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调解工作室 让纷争化解于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调解工作室让纷争化解于社区
2011年03月30日 05:58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从去年12月起,19个特色鲜明的个性化调解工作室,在铜陵铜官山区相继成立。以社区居民都很熟悉又富有工作经验,为人热情、责任心强的老社区工作者,以及行业部门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个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拓展了调解渠道,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社区。
了却烦心事
“这间小小的调解室,让脸红脖子粗地吵着进来的闹纠纷的居民,笑呵呵地出去……”近日,记者走进设在铜官山区朝阳社区服务大厅里的“陈保英调解工作室”,社区工作人员张克军告诉记者。说起社区的调解员陈保英,居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六七平方米大小的“陈保英调解工作室”内,摆放着两张办公桌和几把椅子,桌上摆放着两盆仙人球和写着“当事人”、“调解员”的席卡,墙上悬挂着调解员陈保英的简介以及调解员守则、调解室制度、调解室纪律等。陈保英告诉记者,每次在接到调解工作后,她都是先了解情况,分清双方责任,再将双方当事人邀请到调解室,进行面对面的调解。记者翻开厚厚的调解记录薄,里面详细记录了50多起调解案例,大到房产纠纷,小到夫妻闹矛盾、楼上楼下漏水纠纷等,每一起调解案例都有双方当事人和见证人的签字。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调解成功率在90%以上。
“陈保英很热心调解工作,把事情交给她处理,我们放心。”居民刘先生说。刘先生家住四楼,因楼上住户防水设施做得不好,严重漏水,双方为此发生了争执,闹得不欢而散。无奈之下,刘先生找到社区。陈保英多次上门与五楼住户沟通,最终五楼住户同意做好防水,并给刘先生造成的损失给予了经济赔偿。陈保英的调解,了却了刘先生一大烦心事。
居民贴心人
“邻里吵架,有时候当事人双方都盼望有人来劝解,社区调解室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在鹞山社区“小吴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吴红梅说,“调解主要在于疏导,现在群众的法律意识都增强了,如果你不是真心诚意地做工作,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有了矛盾纠纷都去打官司的话,双方心里永远都有疙瘩,也不利于社会和谐。”
吴红梅介绍说,每次调解前,她都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了解双方的调解意向,在有七八成把握后,才把双方一起请到调解工作室。调解中,她宁可自己磨破嘴皮多跑腿,也要在法律和情理双赢的情况下让双方达成和解,消除矛盾;实在调解不了的,她也要引导好当事人通过司法渠道进行解决。
“成功地调解好居民间的矛盾纠纷,一定要讲究方法,对症下药方能达到调解的目的。”人民社区“张爱春调解工作室”的张爱春说,很多的矛盾纠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双方当事人往往因为“面子”而闹得不欢而散,因此在调解过程中,有着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张爱春很给当事人的“面子”,当事人发火她耐心倾听,而后再悉心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当事人心里得到平衡。“基层的很多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民转刑”,影响建设和谐社区的大目标。”铜官山区维稳办负责人赵志告诉记者,社区调解工作与法庭调解不同,要把“情”摆在首位。个性化调解室的调解员都有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居民对他们比较熟悉也很信任,愿意接受他们的调解。
走出创新路
“铜官山区位于主城区,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医患纠纷等各种矛盾纠纷频发,如不及时调解,就可能引发群体事件。”铜官山区委政法委负责人说,人民调解就是通过调解员的工作,给居民一个说理的地方,让矛盾纠纷得到化解。社会上有很多热心调解工作的人,但苦于没有一个奉献调解工作的平台。个性化调解室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平台,而且让调解工作有所创新。
该负责人介绍,个性化调解工作室实行社区一条线和行业一条线“两条线”设置模式。社区这条线的调解员是社区工作人员,群众工作基础和经验丰富;行业这条线的调解员则是专业人士,负责调解涉及“专业化”的矛盾纠纷,如涉法涉诉调解室的王双虎、留守儿童问题调解室的洪霞都是律师。在社区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如果涉及专业问题而社区自身力量不足,便及时调剂专业人士介入,配合做好调解。
现有的19个个性化调解工作室,平均每月调解矛盾纠纷15至20起,其中简单的调解案例占75%左右,成功率达90%左右;复杂的调解案例在25%左右,成功率在80%左右。目前,铜官山区正在拟订个性化调解室管理办法,让个性化调解工作步入规范化。(林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