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学生姓名 刘少坤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王宝利2012年 5月 22日教学单位 中国语言文学系 学生学号 20108401S039 编 号 ZW2012HYS039总目录论文正文 (6)一、临潼方言血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7)(一)以血亲亲属中父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7)(二)以血亲亲属中母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1)(三)血亲亲属称谓分析 (14)二、临潼方言姻亲亲属称谓词调查与整理 (15)(一)以姻亲亲属中妻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5)(二)以姻亲亲属中夫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16)(三)姻亲亲属称谓分析 (17)三、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几个典型性语言特征 (17)(一)语音方面 (18)1.有同形词异读别称现象 (18)2.存在连续变调现象 (18)3.儿化音现象 (18)(二)词汇方面 (19)1.对古语的保留现象 (19)2.受外来词汇的影响 (19)3.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 (19)4.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 (20)(三)词汇的演变发展 (20)1.从简原则 (20)2.从亲原则 (20)3.规范原则 (21)4.个别称谓语使用频率减小,其趋势是消失 (21)附录1.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25)2.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27)3.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28)4.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结题报告 (29)5.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 (30)6.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记录 (32)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研究摘要:临潼方言属于广义的西安话范畴,归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区,在词汇方面有着一定的独特之处,尤其在部分亲属称谓方面。

本文主要调查了临潼区的亲属称谓语。

以血亲亲属父系、血亲亲属母系、姻亲亲属妻系、姻亲亲属夫系四方面的亲属称谓词,按照辈份层次、称谓、称谓释义、背称和面称为顺序通过列举、描述和比较,其中包括与普通话亲属称谓的比较,对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作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具有与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体系一样周密细致的区分。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方言是指一种地区性的语言或受地理、历史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变种。

由于各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不同,导致了各地方言之间词汇、发音、语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而在方言中,亲属称谓更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远文化背景的研究课题。

亲属称谓作为方言中常用的词汇之一,是方言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之一、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最为复杂的关系之一,而不同地区的方言对亲属称谓的命名也各不相同。

在不同的方言中,亲属称谓的传承和变迁也反映了包括地理环境、历史、社会结构、文化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化。

在中华民族的方言文化中,亲属称谓的种类繁多,每个称谓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比如,在一些北方方言中,叔父和阿叔的称谓是根据叔父的排行来命名的。

假如叔父是老大,那么他的称谓就是“老大叔”,如果叔父是老二,那么他的称谓就是“老二叔”,以此类推。

这种称谓体现了中国传统尊卑、长幼亲疏的观念,也反映了家族的血脉传承和尊长的地位地位。

在一些南方方言中,亲属称谓体现了地方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独特特点。

比如,在闽南方言中,叔父和姑父的称谓是以“舅”为词根,结合不同的字义来表示不同的概念。

比如,“舅舅”表示父亲的兄弟,“舅妈”表示父亲兄弟的妻子,“舅公”表示妻子父亲的称谓。

这种称谓的差异体现了对不同亲属关系的细致划分,也反映了南方地区家族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除了亲属称谓的种类多样,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也存在着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比如,在西南方言中,父亲的兄弟通常被称为“大伯”,而在东北方言中,则被称为“伯父”。

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有关,也可能与不同方言之间的演化和发展有关。

亲属称谓的研究对于了解和研究方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亲属称谓是方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亲属称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方言。

其次,亲属称谓的差异反映了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通过对亲属称谓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地方文化和社会结构提供重要线索。

安庆方言研究

安庆方言研究

安庆方言研究一、语音1、普通话读舌面音(ji qi xi)区内方言读舌根音(g k h)j=g,例如:家、夹、介、解、街、窖、角、间、江、讲、教、觉等;q=k,例如:敲、嵌、掐等;x=h,例如:下(虾)、瞎、鞋(些)、蟹、巷(项)、咸等。

这种变化普遍都是后面的韵母含有a,e 时,a、ai、ao、an、ang尤其是以含a占绝大多数2、全浊声母念送气音,受赣语黄孝片影响j=zh,例如:巨、句、举、军、君、均等;(撮口呼代替合口呼)x=sh,例如:血、靴等g读成go,例如:干、哥、割等;k读成ko,例如:砍、刊、康等;h读成ho,例如:合、贺、鹤等。

3、加入的音和丢失的音(1)加入的音:e 和oⅠ、e(刚在第一点里已经说过的含‘a’的韵母,其实在安庆方言中真的伴有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安庆方言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变化都是与a有关)当a、ai、ao、an、ang,前面没有声母单独成字在安庆方言中要拉来韵母(e)作为声母,几乎没有例外。

这些字往往就找不到同音字来标注它:①‘ea’{eá}---小孩子。

如:这~子两岁了。

{eǎ}---倔强,不讲理。

如:你太~着。

~搭,~搭货。

{eà}用物挡住留出缝隙。

如:把窗子~个缝。

反复推拉。

如:不要把门~来~去。

②‘ean’{eān}--- .安、谙、鞍….的方言读音。

被水淹。

如:下大雨把路~着。

{eǎn}—1.-眼的读音。

如:一对大~睛;2.~问,指望着,如:你自己想法子,不要~问我。

{eàn}---1.岸、按、案、暗、黯等字的方言读音。

2.迟,不早了。

如:走快些,~着了;回家吧,时间~着。

③‘eai’{eāi}---哀、哎、挨的方言读音。

{eái}---1.捱、挨的方言读音。

缓慢移动。

如:你走快点,怎么这么慢慢~;2,循环转圈,如:~墨。

3.呆板,不活络,如:那个人~着不得了。

{eǎi}---矮的方言读音。

{eài}---1.爱、艾、隘、碍的方言读音;2.拖延,如:你的作业~到什么时候写?3.依赖,如:这么一点事还要~着我来做。

安徽无为方言特有称谓语研究

安徽无为方言特有称谓语研究

文化长廊安徽无为方言特有称谓语研究范金梅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摘 要:称谓语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一个地方的称谓语能鲜明地反映该地传统习俗、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

无为方言称谓语是无为地方文化的反映。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称谓语渐渐被人们抛弃。

事实上,方言称谓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更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

关键词:无为方言;特有;称谓语作者简介:范金梅(1984-),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方言、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190-01引言:无为方言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区。

称谓语和别的地方有很大不同,极具地域特色。

称谓语是说话人在称呼或指代某人时根据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方的身份、职业等因素而对他使用的指称用语,其类别有亲属称谓、人名称谓、职务称谓等。

民间称谓使用较多的是亲属称谓语与人名称谓。

[1]一、特有称谓语(一)亲属类1.(外)曾祖类“太太”(“阿太”)。

在方言里,不论是曾祖还是外曾祖,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皆可用此称谓。

“太太”,用于背称。

而“阿太”用于面称。

2.(外)祖父母类称祖父母为“阿爹”(或者“爹爹”),祖母为“阿奶”。

“阿爹”和“阿奶”既可用于面称也可用于背称。

而“爹爹”只能用于背称。

称外祖父分别为“家爹”(念为“噶爹”)或者“家公爹爹”。

“家公爹爹”用于背称。

外祖母为“家奶”(念为“噶奶”)或者“家婆奶奶”“家婆”。

其中“家婆奶奶”为背称。

称自己爷爷最小的弟弟和弟媳为“老爹爹”和“老奶奶”。

3.父辈类。

称父亲“大大”“阿大”或“阿爷”,其中“大大”为背称。

“阿大”或“阿爷”用来面称或背称。

称父亲最小的弟弟和弟媳为“老爷”和“老婶”。

4.夫妻类夫妻之间的称谓很多。

上了年纪的配偶互称“老奶奶”和“老头子”。

中、青年配偶妻子称丈夫“老的们”“老板”,丈夫称妻子“奶的们”或“烧锅的”或“烧锅奶奶”。

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

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

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安庆方言与普通话在亲属称谓上有一些差异。

以下是安庆方言中常用的亲属称谓词和其相对应的普通话称谓进行比较研究:
爸爸:安庆方言中多称为“老豆”,普通话中称为“爸爸”。

妈妈:安庆方言中多称为“老蝶”,普通话中称为“妈妈”。

爷爷:安庆方言中多称为“老公公”,普通话中称为“爷爷”。

奶奶:安庆方言中多称为“老婆婆”,普通话中称为“奶奶”。

姥爷:安庆方言中多称为“老外公”,普通话中称为“姥爷”。

姥姥:安庆方言中多称为“老外婆”,普通话中称为“姥姥”。

哥哥:安庆方言中多称为“哥仔”,普通话中称为“哥哥”。

姐姐:安庆方言中多称为“姐儿”,普通话中称为“姐姐”。

弟弟:安庆方言中多称为“弟仔”,普通话中称为“弟弟”。

妹妹:安庆方言中多称为“妹仔”,普通话中称为“妹妹”。

儿子:安庆方言中多称为“仔儿”,普通话中称为“儿子”。

女儿:安庆方言中多称为“丫头”,普通话中称为“女儿”。

以上是对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称谓的简单比较研究,而实际上在不同的家庭和地区,对亲属称谓的称呼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不一定完全符合上述规律。

安庆方言中“上声+非上声”连读变调与普通话的对比

安庆方言中“上声+非上声”连读变调与普通话的对比

安庆方言中“上声+非上声〞连读变调与普通话的比照安庆方言中“上声+非上声〞连读变调与普通话的比照【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安庆方言中“上声+非上声〞双音节词语的变调情况,并与普通话中同一类型的双音节词语的变调进行了比照。

【关键字】安庆方言;语流音变;普通话0 引言近20多年来,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有关语音连读变调的性质:关于连读变调的认识,有一下几种权威的说法:“当声调连在一起时,就出现某些音位的音位变体的变化,这就是变调。

〞“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音节的上下升降往往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连读变调’。

〞“连读变调称变调,指音节连读时发生的声调变化。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上下、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本文选取了一些双音节词语为实例,通过Praat软件分别绘制了各自的双音节动态声调图,揭示安庆方言中“上声+非上声〞双音节变调规律与普通话中的差异。

1 安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旧称下江官话、下江话。

它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北方方言的一支次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两省的江淮之间及沿江以南局部地区。

其中安庆方言的单音节声调除了轻声以外,一共有5个,其调值、调类同普通话相比,分别如下:安庆方言例字普通话阴平31 悲、他、弯阴平55阳平35 爬、求、胡阳平35上声213 打、果、九上声214去声53 豆、洞、汗去声51入声55 八、屋、独由此可见,安庆方言除了保存入声外,其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各属字,在普通话中一般都读相同的调类,只有少数的例外,这里就不一一作介绍了。

安庆方言共有五类单音节声调,但当这五类单音节声调组合成双音节语音词时,原来的单音节声调调值将发生变化,这里的情况可能很复杂。

本文主要探讨了安庆方言中上声音节与非上声音节词语连读时的变调情况,并且将它与普通话中相应的双音节词语进行了比照。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研究综述摘要称谓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的社会语言行为,是语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称谓语往往是最先传递给对方的信息,称谓语使用是否得体,关系到交际能否顺利地进行下去,所以对称谓语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称谓语称呼语分类研究方向一、引言二、称谓语的定义一说到称谓语,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称呼,因此,必须得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术界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认为称谓语等就是称呼语,是人们用来表示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的名称。

这里要首推张鲁宁,他认为“人们进行交际就需要称呼对方,称呼语也就是称谓语”;孙维张认为“称谓就是称呼,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词源》和《汉语大词典》也都是以“称呼”来解释“称谓”。

(二)认为称呼语是称谓语的一部分。

周健指出“称谓系统包括名称系统和称呼系统两大类”;200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将“称呼语”解释为“称谓语中那部分可以用来当面招呼的名称”。

这些观点中曹炜教授的观点比较科学,其观点高度概括了称谓语与称呼语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称谓语是一种相对处于贮存状态的静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而称呼语则是一种处于使用状态的动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非系统性、灵活性。

2、称谓语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社会性、全民性,全体成员都会按照社会的约定自觉使用;而称呼语则更多地带上了使用者的个人色彩,往往具有特殊性、个性化。

3、称谓语在本质上具有书面语性,而称呼语本质上具有口语性。

学术界一般采用马宏基、常庆丰的观点。

在他们的著作《称谓语》中,是这样对称谓语和称呼语下的定义:称谓语是用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人际关系,它体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所使用的名称,而称呼语则是人们当面招呼对方所使用的名称。

三、对称谓语分类研究的现状对于同一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这些分类结果没有正确与否的差别,只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安徽安庆岳西方言探微

安徽安庆岳西方言探微

安徽安庆岳西方言探微岳西地处安徽与湖北交界处,大别山区。

从整体来看,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次方言区几皖西赣语区。

在我个人感觉中,我们当地方言受普通话影响比较普遍,我们父母一辈的人与爷爷奶奶一辈相比,普通话的发音与说法明显增多。

而我们这一代人受普通话影响则更为普遍,方言意识已非常淡薄,甚至在家乡总是夹杂许多普通话用法,难以说出方言用法。

(二)皖北中原官话皖北中原官话①中原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

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语音特征:1.各地话大都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浊擦音 声母。

例如,“安”读 a~213,“昂”读 ɑ~55,“爱”读 53,“袄”读 24。

1①为了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也说成“皖北官话”或“皖北话”。

2.各地话n与l声母不混。

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吕。

3.各地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大都丢失,鼻辅音韵尾大都变成鼻化韵母。

例如,“买菜”说成m 24ts 53,“报销”说成p 53 i 213,“蓝天”说成la~55tia~213,“刚强”说成kɑ~213t iɑ~55。

4.各地话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

例如,失=诗,袜=蛙,食=时,是=世视。

5.各地话都没有把“知绸招唱声”等古知章组三等韵的字读成t t 声母的情况;没有将成批的“家敲学”等古见晓组开口二等韵的字读成kkx声母的情况。

6.将古全浊声母全部读成清音声母。

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跟普通话一样,也是古平声字读成送气声母,古仄声字读成不送气声母。

例如:袍p≠暴p,桃t≠稻t,葵k≠柜k,求≠旧t ,才ts≠在,肠t (或ts)≠丈t (或ts)。

词语特征:1.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这与皖中江淮话和徽语的叫法相反,这些话里“爷”多称父亲或父辈的兄弟们,)祖母面呼奶[n 24]或[cn ~24]与表示乳房意思的“奶”有分别;呼父亲为“爹”或“ ”(音达),母亲大都呼“娘”;外祖父呼“老·爷”或“外老·爷”,外祖母叫“姥”或“姥·娘”,舅母呼“妗·子”。

安庆方言词汇

安庆方言词汇

安庆方言词汇老板―老公爹爹:爷爷嘎公:外公小佬:小叔二爷:二叔感奶奶:男子娶妻到婆嘎七:女子出嫁。

人头子:一般指人的长相。

小哦阿:小孩上人:长辈。

顺手:右手。

反手:左手手拇指:手指指嘎、手盆子:手指甲老的(地):丈夫。

哪过:疑问代词,谁。

粑:面食,饼。

炆蛋:茶叶蛋。

么落里:疑问代词,哪里,哪儿。

麻石条:青石板路。

搭小窝(锅):小孩过家家。

围颈子:围巾。

楼梯坡、楼特坡、楼特踏步:台阶。

犟光头:固执倔强的人(通常指男性)。

条把:扫帚茅厕、毛司、毛司缸、登缸:厕所国子:硬币挑子:调羹锅应:厨房房干里:卧室里面哦老头:我爸里蒿芽:一种蔬菜落子:垃圾雷:低头猛走,或撞,往前直雷直雷地高都:上面底哈,都哈:下面包被儿:小被子。

背褡儿:背心。

莫啥:什么。

掸水:把蔬菜等放在沸水里略煮捞出。

堂灰:灰尘。

堂心:客厅。

天干:天旱。

落角货:剩下的,别人不要东西。

日里:白天。

鮓肉:粉蒸肉。

蟑娘子:知了。

茶壶炉子:开水房。

车:转动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小包车:小轿车。

嘻:叫喊。

雪子:小颗粒的冰雹。

机司:司机。

几多:疑问代词,询问数量,多少。

强嘴:狡辩。

清儿八早的:清晨。

一小儿:从小。

一阵:一起。

于于是是:顺顺当当。

该:欠。

巷道:胡同,弄堂。

后着:后天。

中:中午哈昼:指下午;抹会:什么时候啊西:感叹词,表示惊讶。

自紫:自己哈有摸四摘?:还有什么事?上该:上街裤兜子、裤头:短裤电石:电池。

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用语研究

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用语研究

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用语研究唐爱华【摘要】本文分析说明宿松方言的主要亲属称谓及其特点,并分析"老儿"等七组特殊称谓词语的用法.【期刊名称】《宿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20)003【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宿松方言;称谓用语;特点【作者】唐爱华【作者单位】宿州学院,中文系,安徽,宿州,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4宿松方言称谓用语丰富多彩,可分亲属称谓系统和社会称谓系统,本文主要谈谈亲属称谓用语的特点和运用情况。

1 亲属称谓概况1.1 主要亲属称谓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与人际关系相对,繁复多样,区分细密。

现将长三辈、长二辈、长一辈、平辈、晚一辈、晚二辈共六辈的主要亲属称谓按性别胪列如下。

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跟普通话的亲属称谓对应整齐。

潘文、刘丹青指出:普通话亲属称谓具有四大特点:“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有别”、“血亲姻亲有别”[1]。

这些特点在宿松方言的亲属称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2 亲属称谓的音义关系(1)宿松方言基本上是每类亲属都有特定的称谓,个别例外。

如:“叔母”没有专用的称呼语,而采用称呼母亲或姑妈的称谓语;“外孙”与“外甥”、“外孙女”与“外甥女”在大多数人看来语音上没有区别。

(2)妻子背称丈夫的父母为“公家/公家老儿”、“婆/婆老人家”,面称从夫。

养子(女)背称非生身父母为“买爷/晚爷”、“买娘/晚娘”,面称则按亲生父母的标准来称呼。

(3)除了“伯伯、嬷嬷、母母、姨夫”外,称呼父辈亲属的称谓词带“爷”或“娘”标记。

(4)带“婆”语素的亲属词,性别相同,辈分却差得远,“婆”指“婆婆”,“家婆”指“外祖母”,“婆婆”指“曾祖母”。

(5)重叠与否,所指不同。

除了“婆”不同于“婆婆”外,“爷”指父亲,“爷爷”指叔叔,“娘”指母亲,而“娘娘”指“姑妈”或“婶婶”。

(6)“姐”有两读。

①[tia31]:用于背称,泛称。

现代汉语常用亲属称谓语分析

现代汉语常用亲属称谓语分析

现代汉语常用亲属称谓语分析
陈芷琪
【期刊名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年(卷),期】2022()6
【摘要】根据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变化。

本文分别从分类、特点和变化这三个方面分析汉语常用亲属称谓语,探索现代汉语常用亲属称谓语背后所蕴含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


谓语是在汉语现有词汇中具有指称人的表述作用的指称语。

亲属称谓语是对有着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表现出某种亲属或社会关系。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陈芷琪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
【相关文献】
1.现代汉语亲属关系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的功能
2.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
3.“姑夫”和“姑父”--兼论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异名同指现象
4.“姑夫”和“姑父”--兼论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异名同指现象
5.现代汉语和哈萨克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对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堂客与文化渊源

堂客与文化渊源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一、夫妻称谓妻称谓是夫妻谈话中一方对另一方的称呼,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夫妻关系的状态或者彼此间在家庭中的地位。

历古至今,夫妻称谓打上了社会文化的深深烙印,更在不同的地域阶层中体现出相近又相异的丰富面貌。

从通用地域来看,有的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如对丈夫的称谓“老公”,对妻子的称谓“堂客”;有的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如对丈夫的称谓“当家的”,对妻子的称谓“娘儿们/娘们儿”。

同时,北方地区内部一致性比较高,同一地区使用的称谓形式较南方少,南方夫妻称谓形式内部差异大。

二、堂客的文化内涵堂客即是妻子、夫人、老婆、婆娘、屋头的、娃儿的妈,讲堂客的除了重庆,有湖南,还有湖北武汉、黄陂、咸宁称之堂客。

这是句很独特的俚语。

那么,为啥要把妻子称“堂客”呢?学问颇深沉——这涉及中国传统家庭的建筑形式,民居建筑学。

“堂客”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在堂上的客人”,亦或是“在堂上招待客人的人”。

如此看来,既然是“客人”或“主人”,那么称谓“妻子”的“堂客”应该是地位尊贵的,但是在武汉方言中,不管是丈夫还是外人称呼女人“堂客”时,都含有戏谑的意味,目前这个称谓在学历不高的中老年男人那里使用非常普遍。

如聂鑫森《大家乐》“我和我堂客开个小门面,一天就供应几十盒快餐,政府讲这是‘第二次辉煌’,确实也辉煌,一炉火烤得人成黑眼晕。

”湖南人使用堂客作为最普遍的妻子称谓,金石镇老辈人多把它用作背称,有时候称作“堂客们”,“堂客们”可以用来泛指已婚妇女,略显粗俗。

年轻男性大多不用“堂客们”,只用“堂客”,并且多用作面称,觉得比较亲切,比直呼姓名好。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老婆”。

从“堂客”这个称呼来看,湖南的老婆们与其它地方的老婆们比起来,家庭地位要高一些。

“堂客”是“堂屋里的客”,而堂屋是供祖先牌位的,最神圣的地方,也是家里议事做决定的地方,最要紧的去处,这就证明夫家不把娶进来的老婆当外人,直接就请到堂屋来。

因为毕竟是外姓,不共祖先,于是给了一个“客”的称号,叫“堂客”,不然的话就要叫“堂主”了,可见夫家给的待遇和地位还是蛮高的。

安庆方言叹词“嗟”研究

安庆方言叹词“嗟”研究

安庆方言叹词“嗟”研究作者:鲍红张昀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鲍红,张昀(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摘要: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方言中的叹词“嗟”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叹词在语音、词汇意义、用法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对安庆方言叹词“嗟”的语音、用法作出分析,可以进一步推论出“嗟”的历史来源。

关键词:安庆方言;叹词;嗟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98-03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和应答的词。

叹词的独立性很强,既可以用作感叹语,也可以独立成句。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用的叹词有:啊、唉、哦、嗯、喂等。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之乡。

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1],有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一致的叹词,如:啊、唉、哦等;还有一些方言所特有的叹词,如:嗟、哎、哎耶、啊西、呵嗨、呵嘿等。

本文对安庆方言叹词“嗟”,从其语音、用法、来源、古今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嗟”的语音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有五个声调,具体为:阴平31、阳平35、上声213、去声53、入声55[2]。

因此,安庆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之间有明显的不同。

“嗟”的读音在安庆方言中为[t?揶i?着31],属于方言阴平字,在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调值。

此外,“嗟”的音长和音强,在不同语境中表示不同含义的时候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嗟”的用法“嗟”在安庆人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

一方面,“嗟”作为感叹语,用在句首和句中,但不能用于句末。

例如:(1)嗟,你今天怎么搞的这么漂亮斋!(2)嗟,你真是越过越年轻欸!(3)嗟,你看刚才那个人,长的真丑,还显着要死!(4)嗟,哪个相信你斋!(5)你干么事欸,嗟,烦死着!(6)——你看我穿这个衣服漂不漂亮斋?——嗟,臭美死着!(7)——这太重了,你快过来帮我下子。

——嗟,谬看到人家正在忙啊!(8)嗟,快来看奈!(9)嗟,你表讲着一半就不讲了斋,快接着讲!(10)嗟,嗟,快接着讲下去斋!依据胡明扬先生在《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一文中认为语气和语气调(包括语气助词和叹词)可以分为三类,即表情语气、表态语气和表意语气[3]。

浅析安庆市方言

浅析安庆市方言

浅析安庆市方言安庆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同这座城市一样,安庆市方言也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

著名的民间曲艺黄梅戏便是在安庆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足可见出安庆方言的博大精深和韵味无穷。

安庆市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中的江淮方言。

由于安庆市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因此各个县区都有自己的语言,虽有相通之处,但相异之处也颇多。

而安庆市区的方言,在与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逐渐向普通话靠拢,放弃了一些较地道的说法。

本文便将从语音和词汇方面浅析安庆市方言。

首先在语音方面,分为声母和韵母两方面来分析。

在声母方面,安庆市方言最明显的特点,也是江淮方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即【n】和【l】分不清楚。

【n】和【l】两个音素在安庆方言中属于同一个音位,它们是互补的关系,可以相互代替并且不区分意义。

通常情况下多是用【l】代替【n】。

这属于音位变体现象。

如“牛奶”,在安庆方言中两个字声母都为【l】。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在声母方面,安庆方言第二个特点是:韵母中带i的字,其声母舌面音j【tɕ】q【tɕh】x【ɕ】都发为舌根音g【k】k【kh】h【x】。

即尖音发为团音。

这是安庆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构成了安庆方言的一个主要特色。

如:家【tɕiA】在方言中读成【kan】,讲【tɕiɑŋ】在方言中读成【kɑŋ】,间【tɕiɛn】在方言中读成【kan】,街【tɕiɛ】在方言中读成【kai】。

在音变中,除了声母的变化,韵母也会做一些变化。

再如:敲【tɕhiɑu】在方言中读成【khɑu】,掐【tɕhiᴀ】在方言中读成【khᴀ】,去【tɕhy】在方言中读成【khi】等等。

由【ɕ】到【x】的变化如:下【ɕiᴀ】在方言中读成【xᴀ】,鞋【ɕiɛ】在方言中读成【xai】,巷【ɕiɑŋ】在方言中读成【xɑŋ】,咸在方言中【ɕiɛn】读成【xan】等等。

声母方面特点之三是普通话中零声母的字,在安庆方言中往往在前面加上了鼻音声母【n】或【nŋ】。

安徽安庆市市区方言词汇简论

安徽安庆市市区方言词汇简论

安徽安庆市市区方言词汇简论安庆市区方言属于江淮方言,它的词汇不仅具有典型的江淮方言特点,还存在着大量地区方言的边缘词汇。

本文主要探讨了安庆市区方言词汇的两大类型:典型方言词和词义转变的方言词,同时论述了这些词汇的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社会原因:黄梅戏的影响和特别的社会心理。

标签:方言词汇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方言是相对于共同语而言的语言的地域性变体。

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安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

安庆地区总共有一市八县,地域广阔,语言差异也很大。

安庆市区作为安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具有作为安庆方言的典型特点,但与八县的方言相比,语言的变化也很大,它放弃了一些比较地道的说法,有部分词汇已经向普通话靠拢。

正因为安庆市区方言的独特性,才出现了安庆方言与枞阳、望江等地区的方言不通的局面。

无论是安庆市区方言,还是其他八县的方言,都属于江淮官话。

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和方言分区上看,它既处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的交界地,又处于几个大方言区的边缘。

所以区内方言含有“吴语”“赣语”“江淮方言”等方言区的某些特征。

本文根据郝凝在《安庆方言词汇》这篇论文中涉及到的安庆市区方言,探讨了安庆市区方言词汇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

一、特殊方言词这一类方言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并不存在,但它们表示的事物和概念在汉民族中普遍存在。

这一类词可以称为典型的方言词。

(一)动词1.搙(1)使物弯曲:把铝丝搙弯。

(2)折伤:当心把腰搙了。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6469页)2.□:抵消:我们两的钱算是□了。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5374页)3.挦:拔取:挦毛。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4042页)(二)形容词1.漾:吃了糯米食物,胃感不适:糯米糕漾人。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6932页)2.肉头:比喻傻瓜。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1158页)比如:你这个人真是个肉头。

3.瘟臭:很臭,极臭。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6909页)4.皮脸:小孩顽皮。

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

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

3、性别差异:汉语中,许多亲属称谓语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分。例如,叔 叔和舅舅,姑姑和姨姨等。而韩语中,类似的区分并不明显。
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场景来分析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在中国的家庭聚 会中,对于长辈,我们通常会使用正式的称谓语,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对于平辈或晚辈,我们可能使用更亲昵的称谓,如老弟、老姐、小侄子、小侄女 等。在韩国家庭聚会上,对于长辈,他们会使用类似于汉语的正式称谓语,如아 버님(父亲)、어머님(母亲)、할아버님(爷爷)、할머님(奶奶)等。
目前,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不同地区和方言之间的称谓词存在差异,这需要研究者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和 研究。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变迁,汉语亲属称谓词也在不断 地演变和更新,这需要研究者们及时并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总之, 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在交流中用来称呼对方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 反映着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对方的身份地位以及说话人的社交意图。称谓词可细 分为亲属称谓、朋友称谓、职务称谓等,这些称谓词在《水浒传》中都有广泛的 使用。
在《水浒传》中,许多有特色的称谓词被用来称呼小说中的人物。例如, “山大王”通常用来称呼山寨的头领,表现了他们对山寨的统治地位和对朝廷的 反抗态度。“老师傅”则用来尊称有技能或有经验的人,代表了说话人对对方的 尊重和敬仰。而“道儿”这个称谓词,则多用于市井百姓之间,显得通俗易懂, 富有生活气息。
1、直系亲属:指与自己有直接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亲属,如父母、配偶、子 女等。
2、旁系亲属:指与自己有间接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亲属,如兄弟姐妹、堂表 兄弟姐妹、叔伯姑婶等。
3、姻亲关系:指通过婚姻建立的亲属关系,如岳父母、公婆、继父母继子 女等。

浅谈汉语亲属称谓

浅谈汉语亲属称谓

语言研究浅谈汉语亲属称谓吴晓梅【摘 要】所谓称谓是指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的特定的身份角色的称呼。

这种称呼一般会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容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了解这种称呼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汉民族文化,有助于从语言中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亲属称谓 简化 泛化人和人在社会中所建立的这种社会网络关系会随着我们所处的位置而改变,也会因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表示特定身份角色的称谓也会随之改变。

但这种称谓与我们的姓名的称呼有所不同。

我们需要区别姓名和称谓的区别。

一、姓名与称谓的区别姓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称呼”。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之后都有姓名,是区别于社会其他成员的符号,比如“李四”,具有区别于社会其他成员“张三,徐二”的功能。

但“李四”这个名字并不包含身份角色的含义。

假设一个女孩生下来就起名为“李小月”,尽管她生下来就担任了在家是女儿的角色,但“李小月”三个字并不能标示出她在家中的这一身份角色。

她长大后要读书,成家,工作,她的身份会变成学生,母亲,医生……等角色。

但她仍然叫“李小月”。

因此,称谓可以随着地位,身份改变,而名字一般都不会变。

所以称谓有别于姓名。

二、称谓的分类称谓根据其人与人之间是否表示亲属关系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

本文主要探讨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一定的婚姻制度所产生的文化符号。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就有不一样的亲属称谓的体系,中国现代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体现了男女平等的社会价值观。

根据这一婚姻制度汉语的亲属称谓可分为三小类:第一,父系亲属称谓,也就是说对父亲这一方亲属的称呼。

父亲一方三代的亲属称谓,如:第一代:父亲的父母称为,祖父祖母;第二代:父亲的同辈称为:伯父(伯母)、叔叔(婶子)、姑姑(姑父);我的同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父亲兄弟的儿女称为:堂兄弟、堂姐妹;父亲姐妹的儿女称为:表兄弟、表姐妹。

第二,母系亲属称谓指对母系一方亲属的称谓如:第一代:外祖父、外祖母;第二代:母亲的同辈称为,舅舅(舅妈)、姨妈(姨夫);第三代: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称为,表兄弟、表姐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语 ,1995(4). [7] 翟华.中国文化西方语[M].上海: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上接第 110 页)
弟弟,也要称“小佬”。 对长辈的称谓词中加前缀的多,而对晚辈的称谓
词加后缀的多,而且也比较整齐,比如“侄子、侄女儿、 外甥子、外甥女儿、孙子、孙女儿、外孙子、外孙儿”。 男孩 子一律是以词缀“子”结尾,而女孩子都是以“儿”词缀结 尾。 这两个词缀都有表示喜爱、疼爱、幼小的意味。 安庆 方言会强化这个词缀的读音,听起来情意浓浓。当然, 这些称谓词都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而出现的,而这个 增加的部分正是词缀,也正是表达感情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Pinkham, 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杜瑞清,姜亚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
与 研 究 ,2001(1). [3] 韩 玲.“中 国 英 语 ”研 究 现 状 分 析[J].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2007
3. 妻子称呼丈夫家的兄弟姐妹, 都是随子女称 呼。如:称呼伯父和大伯子都称为“大(二)伯伯”。称丈 夫的姐妹时为“大(小)姑儿”,比子女称呼姑母的“姑 姑”多一个“儿”字。 普通话中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是随 妻子的,但在安庆方言中,丈夫称呼妻子亲属时也是 随子女的。
总之,造成一词多称的原因跟安庆方言的语音特 点有关,跟中国的文化也有关。 夫妻双方在称呼对方 家的平辈亲戚时随子女称呼的现象在其他方言中也 有,比如陕西方言中妻子称呼丈夫的姐妹为“他姑”,丈 夫称呼妻子的兄弟为“他舅”,这个“他”就是代称孩子。
/
岳父、岳母
丈老头、丈母娘子
/
大姨子、小胰子 (排行)+姨儿
/
嫂子
嫂嫂
/
弟媳妇
(几乎没有,呼名字或姓氏) 老(小、大、二)爱人/弟媳妇
姐夫
姐夫、哥哥
/
妹夫
(几乎没有,呼名字或姓氏) 妹婿
侄儿、侄女
(几乎没有,呼名字或乳名) 侄子、侄女儿
外甥、外甥女 外甥子、外甥女
/
儿媳妇
儿媳
/
女婿
姑爷
/
外孙、外孙女、 孙子、孙女
似,但也有一些大相径庭。 下面以《汉语语义学》中贾
彦 德 先 生 [2]对 称 谓 词 的 分 类 为 依 据 , 将 安 庆 方 言 的 称
谓词记录如下:
(一)近亲属词
近亲属词,即以配偶关系、生育关系或同胞关系
构 成 的 只 包 含 一 层 亲 属 关 系 的 词 [3]。
表 1 近亲属关系词
普通话称谓 面称
读音节不同,还是不会混淆的。称女婿为姑爷的时候, 重音在“姑”。而称姑父为姑爷的时候,重音节是“爷”。
2. “ 外 甥 、 外 甥 女 ” 和 “ 外 孙 、 外 孙 女 ”, 这 几 个 称 谓 和普通话是一样的。 普通话中很容易区分它们,而安 庆方言却不好区分,因其不同字却同音。 安庆方言的 “甥”读[sen],而“孙”也读[sen]。 这两个词虽然同音, 但是在日常交际中也不会混淆,因为安庆方言中对晚 辈面称大多数时候都是称名字, 而背称时会说姐姐 (妹妹)的伢子或女儿的伢子,不太使用这些称谓词。
(二)几个亲属称谓共用一个称谓词 称谓词的作用是区别人的身份,所以一个亲属称 谓对应一个称谓用语应该是最清晰的。 但是,安庆方 言中有几个称谓共用一个称谓词的情况。 不过,这种 情况在生活中基本上也不会造成言语交际中的混乱。 比如: 1.岳 父 岳 母 会 称 女 婿 为 “ 姑 爷 ”, 而 外 甥 和 外 甥 女 也称姑父为“姑爷”。但这两个词在安庆方言的口头表 达中是不会混淆的,一方面是结合语境,人们很容易 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即使脱离了语境,这两个词的重
背称(与面称相同的用“/”表示)
丈夫
当家的
伢子他爸/老板/老的(老年夫妻)
妻子
烧锅的
伢子他妈/老奶奶(老年夫妻)
父亲、母亲 伯伯(音同“杯”)、妈妈
/
儿子
小鬼/伢子
/
女儿
丫头/伢子
妹儿
哥哥
哥哥
兄长
姐姐
姐姐
/
弟弟、妹妹 (几乎没有,当面都是呼名字或乳名) /
(二) 两层关系亲属词 两层关系亲属词,即生育关系、配偶关系和同胞 关系的叠加。
普通话中称谓
面称
背称(与面称相同的用“/”表示)
伯母
(排行,如“二,大”)+妈
/
婶母
(排行,如“二,小”)+婶
/
姑父
姑爷
/
舅母
(排行,如“大,小”)+舅妈
/
姨父
(排行,如“大,小”)+姨佬
/
堂兄、堂姐
哥哥、姐姐
堂兄、堂姐
堂弟、堂妹
(几乎没有,是呼名字或乳名) 堂弟、堂妹
表哥、表姐
表哥、表姐
/
表弟、表妹
(几乎没有,呼名字或乳名)
孙子、孙女儿
(三) 三层关系亲属词。 三层关系亲属词,即生育关系,配偶关系和同胞 关系的三层叠加。
二、安庆方言称谓词的特点
普通话中每一个亲属称谓都有相应的称谓用语, 这一点,安庆方言基本上是对应整齐。 但还是明显有 自己的一些特点:
(一)部分亲属称谓词的缺失
— 109 —
表 3 一部分亲属称谓词的缺失
(几乎没有,是呼名字或乳名) /
侄儿媳妇、侄女婿 侄媳妇、侄女婿
/
亲家、亲家母
亲家、亲家母
/
孙子媳妇
孙媳妇
/
与普通话的整齐对应不同的是,安庆方言中有几 个称谓,面称几乎处于缺失状态。
1.“弟媳、妹婿”,当面一般都称呼其 名 字 或 者 是 “小”+姓氏,如“小张、小王”,而不用称谓词。 不过,在 背称中是有的。
(10). [4] 金会康.中 国 英 语 与 中 式 英 语 之 讨 论[J].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03(5). [5] 李 文 中.中 国 英 语 与 中 国 式 英 语[J].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1993
(4). [6] 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现代
表 2 两层关系亲属词
普通话
面称
背称(与面称相同的用“/”表示)
祖父、祖母
爹爹、奶奶
/
伯父、叔父
(排行)+伯伯、佬
/
姑母
(排行)+姑
/
外祖父、外祖母 家公、家婆
/
舅父
姆舅
/
姨母
姨/姨妈
/
公公、婆婆
伯伯、妈妈
某某伯伯、某某妈妈
大姑子、小姑子 (排行,如“二、大、小”)+姑儿 /
大伯子、小叔子 (排行)+伯伯、佬
2. “ 侄 子 、 侄 女 儿 、 外 甥 子 、 外 甥 女 儿 、 孙 子 、 孙 女 儿、外孙子、外孙儿、弟弟、妹妹、堂弟、堂妹、表弟、表 妹”,在面称时也都是喊其乳名,或者是将名字最后的 字重叠,再前加词缀“小”。而背称时,以上亲属称谓词 虽存在的,却也不常用。很多时候,安庆人似乎更喜欢 用定中结构短语来代替这种固定的称谓词。比如说到 侄子可能会说“老小的伢子”,说到外孙、外孙女时,常 用的是“女儿伢子”。
2.重叠式。 称呼父亲、母亲,以及父亲家里的长辈 的词语较多重叠式,如“爹爹,奶奶,妈妈,大伯伯”。重 叠式是一种能表示亲昵的语音形式,可见,在安庆的 传统文化中, 子女是应该与父亲家的长辈更亲近的。 同样,面称堂、兄堂姐时,都直接称“哥哥”、“姐姐”,而 面称表哥、表姐依然是“表哥、表姐”,也证明了在安庆 传统文化中更重视父亲一边的亲属关系。在安庆的族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24 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24 2011
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
孙琳
摘要:以近亲属词、二层亲属词、三层亲属词为分类依据,对安庆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进行分类,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 从 中总结出安庆方言的特点,并试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探源。 关键词: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特点;文化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1)24-0109-02 作者简介:孙琳(1985-),女,安徽安庆人,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收 稿 日 期 :2011-10-14
再次,中国在发展,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涌现,需要 一些新的英语词汇来反映这些中国社会中出现的热 点问题,这些由中国人创造出来的顺应需要的英语词 汇,当然属于中式英语。 有人认为这一类中式英语的 寿命不会太长。 一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不复存在, 或者人们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发生变化,它们就会 失去存在的必要从而退出历史舞台。不过这也是因词 而异的。 而且即使旧的社会热点问题消失了,随着新 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新的中式英语又会被创造出 来,如此此消彼长,中式英语因此不会消亡,会一直不 停产生并将持续下去。
安庆所辖一市八县位于皖西南,南临长江,东望 吴越,西连湘赣。安庆方言同时受到湘方言、赣方言和 江淮官话的影响。 总体而言,安庆市区还是属于江淮 官话片区(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安庆市区的方言)。 本文 拟列举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较之普通话的差异处,并 分析它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一、安庆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
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很多称谓词与普通话相
(三)一个亲属称谓有几个称谓词 1.夫妻间的称谓词最多。 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 称丈夫为“当家的”“掌柜的”,称妻子为“烧锅的”。 解 放后,称对方为“爱人”的比较多(背称中也有称丈夫 为“老板”的)。农村家庭中称丈夫为“伢子他爸爸”,称 妻子为“伢子他妈妈”的多;工人家庭的多是互称“老/ 小+姓氏”,如“小张”、“老王”。 老年夫妻中,背称丈夫 为 “ 老 的 ”, 如 “ 我 家 老 的 ”; 妻 子 背 称 为 “ 老 奶 奶 ”, 如 “我家老奶奶”。 现在的年轻人,受现代传媒时尚的影 响,多是称呼“老公”“老婆”。 2.对 儿 子 、 女 儿 的 称 谓 , 老 一 辈 人 称 “ 小 鬼 ” 和 “ 丫 头”,在背称时也会称女儿为“妹儿”。一般也是前面加 上排行,如“他家大妹儿,他家小妹儿”。 而现在,大家 都是统称为“伢子”。 造成一称多词的情况与社会进步、文化发展有很 大的关系。一个亲属称谓的几个用词基本上不是同一 个时期出现的。所以这些称谓词基本上存在于安庆不 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中,是旧词没有被淘汰殆 尽,而新词已经蓬勃兴起的原因。 (四)附加式和重叠式构成的称谓词比较多 1. 附加式。 很多亲属称谓词都是用附加式构成 的,比如二层和三层亲属中的“伯伯,妈(伯伯的妻 子),佬,婶,姑,姑爷,姆舅,舅妈,姨,姨佬”前面都必 须加上排行,不能孤零零地只称呼“伯伯”或“佬佬”。 即便父亲只有一个哥哥,也要称“大伯伯”;只有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