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两栖爬行类主要物种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鳗鲡
分类:鳗鲡目ANGUILLIFORMES 鳗鲡科Anguillidae
拉丁文: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长,圆筒形,尾部稍侧扁。
上下颌具细齿。
鳞甚小,隐埋于皮下。
背、臀鳍低,基部长,后端均与尾鳍相连。
胸鳍小,圆形。
腹鳍缺失。
体无斑点。
江河性洄游鱼类。
海中产卵。
仔鱼为透明的叶鳗,春季,当仔鱼发育成幼鳗时,成群游入江河,在于支流或湖泊中肥育,成熟后降河泅游至海中繁殖,以食小负、蟹、虾和水生昆虫为主。
一般夜间活动。
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多脂、营养丰富。
现已进行人工养殖。
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各河流。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2)光倒刺鲃
分类: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拉丁文:Barbodes (Spinibarbus) caldwelli(Nichols)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稍呈圆筒形。
吻较圆钝,须之对。
鳞大,侧线鳞川~26。
背鳍无硬刺,在背鳍起点处有“平卧向前的尖刺,埋于皮内。
中下层鱼类。
喜生活于水流较急、砾石底质、水色清澈的江河中。
杂食性,食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屑等。
在水流湍急的江段产卵。
最大个体可长至12中斤。
肉鲜嫩,可作为山谷水库的驯化收养对象。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3)鲤鱼
分类: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拉丁文: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长,略侧扁。
须2对。
下咽齿呈臼齿形。
背鳍基部较长。
背鳍、臀鳍均具有粗壮的、带锯齿的硬刺。
多栖息于底质松软、水草丛生的水体。
冬季游动迟缓,在深水底层越冬。
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一般于清明前后在河湾或湖汉水草丛生的地方繁殖,分批产卵,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
适应性强,能耐寒、耐碱:耐缺氧。
可在各种水域中生活。
为广布性鱼类,个体大,生长较快,为淡水鱼中总产最高的一种。
鲤鱼养殖历史悠久,经过长期人工选择,业已培育出许多养殖品种,如江西、浙江的红鲤均为优良品种。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4)鲫鱼
分类: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拉丁文: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Linnaeus)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侧扁而高。
头较小,吻钝。
无须。
下咽齿侧扁。
背鳍基部较短。
背鳍、臀鳍具粗壮的、带锯齿的硬刺。
为广布、广适性鱼类,分布自亚寒带至亚热带,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杂食性,食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及水草等。
繁殖力强,成熟早。
3~7月,在浅水湖汊或河湾的水草丛生地带繁分批产卵,卵粘附于水草或其它物体上。
为中小型鱼类,常见为
半市斤左右,最大达3市斤以上。
肉质细嫩、味鲜美,为广大群众喜食的上等鱼类。
广布于全国各水系。
鲫鱼的品种很多,金鲫便是鲫鱼的一个变种,经过长期培育和选择,即成为名贵的观赏鱼——金鱼,现己在世界各地饲养。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5)草鱼
分类: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拉丁文: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形与青鱼相仿,吻略钝,下咽齿2行,呈梳形。
栖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层。
为草食性鱼夹。
3~4龄成熟,4~7月繁殖,产漂流性卵.膜径5毫米左右。
生殖季节成熟亲鱼胸鳍条上出现珠星。
大型经济鱼类,最重达70市斤,生长迅速,3年鱼可达近10市斤。
肉质佳,产量高,为我国优良的饲养鱼类。
分布广。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6)鲢鱼
分类: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拉丁文: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Cuvier et Valendennes)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头大,;吻钝圆,口宽,眼位于头侧下半部,眼间距宽。
鳃耙特化,彼此联合成多孔的膜质片,有螺旋形的鳃上器。
鳞细小。
胸鳍未端不达腹鳍基部。
腹部狭窄,自喉部至肛门有发达的腹棱。
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适宜于湖泊、水库放养,天然产量也很高。
活动于水的中、上层,性活泼,遇惊后即跳跃出水。
4月下旬水温达18C以卜时,江水上涨或流速加剧时间开始产卵,产卵期持续到7月上旬。
受精卵吸水膨胀,随水漂流孵化,生长快,从2年到3年鱼体重可由2市斤增长到8市斤。
池塘养殖第二年即可上市。
最大个体重达40~50市斤。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7)鳙鱼
分类: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拉丁文:Aristichys nobilis(Ricardson)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头很大,几乎占身体长度的1/3。
吻宽,口大。
眼位于头侧下半部、,鳃耙呈页状,但不联合。
具螺旋形的鳃上器。
鳞细小。
胸鳍未端超过腹鳍基部。
自腹鳍至肛门有狭窄的腹棱。
活动于水的中上层,性较温和,行动迟缓。
以浮游动物力食。
在长江4年达性成熟。
4~7月,当水温在18C以上、江中涨水时产卵,卵漂流性。
生长迅速,1年鱼体重1~2市斤,一般3年鱼可长到10多市斤。
个体大,最大达70~80市斤。
天然产量较高,为重要纤济鱼类,也是我国优良的养殖鱼类。
分布全国各主要水系。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8)团头鲂
分类: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拉丁文:Megalobrama amblvcephaia Yih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高,侧扁。
腹棱自腹鳍至肛门。
上下颌角质较薄。
背鳍刺较短,其长度不及头长。
尾柄高大于长鳔3中,中室最大。
生殖季节雌雄体。
上均具珠星,雄鱼第1根胸鳍条肥厚,略呈波浪形弯曲。
适应于静水环境,通常在湖泊水草丛生的区域栖息。
草食性。
雌鱼2龄成熟,体重1市斤左右。
产卵期5~6月,产卵场一般具一定流水,静水中也能繁殖卵附着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
中型鱼类,最大达6市斤。
生长较快,肉味腴美。
含肉量多,深受群众欢迎,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
自古闻名的武昌鱼,乃泛指鲂和鳊而言,但目前普遍饲养的武昌鱼,主要是团头鲂。
原产于长江中游的湖泊,以湖北省梁子湖所产为最著。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9)翘嘴红鲌
分类: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拉丁文:Erythroculter ilisaeformis(Bleeker)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侧扁,头背面平直。
口上位,下颌坚厚,上翘,竖于口前。
眼大。
鳞小,侧线鳞80~93。
背鳍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
臀鳍条3,21~25。
生活在敞水区的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
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体重1市斤的个体能吞食4寸左右的鲢、鳙鱼种。
6~7月产卵.产卵场多在近岸水区,卵粘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
生长迅速,体型较大,最大者重达20~30市斤,常见为4~5市斤。
天然水体渔获物中占比重较大。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10)南方大口鲶
分类:鲶形目Siluriformes)鲶科Siluridae
拉丁文:Silurus soldatovi meridionalis Chen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外形与鲶相似。
口裂未端达到或超过眼中部的下方。
上颌须达到胸鳍基部。
胸鳍刺前缘具2~3排颗粒状突起。
尾鳍不对称,上叶比下叶长。
多栖息于江河缓流区。
性凶猛,白天隐居水底或潜伏于洞穴内,夜晚猎食鱼、虾及其他水生动物。
雌鱼体长达700毫米左右达性成熟。
4~6月,在江河砂石底质的激流浅滩处产卵。
卵沉性。
幼鱼喜集群。
最大可长至一百市斤。
经常捕获个体力20~40市斤。
是重要的大型经济鱼类。
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人江河中。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11)鲶鱼
分类:鲶形目Siluriformes)鲶科Siluridae
拉丁文:Silurus asotus Linnaeus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长,后部侧扁。
头平扁。
口大,口裂未端止于眼前缘的下方。
下颌突出,上下颌具细齿。
成鱼须2对1颁须达到胸鳍未端。
胸鳍刺前缘锯齿明显。
臀鳍基部甚长,鳍条数目多。
尾鳍小,微内凹,上下叶等长。
栖息于水体中、下层,尤喜在缓流和静水中生活。
性不活跃,白天隐居十水草丛或洞穴中,黄昏和夜间外出觅食,以小鱼、虾为食。
雌鱼体长200毫米左右达性成熟。
4~6月产卵,卵粘附在水草上。
在长江最大达5~6市斤,常见1~2市斤。
肉鲜嫩、少刺,为群众喜食的鱼类。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12)乌鳢
分类:鲈形目Perciformes 鳢科Channidae
拉丁文: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略呈圆筒状。
头尖,稍平扁。
口裂斜伸至眼后。
上下颌具尖齿。
头部覆盖鳞片。
背、臀鳍基部很长。
胸鳍、尾鳍圆形,腹鳍小。
闪猛性鱼类,常潜伏在水草丛中伺机袭捕食物,主食鱼、虾。
口腔内具辅助呼吸器,常吞吸空气,能适应缺氧环境。
产卵期在5至7月。
亲鱼将水草搅成环形的巢,产卵于其中。
卵为浮性。
亲鱼有守巢和护仔鱼的习性,最大个体重十余市斤,生长快,细刺少,是群众喜爱的食品。
分布很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几乎遍于全国各水系。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13)黄鳝
分类:合鳃鱼目Synbgranchiformes 合鳃科symbranchidae
拉丁文:Monopterus albus (Zuiew)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圆,细长,呈蛇形。
尾尖细,唇发达,上、下颁有细齿。
眼小,为皮膜覆盖。
左右鳃孔在腹面相联。
体无鳞。
无偶鳍,奇鳍退化仅留下不明显的皮褶。
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塘堰及稻田中,穴居,日间潜伏于洞穴中,夜间出穴觅食,为肉食性。
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及喉腔的肉壁表皮辅助呼吸,可适应缺氧的水体,且离水不易死亡、黄鳝具性逆转的特性,一次性成熟前均为雌性,产卵后,卵巢渐变成精巢。
雌鳝达性成熟最小个体长约340毫米。
产卵在洞穴中,亲鱼有护卵的习件。
最大可达1市斤。
分布广泛,产量高,肉味鲜美,具特殊风味,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分布于全国各类水体。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14)鳜鱼
分类: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
拉丁文: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
头大,口裂略倾斜,下颌突出,上颌后伸至眼后缘。
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
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
幽门垂200左右。
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域。
有在湖底下陷处躺卧的习性,夜间活动觅食。
凶猛性鱼类,食其他鱼类和虾。
生殖季节在5~7月,产浮性卵。
肉质优良,少细刺,向披誉为名贵鱼。
产最较高。
现已试行人工繁殖和饲养。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要水系。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1)灰鼠蛇
分类:有鳞目Squamata 游蛇科Colubridae
拉丁文:Ptyas korros
保护等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生活在海拔1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带,常活动於河谷,农田、路边和河边的草坡、灌木林下;能在树梢上爬行,故有过树榕之称,雨后常在近水处活动,一般不主动袭击人。
过树榕为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
过树榕在被捉住时,有断尾逃逸的习性。
体形特征体长:70-160厘米,体重300-500千克。
眼大而圆。
背面棕褐色或橄榄灰色,躯干后部和尾背鳞片边缘黑褐色,整体略显网纹。
上唇和腹面淡黄色。
食性捕食蛙和蜥蜴,间或也吃小鸟和鼠类。
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2)滑鼠蛇
分类:有鳞目Squamata 游蛇科Colubridae
拉丁文:Ptyas mucosus
保护等级:⒈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
⒉IUCN濒危等级:濒危;
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特征描述: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至尾部成为网状;腹面前段红棕色,后部淡黄色。
国内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于印度、阿富汗、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
生活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常出现在坡地、田基、沟边以及居民点附近。
行动迅速,昼夜活动,捕食蟾蜍、蛙、蜥蜴、蛇、鼠等,其中以鼠为最嗜好,在发现鼠时即快速追捕,鼠若逃入洞,也跟踪入洞捕捉,洞口比蛇体小时,便在洞口等待,及鼠再现于洞口,便闪电式似地将其捉住。
5~7月产卵,其时雌蛇于灌木丛中的落叶下面作盆状凹,将卵产于其中,随后雌蛇盘于其上保护之。
卵数7~15枚,卵径45~50mm×25~30mm,50~70天孵化。
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冬眠情况与灰鼠蛇同。
此蛇虽然会吞食其它蛇类,但常是眼镜王蛇的食物,此蛇的成年较大个体也怕眼镜蛇科的蛇类;性比较凶猛,攻击速度快,和其它蛇类一样,惧怕人类。
在福建城市边缘的个体要比山区里的大,颜色斑纹各异,和灰鼠蛇的最大区别是其腹部的颜色不是像灰鼠蛇那样黄。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3)眼镜蛇
分类:有鳞目Squamata 眼镜蛇科Elapidae
拉丁文:Naja naja atra
保护等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渐危
CITES(1995):附录II
特征描述:是眼镜蛇科的一种具有混合性毒素的毒蛇。
肉可食用,又可入药。
蛇体长1米以上,头部椭圆略扁,毒牙前面有沟,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状圈纹。
激怒时颈膨扁尤为明显。
颈部和躯干部的颜色和花纹变异很大,头和背部呈黑褐色,躯干部有环纹15个,腹部黄白色或淡褐色。
眼镜蛇生活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或平原地带的灌木丛、竹林中或溪水边。
耐热性较强,多表现向阳性。
主要白天活动,性凶猛,主要捕食其它蛇类、鼠类、鸟类、鸟蛋、
蜥蜴、蛙、蟾蜍和鱼类等。
长江中下游地带一般此蛇在12月初开始入洞冬眠,翌年3月上旬出蛰。
适宜气温为20~35℃。
多见5~6月交尾,6~8月产卵,每次产卵9~19枚。
雌蛇有护卵习性。
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岛、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湖北等省。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4)眼镜王蛇
分类:有鳞目Squamata 眼镜蛇科Elapidae
拉丁文:Ophiophagus hannah
保护等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
CITES(1995):附录II
特征描述:眼镜王蛇生性凶猛。
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它们的颈部两侧会膨胀起来,并发出呼呼的响声。
外形一般与眼镜蛇相似,蛇头部成椭圆形,颈部能膨大,但无眼镜蛇状斑纹;其与眼镜蛇的明显区别是头部顶鳞後面有一对大枕鳞。
眼镜王蛇体色乌黑色或黑褐色,具有40-54条较窄而色淡的横带,尾部为土黄色,腹部为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
体形较大,常长达3~4 m,最大长度纪录几达6 m,是世界上毒蛇中最大的一种。
头背除典型的9枚大鳞外,顶鳞之后尚有一对大的枕鳞;颈部扩展时,扩展部位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
背鳞中段15行,尾下鳞部分成单。
背面暗褐色或黑色,具横斑;腹面黄白色。
颈部腹面橙黄色。
幼蛇黑色,具34~45个黄白色环玟。
眼镜王蛇只分布在亚洲。
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
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及印度。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5)蟒蛇
分类:有鳞目Squamata蟒科Pythonidae
拉丁文:Python molurus
保护等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
CITES(1995):附录Ⅰ
IUCN等级:易危
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特征描述:我国产最大的蛇,体长3~7 m,重数十公斤。
头小,吻端扁平,通身被覆小鳞片,腹鳞窄,尾短,肛孔两侧有爪状的角质物,为后肢痕迹,雄性更显著。
头背有对称的大鳞片,吻鳞及前两枚上唇鳞具唇窝,尾下鳞大部为双行。
体背及体侧有云豹状的大斑纹,头背黑色,顶部有一条黄褐色斑,眼后下方有大黑斑,喉下黄白色。
体鳞光滑,在颈部约56~64行,体中部64~71行,肛前40~44行,腹鳞250~262枚,尾下鳞63~70对。
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
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6)平胸龟
分类:龟鳖目Testudines 平胸龟科Platysternidae
拉丁文: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保护等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头大,呈三角形,且头背覆以大块角质硬壳,上喙钩曲呈鹰嘴状,眼大,无外耳
鼓膜。
背甲棕褐色,长卵形且中央平坦,前后边缘不呈齿状。
腹甲呈橄榄色,较小且平,背腹甲借韧带相连,有下缘角板。
四肢灰色,具瓦状鳞片,后肢较长,除外侧的指、趾外,有锐利的长爪,指、趾间有半蹼,既利于陆地爬行,又便于水中游泳。
尾长,个别已超过自身背甲的长度,尾上覆以环状短鳞片。
此龟的头、四肢均不能缩入腹甲,是中国已知龟类中较特殊的一种。
中国主要分布于安徽、重庆、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浙江、江苏、湖南等。
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7)中华鳖
分类:龟鳖目Testudinata 鳖科Trionychidae
拉丁文:Pelodiscus sinensis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体躯扁平,呈椭圆形,背腹具甲。
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
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
头部粗大,前端略呈三角形。
吻端延长呈管状,具长的肉质吻突,约与眼径相等。
眼小,位于鼻孔的后方两侧。
口无齿,脖颈细长,呈圆筒状,伸缩自如,视觉敏锐。
颈基两侧及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
背甲暗绿色或黄褐色,周边为肥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
腹甲灰白色或黄白色,平坦光滑,有7个胼胝体,分别在上腹板、内腹板、舌腹板与下腹板联体及剑板上。
尾部较短。
四肢扁平,后肢比前肢发达。
前后肢各有5趾,趾间有蹼。
内侧3趾有锋利的爪。
四肢均可缩入甲壳内。
中华鳖在我国广泛分布,除新疆、西藏和青海外,其它各省均产。
国外分布于越南,人们将它引入到了日本、帝汶岛(Timor)和夏威夷群岛。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8)虎纹蛙
分类:无尾目Anura 蛙科Ranidae
拉丁文:Rana rugulosa
保护等级:未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CITES(1995):附录Ⅱ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特征描述:是蛙类中体形较大而粗壮的一种,雌性比雄性大,体长可超过12厘米,体重250—500克。
它的皮肤极为粗糙,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
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肤棱间散布小疣粒。
腹面白色,也有不规则的斑纹,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
前后肢有横斑。
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
趾端尖圆,趾间具全蹼。
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
雄蛙具外声囊一对。
头部一般呈三角形,头与躯干部没有明显的界限。
头端部较尖,游泳时可以减少阻力,便于破水前进。
口十分宽大,除捕食外,一般很少张开。
眼睛位于头的背侧或头两侧。
上方和下方都有眼睑,与眼睑相连的还有向内折叠的透明瞬膜。
我国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台湾、云南、江西、海南、上海、河南、四川和陕西南部等地均有分布,在国外还见于南亚和东南亚一带。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
(9)棘胸蛙
分类:无尾目Anura 蛙科Ranidae
拉丁文:Rana spinosa
保护等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稀有
未列入CITES(1995)
特征描述: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
棘胸蛙全身披灰黑色,皮肤粗糙,雄蛙背部有成行的长疣和小型园疣,雌蛙背部散布小型园疣,腹部光滑有黑点。
棘胸蛙雄大雌小,雄蛙体长约8至12厘米,体重可达250~750克,皮肤粗糙,背部、头、四肢、体侧布满圆疣,疣上还有分散的小黑棘,胸部有大团刺疣,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故名棘胸蛙。
棘胸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列为宾馆、酒家推荐的山珍名菜,亦是人们难得的珍稀佳肴。
且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故有“山珍”之称。
但因该蛙白天生活于山涧或阴湿岩石缝中,黄昏以后才出洞活动,扑以小型鱼、虾及各种昆虫为食,其活动规律和生长环境与毒蛇相似,因此捕捉时较危险。
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
湿地公园分布状况:在湿地公园各湖区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