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
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件

赠
酬 请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疏通 乐 文意。
天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扬 州
怀旧空y吟ín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kē人。
pàn
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逢
zàn zhǎng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席
上
见
赠
酬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乐 参 考:
天
巴郡的山楚地的水好凄凉的地方,
酬 合作探究 乐
天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 扬 用意。 州 初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 逢 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 席 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 上 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见
赠
小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积
极
归来感慨 用典 怀恋、怅惘 世事变迁
进 取 、
感叹身世 比喻 展望未来 富有哲理 豁达、进取
诗 词 曲 五 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唐诗
《过零丁洋》
——宋诗
《水调歌头》
——宋词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 国文学史上三座绮丽的高 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
【教学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熟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解题。
天 扬
请同学结合老师刚才的背景介 绍,解释一下题目的含义。
州 初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 天:指白居易,字乐天。“扬州” 相逢的地点。“见”有“感谢”之
逢 意。“赠”指白诗《醉赠刘二十八
25古代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承接白居易“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而来的句子:2.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句子:3.概括自己被贬谪的地方,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的句子:4.写归来后的感触的句子:5.用典的句子:6.隐含作者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赤壁》1.写兴感之由的句子:2.发议论感慨的诗句:3.本诗名句:4.运用议论,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评判的句子:5.·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的诗句是::《过零丁洋》1.写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的诗句:2.从纵的方面追述的句子:3.写国家山河破碎,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尽艰辛万苦的诗句:4.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的诗句:5.用比喻的方法写国势和身世,形象生动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的诗句是:6.从横的方面着笔的诗句:7.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心情的句子:8.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的句子:9.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补充的诗句:10.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的诗句:11.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的句子:12.直抒胸襟,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诗句:13.千古传诵的名句:14.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的诗句:15.表现主旨的诗句:16.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的诗句:17.·诗中慨叹国事危亡,诗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18.·巧妙的借助地名,表现地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诗句是:19.·诗人自叙出仕做官途径和身世的诗句是:20.·诗中最能够表现“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21.·明朝爱国诗人于谦在其《石灰吟》中写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现了他甘愿为国牺牲的献身精神。
25诗词曲五首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当年撤离,惶恐滩头曾述说国运的惶恐, 如今被俘虏,零丁洋里更忧叹朝廷的孤 零。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 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 对抗战局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 自怜和哀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 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回应题目,共勉,虽遇挫折而意 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如何体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一句?
在整首诗中,都透着淡淡的伤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 树前头万木春”,一改前面低沉的情调,作者自比像一只 快要沉没的破船,而身旁却有千百只帆船疾速驶过;又像 一株枯老的病树,没有生气,而前面的各种树木却欣欣向 荣。在“沉舟”、“病树”与“千帆过”、“万木春”的 对照中,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这两句诗 深刻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给读者以新的意境,说明事 物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春” 字是整句乃至整首诗的亮点之一。“春’与“病树”形成 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整句诗于惆怅之中展现了诗人豪 放、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思想感情内容
本诗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既表现了作 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酸辛和愤懑不 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 念和乐观精神。特别是“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以“沉 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 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 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这两句诗 因有相当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 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现在人们赋予它新 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
25词五首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① 形象刻画 ②
景物烘托 ③ ④ 情感抒发⑤ Nhomakorabea动态 静态
切盼重逢之情。
凭栏远眺望心上人归。
千帆过尽,不见心上人船归 望穿秋水,夕阳西下,令人 失望 令人感叹悲伤,肝肠寸断
主题:本词描写一女子登楼
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 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作者介绍
温庭筠 , 唐代诗人、词人。他是唐初宰相 温彦博的后裔。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 拔,工为词章小赋,与李商隐齐名,称“温 李”。屡试进士不第。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 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俗所 重,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是文人中第 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词的先导, 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词多写妇女生 活 ,〔梦江南〕两首写商妇的相思尤为出色。
梦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倚( yǐ )( 凭靠 ) 斜晖( 夕阳的斜光 ) 脉脉( mò )( 静默的样子 ) 悠悠(形容极为伤心 ) n )洲 肠断白蘋(pí
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 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25《诗词曲五首》

4.请分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借用“东汉窦宪大败匈奴,勒石燕然、记功而返”的典故,写将士们 既思念家乡,又不想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边塞将士爱国、卫国 的精神。 5.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故乡的感情。
6.本词下片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深夜里传来了悠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此句渲染了一种凄 清悲凉的氛围。
5.“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变化过程:“闻说”,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也拟”,诗人 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 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 “只恐”,怕的是 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而最终打消了念 头。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 触摸的实体,目的是为了说出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气氛。
5.请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上片火热的军营生活。
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赏心爱的宝剑,醉梦中仿佛又回到了号角声回 荡的军营。将士们分食着烤牛肉,有人翻奏的塞外乐曲声不绝于耳。 沙场上正进行着秋季大阅兵。
6.请选择一个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拉弓射箭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令人 心惊。词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 面。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报效祖国的英雄形象。
3.词中的“脉脉”“悠悠”很有表现力,请结合词所表达的感情进行 简要赏析。 “脉脉”,含情凝视,情意绵绵,将夕阳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妇人 对亲人的思念。“悠悠”写夕阳西下,江水东流的自然景象,表达了 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也会像这江水一样连绵不绝以及她的孤独失望 之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25诗词曲五首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25诗词曲五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学习八年级语文书知识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25诗词曲五首,欢迎大家阅读!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3、对这首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4、请选出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A )A、“二十三年”,指白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
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领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堂笔记

《赤壁》主旨:诗人借一支断戟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慨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着某种机遇,言外之意: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会有所作为,曲折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也表现出豪爽的胸襟。
《过零丁洋》主旨:本诗追忆了诗人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主旨: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对广大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同情,对统治阶级的谴责。
《水调歌头》主旨:这首词写作者仕途失意,词的上片叙述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表现了词人由苦闷、矛盾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25首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25首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背诵,还要理解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以下是25首适合五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这些诗词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7.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 《山行》 -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2.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 《题临安邸》 -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5.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6.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7.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5 诗词曲五首

25 诗词曲五首【基础须知】字词积累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身。
空:白白的。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写下《思旧赋》。
翻似:倒好像。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侧畔:旁边。
千帆:无数的船只。
病树:枯朽的树木。
暂凭:暂时凭借。
长:增长,振作。
2.《赤壁》折戟(jǐ):折断的戟。
戟,古代的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这段折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3.《过零丁洋》遭逢:遭遇,指受到朝庭的选拔。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寥(liáo)落:冷落,兵力单薄。
四周星:四周年,从德祐无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前后共四年。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古代书写的竹片。
用作书写的竹片必须先火烤,把水分去掉。
烤竹时,手片上似出汗,所以叫“汗青”,后代用汗青代指史书。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旦:天亮。
大醉:醉得很深。
几时:何时,什么时候。
青天:苍天,上天。
阙(què):指宫门楼,这里指宫殿。
夕:傍晚,这个时候。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qióng)楼玉宇:指月中的宫殿。
胜:承受,忍受。
弄:欣赏,玩弄。
清影:指月光下随人共舞的清冷景象。
何似:如何,比得上。
低:形容词作动词用,低低地挂。
无眠:有心事而不能入眠。
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什么。
长,通“常”,常常,总是。
婵娟:即嫦娥,相传是月宫的仙女。
这里指明亮的月光。
5.《山坡羊·潼关怀古》聚:聚集,会合。
表里:外内。
踌蹰:想得很多,心不安,不愉快。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宫阙:宫殿。
25课词五首总结

主题:(悲伤)
本词具体描写一思妇登楼远眺、 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景,生动、含蓄地 表达了她由满怀希望到失望、怅惘的 情怀。
主题:
1.情景交融 2.多用白描、直叙手法。
(2)渔家傲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北宋著名 的政治家、军事家。
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 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 请外任。
6.从表面上看,李清照的“愁”是因为丈昂夫去 世,实际她愁苦的原因是什么?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9月金兵南犯。李清照 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赵明 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然而这期间, 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却被南侵 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 又被贼人破墙盗走。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 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 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 声,无心出游,写下了《武陵春》。李清照在流亡途 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 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
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
梳洗罢,
凭靠
独倚yǐ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夕阳的斜光 阳光微弱
斜晖脉脉mò水悠悠,
形容极为伤心
无尽样子
肠断白蘋pín洲。
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古 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译文:
梳洗化妆已罢, 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 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 (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总结:
《望江南》《武陵春》这两首词 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 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 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25诗词曲五首

25诗词曲五首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过零丁洋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25诗词曲五首

特点:用典 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 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心情:面对此景诗人怀念老友, 悲痛怅惘之情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意思:“沉舟”“病树”比喻遭贬的自
己,“千帆”“万木”比喻诗人 贬谪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境界: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事物必将 代替旧事物,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的道理,充满了哲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 心胸豁达。
诗 歌 赏 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 戟,虽然历时久远,但 并未完全销蚀。我把它 拿起来磨洗干净,还能 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 遗物。
铜东 雀风 春不 深与 锁周 二郎 乔便 。,
如果不是东风帮助 周瑜获得火烧曹军 的胜利,恐怕吴国 的国色大乔、小乔 就要被幽禁在曹操 的铜雀台上了。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借景抒情, 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 情。
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 的句子。 •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 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 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
了诗人主要的心愿?
——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 这说明苏轼愿意在地方做官为国家出 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下片大意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豁达,乐观之情。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运用 了什么修辞和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的 什么感情?
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 发对人生的感慨。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 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问,进而自我
25诗词曲五首

jǐ
(二)赤 壁 杜牧
cháo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jiāng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 “樊(fán)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 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 家、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 为“小杜”。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 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 代表作品:《樊川文集》、《江南春》、 《泊秦淮(huá i)》、《山行》、《阿(ē) 房宫赋》等。
读明白
译文:一支古老的断戟沉没在泥沙 里,岁月尚未使它销蚀,我拾起来 将它磨洗一番,认出戟是东吴破曹 时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 便,二乔也会被曹操掳去,囚禁于 铜雀台。
小结提升
前两句 : 借古物勾起 对三国旧事 叙事 的回忆
虚托手法
铺垫
赤 壁
后两句: 评赤壁之战 议论 抒发对国家 兴亡的感慨 表现英雄无 用武之地的 抑郁不平之 气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
又字宋瑞,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 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著名政治 家、文学家、诗人、民族英雄。
代表作品:《文山先生全集》、 《指南录后序》《正气歌》、《过零丁 洋》等。
创作背景
这首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 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 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 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 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 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 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 出示此诗以明志。
(四)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 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chá n)娟。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
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应该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的原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赤 壁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水调歌头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25诗词曲5首

*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 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 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诗作分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前两句是叙事,交代兴感之由。 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的慨叹。 为下文作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后两句发议论感慨。如果不是东风给了 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 历史将要重写。 •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以小见大。
小结:
写作背景:
苏轼因在朝与王安石政见不合, 出守外郡,任密州太守。而与在齐州 做官的弟弟苏辙(子由)长达七年未 能相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 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 赏月,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 辙。因此写了这首词。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颈联:前者表地名,后者表心情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头/说惶恐:追忆过去
零丁洋里/叹零丁:感叹现在
“惶恐滩 ”、“零丁洋”:暗示形势的险 恶和境况的危苦。 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忧愤之情。
小结前三联:
叙事,为下文作铺垫,情感悲苦欲绝
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学习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的目的要求: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的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写作背景: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注释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见赠:送给(我)。
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é)。
7.怀旧:怀念故友。
8.吟:吟唱。
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 到:到达。
11.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25课 诗词曲5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赤壁》 ——唐· 杜牧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北宋· 苏轼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一、诵读
赤壁(唐•杜牧)
j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要求: 自将磨洗认前朝。 1、声音要有起伏。 东风不与周郎便, 2、节奏比较自由。 铜雀春深锁二乔。 3、古人的味道。
作业:
1、背诵并默写前两首古诗。(一本通) 2、完成24课第一课时学案。 (提前背诵第一段,下午自习时做) 3、按今天的方法,请一名同学明天讲解。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诗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在频繁的 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2.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 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3.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 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4.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 忠报国的心光照史册。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08年湖南常德市中考试题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
(苏轼《水调歌头》) 6、2005年江苏南京中考:用课文原句填空。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考默写题
优美五言绝句古诗25首

优美五言绝句古诗25首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3、《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4、《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5、《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6、《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17、《天涯》唐李商隐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18、《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19、《红豆》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0、《题诗后》唐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21、《遗爱寺》唐白居易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