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耐高温聚酯PCT的等温结晶性能研究

喻爱芳 等:新型耐高温聚酯PCT 的等温结晶性能研究 3379

新型耐高温聚酯PCT 的等温结晶性能研究

喻爱芳,蒋 瑜,李文刚,黄象安

(东华大学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上海 200051)

收稿日期:2004-06-10 通讯作者:喻爱芳

作者简介:喻爱芳(1969-),女,湖北荆门人,现在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方向为新型聚酯的研究。

摘 要: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PCT )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聚酯。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分析了PCT 的等温结晶性能,并进行了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CT 比PET 的结晶速度快;动力学计算表明,PCT 在较高温度下的结晶以异相成核为主。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环己二甲醇酯(PCT );耐高

温聚酯;等温结晶性能

中图分类号:O63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31(2004)增刊-3379-04

1 引 言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PCT )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或对苯二甲酸(PTA ))和1,4-环己二甲醇(CHDM )缩聚而成的新型耐高温聚酯。它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为满足微电子元器件的SMT (表面安装技术)化提出的更高耐热性要求,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最先由美国的Eastman 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成功。在美国,早在1989年PCT 的消费量约达600万镑,占热塑性饱和聚酯工程塑料总消费量的3%左右[1]。至90年代,Eastman 公司加大了对PCT 的研发力度,并有一系列产品问世,其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耐热性)引起了关注。

90年代的前阶段,包括Eastman 公司在内的国外的许多研究者,对PCT 的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2~9]

,人们较多地关注于它的耐热变形性和可加工性

及其回收利用。国内于90年代开始有人研究PCT ,1991年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对该种工程塑料进行了研究,并于1992年合成出小试样品[10]。

PET 是由DMT(或PTA)和乙二醇(EG )缩聚而成,若EG 完全由CHDM 取代,则生成的产物为PCT 。本文主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将PCT 等温

结晶性能和PET 作了比较研究。

2 实 验

2.1 样品制备

PCT 样品自制,其采用的合成工艺为酯交换缩聚法,在2.5升真空聚合釜内以DMT 和CHDM 为单体、以Sb/Ti/Ge 复合催化剂制备PCT 。特性粘度[η]=0.59dl/g (以重量比为1∶1的苯酚-四氯乙烷为溶剂,用乌式粘度计在(25±0.1)℃的恒温槽中测定)。熔点为T m =293℃。结晶度为34.04%(日本理学公司RIGAKU X 射线衍射仪,广角X 射线衍射法WAXD 测定)。熔融结晶温度T mc =246.22℃(Mettler Toledo Star 热分析仪,降温速率10℃/min )。

PET ,仪征化纤股份公司生产,[η]= 0.64 dL /g , 熔点T m =255℃。结晶度29%(日本理学公司RIGAKU X 射线衍射仪,广角X 射线衍射法WAXD 测定)。熔融结晶温度T mc =203℃(Mettler Toledo Star 热分析仪,降温速率10℃/min )。 2.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取无定形样品约5mg ,在Perk in-Elmer DSC-7型差示扫描量热仪上,将试样迅速升高到300℃后,停留2 min ,再以400℃/min 的降温速率降到所需温度(见表1),进行等温结晶测试。

表1 等温结晶测试条件

Table 1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ET and PCT

试样结晶温度,℃ 备注 PET 150,165,180,195,210

PCT

170,245,260,275

因在215℃和230℃结

晶太快而无法测定,因此在170℃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等温结晶行为

PET 和PCT 在不同温度下结晶热焓和时间的关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