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简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心理健康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讨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以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学习压力过大中学生常常面临着大量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
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下,容易出现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中学生常表现出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症状。
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逃避学习,甚至出现自残或抑郁的情绪。
二、情绪波动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中学生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
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的高涨和低落,对同样的事情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有的学生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暴躁、易怒、情绪低落等情况。
这种情绪波动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三、社交问题中学生正处于人际交往的关键时期,社交问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些中学生可能会面临着孤独感、自卑感和适应困难等问题。
有的学生可能会被同伴排挤或欺凌,导致他们对社交关系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
四、自我认同困惑青春期是中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重要时期。
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中学生可能会面临着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
一些学生可能会经历身体形象不满、性别认同问题、文化冲突等困扰。
这种困惑可能导致中学生产生自卑感和自我评价不足的情绪。
五、焦虑和抑郁中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挫折时,可能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焦虑和抑郁是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为常见的表现之一。
焦虑和抑郁可能会导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难等问题。
六、压力释放不良某些中学生可能会采取不良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如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沉迷游戏、滥用药物等。
这些不良行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及早干预和引导。
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关注和支持。
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案例分析剖析
案例2:难以释怀的北大情结
唐X,女,初三学生。偏科,数学成绩 直线下降,压力大,压抑和不服气交织
作业:先平静下来,再仔细思考成绩下 降的原因
智力不低、遗传基因好、学习努力 诊断:学习时间和策略需改进 成绩有提高,但不稳定
(2)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 方法、地点的不适当,也往往导致逆反心理。
辅导要点
首先要顺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逐步 改变教育方法。
其次,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一定 的自主权利,与孩子谈话应平等商讨。
第三,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 的内心世界,采取热情关怀的态度、亲切 温和的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
交往的程度
题目
选项 保持一定的距离
你们交 往到什 么程度
牵手 拥抱 亲吻 其他
人数 所占比例
24
12%
11
5.5%
7
3.5%
6
3%
8
4%
B、友谊与爱情
题目
选项 友情
你认为自己(或同学) 的这种行为属于
爱情
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
人数 49 10 37
爱情要素 ——弗洛姆(美国)
奉献:能为心爱者无私地贡献自己
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 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 行为的结果。
案例3:频频上洗手间的男孩
Y,男,初二学生。性格孤僻,独来独 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也不善 于与人交往, 在同龄人中没有知心朋友, 对学习、生活、娱乐活动失去兴趣,对前 途失去希望,内心郁闷、孤独、沮丧。
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心理分析及解决策略-最新教育资料
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心理分析及解决策略一、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心理表现1.焦虑心理。
表现为动机强度过高,急于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常处于忧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或造成精神压抑。
有个别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重大考试前出现最简单的单词、公式也忘记了的现象,这是求胜心切,欲速则不达的焦躁情绪导致的后果。
2.封闭心理。
表现为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回避失败的意识较强,学习中遇到问题不愿与老师、家长交流,学习中的烦恼常压在心里,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行为表现胆怯、退缩。
如有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偶尔让教师叫起来便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自卑心理。
表现为在学习上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成功信心不足,遇到困难时感到无能为力,伴随有沮丧、悲观等消极情绪,自卑心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表现较明显,有的甚至达到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程度。
4.厌学心理。
表现为学习欲望不强,现行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取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强调读死书、死读书,学生对学习感到很苦很累,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觉得学习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二、形成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形成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中学生思想形成一定冲击。
社会上低俗文化的传播,充斥各个角落的网吧,中学生极易沉迷期间,影响学习;一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崇拜“金钱万能”,错误地认为学习无用;再者,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对中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认为学习好不一定有好出路。
2.中考、高考教育制度的影响。
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付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于是便产生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拼命延长课时,加班加点,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得休息。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
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
随着现代化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整体环境的变革,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竞争、压力越来越多, 中学生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多种多样。
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
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表现1.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现象突出。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
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
但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他们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产生“你要我这样做我偏那样做,你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等具体表现,有时与家长敌对、与人抬杠,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2.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造成学生心情压抑。
学校中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
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有些学生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毕业生中尤为突出。
一旦成绩不好,挫折感就“油然而生”,表现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出现。
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又从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讨论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调查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学习方面: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20%注意力不集中;63%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6%受到家长的责备、歧视而引起心理紧张;9%基础比较差;2%智力因素。
(注:本材料来自本学校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见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品质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神经衰弱、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经调查有31%的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
(二)人际交往方面: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7%~82%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好,有6%~8%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
第二,父母关系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伤害很大,他们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视,富于破坏性……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
第三,学生自身青春期不良的心理情绪。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1.情绪方面: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和表现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和表现1. 强烈的情绪波动青少年常常面临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变化,这会导致他们情绪起伏不定。
他们可能经历焦虑、沮丧、抑郁、愤怒和易怒等情绪上的波动。
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无缘无故哭泣、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紧张等。
2. 社交退缩一些青少年可能会感到内向和害羞,对于参与社交活动感到压力。
他们可能避免与他人互动,不愿结交新朋友,而更倾向于独处。
这种社交退缩可能导致孤独感,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3. 学业压力和逃避行为青少年面临着学业上的压力,他们可能面临考试、学业负担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一些青少年可能会通过逃避学习和责任来应对这种压力。
他们可能经常缺勤、不投入学习、逃学或拖延完成作业。
这些行为可能是他们对学业压力的应激反应。
4. 危险行为和成瘾倾向某些青少年可能通过参与危险行为或沉溺于成瘾物质来寻求刺激或逃避现实。
这些行为包括滥用药物、酗酒、吸烟、赌博或过度使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
这种行为可能是对内心问题的掩饰,但同时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5. 营养不良和睡眠问题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心理压力而导致饮食不健康和睡眠不足。
他们可能过度依赖快餐食品、高糖和高脂肪食品,或者完全不注意饮食均衡。
此外,他们可能经常熬夜、失眠、或不规律作息,这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6. 自尊心受损和身体形象不适应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和外貌方面的变化使得一些青少年感到不安和不满足。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形象过分关注,对自己的外貌存在不满甚至自卑感。
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对自己外貌的过分批评、对自己的否定和回避与他人的相处。
7. 困扰的睡眠和注意力困难青少年常常面临睡眠问题,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业表现下降。
他们可能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表现出对任务的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和健忘的症状。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并认识这些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和表现,对于家长、教育者和专业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一、常见中学生心理问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自责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研究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
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怀疑自己的研究能力,难以应对挫折。
此外,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等神经症性问题也是困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为了衡量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XXX的XXX老师提出了九个标准,包括身体感觉舒适、能够控制情绪、智力水平与年龄相符、个性特征健全、应对压力的方式适当、生活理想和目标符合实际、有合理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自信有自我实现的愿望。
二、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原因,包括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躯体疾病引发的心理问题。
社会因素包括重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系统和不良的个人生活方式。
重大生活事件包括来自自身、家庭、学校等的事件,如父母离异、家人过世、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等。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以求助者为核心,包括朋友和家人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良的个人生活方式包括早晨睡懒觉、生活黑白颠倒、夜里睡不着、白天无精神等。
认知因素包括个人成长史、自我认知系统、内心世界的持久偏见、负性情绪记忆、心理发育停滞等。
三、心理问题的干预对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干预措施包括放松训练,以便随时保持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药物治疗等。
在干预过程中,需要注重与青少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其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其对策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大致有六种表现状态,即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厌学心理、考试焦虑、早恋问题等。
(一)自卑心理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懒、萎摩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
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中学生并不是其本身具有某些缺陷与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我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痛苦境地,心灵笼罩上永不消散的愁云,他们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
对于这类学生要多激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小赵是我班一位高一年级的男同学,他成绩上游,中等智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他去和同学玩,他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毛某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
现在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
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毛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毛某闲谈,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毛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毛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毛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学生是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问题、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问题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情绪问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发生了许多变化,情绪问题也随之出现。
他们可能会有焦虑、压力、抑郁等不良情绪。
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焦虑对于一些中学生来说,入学考试、高考、升学考试等重要考试会带来很大的焦虑。
在考试前,他们可能会失眠、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为了缓解这些不良情绪,中学生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掌握考试的基本知识,避免过度焦虑。
2.抑郁由于学习和生活压力过大,一些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抑郁。
他们可能会经历自我怀疑、自卑、孤独等问题。
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学生应该寻求家人和心理医生的帮助。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来缓解抑郁情绪。
3.自闭一些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自闭症状,他们可能不愿意与人交流、呆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些情况需要注意,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况,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此外,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增加自己的社交圈,扩展交流范围,缓解自闭情绪。
二、适应问题中学生通常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经历了许多改变,比如转学、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
这些变化可能会带来一些适应问题,如下所示:1.适应新环境当中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或高中时,他们可能会遇到新环境和新同学等。
这些变化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安和不舒服的感觉。
为了适应新环境,中学生可以尝试主动交朋友、积极参加学习和社交活动等,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学习方法问题当中学生遇到新学科或新教学方法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另外,中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校的辅导课程,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中学生心理问题常见症状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症状包括:1.厌学: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大,表现为厌学、害怕学习、做作业拖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父母和老师谈论学习问题时的厌恶、易怒、易怒和易怒也伴随着回避。
2.心理失衡:当别人比自己优秀或获得了比自己更高的荣誉时,这类青少年总是感到委屈。
其中,学习压力是目前中学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会耽误孩子的成绩,造成很大的波动。
3.叛逆:许多青少年由于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和疑虑重重,往往无法正确对待父母的心血和教师的批评教育。
所以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
他们对正面宣传进行消极反思,无理否定榜样和先进人物,情绪上认同不良倾向,消极抵制思想教育和遵纪守法的要求。
4.抑郁:总觉得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劲儿。
5.焦虑: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情烦躁,不踏实。
6.人际关系敏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情自己;与异性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情绪不稳定,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同伴、家长和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7.心理不平衡:如果同学比自己成绩好、比自己有钱或穿的好就不舒服,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
8.适应不良:对学校的各种课都不喜欢,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学习困难。
9.强迫症状:总在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如总想考不好该怎么办、说错了话该怎么办;女生总担心自己服装不整洁,爱照镜子等。
10.对抗倾向: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喊大叫、爱抬杠、有理不让人,没理搅三分,控制不住自己。
此外,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还包括人际交流障碍、品性障碍、行为障碍、心理障碍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青春期孩子心理疾病一览
青春期孩子心理疾病一览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心理疾病易发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孩子身心发生巨大变化,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本文将对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进行一览,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1. 抑郁症青春期是抑郁症高发期之一。
孩子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原因,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失眠、食欲改变、自卑等抑郁症症状。
家长应该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寻求专业帮助。
2. 焦虑症青春期孩子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焦虑可能表现为紧张、恐惧、易怒等,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有效应对焦虑情绪。
3. 强迫症青春期孩子中也有一部分可能患有强迫症。
他们可能会出现反复洗手、检查等强迫行为,影响到日常生活。
家长应引导孩子逐步克服强迫行为,同时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4. 过食症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快速增长的时期,部分孩子可能因为对体重和外貌过分在意而出现过食症。
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和体重变化,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5. 自残行为一些青春期孩子可能因为无法有效释放负面情绪或寻求注意而采取自残行为。
这种行为需要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干预。
6. 社交恐惧症在青春期,孩子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和形象,一些孩子可能因为社交恐惧而避开社交场合,导致人际关系问题。
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并给予适当支持和指导。
结语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干预各种心理疾病。
通过关爱、支持和专业帮助,帮助青春期孩子健康成长,度过这个特殊阶段。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与表现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 围,促进孩子的心 理健康发展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 求,及时沟通与疏 导
培养孩子的自我调 节能力,学会应对 压力和挫折
关注孩子的社交关 系,鼓励他们积极 参与集体活动
学校心理辅导的作用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面对压力和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学习兴趣下降,缺乏动力
学习压力过大,产生焦虑和 恐惧
学习成绩下降,自信心受挫
人际关系紧张
缺乏沟通:不愿与他人交流,难以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交恐惧:害怕与人交往,不敢在 公共场合发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 焦虑、抑郁等
自我封闭: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自我封闭,难以融入 集体
预防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促进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
家庭支持:家长 应关注孩子的心 理健康,提供情 感支持和帮助
学校支持:学校 应加强心理健康 教育,提供心理 咨询和辅导服务
社区支持:社区 应开展心理健康 宣传活动,提供 心理咨询和辅导 服务
焦虑抑郁
添加标题
情绪低落:长时间感 到悲伤、无助、绝望
添加标题
兴趣减退:对以往感 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添加标题
睡眠障碍:失眠、早 醒、多梦等
添加标题
食欲变化:食欲不振 或暴饮暴食
添加标题
疲劳乏力:感到身体 疲劳,难以集中注意 力
添加标题
自我:避免与人 交往,不愿参加集体 活动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情感。
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厌倦、退缩等是常见的表现,表现为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集中、听不进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继续学习,产生焦虑;有些学生害怕或回避上学,或产生恐惧反应,或处于抑郁状态;一些学生有矛盾的想法和愤怒的反应,使他们易怒和依赖。
2.行为。
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都存在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力抑制。
以前学习能力很好,成绩也不错。
适应不良后,学习能力受到抑制,导致学习困难,上课记不了笔记,记忆力差,不会写作文,不会解决稍微复杂的问题。
因为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无法继续做一件事,无缘无故停下作业或看书,摆弄小物件或漫无目的发呆。
第二,社交退缩。
与同学交流少了,学习生活活动少了,体育课不愿意说话,不愿意运动,成了同学活动的旁观者,脱离了同伴群体。
第三,品行混乱。
违反适龄社会规范和准则的行为,如逃学、打架、说谎、偷窃、吸烟、离家出走等都有可能发生。
也有一些学生活动过度,寻求快乐和刺激,如沉迷于电子游戏,不遵守纪律和骚扰他人。
第四,行为退步。
表现得像个孩子,学习没有目标,活动没有计划,喜欢小孩子的游戏,但不是因为退缩,而是因为不能和同学一起玩,一起说话。
3.生理功能。
表现为头晕、脑胀、入睡困难、腰酸、心悸、乏力等。
,但是体检没有具体的身体问题。
心理学消除紧张的妙招1、保持充足的睡眠。
2、每天花15~20分钟静坐、深呼吸和冥想宁静画面。
3、练习太极拳或瑜伽。
4、学一种新的业余爱好。
5.发脾气前先数到10,会缓解压力。
6.不要通过喝酒、抽烟、喝咖啡、吃吃喝喝来消除紧张情绪,这样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7.避免让你不开心的情况和你讨厌的人。
高三学生心理疏导方法1.自我调节:高三学生需要知道自己压力和焦虑的来源,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注意劳逸结合。
学习之余,适当运动,听歌,和朋友聚会等活动。
不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你应该放松一下。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对策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发育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性心理困扰。
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对两性知识感兴趣,然而学校里普遍缺乏性知识的教育,为此对自身的各种变化感到不理解和困惑。
2、人际关系困扰。
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渴望独立的心情非常强烈。
不喜欢父母老师的过多管教,不愿聆听长辈的淳淳教导,同学间的交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
3、学习困扰。
主要表现是害怕成绩差受教师批评,担心考试成绩不及格,害怕考不上重点中学或大学,感到学习任务太重而无法完成任务。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具体症状及简析典型个案1:齐某,男,高中二年级学生。
神情沮丧,显得很痛苦。
看到他的表情,当时推断,面前这个学生不是简单的学习困扰或者是单纯的同学交往问题。
果然这样,刚坐定就倒出了他的苦闷。
他原是一名比较不错的学生,成绩中等,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最近一年很苦恼,常寝食不安,学习无兴趣,成绩明显下降,自我评价低,自卑内疚,不愿与他人交往,社交时缺乏自信,对个人前途悲观失望。
他叙述了这些之后,看了看我便低下了头。
很显然,他没把苦闷的真正原因说出来,后来利用一些咨访谈话技巧试探得知,他陷入了早恋,又失恋了。
这一由于情感困惑、情感挫折导致的抑郁症案例给了我很多启示,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时期,许多问题他们都似懂非懂,有时执着任性,有时盲目效仿,这时需要有人指点他们,帮助他们摆脱困惑和苦恼。
早恋问题是困惑中学生的普遍问题,他们往往把同学之间的好感与男女之间的感情等同起来,或者单相思,苦恼烦躁;或者信誓旦旦,追求浪漫,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掉,影响学习,影响健康成长。
一方面他们性早熟,希望获得异性的好感;另一方面,他们心理还不够成熟,不能正确认识感情,当然也无法正确处理感情。
象这类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有效的指导帮助,轻者容易产生自卑、羞耻、怨恨、不满情绪;重者会变得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注意力集中困难,四肢乏力,懒于读书做事,忧心忡忡,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甚至丧失理智,做出意外出格的事情。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简析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简析1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焦虑状态常表现为持久地出现强烈的担心、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类初中生较常见的情绪问题。
这些学生总是诉说内心的烦躁不安,他们经常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总是不高兴、不满意,感到精神紧张和无法放松。
无故地担心亲人、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
小处方:对于焦虑状态,家长和老师应给以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批评以委婉为宜,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以鼓励。
心理治疗(对学生及家属)、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治疗都是一些可以选择的应对方法。
严重焦虑症的学生可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
2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
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尿急、尿频、呕吐、腹泻甚至昏厥等症状,“晕场”就是其最为典型的一种表现。
小处方:每位学生对考试的意义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认真准备,适度降低求胜动机,减轻心理负担,真正做到轻装上阵。
当怯场现象发生时,只要掌握必要的技巧,也可以顺利度过这一危机期。
3人际关系紧张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调查显示,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其中,有3.8%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融洽、愉快地相处。
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包括亲子冲突、师生关系紧张等。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简析
典型个案1:1、某女,高一,学习成绩优秀。
因面部烫伤较丑,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
曾几次想轻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告别人生,求得解脱。
这类学生不知人无十全,过份看重自己的弱点,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
人的心理状态应该相对平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然而,这种平衡常会被争吵,歧视、侮辱、压抑等突发事件所破坏。
这种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羞耻、怨恨、不满、甚至低下;重者,会变得呆(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懒(四肢乏力,懒于读书做事),忧(忧人忡忡,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甚至丧失理智,做出意外的出格行为)。
典型个案2:某某,初二学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爱的文娱骨干,擅长舞蹈。
一次体重测量为100斤,她认为太胖了,将会影响自己优美的舞姿,开始节食。
没几个月体重下降到68斤,而且拒食,有呕吐,消瘦脱形,无法坚持学习,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询。
这是一种多见于女青年的心理障碍。
据调查,一般这类人从小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进入青春期后,片面追求苗条的体态,婀娜的身姿,就有意识地控制钦食。
久而久之,
导致消化功能减退,看到食物恶心。
典型个案3:某某,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政策允许他来沪寄住祖父母家。
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
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江西弋阳农村父母身边。
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
失眠、纳呆、心烦意乱、精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
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
据了解,这学生原在江西,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
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言语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生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笔者曾对中学生的伙伴交往作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孤独型学生占被测学生的10%。
这中间,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小哑巴”,而在家庭中却是“小喇叭”。
这就是“公众场合恐惧症”。
还有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也存在着不少情况。
总之,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存在诸多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典型个案4:某某,女,初三,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
考试前、中出现心悸、胸闷头
晕,有时伴有腹泻,痛经,记忆再现困难,见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抑制自己的紧情绪,考下来的成绩可想而知,不仅父母焦急,其本人也很担忧。
青少年学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
因此,我们心理保健的重点应放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上,笔者在咨询服务中碰到最多的是这类问题。
有的学习通道障碍,把“辅导”写成“导辅”,写字缺行,发音不肖,讲话像幼童一样困难。
据美国神经病学家奥尔顿研究,认为这些学生智力正常,视听觉器官没有毛病,可能是大脑左右半球功能联系障碍。
这类学生考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望考生畏,最后造成恐学、厌学、甚至逃学。
典型个案5:某某,男,高三,外表文静有礼,便内心非常痛苦。
诉说其每次作业反复检查十余次,生怕遗漏出错,在家反复洗手,重复关门,生怕疏忽大意。
寄封信,要拆了粘,粘了再拆,反复拆封十余次还不罢脱。
这是强迫行为,无意义的想法无法排除。
此类同学外表正常,但对其强迫行为难以摆脱,思想苦闷,情绪忧郁。
据资料表明,此症多见于16-3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具有强迫性格缺陷:过分怕脏,过分细心,过分不放心,过分穷思竭虑。
因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就中学生心理障碍而言,还有
许多表现,这里例举常见的、典型的症状,供研究参考。
二、从典型个案中引出的思考
思考之一
这些典型个案足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据有关方面估计:“上海市至少有10-20%的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明在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为此,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偏异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使其适应学习与社会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随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
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所以,我们要助人自助,教会中学生自我调节,以减少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思考之二
在实践中,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有两类:
1、有轻微心理失调。
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情感脆弱;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能,难以自控;有的由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由体象变化、异性交往、情感误区引起青春烦恼等等。
2、有轻度心理疾病。
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症,紧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轻生念头等等。
当然,还有一类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幼稚病(低能),情感性精神病乃至变态人格、性变态等等。
这些人已无法从事正常的学习和活动,需住院或长期治疗。
但是我们的心理辅导重点应该放在第一类心理障碍上,因为它是大量存在的,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它不仅构成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而且潜伏着进一步恶化的危险。
为此,更要给予认真的咨询与矫治。
思考之三
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这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我们讲的“社会适应”是指具备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在纵横交错的人类群体中,能应付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具备处理和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目前,许多中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应对能力很差。
往往会产生苦闷、胆怯、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或情绪抑郁等等心理障碍。
这些性格和情感上的问题常常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樗,它使心理活动偏离正常状态。
遗憾的是,对青少年的心理障碍还没有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足够重
视,往往把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当作思想品质问题,甚至错误地给予行政处分,这是完全不对路的。
思考之四
对中学生心理障碍预防对策的建议:
1、加强心理教育: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讲课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识结构。
为讲课有针对性,必须通过座谈,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受试者的心理障碍、偏异情况,然后讲知识、讲保健、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专题讨论,以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
2、加强心理咨询:这是帮助受询者克服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顺利完成社会角色转移。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咨询员对来访者要给予信任,给予理解,给予换位(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还要动之以情,要遵循聆听(让受询者宣泄)、保密(有些深层内容要绝对保密)、疏导(对其提出的特殊问题作面对面的指导)原则。
相互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
咨询过程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3、加强心理治疗:心理医生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患者建立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他那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矫治方法,减轻或消除个案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健全成熟的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