿元。
投资总额X.X亿元的韩江高坡水利枢纽工程是首批国家层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X宗试点项目之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预计将来可引进社会资本X.X亿元。
(三)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支付广覆盖。
在全省率先实现乡村金融服务站全覆盖、率先推广小额取现“村村通”工程,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X%。
推动助农取款服务点机具加载银行卡转账、普通消费、代理缴费、缴存领取社保金等便民支付功能,推广POS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业务,扩大现代支付工具在农村的普及应用。
截至X年X月末,农村人均持有银行卡X.X 张,比X年末增加X.X张;X个助农取款服务点累计办理取款X.X万笔,累计取款金额达X.X亿元。
试点推行“农村电商+助农取款”惠农便农新模式,在已有助农取款服务点上叠加农村淘宝服务站,构建起商户、银行、农村电商及群众等四方共赢的新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地区支付通道供给。
大力推动金融IC卡应用工作,推
动金融IC卡在公交领域、菜市场、物业门禁、志愿者卡的应用。
如在梅县区扶贵市场拓展金融IC卡在菜市场的应用,为居民提供便利化的支付环境。
发展普惠金融的思路。
目前,X农村普惠金融建设还存在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广度和深度、农村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和定期更新机制缺失等问题,为此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完善配套服务机制。
系统梳理涉及“三农”、中小微企业、助学、就业、保障房等领域的财政扶持政策,整合扶持资金,尽可能以担保、保险、贴息等方式集中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
减轻或者免除不必要的费用负担,如减免农村住房确权、登记、办证、评估等各环节产生的费用,让利于民。
强化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农业保险品种,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多层次巨灾保险体系。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普惠金融建设,推广PPP模式,打造政府基金+民间资本+产业链金融的新型普惠金融模式。
(二)进一步提升金融基础服务水平。
一是优化金融网点和支付手段。
优化农村物理网点布局,持续推进产品下沉、人员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着力增强农村网点金融服务功能。
加大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移动金融服务推广力度,推广“助农取款+农村电商”、“助农取款+移动支付”模式,真正打通基础金融服务“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