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二、当仁,不让于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散文:二、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自主学习篇--自主,新课标理念的精髓

基础积累

【识字记音】

①绥()②喟然()③莞尔()

④偃()⑤箪()⑥皙()

答案①suí②kuì③wǎn④yǎn⑤dān⑥xī

【解释实词】

①其何伤于日月乎:

②绥之斯来:

③动之斯和:

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⑤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答案①损害②安抚③团结协力④坚固,引申为深厚⑤途径,方法

【通假举要】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道之斯行:

③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④夫子矢之曰:

答案①“知”通“智”,聪明,智慧②“道”通“导”,引导③“说”通“悦”,高兴④“矢”通“誓”,发誓【一词多义】

(一)实词

答案断绝/绝交/停止/绝命/横渡/陡峭的

(二)虚词

答案①在②在……方面③由于④向,对⑤被⑥与,跟,

同⑦比⑧“见……于”,表被动

【古今异义】

①君子学道则爱人

古义:

今义:

②君子一言以为知

古义:

今义:

答案①古义:关爱别人。今义: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

男女的一方。②古义:以,可以;为,表现出来。今义:认为。

【文言句式】

①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②贤哉,回也!

③不吾知也!

④其何伤于日月乎?

答案①判断句②主谓倒装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宾短语后

置句

【名言名句】

①,钻之弥坚。,忽焉在后。

②君子学道则爱人,。

③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答案①仰之弥高瞻之在前②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③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合作探究篇--合作,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

重点剖析

【中心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分别从弟子对孔子的态度和评价、孔子对

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及孔子对待弟子的态度和评价三个方面来

刻画孔子形象的,既展现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相互尊重、相

互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表现了孔子对仁德的高度重视和执著

追求。

【问题讨论】

1.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赏析:子贡的这句话说的是陈子禽。因为子禽的劝说是

说孔子不如子贡贤明,子贡的话是对子禽一种不客气的反驳,甚至可以说有点恼怒的成分。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他的

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慧。子贡认为子禽的这句

话属于后者。他认为子禽这样说是不明智的,是一种愚蠢的

行为,因而紧接着就有一句:“言不可不慎也!”可以说是

对子禽的警告之语。接下来的话语,子贡用极其夸张的言辞

对孔子的高尚德操和巨大影响进行了渲染和介绍,这样,子

禽的话就不攻自破,难以立足了。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

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赏析:这是一种和谐社会与民同乐的真实写照,也是一

个国家德政达到极致的体现,这表观出了曾皙仁爱的思想和

他治理国家的一种远大理想。表面上看来,曾皙并没有谈论

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而只是谈谈风月,说说游玩。但实

际上,他所描绘的,是远较子路等人的志向更为高远的境界。如果说子路等人的胸怀至多还在小康国家,那么,曾皙所瞻

望的,则已经是大同的世界了。这就叫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难怪孔子要脱口而出,由衷地发出赞叹来了。

【艺术特色】

1.具有特色的语言描写,形象地层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子贡对叔孙武叔和陈子禽的反驳运用了对比、比喻和排

比的手法,把孔子才德的出类拔萃和对孔子的无限敬重之情

表达得淋漓尽致。颜回的喟然长叹,运用了夸张式的比喻和

对比,将孔子才德的无与伦比和对孔子的极端崇拜之情表达

得酣畅淋漓。孔子对颜回的称赞,对颜回死的悲叹和对伯牛

的探问均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将孔子对其弟子的深厚情谊表

达得真切感人。

2.神情动作的细节描写,真切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

孔子要弟子畅谈志向,子路“率尔而对”,一个细节,

把子路坦率自信的性格表露无遗。孔子问到曾点,曾点“鼓

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个细节,让曾点潇洒超脱的性

格跃然纸上。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弦歌之声,“莞尔而笑”,孔子感觉子路说话不够谦让,“哂之”,这两个笑,使孔子

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点拨迁移

课文内容※点拨※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

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这是子贡回答别人贬

低孔子而抬高子贡的问话。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他高

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毁谤。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

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

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

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

准则。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

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

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

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

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

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本章中,孔子又一

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

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

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之所以只赞赏曾点的主张,就似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

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

发散迁移※思考※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

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

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

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1、子

贡采用什么手法来回答叔孙武叔的话?他对老师的态度和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