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和谐发展,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文章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打造鲜明特色的高素质中青年教师队伍;大力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推进工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师资队伍新建本科院校建设
[作者简介]郑锋(1973- ),男,河南商城人,南京工程学院人事处,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江苏南京 211167)[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学术场域内大学教师行为研究——基于我国学术职业变革与发展的视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12yjc88015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60-02
伴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
步伐的不断加快,为积极应对经济、科技等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先后批准设置扩充一百多所新建本科院校,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达270所左右。

“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任。

”对于处于特定转型时期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十二五”期间,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和矛盾需要正确处理和协
调,但是,如何建设一支适应跨越式发展和本科教育需要且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这类院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1.高层次人才紧缺。

能够发挥领军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匮乏,在本学科领域能够发挥骨干作用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匮乏,在本学科领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匮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团队尚未形成,严重影响了新建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

2.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

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把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但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相比,师资队伍整体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能力还不够强,人才队伍的技术应用和创新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师科技开发、应用实践、教学创新的投入与成效,也严重影响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等各项改革的进程与成效,影响了学校特色的凝聚和彰显。

从国际应用型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来看,应用型大学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素质,目前,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能力以及专业教育实践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实践教学队伍中,教师在教学、科研及科技开发应用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特色不够明显。

3.新进师资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
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这些年,新建本科院校都不约而同地提高了对引进人才的学历要求,但是,存在的客观问题是,虽然新的高学历师资具有较好的学术理论功底,但是在教学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

二、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1.突出重点,重点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第一,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格局。

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拓宽教师来源,切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速度。

在人才引进中,补充博士毕业生与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相结合;对新进青年教师强调要从国外著名大学和国内著名高校选调博士毕业生;人才引进的渠道由国内高校为主向海内外高水平大学、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为主转变,重视吸引具有海外学习、工程实践和研究经历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第二,完善多元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学术拔尖人才和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建立完善学校学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教学名师计划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层次队伍培育机制,通过考核和奖励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岗位职责和发展方向,实施动态管理,使人才在使用中持续健康发展,激励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第三,构建高层次人才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设立高层次人才国际学术交流基金,重点资助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到海外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和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技术开发研究,跟踪国际技术创新前沿,提高与国际同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为其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思想提供更多机会。

第四,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为学校所用。

采取师资共享、专兼结合、柔性引进、项目合作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引入(聘用)国内外优秀人才;确立“不拘一格,广纳贤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通过外聘教师,弥补部分学科专业师资的不足;通过返聘对学科专业建设需要且热衷于教育事业的退休教师,为学校建设发挥余热;通过聘任一批对有益于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优秀人才为兼职教授,每年不定期地到校开展教学、科研和指导青年教师工作,为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服务;注重从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机关招聘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同时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各类高层次、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到校兼职。

2.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素质中青年教师队伍。

第一,建立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

对没有任教经历的新进青年教师全面实行助教制度,教师在助教期内应该认真履行对学生课内外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辅导职责,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工作。

助教期内实行坐班制,享受相应待遇,对没有完成助教任务的教师,不得安排单独承
担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也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建立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

对青年教师要配备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导师,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和师德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尽快熟悉大学教师角色的要求,尽早融入学科专业建设中去,提高他们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完善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发挥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效用,学校将把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业绩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晋升正高级职务、岗位聘任、聘期考核的基本条件。

第三,完善教师在职培训进修。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教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制订培养计划和激励政策,将学历教育培养与非学历教育培养有机结合;继续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参照引进人才的规定,对通过在职培养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费或项目资助费;积极支持并组织广大教师参加以提高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师职业技能为目标的进修与培训。

第四,加强中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赴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兼做班主任等,切实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通过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加强过程考核,确保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扎实有效地推进。

特别是从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应通过参加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和产学研合作
教育,参加科技研发、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工程实践锻炼,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掌握工程实践和工程试验。

第五,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支持教师以国家、省政府留学基金等形式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深造,投入专项经费,加大选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力度,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与重点实验室做访问学者;积极拓宽渠道帮助教师赴海外留学深造,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以竞争优选的方式选派和推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出国(境)进修深造,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整体素质。

第六,加强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支持广大中青年教师开展探索性研究,切实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以项目为驱动,鼓励并支持中青年教师参与企事业单位等生产、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程技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并支持中青年教师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对获得国家、省基金项目的教师给予一定额度的经费配套,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重点奖励获得校级以上奖励的突出教学科学研究成果,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科学研究。

3.大力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

第一,以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或国际国内重大合作项目为依托,以重点建设学科、品牌特
色专业和重点建设实验室为支撑,突破学科壁垒和人才壁垒,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加快人才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培养和建设一批人才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学术思想活跃、发展态势良好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最终形成品牌、特色优势。

第二,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纽带,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培植教学团队,依靠教学团队的整体作用,加强教学信息平台建设力度,拓宽教与学的互动渠道,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平台,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挥教学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广大教师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研究、实践性教学。

第三,积极探索人才组织新模式,建立和完善依托学科带头人凝聚学术队伍的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使人才队伍建设与创新团队和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4.推进工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工程实验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技术力量。

建立完善工程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为工程实验教师提升专业技术职务、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工程实验技术人员致力于实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行实验实训设备的自制、改造、维修和功能拓展;有计划地组织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前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专项技术培训,解决实验室在理论、技术、科研、管理、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鼓励和支持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通过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科研项目的开发来提高教学能力和实
践技能;改革用人制度,加大聘用力度,实行多元化用人模式,制定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岗位责任、任期考核、津贴分配的政策,努力建成一支固定与流动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献身实验科学、爱岗敬业、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工程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5.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把师德建设作为搞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的着力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有关师德建设的有关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把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作为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立师德评价体系和师德监督机制,健全教师评教及教学质量跟踪体系,使教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遵循学术道德;引导教师跟随时代发展步伐,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自觉性;继续开展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引导教师自觉抵制各种学术腐败,优化学术环境。

严格考核管理,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
务聘任、公派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6.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

树立紧紧依靠教师办好学校的意识,强化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风尚;建立尊重人才的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健康的学术气氛、协调的工作氛围,鼓励探索,鼓励脱颖而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变人才拥有优势为人才产出优势;及时了解学校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引进人才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主动听取广大教师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特别是对学科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政策,完善管理制度,千方百计创造良好条件使广大教师安心工作、多出成果,体现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创建人才辈出、业绩显著、声誉日隆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王玉丰.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蓬勃兴起的原因探微[j].高教探索,2010(6).
[2]郑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江苏高教,20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