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发展的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会计发展的文献综述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财务会计国际化的文献综述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国际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入手,首先,阐述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原因。其次,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建议和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顺利进行,推动会计规范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财务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

一、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虽然会计国际化已成为国际会计理论界、职业界及金融界的共识,但对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会计国际化存在三种不同的含义:

(一)会计国际化表述为沟通,就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找出差异之所在

目的是介绍各国会计实务与惯例,比较相互之间的异同之处,促进相互理解。当各国经济交往不是很密切,经济一体化程度很低时,会计国际化只能理解为沟通。

(二)会计国际化表述为协调,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

目的是寻求各国会计的共性和一致之处,消除不必要的分歧,以达到各国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质性。当各国经济交往比较密切,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计协调就成为必要。

(三)会计国际化表述为全球会计一体化、统一化

目的在于全球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会计账户、共同的会计准则、结构内容完全相同的会计报表。当各国的经济相互高度依存,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时,全球会计一体化也就成为必然。可见,对会计国际化的理解,会随着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情况而变化。

毕庆华(2009)表示了对第三种观点的支持。他认为,会计国际化具体是指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过程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和准则,以逐步实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协调和统一。就其内容来讲,主要包括会计政策国际化、会计管理体制国际化、会计教育国际化、执业管理国际化、会计信息披露国际化等若干内容,其实质和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可见,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会计国际化就是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二、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原因

何春根(2007)将我国实现会计国际化的原因总结为三个需要:第一,会计国际化是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第二,会计国际化是我国资本输入输出的需要,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三,会计国际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发展国际市场的需要。

郭静(2010)认为,我国实现会计国际化是必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发展客观要求会计国际化;第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国际化;第三,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需要会计国际化;第四,增强我国会计监督水平需要国际化。

王文红(2009)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原因进行了补充,他认为除了适应经济和发展各方面的需要之外,会计本身具有的国际化的本性也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会计的国际化本性,除了人所共知的技术性以外,还有一般社会属性。具有悠久历史的会计,数千年前相继产生于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不同的国家。他们都采用账簿、记账、会计报告等不同的方法。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复式记账法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相继产生。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都有不同的发源地。这充分说明,

适应经济管理需要而形成和发展的会计,在其早期就具有天然的国际性。各国都需要运用会计强化经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王晔(2006)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原因进行了全面汇总,市场国际化的需要、实现跨国经营的需要、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需要、国际贸易的需要、会计职业国际化的需要、政府监管的需要共同决定了会计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问题

阎达五,陈亚民(1991)从全球的角度分析了会计国际化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认为会计国际化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国家化和国际化并存。会计国家化是指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与特定环境下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素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联系的,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明显地体现着国家的特点,不同国家的会计存在着各种的差异。各国会计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视这种客观存在,一味追求甚至以强制性的手段推行各国会计的趋向化和一体化,其最终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阻碍会计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要求各国在其会计事务处理中尽量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一方面促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要,一方面促使各国会计在其履行对内管理职能时尽可能采用一些先进的方法。其主要表现为各国会计事务处理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化。会计国际化是当代会计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趋势,无视这种客观存在,一味强调会计的国家化,甚至以强制性手段在会计工作中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其最终结果将严重阻碍本国经济的发展。

很明显,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是矛盾的,它们在很多方面是互相排斥的,可以说国家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国际化,国际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着国家化,而国家化和

国际化又深刻地扎根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社会因素之中,因而这种矛盾将长期存在。

闫萍(2009)根据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了我国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第一,国际协调问题。我国会计制度及实务与国际惯例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基本原因是中西会计在法律、政治、经济、教育方面都存在环境差异。第二,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世界各国会计规范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形式;另一种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语国家所采用的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形式。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在部分处理方法上是矛盾的。第三,我国在借鉴国外的经验时存在照抄照搬的情况。没有参考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照搬国际会计准则,会造成在会计准则使用的过程中,有些内容晦涩难懂,不符合实际,只得靠补充规定、疑难解答等形式来弥补。

张琴(2009)认为我国在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他对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地总结,主要包括: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制约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水平;会计国际化的实施效率低;会计国际化需求不足;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尚有较大差异;会计人员素质低下使会计国际化难以实施;会计界未能正确处理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

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建议和发展战略

蒋艳霞(2002)为了解决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这一矛盾,提出我国应该坚持会计准则国家化的同时,尽量吸收、采纳一些国际化的思想和方法,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具体措施有:第一,对会计方法及方法背后所体现的会计思想,在考虑我国经济环境的前提下,吸收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的思想,使得我国的准则在这些方面与其他各国保持一致;第二,在借鉴、吸收以英、美为代表的会计思想的同时,也要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