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阳戏的传播路径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阳戏的传播路径综述
湖广人迁四川,江西人迁湖广,使得江西高安、万载等地的傀儡阳戏西迁湖广、四川成为可能。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移民规模比较大,“湖南北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占60%左右,中部有80%强,而西部只有41%。湖北东部的家族比例中,江西移民达80%,而在西北部还不到30%”〔9〕P38。而麻城、孝感正是江西移民移居湖北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巧合的是,川地(包括现重庆)戏班艺人祖籍多为“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对移民来说存在“再移民”的时间差。被称为傀儡戏的“阳戏”很可能随着大批移居“孝感”的江西移民,经几代“世居”后再“随身携艺”辗转“填四川”,实非臆测。总之,阳戏西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方向,由江西,经湖北、湖南,传播到四川。入川途径主要有两条,其一,从秀山经酉阳、黔江、彭水一线入川。而当今阳戏流行的湘西北部及重庆秀山、酉阳等地正是“湖广填四川”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高腔入川的主要通道。”〔10〕P7其二,长江是阳戏另一条西进途径。江西弋阳腔、安徽青阳腔、湖南高腔以及湖北的皮黄腔都可以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到达重庆,再通过嘉陵江、沱江流向川南、川北、川中地区。
一、南路阳戏入湘黔
(一)阳戏入湘黔的历史背景同样,湘西南路阳戏受东“阳”西渐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大大促进了阳戏在湘黔一带的传播。这次移民潮发生在“元末明初”,朱元璋安定西南、充实边防,在湘西、黔、滇一带大量屯军屯民,为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各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加强了文化艺术的的交流和传播。东“阳”西渐的原因之一,明太祖时期,大批江淮将士被征调征战在滇黔前线,而驻扎在湘黔边境的多为江
西籍将士。他们不仅带来勇武的斗争精神,还包括丰富的江南文化。贵州安顺一带的地戏、云南玉溪的关索戏,当然也包括黎平一带的阳戏。其曲调具有弋阳腔的特点,粗犷、明快、激越,间有帮腔、滚调形式。湘西、黔中、黔东南阳戏唱腔亦是由江西弋阳声腔演化而来。原因之二,明正统二年(1437),江南地区“连遭荒旱,人民饥甚,流移甚多”〔11〕,许多江西农民逃荒流入湖南,有的流落到黔阳、洪江、怀化等地落户。〔12〕P259这些逃荒的难民同时也把江西的傩戏、弋阳腔、采茶调等民间娱乐形式带进来,与本地的民间文化形式相融合。原因之三,清朝雍正四年(1726),为“使地方永远宁谧”,清政府以武力废除“土司”制,实行“改土归流”制度。〔13〕P6551一时土司制度土崩瓦解,当地居民百姓大量外流。同时,外地人也相应地流入湘西一带。人口的外流内进,促进了民间艺术的相互交流、
影响,阳戏因之得到广泛传播。
(二)阳戏传播湘黔的证据西南阳戏有许多“江西”原素:首先,黔南、黔东南及滇众多阳戏坛艺人的祖籍为江西、湖南。在贵州许多受访艺人说自己祖籍江西。如息烽流长乡阳戏坛四坪村阳戏坛掌坛师黄晓亮,祖籍江西吉安,明初迁至四川内江,祖父时才从四川内江迁至现址。开阳南龙乡中桥村阳戏坛掌坛师刘正远,祖籍江西吉安。据《刘氏宗谱?修谱序》“原籍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明成化年间迁楚南衡州府常宁县礼义乡修义里充花沟至国朝定鼎。”在阳戏演出盛行的黔东南,江西籍移民更为多见。据黎平韩氏家谱载:“始祖韩添公,江南徽州婺源县人也。大明时开辟靖州,委以重任,封为讨掳将军……至永乐二年(1404)拔军之时,四世祖礼公,分守湾寨屯。叠生五支,始靖州,后五开(今黎平),皆有田园庐墓存焉。”韩姓在黎平已有24世。江西杨、吴两姓在黎平定居者甚多。更为偏远的滇、黔一些地方阳戏坛演出成员,其祖籍主要是江西、湖南两省。据唐永啸对流布于云南文山州的梓潼戏调查,其戏班成员祖籍主要是江西、湖南等地:斗法梓潼戏坛,共十五人,祖籍江西;仰天窝梓潼戏,祖籍江西、湖南。〔14〕P48还有,黔东南地区留下不少明清时期江南文化随商贸传播的记录。古时湘、鄂、川、黔凡是水运航道能辐射到的区域皆为江西富商巨贾的传统商路。据《唐国史补》载:“舟船之盛尽于江西……洪鄂之水居颇多,与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奏商声乐从婢仆以据。”〔15〕P62而黔东南黎平府有明代万寿宫演戏的记录历史。据《黎平府志》载:黎平城内早在弘治三年(1490),在城西广运街建了内有大戏楼的城隍庙;在城南相家坡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五显庙;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建了内有大戏台的杨公祠;嘉庆二年(1797)建了内有大戏楼的万寿宫等等。〔16〕P125-128这一时期湘西、黔南大修“万寿宫”,因为只有商贸繁荣,商贾
聚集,修建江西会馆成为风气,方能有钱筑戏台、唱大戏。湘西亦有还愿阳戏演出的记录。前文《沅州府志》所载的”许愿于神之事,若五显三公”,“凡酬愿,设位于空旷处,请巫降神”的酬神还愿戏,其演出形态与川黔地区至今流行的阳戏
仪式戏极为相似。只是由于西迁的移民和流动的商贾把家乡的戏曲歌舞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融合而发展形成新的曲艺形式,使得后期湘西阳戏演出不再含有仪式活动。从以上艺人籍贯,相关戏剧文物,以及阳戏在这一区域的演变情况,可以得出黔东南阳戏、湘西阳戏是在东“阳”西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三)阳戏传播湘黔的途径古时交通不发达,地理条件成为影响地域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因素。湘西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上,地势渐高,高山徒增,陆路交通极为不便,水路运输就显得十分重要。位于阳戏带的水路,首推长江干流,其次是流入洞庭湖的沅江、芷江、澧水。其中,沅江上游贵州的锦屏、天柱、瓮洞和湖南的会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也是
阳戏繁盛流播区域。这就不禁让人联想到南路阳戏传播和水路运输的关系。据调查,贵州天柱阳戏是由湖南黔阳地区(今属湖南怀化市)传入的。由于这一带群山叠叠,沅江成为出入湘黔门户的主要通道。沅江又称沅水,在贵州都匀汇入了分别来自南源的龙头江和北源重安江,始称清水江。清水江东流至洪江市与舞阳河汇合后,即称沅江。沅江在湘西辰州一带汇入酉水,水量颇丰,有较强的运输能力,
是旧时湘黔的重要交通运输线。可以说对于多山的湘西、黔东、黔南地区来说,沅江就成了茶、马、木材、药材出入云贵的水运古道。戏路随商路,湖南黔阳阳戏传入贵州,也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是贵州福泉阳戏。福泉
与天柱仅一苗岭之隔,但其阳戏形态呈现与湘西阳戏迥然的风格,而宗主川派系
统阳戏。这足见水路交通对这一地区文化传播影响之大。事实的确如此。旧时湖南黔阳和贵州锦屏、天柱、远口、白市、瓮洞等地,沿着沅江、清水江一路码头都有流传杨公调,祭祀时常唱阳戏。贵州《黎平府志》“杨公祠”条载:“杨公祠,即镇江王庙祀杨五将军,在府城南隅神鱼井右,乾隆三十四年建,嘉庆十八年重修,为黎平会馆。又敦寨簸箕滩有杨五庙,船过此甚险,往来竭诚祷祀以保无虞。”〔16〕P126—127阳戏艺人何长盛(生于1923年)回忆:他从八九岁到二十几岁都看过杨公庙庙会演唱阳戏。进入庙会看阳戏的又不少是湘黔在清水江、沅江放排撑船的水运工人,他们看阳戏的同时祈求平安。一些清水江上的放排老板和放排工人中
的阳戏爱好者,先是有意无意地学唱阳戏,后请师传教,阳戏便在天柱一带流传。〔17〕P284天柱阳戏来源与之相仿,最早看到阳戏的是经清水江到沅江放排、跑码头的工人。据天柱县度慕《陈氏族谱》载:“康熙大疫,合族皆染,固适公避疫香炉坡,数载温散嗣归,重兴寨户……恐疫复袭,咸丰八年(1858)请戏入祠,‘作万人缘’”,〔18〕P2可知,天柱、锦屏等县的阳戏大约从清咸丰年间开始流行,至今(20XX年)已有6代。古时,确有大量黔东南阳戏坛艺人积极向湖南阳戏艺人学习的记录。首先,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请湖南阳戏艺人授艺。例如,黎平顺化瑶族乡桥头寨阳戏坛就有请湖南阳戏艺人学艺的经历。黔东南最早演阳戏的是黎平,阳戏传入黎平的第一个定居点是顺化瑶族乡桥头寨。瑶族乡桥头寨阳戏坛“至今已经相传五代,第一代是生于嘉庆四年(1799)的杨光庭。他十七岁(1816),请湖南阳戏艺人进寨教戏,学徒10多人。”〔18〕P2当然更多情况是走出去,黎平、天柱很多艺人有到湘西学习的经历。清道光三十年(1850)黎平县潘老寨的杨生保、陈国光去湖南靖州的浦口学阳戏,当年回寨建立阳戏班演出。〔18〕P5天柱县远
口园田艺人吴述德早年师从湖南会同县阳溪戏师杨开基。实际上,黔东南阳戏与湘西阳戏同属一个系统,前者是后者向西部山区纵深演播。黔东南阳戏距祭祀酬神的核心最远,为民间小戏形式。与早期的傀儡酬愿戏相比,这些地区的阳戏积极吸收融合当地的花灯、花鼓等地方曲艺形式,世俗性、娱乐性大大加强。以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