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心”记录“童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童心”记录“童年”
童年是一幅画卷,画里有难忘的成长痕迹;童年是一首歌谣,歌中有心醉的亲情故事:童年是一章乐曲,曲里有绚丽的梦想世界……能重温童年那段难忘时光的,唯有提起手中的笔,用真情倾吐那稚嫩的心声,抒写独特的感受。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童心来记录童年生活,让学生的作文彰显个性?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捕捉生活,贮存童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
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是孩子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
事情,不懂得如何选择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时讲真话,书写真实的情感。多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指导学生写周记。周记就像一个坛子,把生活贮存在里面,再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再翻看这些童年时期写下的文字,一定能够从中发现美好的回忆和自己成长的足迹。每个周末,其中一项固定的作业就是写周记。提前布置任务,留给充分
的时间,要求学生回顾一周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从中选择生动有趣的素材写成周记。下面结合笔者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写周记的。
l.从“校园生活”找素材
小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小学生最丰富的写作源泉。开学初看到校园的新貌,课堂上发生的小插曲,同学间的“恩恩怨怨”,课间的游戏,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等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例如,有一次,课间,几位学生争抢一块橡皮擦,不知怎地,橡皮擦斜着进入电风扇横躺在里面。出不来了。这本是发生在课间的学生间的偶发事件,但在本周的周记中,一篇《电风扇上的小居民》,生动具体地把那天发生的事情描写下来。因为是真经历、真见闻、真情感,文章趣味横生。
2.从“放学路上”找素材学生放学回家有家长接送的、有自己走路的、有坐车的。周围的事物每天都在变化,放学路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如有些同学坐车回家。等车的滋味酸甜苦辣就可以作为素材来用来写。
3.从“家庭生活”找素材当你生了病,妈妈不分昼夜
精心照顾你,你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家里停电了,一时间电视看不成了,空调不工作了,电饭煲也不能烧饭了,急得全家团团转;买新房子,搬新家了,为拥有“私人”空间而欢呼雀跃……善于捕捉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也会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
4.从“社区生活”找素材
孩子的社区生活各不相同,社区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伙伴间发生的事情,社区的容颜风貌都可以撷取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
5.从“公共场所”找素材
“眼观六路,耳昕八方”,只要处处留心,就能随时拍
摄下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节假日跟着爸爸、妈妈出门踏青:家乐福超市开张了,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周末,到新华书店看书……
作文不应该是抄来的,更不应该是编造出来的,它是从心灵里面流淌出来的。只要你平时对生活倾注了热情和关心,生活就会给你以丰厚的馈赠,让你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当然,你除了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写别人没看到的、没想到的;别人写过的,就
要写出新意来。这样细细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亮点”,
用童心记录童年生活,将来会引发更多美好的回忆,作文会因生活的回放而更加精彩。
二、大胆想象,给童年生活插上翅膀
儿童的世界是奇妙的充满梦幻的世界。喜欢畅想是儿童的天性,因为孩子都喜欢童话,而童话正是对比现实而呈现出的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只要我们能从孩子这种心理出发,以一双童话的眼睛看待周围的生活,便会启发孩子。想象原来并不是凭空瞎想而是你平常读过的童话、看过的事物,与眼前的事物的交织。如写《秋天的校园》中的“菊花”,你
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赋予菊花以生命,让菊花会说话,能活动,让他们做出自己心中想做的事:“秋风瑟瑟,一盆
盆秋菊的小脑袋在不停地、快活地摇晃着,还不时悄悄地把头伸进我们的教室里,好奇地欣赏着这几十双求知的小眼睛,吮吸着知识的甘露。”这段巧用拟人的手法,大胆想象,惟
妙惟肖地把人与景融为一体。多么形象有趣啊!
孩子的童年还是梦的季节,往往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想法。教师应透过孩子们那些在成人眼里看来是幼稚、可笑甚至荒谬的答案,去感受他们稚嫩、纯真,如水晶般透明的心灵。如有一位教师在批阅作文时,看到一位学生这样描写天空“天空不哭了,好像一片茫茫的大沙漠……”刚开始,老
师并不认可这样比喻,当这位学生这样告诉老师“那天早晨刚下过一场大雨,天空迷蒙蒙的。那时的天空真像一片茫茫的大沙漠……”时。老师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天空好像一片茫茫的大沙漠”,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多么富有个性的语言,只有孩子才能想象出这一人类思维最美的花朵。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放飞童心,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三、定期交流,分享童年生活的乐趣
给学生搭建展示习作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到收获、成功的同时分享童年生活的乐趣。每周一,学生交上来的周记,是我迫不及待想阅读的功课。我会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观、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习作,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学生对定期的周记交流课的期盼,明明白白地写在那专注的目光、飞扬的神情、爽朗的笑声中。我会精心挑选出内容新颖的、有进步的文章进行交流、表扬,让学生到讲台前把自己的周记读给全班同学听。因为学生习作的素材来自生活,很多内容都会写到班上的同学,这极大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同时,这样的交流课也成为激励学生渴望上进的动力。
如班上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寻书记》,细腻生动地描
写了和同学买书的经历。可以说,学生们是带着喜悦、兴奋的心情来欣赏文章的。现截取其中精彩片段:我们存放好书包,直接奔上二楼,因为老师要我们阅读的这四本书籍都是名著,而二楼是专门卖名著的。我们决定一起从一个方向一起找,每人负责柜子的一面,于是一场全方位地毯式的搜索开始了l我们的眼睛像饿狼般盯着那些‘精神食粮’,寻找着那些书的足迹,可是书好像故意跟我们作对。越是想找它,它越是不出来。大约找了一半的柜子,还是没有一点书的影子。我们都着急起来,林哲麟还唱起来:‘你快出来,我已经承受不了了。’本以为老天该偏向我们了,谁知当我们搜遍二楼的书柜。竟然一本也没有。我想:。一定是我们漏找了哪个地方,从头来一遍。这回我们决定分头行动。我在那些包装精美、花花绿绿的书中急切地寻找着,我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哎约!”撞上人了,我赶紧说道:“对不起,对不起,Sorry!”只见被我撞的人摸摸脑袋说:“许洪韬,我快被搞成“人肉馅饼”了。”原来是林哲麟,我问了问他,他摊开手说:“没有找到。”于是我们又上了三楼找了一遍,没有。接着去一楼寻找,还是空无一本……文章内容一波三折,风趣幽默,扣人心弦,令听者忍俊不禁又深受启发,原来文章应该这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内容才能具体生动,才能打动人。
每一次的周记交流课,班级的气氛特别活跃,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