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介绍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除了在物质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要求他们 之外,却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 的苦衷,甚至简单地认为我供你吃、穿,你就应该学得如何如何,因而使 他们感到自己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 上却如同乞儿。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因与父母难以沟通而苦 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 大。
3
从6个方面来评价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 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 正常健康的交往 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
4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
许多研究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考察,结果虽然表明多数多 数学生的心理的发展是健康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小学生的各种心 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大约在10%--15%上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大约10%--15%的学龄儿童有程度不等的学习功 能障碍。二是情绪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的情绪失调儿童约占学生总 数的10%--15%。三是社会适应的问题,具有较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的 儿童约在10%左右。四是行为问题,各种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约在10%-20%,其中城市高于农村,男生多于女生,小学三年级时行为问题表 现得最突出。
6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
(一)、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这方面的问题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但现在也出现了向低年龄、低年级 发展的趋势,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 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孩子造成 巨大的心理压力,反面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至于高中的学生,很多人 最担心的就是一旦考不上大学如何向父母交待。因此一些平时学习尚 可的学生,一上考场就思前想后,导致发挥失常。可以说与学习、升学 相关的焦虑体验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生时代,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持 续不良影响。中小学生中的厌学情绪、考试焦虑和逃学、出走等现象, 以及自我意识中的自卑情绪,都与此有密切关系。
8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三)、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 突
中小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 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 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燥。一方面,他 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因为除了在物质生活、 知识的获得等方面,他们离不开父母和老师之外,在意识深处,他们实际 上对父母、老师也有着很强的依恋心理,父母、老师的态度和言行甚至 影响到他们的自我评价和信心。他们太需要从父母、老师那里获得最 基本的心理支持了。
力量的控制,也不受童年心灵创伤或冲突的控制。奥尔波特指出,
健康的特性有以下特征:自我意识广延;自我同他人关系融洽;
有情绪安全感;知觉客观;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自我形象
现实;人生观统一。
2
心理学家马斯洛则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通过对 心理健康的49个人进行的大量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心理健康者的 一系列特征,他把这种人称为“自我实现者”,即一切潜能都得 以实现的人,他们的特征是:良好的现实知觉;接纳自然、他人 与自己;自发、坦率、真实;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有独处 和自立需要;自主发挥功能;愉快体验尝新;有神秘或顶峰的体 验;有社会兴趣;人际关系深刻;有民主性格结构;有创造性; 抗拒遵从。
5
另一方面,研究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也表明,大约10%的 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约可以分为 四类: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二是个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三 是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问题;四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其表现 有以下问题:学校恐惧、学习障碍、厌学、考试焦虑、咬手指、 偏食厌食、睡眠障碍、口吃、多动、违纪行为、性教育问题、独 生子女问题以及家庭子女问题等。这当中有些是小学生特有的, 有些是中学生特有的,有些则是中小学生共有的。了解这些问题, 预防矫治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7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 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能容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 况也很严重,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而临很大的问题。一方 面,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知识和修养,另一方面他们这个年龄 阶段,又特别渴望和依赖同龄人的友谊和交往,他们需要从友谊中去获 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归属,来填补青春期之后,与父母、长辈疏离而造成 的情感真空。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于是一些人更加封 闭自己,变得越发孤僻,一些人无原则苦涩。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 发展都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中小学生中因为人际冲突苦恼的比例相 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怖症,或出走、自杀 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因此加强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指导也就十分必要。
1
心
理
健
康
的
标
准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心理健康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美国学者坎布斯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观察,认为一个心理健康,
人格健全的人应有以下特质:即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
人,能面对和接受现实,能对自己、周围的事及环境有较清楚的
知觉,主观经验丰富可供随时提取使用。
奥尔波特从成熟人性的角度观察,认为健康的个性不受无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 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心理健 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 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 包括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 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 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也就是说, 应将心理健康看作是一种心理上的正常状态,处于这种正常状态,能 使个体实现内外平衡,从而更好地调控心理以维持内外的协调,合乎 常规地应付环境与交往。
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除了在物质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要求他们 之外,却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 的苦衷,甚至简单地认为我供你吃、穿,你就应该学得如何如何,因而使 他们感到自己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 上却如同乞儿。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因与父母难以沟通而苦 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 大。
3
从6个方面来评价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 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 正常健康的交往 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
4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
许多研究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考察,结果虽然表明多数多 数学生的心理的发展是健康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小学生的各种心 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大约在10%--15%上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大约10%--15%的学龄儿童有程度不等的学习功 能障碍。二是情绪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的情绪失调儿童约占学生总 数的10%--15%。三是社会适应的问题,具有较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的 儿童约在10%左右。四是行为问题,各种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约在10%-20%,其中城市高于农村,男生多于女生,小学三年级时行为问题表 现得最突出。
6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
(一)、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这方面的问题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但现在也出现了向低年龄、低年级 发展的趋势,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 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孩子造成 巨大的心理压力,反面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至于高中的学生,很多人 最担心的就是一旦考不上大学如何向父母交待。因此一些平时学习尚 可的学生,一上考场就思前想后,导致发挥失常。可以说与学习、升学 相关的焦虑体验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生时代,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持 续不良影响。中小学生中的厌学情绪、考试焦虑和逃学、出走等现象, 以及自我意识中的自卑情绪,都与此有密切关系。
8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三)、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 突
中小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 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 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燥。一方面,他 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因为除了在物质生活、 知识的获得等方面,他们离不开父母和老师之外,在意识深处,他们实际 上对父母、老师也有着很强的依恋心理,父母、老师的态度和言行甚至 影响到他们的自我评价和信心。他们太需要从父母、老师那里获得最 基本的心理支持了。
力量的控制,也不受童年心灵创伤或冲突的控制。奥尔波特指出,
健康的特性有以下特征:自我意识广延;自我同他人关系融洽;
有情绪安全感;知觉客观;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自我形象
现实;人生观统一。
2
心理学家马斯洛则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通过对 心理健康的49个人进行的大量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心理健康者的 一系列特征,他把这种人称为“自我实现者”,即一切潜能都得 以实现的人,他们的特征是:良好的现实知觉;接纳自然、他人 与自己;自发、坦率、真实;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有独处 和自立需要;自主发挥功能;愉快体验尝新;有神秘或顶峰的体 验;有社会兴趣;人际关系深刻;有民主性格结构;有创造性; 抗拒遵从。
5
另一方面,研究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也表明,大约10%的 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约可以分为 四类: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二是个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三 是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问题;四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其表现 有以下问题:学校恐惧、学习障碍、厌学、考试焦虑、咬手指、 偏食厌食、睡眠障碍、口吃、多动、违纪行为、性教育问题、独 生子女问题以及家庭子女问题等。这当中有些是小学生特有的, 有些是中学生特有的,有些则是中小学生共有的。了解这些问题, 预防矫治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7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 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能容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 况也很严重,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而临很大的问题。一方 面,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知识和修养,另一方面他们这个年龄 阶段,又特别渴望和依赖同龄人的友谊和交往,他们需要从友谊中去获 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归属,来填补青春期之后,与父母、长辈疏离而造成 的情感真空。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于是一些人更加封 闭自己,变得越发孤僻,一些人无原则苦涩。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 发展都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中小学生中因为人际冲突苦恼的比例相 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怖症,或出走、自杀 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因此加强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指导也就十分必要。
1
心
理
健
康
的
标
准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心理健康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美国学者坎布斯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观察,认为一个心理健康,
人格健全的人应有以下特质:即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
人,能面对和接受现实,能对自己、周围的事及环境有较清楚的
知觉,主观经验丰富可供随时提取使用。
奥尔波特从成熟人性的角度观察,认为健康的个性不受无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 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心理健 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 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 包括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 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 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也就是说, 应将心理健康看作是一种心理上的正常状态,处于这种正常状态,能 使个体实现内外平衡,从而更好地调控心理以维持内外的协调,合乎 常规地应付环境与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