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霍益萍张人红
90年代以来,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就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发达国家尤其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快了改革进程。
他们认为,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将是今后人们获取知识、从事工作、了解世界和与人交往的主要途径,“网盲”就是未来社会的新文盲。
为此,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值得我们借鉴。
一、置信息技术教育于优先地位,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CDE)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心最近出版的《1999年教育政策分析》一书指出,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OCDE国家纷纷把信息技术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每年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已经近160亿欧元,占各国教育经费的1-2%,成为各国教育投资的一个重点。
其中,近两年,英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每年增长30%,美国每年增长16%。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中小学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设备、远距离教育等的
投入,每年增长11%,从1996-1997学年起已经开始超过对教材、练习册等学校印刷品的投入。
经费投入的第一个方面是用于中小学的计算机设备方面。
以下几张统计图表,是关于发达国家中小学设备情况的最新统计数据。
经费投入的第二方面是师资培训。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中小学教师掌握新技术方面给予极大的关注。
很多实验已经证明,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对计算机技术的
不了解,是中小学推行新技术的最大障碍。
据统计,各国对信息技术教育投入中的约1/3经费被用于教师培训。
今年6月法国政府宣布,将对全国2000所实验“信息教育文凭”学校的教师进行新技术培训,政府为此拿出1000万法郎支持这一项目。
澳大利亚政府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课程改革会议上决定,给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增加200澳元,专项用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培训。
而美国1994-1997用于教师新技术培训的费用每年增长4%,1998-1999年则增长5%。
二、由信息技术教育引发对国家教育体制根本改革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学校决不只是增加一门课程而已。
由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教育内容、方式、学校内涵、教师作用等方面的变革迹象,必然和已经给各国教育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数字文化”正成为一个专门术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教育改革文件中,成为各国政府宏观思考本国教育体制从根本上进行改革的一个新视角。
欧盟委员会于今年5月24日制定一项名为“欧洲学习”的战略,主要涉及基础教育改革,各年龄段民众的培训,教育内容的更新、建立数字化校园、教育计划的创新和因特网的使用等。
欧盟明确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问题,纯粹依靠增加教育经费已经不能解决,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来思考教育改革问题。
同时,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将扮演的关键角色,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今天我们能够传授多少明天的知识,欧盟提出,各国必须把自己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建立在“知识经济和数字文化”的基础上。
为使上述思考更具体化,最近欧盟又设立了“教育沙龙”,其中一项内容就是要求欧盟每个成员国都拿出两项在信息和通讯教育使用方面最具改革的成果,在整个欧洲范围内举办信息技术教育展览,并要求所有的学校、团体、科研机构等都能从展览的成果中得到启发,思索和回答下列五个问题:○1学校班级和学生的活动是否还是完全按原来的方式来组织;○2知识是否还是以分科的形式来分类?③教师今后将扮演什么角色?○4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将发生什么变化?④教育是否依然在学校围墙内进行?○5新的知识载体——教科书和训练,应该怎样改革和创造?
三、如何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如何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通常的理解是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集中教会学生掌握新技术。
但细看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发达国家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做法。
首先,发达国家从小学就开始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从前面所列表中可见一斑。
今年6月20日,法国新任教育部长雅克·让对新闻界宣布,设立面向全体学生的信息教育文凭,从2003年开始,所有的小学生在离开学校时都必须持有这张文凭。
同时,为了使100%的中小学校在2000-2002学年结束时能接通因特网,政府将投资6500万法郎。
而过去这一课程多半是从初中开始开设的。
其次,发达国家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不能被理解为上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课,也不能被理解为是一种对有关电脑信息技术的各种软件产品“使用方式”的教育。
在
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引导学生对多种操作系统或同样运行状态下的各种软件进行比较,以期找出隐藏在其中的普遍原则,使学生能在今后面对产品的不断改进;另一方面要求在课堂上教育学生注意与计算机和多媒体有关的方法论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尊重学校生活中关于设备使用的规定,尊重知识产权法律,使用正版的程序系统等。
这种对信息技术课的价值定位,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反映了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特性,使信息技术教育从一门纯工具性课程变成了一门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另外,在最近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发达国家很注意让信息技术教育有计划地出现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求各科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训练机会,让学生在各学科教学中接触一些专门软件,学会利用新的手段、新的技术去获取知识,从因特网上有效地发现有价值的资料,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他们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某些能力直接和学科有关,有的则具有更为普遍的价值,得到知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自动化将会有助于引起学生在数据统计和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等方面更广泛的思考。
笔者在法国教育部看到不少学区层面试图在这方面进行尝试的材料,现举两例。
〔4〕
例二:高中物理化学学科对学信息技术方面能力的要求〔5〕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应获得下列能力:
●运用计算机处理获得的数据。
●使用图表和已有的软件处理实验结果,并用图表文字表现出来。
●使用计算机进行实验结果和理论价值的比较研究。
●能通过因特网和CEDEROM检索资料,并判断其价值。
●能把资料和照片、图表组合在一起。
●在集体一起工作时,能通过电子信箱交换各自的资料。
参考文献
[1][2][3]《1999年教育政策分析》(Analyse des politiques d'education,1999)第64、65、66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和改革中心.1999年版
[4][5] 译自法国教育网上的资料.fr.
本文原载《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9期,65-69
例二:高中物理化学学科对学信息技术方面能力的要求〔5〕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应获得下列能力:
●运用计算机处理获得的数据。
●使用图表和已有的软件处理实验结果,并用图表文字表现出来。
●使用计算机进行实验结果和理论价值的比较研究。
●能通过因特网和CEDEROM检索资料,并判断其价值。
●能把资料和照片、图表组合在一起。
●在集体一起工作时,能通过电子信箱交换各自的资料。
参考文献:
[1][2][3]《1999年教育政策分析》(Analyse des politiques d’education.1999)第64,65,66
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和改革中心.1999年版
[4][5] 译自法国教育网上的资料.fr.
本文原载《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