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己内酯的等温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蒙延峰
PEN非等温冷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后 , 适 用 于 测 定 和 计 算 非 等 温 结 晶 速 率 常 数 能 (K 和 表观 A rmi 数 ( )。 ) va 指 n
1一X = ep 一K t) x( () 1
提高 ; 构 呈 平 面 状 , 分 子结 构 致 密 性 提高 , 结 超 耐
溶剂性以及气体阻隔 I好 , 生 芳香族特性显著 , 耐水 解性 增强 。 因此 ,E P N在 薄 膜 、 器 、 容 产业 用 纤 维
等领 域有 着 巨大 的应 用潜 力 。
在 P N熔 融 纺丝 过程 中 , E 熔体 冷 却 过 程 中获 得 的热结 晶很 少 , 晶 主要 产 生 在 随 后 再 次加 热 结 升温 的过 程 中 。作者 主 要从 无 定 形 P N在 升 温 E 过程 中发 生 的结 晶研究 P N非等 温 结 晶动 力 学 , E 以求 更加 接 近实 际加 工过 程 。
( G) 聚 而 成 。 与 P T相 比 , E E 缩 E P N用 一 个 萘 环 取 代 了 P T 中的 苯 环 。 由 于萘 环 比苯 环 具 有 更 E 大 的共轭 结 构 , E 分 子 链 刚 性 增 强 , 度 模 量 PN 强
2 结果讨 论
2 1 冷 结晶 温度 . 玻璃 化转 变 、 结 晶和结 晶熔 融是 P N升 温 冷 E
摘 要: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 ( S ) D C 法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E ) P N 的非等温冷结 晶动 力学进行研究 ; 通过
改变升温速率 , 讨论了 P N冷结晶起始温度与峰顶温度之间存 在差 值 的原 因; 比了两种不 同的冷结 晶起 E 对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非等温结晶性能研究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非等温结晶性能研究
季轩;胡婷;吴月梅;陈建梅
【期刊名称】《合成技术及应用》
【年(卷),期】2022(37)3
【摘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在实际生产中,不同分子量的原料加工性能存在差异,而材料的结晶行为会对其加工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性能产生影响。
本文使用非等温结晶和连续自成核-退火热分级(SSA)方法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UHMWPE的结晶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UHMWPE的相对结晶度下降了约4%,结晶能力呈下降趋势;分子量较高的UHMWPE样品晶片厚度小,表明其结晶能力较差。
【总页数】5页(P38-42)
【作者】季轩;胡婷;吴月梅;陈建梅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2.4
【相关文献】
1.电子束辐照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温结晶动力学
2.冻胶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SiO2杂化微孔膜研究——稀释剂与SiO2对铸膜液熔融结晶性能的影响
3.自增强高性能聚合物的成型工艺同力学性能间相关性研究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应力诱导结晶理论和其自增强作用
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其结晶动力学
5.凝胶纺丝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延伸性能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外光谱法研究聚己内酯非等温结晶过程

红外光谱法研究聚己内酯非等温结晶过程
黄毅萍;陈广美;罗筱烈;马德柱
【期刊名称】《应用化学》
【年(卷),期】2003(020)012
【摘要】具有不同分子量聚己内酯(PCL)样品的等速降温红外光谱表明,PCL的结晶特征吸收谱带变化可反映非等温结晶过程. 利用该特征吸收谱带的定量计算,较方便地得到了PCL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其数值与DSC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总页数】4页(P1192-1195)
【作者】黄毅萍;陈广美;罗筱烈;马德柱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肥,230039;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肥,230039;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合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1
【相关文献】
1.辐射交联聚己内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J], 朱光明;许硕贵;费敬银;秦瑞丰;梁国正
2.聚己内酯的等温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J], 蒙延峰;温慧颖;李宏飞;唐毓婧;门永锋;蒋世春;安立佳
3.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共混物结晶过程和相分离形貌的研究 [J], 王海军;
冯会平;赵庭山;王学川;蒋海文;刘战勋
4.聚己内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J], 崔广军;王扬;李海东
5.红外光谱法表征聚己内酯结晶度的研究 [J], 梁庆优;杨贤锋;宋国胜;向兴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A_510_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2. 4. 1 Jeziorny 模型分析
Jeziorny 等 [15] 认 为 在 非 等 温 结 晶 过 程 中,
Avrami 模型表达的聚合物的 k a 可采用式( 5) 修
正,得到 Jeriorny 模型的结晶速率常数( Z C ) 。
lg Z c =
lg k a
分子成分进行监测并研究热稳定性。 测试前将
。 2022 年,日本东
备用。 取 PA 510 试样 8 ~ 10 mg,氮气( N 2 ) 氛围
胺( 生物基 1,5-戊二胺) 和来自蓖麻油植物的癸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待测 PA 510 试样中的小
而且相比于聚己内酰胺( PA 6) ,PA 510 有更低的
ϕ
将式(4) 与(5) 联立之后可得式(6) 。
lg [ - ln(1 - X( t) ) ] = ϕlg Z C + nlg t
(5)
(6)
将不同 ϕ 下 PA 510 的 lg [ - ln(1 - X( t) ) ]
图 3 不同 ϕ 下 PA 510 试样的 X( T) -T 曲线
和 X( t) -t 曲线
Fig. 2 DSC exotherms of PA 510 sample at different ϕ
1—5 ℃ / min;2—8 ℃ / min;3—10 ℃ / min;
∫
dH c
T
X( T) =
4—15 ℃ / min;5—20 ℃ / min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和纤维原材料之一
[1-2]
,其中聚酰胺纤维在民用、
工业领域及军用装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种研究聚合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方法

一种研究聚合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方法作者:莫志深, MO Zhishen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刊名:高分子学报英文刊名:ACTA POLYMERICA SINICA年,卷(期):2008,""(7)被引用次数:3次1.Di Lorenzo M L.Silvestre C查看详情 19992.殷敬华.莫志深现代高分子物理学 20013.刘结平.莫志深查看详情 1991(04)4.张志英查看详情 1994(03)5.杨森.周正发.任凤梅.黄国庆.徐卫兵查看详情[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02)6.刘结平.莫志深.綦玉臣.张宏放.陈冬霖查看详情 1993(01)7.Liu T X.Mo Z S.Wang S G.Zhang H F查看详情 19978.Liu S Y.Yu Y N.Cui Y.Zhang H F Mo Z S查看详情 19989.An Y X.Li L X.Dong L S.Mo Z S,Zhang H F查看详情 199910.Qiao X Y.Wang X H.Zhao X J.Mo Z S Zhang H F查看详情 200011.Ozawa T查看详情 197112.Koimogoroff A N查看详情 193713.Johnson W A.Mehl R T查看详情 193914.Avrami M查看详情 193915.Avrami M查看详情 194016.Avrami M查看详情 194117.Evans U R查看详情 194518.Allegra G.Corradini P.Elias H G.Ceil P H,Keith H D,Wunderlich B IUPAC Commission on Macromolecular Nomenclature 1989(04)19.任敏巧.张志英.莫志深.张宏放查看详情[期刊论文]-高分子通报 2003(03)20.Jeziorny A查看详情 197121.任敏巧.莫志深.陈庆勇.张宏放.宋剑斌.张会良.孙小红查看详情[期刊论文]-高分子学报 2005(03)22.Cebe P.Hong S D查看详情 198623.Wlochowicz E M查看详情 198324.Caze C.Devaux E.Crespy A.Carrot J P查看详情 199725.Liu T X.Mo Z S.Zhang H F查看详情 199826.Liu T X.Mo Z S.Wang S E.Zhang H F查看详情 199727.Qiu Z B.Mo Z S.Zhang H F.Sheng S R,Song C S查看详情 200028.Qiu Z B.Zhou H W.Mo Z S.Zhang H F Wu Z W查看详情 200029.Qiu Z B.Mo Z S.Yu Y N.Zhang H F Sheng S R Song C S查看详情 200030.Song J.Ren M.Chen Q.Sun X Zhang H Song Ch Zhang H Mo Z查看详情 200531.Li Y D.Ma Y Z.Yan F F.Cao S K查看详情 200732.Lu W J.Zhu X L.Zhang Y M.Wang H P,Wang C S,Ye Y T查看详情 200733.Zhao C X.Zhang P.Lu S R.He J P Wang X Y查看详情 200734.Huang X Y.Ke Q Q.Kim C N.Zhong H F Wei P Wang G L Liu F Jiang P K查看详情 200735.Wang J B.Dou Q查看详情 200736.Nandi S.Ghosh A K查看详情 200737.Chen J.Li X H.Wu C F查看详情 200738.Chen G M.Chert Y.Huang Y P查看详情 200739.Zhao L J.Du Q.Jiang G J.Guo S Y查看详情 200740.Grozdanov A.Buzarovska A.Bogoeva-Gaceva G.Avella M Errico M E Gentile G查看详情 200741.Chen Q.Yu Y N.Zhang H F.Mo Z S查看详情 200242.Cai J L.Han Y查看详情 200743.Papageorgiou G Z.Achilias D S.Bikiaris D N查看详情 200744.Hsu S F.Wu T M.IAao C S查看详情 200745.Ren M Q.Chen Q Y.Song J B.Zhang H L,Sun X H,Mo Z S,Zhang H F,Zhaag X Q,Jiang L S查看详情 200546.Buzarovska A.Bogoeva-Gaceva G.Grozdanov A.Avella M Gentile G Errico M查看详情 200747.Huang J W查看详情 200748.Zhang S L.Zhao Y.Sun X B.Jiang Z H Wu Z W Wang G B查看详情 200749.An Y X.Li L X.Dong L S.Mo Z S,Feng Z L查看详情 199850.Tao Y J.Mai K C查看详情 20071.常静.冯连芳.顾雪萍.胡国华PA6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期刊论文]-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9(1)2.杨立新.王建华.刘继红原位复合阻燃尼龙6的非等温动力学研究[期刊论文]-合成纤维工业 2009(1)3.祝明.李亚鹏.汤军.王书唯.王静媛己内酯和2,2-二羟甲基丁酸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3)本文链接:/Periodical_gfzxb200807005.aspx授权使用:河南理工大学(hnlg),授权号:4ee84841-7e2f-4966-8343-9ddc0115a5c5下载时间:2010年8月24日。
改性聚乙烯醇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加, 改性体系内起增 塑作用 的小分子 由于其蒸发升华 的减缓 , 改性 P V A体系 的运动能力增 强 , 结 晶度 提高 ; 莫志深方法能够 较好地解 释改性 P V A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 即在单位 时间内达到较大结晶度需较大 的降温速
率, 且随着体系相对结晶度的增加 , 结 晶速率 降低 。
关键词 : 聚乙烯醇
改性
热分析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 T Q 3 2 5 . 9
பைடு நூலகம்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0 0 4 1 ( 2 0 1 3 ) 0 5 — 0 0 3 9 — 0 4
聚 乙烯 醇 ( P V A) 纤 维 是 合 成 纤 维 的重 要 品 种之一 , 但 由于其 多 羟 基 、 强 氢键 的特 征 , 使 得熔 融 温 度高 于其 分解 温度 , 即P V A在 熔 融前 即发生
降至 1 0 0℃ 。 2 结 果与讨 论 2 . 1 纯P VA与 改性 e VA 降温 结 晶
酰胺 ( C P L ) 水溶 液对 P V A进 行 增塑 , 在 能 够 有效 增加 P V A的熔 融 加 工 性 能 的 同时 对 其 进 行 非 等
温结 晶性 能 的分 析 , 以研 究 其熔 融 后 结 晶对 成纤 性能 的影 响 。
1 . 1 原 料
P V A1 7 9 9: 安 徽 皖 维 高 新 材 料 股 份 有 限公 司 产; C P L : 化学 纯 , 上海 三爱 思试剂 有 限公 司产 。
l - 2 改性 P V A 制备
作者简介 :王有 富( 1 9 8 2 一) , 男, 研究 生 , 研究方 向为高 性
PT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PT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发布于:2006-6-8 点击次数:163秦志忠蒋雪璋秦传香(苏州大学材料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采用Dsc方法对PTT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PET进行了对比,其结晶动力学用MandelKem方法来处理。
结果表明PTT相对于PET更易成核结晶,PTT半结晶时间比PET长,冷却速率对PTT的半结晶时间影响大,并且PT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曲的线性较PET好,能够更好的遵循Mandel Kem方法。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中图分类号:TQ342.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041(2005)06-0015-03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聚酯,其大分子中每个链节上3个亚甲基在大分子链间会产生“奇碳效应”,这使得PTT大分子链形成螺旋状分子结构,而这种螺旋状结构赋予了PTT纤维诸多优异的性能,如优异的回弹性和易染等。
由于高聚物的非等温结晶理论较为复杂,一般认为结晶过程主要用等温结晶动力学Avrami 方程来描述[1]。
很多学者利用基于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假设,对Avrami 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校正,如Ozawa法、Ziabicki理论方法和Mandelkern 法[2~4]等,这样可以得到结晶动力学参数的信息。
PTT作为一种新型聚酯材料,由于PTT在熔融纺丝、成型加工过程中的结晶在非等温条件下进行的,国内对PTT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PTT 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非常必要。
1 实验。
1.1 原料PET: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特性粘数([η]-为O.665 dI /g,熔点(Tm)为258°C。
PTT:美国sheli公司生产,[η]为0.774dL/g,Tm为236℃。
1.2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实验在Perkin EelmerDSC-7E型差示扫描量热仪上进行氮气保护护,取剪碎PTT,PET试样(8.3±0.2)mg以20℃/min速率从25℃匀速升温至290℃;再恒温5 min后,然后分别以2.5,5,10,20°C/min速率冷却,得到不同结晶过程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曲线。
超支化聚酯对PET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超支化聚酯对PET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刘晶如;李春霞;朱杰;俞强【摘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种不同端基的超支化聚酯(HBP)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用莫志深法对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通过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了各体系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PET和PET/HBP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可用莫志深动力学方程来描述;HBP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ET的结晶成核机理和生长方式;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OH)的加入使得PET的结晶速率变慢,对晶体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端十六烷基超支化聚酯(HBP-C16)在PET中起到了很好的结晶促进剂作用,能够促进PET结晶.【期刊名称】《现代塑料加工应用》【年(卷),期】2014(026)005【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非等温结晶;超支化聚酯;端十六烷基超支化聚酯【作者】刘晶如;李春霞;朱杰;俞强【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正文语种】中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由于主链含有刚性苯环结构,链柔性差,结晶速率慢,严重影响了其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应用。
提高PET结晶速率常用的有效方法是加入成核剂或结晶促进剂[1]。
超支化聚合物(HBP)具有独特的支化分子结构,分子之间无缠结,并且含有大量端基,因而表现出高溶解度、低黏度、高化学反应活性等许多线性聚合物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与线性聚合物共混可获得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
该试验首先合成了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OH),并用十六酸对其封端改性,得到端十六烷基超支化聚酯(HBPC1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PET和PET/ HBP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探讨2种具有不同极性端基的HBP对PET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聚合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进展

聚合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进展
朱城身;潘鉴元
【期刊名称】《高分子学报》
【年(卷),期】1989()1
【总页数】7页(P11-17)
【关键词】聚合物;结晶;动力学
【作者】朱城身;潘鉴元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1.21
【相关文献】
1.SiO2-聚合物杂化微球改性聚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J], 郑净植;周兴平;解孝林
2.聚酯/热致液晶聚合物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J], 何小军;梁伯润
3.非等温条件下聚合物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J], 邹晓轩;戴文利;田际波
4.聚氧化乙烯梳状聚合物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J], 齐力;林云青;王佛松
5.一种研究聚合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方法 [J], 莫志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β成核剂改性均聚PP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2 结 果 与 讨 论 21 DS 分 析 . C
从图 1 出, 看 随着 降 温速 率 ) 大 ,P 和 增 PH
p P H 的放 热 峰 位 置 向 低 温 移 动 .结 晶 温 度 ( ) —P
降低 , 半峰 宽f ) 渐变 大 。尺越大 , △ 逐 在较 高温度
下 形 成 晶 核 的 时 间 就 越 少 ,在 较 低 温 度 下 形 成 品 核 的 时 间 就 越 充 裕 , 即低 温 下 形 成 的 结 晶要 比高 温多, 因此 随 R 增 大 而 减 小 。 在 高 温 和 低 温 下 分 子 链 的 活 动 性 不 一 样 ,品 格 堆 砌 的 规 整 性 就 不
一
研究 领域 的热点 。 另外 , 聚合物加 工过程 一般都 是非 等温过 程 ,所 以对聚 合物非 等温 结 晶过 程进
行 研 究 比等 温 结 晶 过 程 更 有 实 用 价 值 。 因此 , 工 本
作对 均聚 P (P )I PP H * 添加 B成核 剂 的 P H [ P H 1 P (一 P 1 3
出机挤 出造粒 , 塑样 条 。 注
1 差 示 扫 描 量 热 法 ( C) 试 . 4 DS 测
作 者 简 介 : 覃 一 锋 ,9 3年 生 ,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0 6年 18 在 20 毕 业 于合 肥 工 业 大 学 高 分 子 材 料 科 学 与 丁程 专业 . 要 从 主
合成 树 脂 新 产 品开 发 与应 用 专 栏
合成树脂及塑料,0 ,75 I4 20 2(:7 1 PL ) CHI NA YNTHET C S I RES N I AND AS CS T
1 3成核剂 改性 均聚 P P非等温 结晶动力学研究
PT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PT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发布于:2006-6-8 点击次数:163秦志忠蒋雪璋秦传香(苏州大学材料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采用Dsc方法对PTT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PET进行了对比,其结晶动力学用MandelKem方法来处理。
结果表明PTT相对于PET更易成核结晶,PTT半结晶时间比PET长,冷却速率对PTT的半结晶时间影响大,并且PT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曲的线性较PET好,能够更好的遵循Mandel Kem方法。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中图分类号:TQ342.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041(2005)06-0015-03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聚酯,其大分子中每个链节上3个亚甲基在大分子链间会产生“奇碳效应”,这使得PTT大分子链形成螺旋状分子结构,而这种螺旋状结构赋予了PTT纤维诸多优异的性能,如优异的回弹性和易染等。
由于高聚物的非等温结晶理论较为复杂,一般认为结晶过程主要用等温结晶动力学Avrami方程来描述[1]。
很多学者利用基于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假设,对Avrami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校正,如Ozawa法、Ziabicki理论方法和Mandelkern法[2~4]等,这样可以得到结晶动力学参数的信息。
PTT作为一种新型聚酯材料,由于PTT在熔融纺丝、成型加工过程中的结晶在非等温条件下进行的,国内对PTT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PT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非常必要。
1 实验。
1.1 原料PET: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特性粘数([η]-为O.665 dI /g,熔点(Tm)为258°C。
PTT:美国sheli公司生产,[η]为0.774dL/g,Tm为236℃。
1.2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实验在Perkin EelmerDSC-7E型差示扫描量热仪上进行氮气保护护,取剪碎PTT,PET试样(8.3±0.2)mg以20℃/min速率从25℃匀速升温至290℃;再恒温5 min后,然后分别以2.5,5,10,20°C/min速率冷却,得到不同结晶过程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曲线。
己内酯和2,2-二羟甲基丁酸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行 比较分析 , 计算 了相关 的非 等温结 晶动力学参数 , 利用 K s ne 方程计算其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 并 i igr s 明 , 方程更适合描述 P B B C ) 聚酯 的非等 温结 晶过程 . Mo ( H —L 共 关键词 P B B C ) 聚酯 ; ( H —L 共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差示扫描量热法
将样 品升温至 8 O℃后 恒 温 3mi,再 分 别 以 设定 的 降温 速 率 ( ,1 ,1 ,2 2 C mn 降 至 n 5 0 5 0, 5 ̄/ i)
1 5℃ , M te o d t eSs m D C 2 用 e l T l oS r yt S 8 1仪得 到非等温结 晶 曲线 . tr e a e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三
S h me1 S nh s o t f y eba c e o oy rP( HB C c e y tei r ueo p r rnh dcp lme B - L) s h
收 稿 日期 : 090 -2 20 -60 .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准号: 0 7 0 8 2 94 1 ) 批 2 5 4 2 , 00 0 4 和吉林省青年基金( 批准号 : 0 8 19 资助. 20 0 1 )
联 系 人 简 介 : 静 媛 ,女 , 士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主要 从 事 化 学 酶 法 合 成 嵌段 聚合 物 研 究 .Em i:igun l.d .n 王 博 博 - al j y a@j eu c n u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V1 1 o. 3
先将样 品放在油压 机 上压 成 几 十微 米厚 的 薄膜 ,再 夹 在 2块 载玻 片 中 ,在 N :气 保 护 下 ,先 升 温 至 7 0℃ , 恒温 5ri n消除热历史 , 以 5 ̄/ i a 再 C m n的速度 降至 2 5℃ , 观察 其结 晶形 态.
PAll/白炭黑纳米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P l Al /白炭 黑纳米 复合材料非等温 结晶动力学研 究
王 志 强 , 云 升 , 凯 , 国胜 张 张 胡
( 中北大学高分子与生物工程研究所 , 太原 005 ) 3 0 1
摘 要 : 用 原 位 聚 合 法 制 备 了聚 酰 胺 ( A ) 1 白炭 黑 纳 米 复 合 材 料 , 用 差 示 扫 描 量 热 仪 研 究 了 P 1纳 米 复 采 P 1/ 利 Al
∞
2 1 白炭 黑对 P 1 等温 结晶行 为 的影 响 . Al 非
式 中 为结 晶 时间 t 的温度 , 为 降温速 率 。 时 酸
1 /
图 1 出 P 1 其 纳米 复 合 材料 在 不 同 降温 示 Al 及 速 率 下 的非 等 温结 晶 曲线 。 由图 1 以看 出 , 不 可 在 同的降 温速率 下 ,Al 及其 纳米 复合 材料 的结 晶放 P 1位 置 峰
7 0
第 1年5 5期 0卷 第 24 , o2
工
程
塑
料
应
用
V 1 0. o 5 o. 4 N .
E NGI NEE NG AS CS AP I Rr PL TI PL CATI ON
M a 2 1 y 02
d i 036 /i n1 0 -5 92 1 . .1 o: . 9 .s . 13 3 . 20 0 7 1 9 js 0 0 5
K e wo d p l a d mo i e i c ; a o o o i s; o — o h r l r sa l ai nk n t s y r s: oy mi e 1 1; d f d sl a n n c mp st i i e n n i t e ma y tl z t i ei s c i o c
聚己内酯的共混合举例

聚己内酯的共混合举例中文摘要:介绍了聚己内酯在材料改性方面在共混方向上的应用,主要介绍聚己内酯与天然高分子,与聚醚类,与聚乳酸,与聚醇类等的共混举例,介绍了混合后体系的主要性能。
英文摘要:the adhibition of the summarized PCL was introduced,the examples of PCL summarized with nature polymer,polyether,polylactide or polyalcohol were mainly introduced and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the summarized system.关键词:聚己内酯,共混,应用Key words:PCL,Summarized,adhibition聚己内酯(PCL)是一种以二元醇为引发剂,由己内酯开环聚合而得到的热塑性半结晶聚酯。
PCL熔点为59~64℃,玻璃化温度为-60℃,其结构重复单元上有5个非极性亚甲基和一个极性酯基,因而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加工性,而制品则具有形状记忆性[1]。
然而,PCL是一种疏水性材料,亲水性较差,聚己内酯与其它聚合物进行共混,可以改善它的性能,使之更符合特殊条件下的应用。
这里主要介绍种聚己内酯的体系。
1.PCL与天然高分子共混淀粉、木质素、纤维素、壳聚糖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均可自然降解,而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可以作为PCL的改性原料,其中以淀粉的应用最为广泛。
1.1PCL与热塑性淀粉共混PCL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热塑性聚酯,将其与淀粉复合可以明显改善淀粉基材料的耐水性和加工流动性等性能,而且可确保体系的完全可降解性[3]。
较早的研究是将淀粉和PCL直接共混,由于疏水性的PCL与亲水性的淀粉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太弱,导致共混后淀粉在PCL中的分散性较差,共混材料的性能较差。
对PCL、淀粉进行改性或添加适量的相容剂以增加其界面相容性,可获得性能优异的淀粉/PCL复合材料。
纳米粉体改性聚丙烯材料非等温结晶研究进展

表 面积 很大 、表 面高 活性 的 羟基可 以与 聚合物 链 在一 定 条件下 发 生反 应 , 形成 新 的 S一 0 C共 价 i 一 键 , 些性 质 会使 材料 的热 稳定 性 有很 大 的提高 。 这 除 了 n n — i 聚合物 材 料力 的作川 以外 , 米 a o SO 与 纳 颗粒 还可 能影 响 到聚 合物 的结 品行 为 ,使材 料 的 结 品性 发生 变化l ( I 。黄 丽等 对纳 米 SO 采用 超 声 i:
1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 P P复合 材 料
纳 米二 氧 化 硅 (3 0 SO) 一 种质 轻无 定 形 1 1 一 i 11 是
218) 1 19
摘 要 介绍 了纳 米粉体 改性聚 丙烯非 等温结 晶 的研 究进展 , 综述 了纳 米二氧 化硅 、 米碳 酸钙 、 纳 碳 纳米 管 、 蒙脱 土插 层改性 聚 丙烯 的非等 温结 晶研 究状 况的进 展 。
关 键 词 纳 米粉 体 聚 丙oa g・ Da n Li f i Hu Pi g Hu Ley l ’ Fa n n a fn iXi u Yu e n ia g n Bi bi
( . c o l f tra S in a d E gn e i g He a o) e h i n v st. i o u , 5 0 3 1S h o o e il ce c n n ie rn . n n P 1t c n c U im’ y Ja z o 4 4 0 ; Ma e i
PA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摘 要 : 用 差 示 扫 描 量 热 法 研 究 了聚 酰 胺 (A) P 6的 非 等 温 结 晶 动 力 学 , 分 别 用 Ozw 并 a a法 、eiry法 和 莫 志 Jz n o 深方程法处理 P A 6的非 等 温结 晶 行 为 。 果 表 明 :zw 结 O a a法 和 Jz my法 均 不 能 很 好 地 描 述 P 等 温 结 晶过 程 ; ei o A 6非 莫 志深 方 程 结 合 A rm 和 O a a 程 , 很 好 地 描 述 P va i zw 方 可 A 6非 等 温 结 晶 过 程 ;A 6的结 晶 受 温 度 的 影 响 较 大 , 旦 P 一
结 构 与性 能
合成树脂及塑料,0 ,76nCS 20 2(:3 1 PLAS 5 ) CHI NA YNTHET C S I RESI N AND
P 等 温 结 晶 动 力 学研 究 A 6非
单 桂 芳 杨 伟 唐 雪刚 z 杨 呜 波
( . 华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上 海 , 0 0 1 . 川 大 学 高 分 子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四 川 1东 2 0 5 ;2 四 i成 都 , 1 0 5 60 6)
依 据
1 实 验 部 分 11 主 要 原 料 .
Mad le 法 同 莫 志 深 方程 法 阎 1以 获 得 非 等 n ekm 、 等 ,
温 结 晶 动 力 学 参 数 。 本 工 作 主 要 运 用 O a a法 、 zw Jz ry法 和 莫 志 深 方 程 法 处 理 P ei n o A 6的非 等 温 结 晶 行 为 . 讨 3 方 法 对 P 等 温 结 晶 动 力 学 探 种 A 6非 的适用 性 , 得 P 非 等温结 晶参数 。 获 A 6的 O a a A rmi 程 推 广 到 非 等 温 结 晶 过 zw 将 va 方
PP_PP_g_MMA_M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PP/PP g M M A/M 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林水东1, 丁马太1, 2(1. 龙岩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福建龙岩364012; 2.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 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考察了聚丙烯(PP 、聚丙烯/云母(PP/M 和聚丙烯/聚(丙烯 g 甲基丙烯酸甲酯 /云母复合材料(PP/PP g M MA/M 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用A vrami 方程和Ozaw a 方程对上述过程进行分析, n 、t 1/2、F (T 、T p 等参数表明, M 和PP g MM A, 特别是PP g M M A 的掺入改变了PP 的结晶成核和生长机理。
用Dobrev a 方法分析填料的成核活性, 数值表明, M 有较强的成核活性, PP g MM A 的掺入又进一步增强其成核活性, 从而使结晶温度明显提高。
Kissing er 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 添加M 可使PP 的结晶活化能减小, 再添加PP g M MA 又使PP/M 复合体系的结晶活化能进一步减小。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丙烯 g 甲基丙烯酸甲酯 ; 云母; 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中图分类号: O633. 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9731(2006 08 1303 041 引言具有片层结构的云母(M 作聚丙烯(PP 填料时, PP/M 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如绝缘性好、刚度大、尺寸稳定、翘曲性低、两维增强作用明显、渗透性小等, 其应用前景广阔。
结晶性高聚物的结晶过程直接影响其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 因而高聚物结晶行为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分子研究领域。
高聚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可分为等温结晶动力学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前者理论比较成熟, 已广泛用于高聚物结晶行为的研究。
非等温结晶过程则更接近于制品实际成型过程, 目前也有很多研究报道[1~6]。
PP 是一种典型的结晶高聚物, 研究PP/M 复合材料的结晶过程对确定其制备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甘一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甘一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马传国;娄丽娟;荆运洁【摘要】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甘一酯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甘一酯的结晶放热峰为双峰,随着降温速率的减慢,结晶所用的时间越长,结晶峰向高温移动,高温结晶峰的结晶焓变减少,低温结晶峰的结晶焓变有所增加,而结晶总焓变是增加的.用Takhor方程和Kissinger 方程得到了甘一酯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高温结晶的活化能分别为-246.73 kJ/mol和-251.63kJ/mol;低温结晶的活化能分别为-99.26 kJ/mol和-103.62 kJ/mol.用莫志深法对甘一酯的结晶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高温峰(a)值为1.43 ~1.90,F(T)值为0.77~1.28;低温峰(a)值为1.20 ~1.50,F(T)值为1.12 ~1.60.%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was used to study the non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monoglycerides (M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rystallization exothermic peak of MG was double peaks; with the decrease of cooling rate, the crystallization time was longer and crystallization peaks shifted towards the higher temperature direction; the crystallization enthalpy of crystallization peak at high temperature reduced, while crystallization peak at low temperature possessed an opposite behavior, but the total crystallization enthalpy increased. Non -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MG was obtained by Takhor equation and Kissinger equation,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high temperature crystallization was -246. 73 kJ/mol and -251. 63 kJ/mol, respectively;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low temperature crystallization was -99. 26 kJ/mol and -103. 62 kJ/mol, respectively. The mechanism of non -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MG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Mo. method and the a value of high temperature crystallization peak was from 1.43 to 1. 90 and the F(T) was from 0. 77 to 1. 28; the a value of low temperature crystallization peak was 1. 20 -1. 50 and the F( T) was from 1. 12 to 1. 60.【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3(038)001【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DSC;甘一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晶机理【作者】马传国;娄丽娟;荆运洁【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 450001;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郑州 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 450001;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 710082;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1;TQ645甘一酯(MG)是一种重要的多醇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不同分子量软链段的聚己内酯型聚氨酯 扩链反应动力学研究

351. 15 1. 329 339. 15 0. 669 335. 15
361. 15 1. 965 353. 15 1. 187 355. 15
369. 15 2. 648 363. 15 1. 742 369. 15
P 222132 P 242132 P 262132
TK k2
TK k2
TK
318. 15 0. 367 323. 15 0. 271 335. 15
19 21
F ig. 1 The change of NCO absorption band w ith tim e
F ig. 2 Second order plots of infrared absorbances for
in the reaction of PCL prepolym er (M n = 2 000) w ith BDO a t the ra tio of n (PCL ) ∶n (MD I) ∶
速率常数 k2通过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得 (表 1). 所有A ref A NCO 随 t 的变化关系均呈直线 (图 2) , 说
明扩链反应均为二级反应. 软链段反应物料的M 在2 000~ 9 000范围内变化对反应级数没有影响.
N o. 11
陆宇琛等: 不同分子量软链段的聚己内酯型聚氨酯扩链反应动力学研究
表 1 中出现的样品代号的含义 (下同) , 如 P222121: P 表示聚合物样品; 2 表示聚酯软链段反应物 料分子量约为 2 000; 121 表示二元聚酯、二元异氰酸酯、二元扩链剂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 1∶ 2∶ 1.
这一系列扩链反应都是等化学计量反应. 不同的预聚体与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 得到不同硬链段
Samp le
聚己内酯在α和β松弛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

聚己内酯在α和β松弛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李许可;王俏;姜志勇;门永锋【期刊名称】《应用化学》【年(卷),期】2012(29)4【摘要】The volume of unit cell, the scattering invariant Q, and the crystalline lamellar long period of polycaprolactone in the processes of cooling and heating covering α and β relaxation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small angle scattering and wide angle diffra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ehavior of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regions is interlinked in the whole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unit cell volume is reversible. An abrupt variation of the unit cell volume at - 90 ℃ was caused by the freeze or activation of the β relaxation of tie molecules, and thus the change of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the unit cell volume. The variations of scattering invariant Q with temperature are also reversible but having a transition point due to α relaxation. Because of the occurrence of insertion crystallization mode in the amorphous regions in the process of cooling, the temperature required to melt the crystals becomes higherwith respect to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herefore, the long periodis not fully reversible in the processes of cooling and heating.%利用X射线小角散射和广角衍射技术,研究了晶胞体积、散射积分不变量Q和长周期在α和β松弛过程中的变化,发现晶体结构的演变与非晶区的α和β松弛有较强的关联性,而且不同相区在高分子松弛变化过程中具有协同性.结果表明,晶胞体积变化在高分子链段运动的α松弛和主链基团扭转的β松弛的激活和冻结过程中是可逆的.由于系带分子的β松弛行为被冻结或激活而引起晶胞体积收缩系数的改变,从而导致晶胞体积在-90℃出现突变.散射积分不变量Q在整个过程中也是可逆变化的,在可逆过程中发生的突变主要是由于α松弛的冻结或激活引起的.因为样品在降温过程中发生插入式的结晶模式,在升温过程中这些二次结晶形成的片晶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熔化,所以在整个过程中长周期变化不可逆.【总页数】4页(P388-391)【作者】李许可;王俏;姜志勇;门永锋【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1【相关文献】1.药物和蛋白质与聚己内酯分层复合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力学特性 [J], 黄争鸣;张彦中2.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聚己内酯单分散电喷微球的制备与亲水性研究 [J], 杨雪;邵华英;张琼月;吴小红3.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支架 [J], 傅娜;罗晓丁;焦铁军;隋磊4.聚ε-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ε-己内酯静电组装产物形态的初步考察 [J], 董欣;刘阳;黄佳娜;王浩5.聚ε-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ε-己内酯静电组装产物形态的初步考察 [J], 董欣;刘阳;黄佳娜;王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