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媒介形态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媒介形态演变
目录
一:媒介在古代的定义
二:非语言传播媒介
(二)体外实物媒介
1:时间媒介
1)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2)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2:空间媒介
1)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2)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三:小结
一:媒介在古代的定义
媒介在中国古代是分开使用的。
“媒”更多是对媒人和媒婆等中间牵线的人的简略称呼,后来引申为事物出现的诱因,而“介”是指处于两者之间的物体。
在史前文明到现代文明,人类的交往和沟通(即传播:communication)是媒介产生的直接动因。
如果将承载传播功能的实物都归纳到媒介范畴,人的肢体也可视为一种简单直接的媒介,它所产生的表意符号为非语言符号的体态语言。
其他的媒介符号大体可分为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和听觉上的非语言符号。
在本文探讨的范畴只限于事物,尽量避免带入过多含混不清的定义。
二:非语言传播媒介
非语言传播媒介就是拥有社会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的解释、发出、接收甚至反馈的除言辞以外的人类属性和行为1。
当人类使用自然物体来对抗自然提出的问题和挑战时,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交往开始了质的飞跃。
非语言媒介包括体态符号媒介和体外实物媒介,如“结绳记事”、烽火、狼烟、信号弹、玉石、岩画,雕刻等等。
其中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新闻传播媒介我们把它们划归到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形态范畴之中。
1常淑敏:《试论史前媒介生态中非语言媒介的演变》,《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二)体外实物媒介(一在王青的作业里)
实物媒介就是早期人类共同约定或习俗产生的可以被整体社会认同的表意物体和事项。
不仅包括与语言文字声像有关的,与通讯有关的实物,而且本身是被传播的内容和承担表意的载体。
例如原始时期的结绳记事、贯穿整个人类文明进化的战争信号——烽燧、狼烟、还有充满艺术气息的岩刻、壁画以及乐器等等。
这些实物由于人类沟通交流的需要被生产出来,这些被生产出来的实物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按照哈罗德·英尼斯的理论将体外实物媒介分为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二者的区别在于时间媒介有被完整保存的可能性,而空间媒介有破除距离桎梏的能动性。
在时间和空间媒介的系统下又将这两大类体外实物媒介分为表意载体可分割和不可分割型。
表意即为实物要传达的信息,载体即为实物本身。
观察所有体外实物媒介不难发现,直观表意的媒介大多都无法离开实物本身单独存在,实物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表意,例如烽燧,这种实物传达的“军事”意象是不能被剥离开被传达的。
相反,表意载体可分割型的媒介大体上可以脱离实物、独立表意。
例如岩画、壁画等,就算没有岩石和墙壁,这幅画仍然可以被拓在布面或者纸张上传达自身蕴含的信息。
这些媒介的采用,意味着人类传播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进军了2。
时间媒介
时间媒介具有耐久性,但不适于搬运3。
虽然这种媒介不便携带,但可以克服时间障碍,与口耳传播时代相比,用岩画来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确定性。
石头、青铜器、墙壁,印章,甲骨,还有石雕等等都是可以和时间抗衡并可被大部分完整保存的实物媒介。
在中国古代,实物媒介按照时间走向排列都有:结绳记事、牛角、鼓、玉石、岩刻、壁画、彩陶、雕塑、面具、甲骨、钟鼎、简牍、布告、榜、旗牌、揭帖、露布、信幡、诏书、广告牌匾、书信、邸报、小报、辕门抄、图书、乐器等。
其中体外实物非语言新闻传播媒介有:结绳记事、鼓、钟鼎、信幡、烽燧、狼烟等。
1)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直观表意的媒介大多都无法离开实物本身单独存在,实物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表意。
这种媒介形态占据了中国古代媒介的半壁江山,当人类开化程度还处于野蛮混沌的时代,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运用自然来对抗自然,这些自然物只能是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形式被运用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
从以上罗列的所有实物中,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的时间媒介有:结绳记事、信幡。
a)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30
3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P198.
结绳方法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
可见绳结在当时已经演化为一种信息传播符号了。
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
在众多历史教材上我们不难看到这种方式记载了部落渔猎的数量,然后将这种“新近的信息”公之于众,使得部落的每个人都获取这样的信息。
这种结绳记事的新闻传播媒介以比较简单易行的方式向特定的受众群体传达了新近的信息,取之于自然却以抽象的表意来广而告之,可见原始部落已经开始探索更加具有人类能动性的传达信息的方式。
其中包含的表意简单却不失直白,这种手段使得信息的到达率相比之前无媒介使用的状态有所提高,这种信息传达的方式也使得社会的透明度变高,使得受众群体都有机会获取信息。
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使得社会文明向前迈进,在不断变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依旧存在。
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b)信幡
三国时,曹魏统治的地区,除继承春秋战国以来的铜符和秦汉时的竹符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通信符号——信幡。
信幡是一种用各种不同图案和颜色制成的旗帜。
魏国用青龙、朱鸟、玄武、白虎、黄龙五种幡作为宣诏不同地区的信号。
青龙幡用以诏示东方郡国,朱鸟幡用以诏示南方郡国,白虎幡用以诏示西方郡国,玄武幡用以诏示北方郡国。
畿内则用黄龙幡。
到晋朝时,这种信幡仍然运用,只不过图案和颜色简化,对四方全只用一种白虎幡,在幡上写上鸟书,取其飞腾轻疾意,这是一种表示要出兵的信号。
主和的信号则另用一种画有黑纹白虎的驺虞幡表示,扬起驺虞幡意为向对方宣告谈和。
2)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表意载体可分割型的媒介大体上可以脱离实物、独立表意。
就算与媒介实物剥离,媒介所承载的表意符号依然可以单独存在。
包括岩刻、壁画,其中与及时通讯有关的新闻传播媒介几乎没有,在此文中只粗提一下表意载体可分割型的实物媒介。
岩画和壁画是在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或在露天单个的巨石上进行绘、刻、雕制而成的艺术品。
史前岩画,所负载的信息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有这样几类:远古人类生产和家居生活的画面;性与生殖;宗教仪式;战争以及各种符号等。
小结:最原初的媒介,其形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各自的不兼容性以及表意的简单直白性。
人类社会的文明作用于新闻传播媒介使其更加先进复杂,同时新闻媒介也促使人类社会文明向前迈进。
人类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媒介形态兼容性的方向前进。
空间媒介:
在人类追求传播空间和传播速度的不懈进程中,“自古以来,就有种种空间媒介被设计
出来。
如火炬、烽火、狼烟、号角、铎、鼓等。
这些信号,多借助转播系统,能迅速地进行远距离传送。
其中,不乏能传播相当复杂地内容的符号体系”,空间媒介虽然轻便,但是不具被保存的持久性。
1)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a)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是古代
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古代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
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
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
烽燧的存在使得古代的军事信息传播不再被距离
大大限制,声音传播过渡到光影传播,听觉传播迈向视觉传播。
这种智慧大大缩减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距离阻碍,烽燧的存在也反应了当时社会战争不休的特点以及人类运用实物解决敌对问题的一种手段。
烽燧有特定的传播内容并拥有特定的受众,烽燧在古代军事情报传达中充当着“一把手”的角色,这无疑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所以将其列入古代新闻传播媒介是无需置疑的。
b)狼烟
烽火、狼烟的使用于烽燧紧密相关,狼烟在微风的环境中能保持更好的直立性,这种本能的属性使得狼烟具有更好的将信息传达到军队眼里的不可替代性,所以这种媒介是一种突破了短距离桎梏的空间媒介,虽然狼烟本身不具有被长时间保存的性质,但是这种特定表意的媒介可以被源源不断地点燃以传达最新的军事信息。
2)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a)鼓
击鼓无疑是空间媒介的最好例证,它是通讯的常用媒介。
鼓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制成的,一直用来传送消息。
有些非洲鼓敲起来非常响亮,声音能传到三四千米外。
击鼓时部落间依次传下去,可以使信息传得很远。
的确,早期空间媒介的多数用途是传递战争中的军事信号,鼓也不例外。
b)铎
铎是一种汉族古乐器,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
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
其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
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
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
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
木铎,木舌金铃。
据说在夏商周时期,就曾经有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这些与古代新闻发布与采集十分相似。
木铎和金铎因其形制差异,使用场合也不同。
“文事奋木铎,武
事奋金铎。
”即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木铎,打仗时则使用金铎,这种
差异也许是因为金铎声音更响亮的缘故。
根据《周礼》的记载,攻战时当先由司马司振金铎发出号令,军将以下闻之即击鼓,鼓声大震,军心鼓荡,故有“以金铎通鼓”的说法。
不过,这种振铎以通鼓的规则,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国语·吴语》有云:“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皆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从这段文字来看,似乎是鼓声先起,随后丁宁(铜钲)、錞于(金錞)、金铎等各种铜质军乐器才一起发动,兵士欢呼响应,士气鼓荡,军心振奋。
相比而言,为辅佐政令文告发布而使用的木铎,声音当更温和些。
作为一种听觉符号传播媒介,铎所传达的声音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这种声音的传达不可脱离铎本身存在,因为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它形成了自身的表意标志,这种辨识特质不能被其以外的任何实物所代替。
小结
社会文明催生了众多的食物传播媒介,实物传播媒介反过来又作用于人类文明。
实物媒介从一开始的不兼容性逐渐走向合并,单个实物媒介和多功能角色实物并没有因为一个新实物的出现而被替代,新的媒介占据主导地位,旧有的媒介依然承担着自身的传播的功能。
在很大程度上,媒介技术决定了媒介的走向,但是技术发展的缘起还是处于人类想要改善自身以追求更便利的劳动手段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们在分析媒介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其背后的人文环境,媒介是一个生态,媒介生态是人类文明生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