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与变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与变革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周代已逐渐从奴隶制进入到封建领主制。神权统治逐渐变为王权统治。乐舞的重要功能不再是娱神、通神、求神了,而是更直接的为周王的统治服务。强调乐舞的教化作用。以不同规格的乐舞,作为划分不同等级的标志之一,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由周代制定的这一套礼乐制度,一直影响到后世,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神圣的“先王之乐”。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对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礼崩乐坏”,西周建立的礼乐制度被破坏;民间舞兴盛;表演性舞蹈有了新的发展,并令人注目的参与政治生活;在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中,各家阐述了不同的乐舞理论,尤其是儒家学派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强化舞蹈的教化和政治作用

周朝建国初期,即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礼作乐,建立一整套礼乐制度,宫廷设置了相应的乐舞机构,掌管各种礼乐事宜。

历史上著名的《六舞》(《六代舞》)、《小舞》(《六小舞》)都是在这个时候集中、整理、加工编排的。《六舞》包括《云门大卷》(云门)、《大咸》(咸池)、《大韶》(韶)、《大夏》、《大

濩》、《大武》六个乐舞。除《大武》外其余五个舞都是前代遗存的,是以歌颂各氏族首领为内容的乐舞。《大武》则是以歌颂武王伐纣取得胜利为内容的“武舞”

周代用这些乐舞作为教育“国子”的课程之一。《六舞》又是周代主要的成套祭祀乐舞。各乐舞用于不同的祭礼,,从舞蹈发展角度看,周代集前代乐舞之大成,珍视传统并继承传统。正是由于有周初对这些乐舞的徽记、整理,才使《大韶》《大夏》《大濩》等舞,能流传百年甚至上千年;从舞蹈的政治作用看,周代充分利用乐舞的特殊功能,有效的为其统治服务。加强等级观念,区分上下尊卑,都以乐舞作其标志之一。如: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六舞》之《大武》:

史料丰富、艺术水平比较高、结构较复杂完整、表现手法较丰富。各种史料对《大武》的描述;

《大武》的成就:1、武王伐纣是为了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大武》的主题思想,正是歌颂武王领导的这场战争。2、《大武》是手执武器的战舞,从原始时代“刑天式之乐”等,到历代歌颂战功的“武舞”,这种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经存在,而《大武》则发展了这种舞蹈形式,并有所创新。

周初制定的《小舞》(六小舞)是教育少年“国子”的必修课。有“掌国学之政”的乐师任教。《小舞》同时也是周代

著名的祭祀舞蹈,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当然,周代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六小舞》,不是照搬某些原始舞蹈,而是经过整理的、规范化的继承前代的舞蹈。

周代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还有《舞勺》、《舞象》。《周礼。乐师》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按年龄不同,运用不同的教材,循序渐进。

周代制定的礼乐制度,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承袭,形成了一套“雅乐”体系、“文舞”与“武舞”是歌颂历代封建帝王文德与武功的固定程式,只是按时代、人物不同,填入大同小异的歌词内容。“文舞”执籥翟,“武舞”执干戚。雅乐在以后长期的封建社会里,逐渐成为刻板而枯燥的仪式。连统治阶级自己也不爱看不爱听了。雅乐在创立后的不久的春秋战国时代就“礼崩乐坏”,不再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但雅乐体系并未完全崩溃,相反,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正声”,各朝代均不断增修变化,以适应自身的政治需要。

二、“礼崩乐坏”与民间舞兴盛

西周灭亡,东周前期称“春秋”后期称“战国”,此时周王室失去对诸侯的控制能力,春秋至战国,铁器的普遍使用,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改变,较先进的封建地主制在各诸侯国

确立。这一时期,各阶级、阶层之间,斗争及其复杂、激烈,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动乱、变革的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对舞蹈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周为强化统治而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随着西周王权的崩溃而“礼崩乐坏”。清新活泼、充满生机的民间舞却迅速兴盛起来(西周或西周以前的任何时代,民间舞一直在人民中间流传)

“礼崩乐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区分等级标志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二是被奉为先王之乐的雅乐,由于长期用于礼仪祭祀,已成为一种固定而刻板的程式,乐舞本身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与“礼崩乐坏”同时出现的是民间舞大为兴盛。

这一时期的民间乐舞大量见载于《诗经》、《楚辞》等典籍。《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雅”、“颂”是贵族士大夫的作品,“风”是各地的民歌

《诗经》所载民歌,许多是描写男女情爱的,从原始社会起,男女之间的性爱、情爱总是民间歌舞表现的内容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风俗祭祀舞,是对前代传统的继承。“傩舞”“巫舞”普遍流行,楚国的“巫舞”最盛。屈原的《九歌》是在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创作的。

春秋战国时代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各类民间舞蹈十分兴盛。它一方面冲击了传统的礼乐制度,使雅乐黯然失色;另一方面,促进了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培育了技艺更高的专业

舞人(女乐)

三、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一)表演性舞蹈艺术的发展

从奴隶制时代就已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供统治阶级欣赏娱乐的表演性舞蹈,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更大的发展。它表现在:(1)专业歌舞艺人人数增多,他们的足迹遍及各诸侯国(2)技艺水平提高,出现了少数著名舞人(3)统治阶级醉心于乐舞享乐,以致影响到他们的政治生活,甚至在争霸斗争中利用女乐歌舞作为工具

任何一种表演艺术,他们的根源往往出自民间,但他们的发展与提高却离不开专业艺人的努力与创造。春秋战国时代,这类专业乐舞艺人(女乐、倡优)的人数逐渐增多,他们是推动当时音乐舞蹈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这只队伍的存在和壮大,是与统治阶级极力追求声色享乐的社会需求分不开的。

楚舞的审美特征,主要可说是袅袅长袖、纤纤细腰、飘绕萦回的舞姿变化莫测,如浮云,似流波,给人以虚幻飘逸之美。

舞人以腰细为美,也是楚国风尚。出土文物中的楚舞形象,大多是舞长袖、扭细腰,特别是曳地长裙和向上翻卷的裙边,更衬托出舞人纤丽娟秀的身姿。这种舞蹈形象,几乎成了战国时期文物中舞人的共同特征。图示:

“楚舞”并不仅仅是曳长裙、扭细腰、婉约多姿的一种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