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与丙泊酚应用于小儿麻醉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小儿临床麻醉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的效果观察

小儿临床麻醉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的效果观察

小儿临床麻醉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12-07T15:35:30.8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作者:黄朝继[导读]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效果更好,患儿在术中的生命体征指标更加平稳,所使用的氯胺酮用量更少。

湘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湘乡 411400【摘要】目的对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将我院需要接受麻醉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氯胺酮麻醉和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

结果麻醉组患儿的麻醉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命体征指标比较上,麻醉组在手术开始5min时的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效果更好,患儿在术中的生命体征指标更加平稳,所使用的氯胺酮用量更少,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更少,适合在小儿手术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小儿麻醉;氯胺酮;丙泊酚小儿由于年龄小,生理各方面还没有发育完全,在手术麻醉上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更是慎之又慎[1],麻醉方法与成人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如何有效保证患儿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平稳,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是小儿麻醉的关键。

本文主要对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我院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单用氯胺酮麻醉的患儿组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为2~9岁,平均为5.6±1.5岁,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经相关临床检查符合相关外科手术的临床指征,同时排除药物过敏患儿,排除精神病患儿。

其中接受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儿有36例,接受腹股沟疝手术的患儿有24例,接受鞘膜积液手术的患儿有11例,其他手术的患儿有9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两组患儿在手术术式、性别比例、年龄等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

两种方法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两种方法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go p A w r i i cn yhg e a ru (= .1 , 23 5 t 2 1 , < . ), l R tr e s r o 5 m ni ru n ru e s nf a t ih r n go p B t23 4 t . , . 1 P 0 5 ;1 R a e t t f i go p 5mi e g i l h t = 5 = 3 0 Ie I f t h a n
A s a t O j t e o epoe tea pi t n e e t fk t ie c m ie i rp fl n te it v n u n s e i o h d e . b t c : b ci : x lr h p l ai f c o e m n o bn d w t po o r e o sa et s n c i r r e vT c o a h o ih na h a l n Mel s1 0ci r eedvddit k t n ru ( = 0 adktmB o bndwt po o l op (= 0 . h errt t d :4 hl e w r i e o e mi go p n 7 )n ea iecm i i rpf u n 7 )T ehata l o dn i n a e e h o g r e
r t n a s a a d v mi i g rt e e o s r e . s t : h ae a d n u e n o t n ae w r b e v d Re u s T e HR f t r o u g r t l o at f reyi s s mme itl f r h tr fr5 mi d ae y at e sa t o n.1 i n e t 0 r n i a

小儿应用氯胺酮麻醉围麻醉期护理

小儿应用氯胺酮麻醉围麻醉期护理

小儿应用氯胺酮麻醉围麻醉期护理张 兰,叶建荣,范 涛(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中图分类号:R614;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5551(2008)1221769202 我院患儿全麻手术多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

氯胺酮是唯一具有确切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1]。

因其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尤其是体表镇痛效果好,且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因此主要适用于短小手术、小儿麻醉等。

可以选择静脉、肌肉、口服等多种途径给药,但其麻醉后唾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小儿尤为明显,不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喉头分泌物的刺激可能诱发喉痉挛,还有误吸的危险。

氯胺酮麻醉是药物作用于中枢,抑制大脑联络经路和脑新皮质系统,兴奋边缘系统,将丘脑新皮质系统和边缘系统的功能与电生理分离[2]。

由于小儿在多系统、多器官上发育不成熟,具有特殊性,应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加强护理,麻醉中精心的护理对小儿术中的安全及术后的身体和心理的恢复很重要。

本文对80例小儿氯胺酮麻醉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8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采取氯胺酮麻醉的患儿80例,ASA分级I~Ⅱ级,年龄10个月~10岁,其中10个月~1岁14例,1~3岁35例,4~10岁21例。

其中45例为腹部手术,四肢手术18例,躯干表浅手术15例,头面部手术2例。

术前视小儿配合情况用氯胺酮肌肉注射5~7mg/kg或输液后静脉给药1mg/kg,术中复合咪达唑仑或丙泊酚,根据麻醉深浅间断追加氯胺酮,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70min。

2 护理措施2.1 术前护理 (1)测量体温,注意防止感冒;测量体重,以便准确计算用药量。

(2)严格禁食、禁水,固体及奶类禁食应大于8h,液体应大于6h,2岁以内术前4h可少喝一点清水。

(3)术前15~30min给予阿托品肌肉注射0.01~0.02 mg/kg,剂量可稍微偏大一点,也可直接静脉给药,或者给予东莨菪碱,尤其是长托宁,它具有中枢和外周抗胆碱作用,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更强、时间长、效果更好。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用 例 。 3组
患 儿 年 龄 、 别 、 质 量 、 术 种 类 、 术 时 间等 比较 无 显 著 性 性 体 手 手
差异 ( P>0 0 ) .5 。
呼吸抑制轻微 , 现 为呼吸变慢 、 浅 , 在 正常范围 ; 表 变 但 I组 有
3例 一 过 性 呼 吸 频 率 < 1 5次 / n S ( 2 < 9 % , 加 压 面 mi, p o ) 5 经
罩 吸 氧 后 迅 速 回 升 。 I、 Ⅱ组 循 环 功 能 变 化 较 明 显 , 仍 在 正 但
常范 围; I组 在 注 药 后 2mi n和 1 n HR 增 快 及 MA 0mi, P升 高 明 显 , 注 药 前 比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与 P<0 0 ) 3 i 复 到 .5 ,0m n恢
指令或疼 痛刺激有明显反应 ; 4分 , 儿 入 睡 , 易 唤 醒 , 叩 患 不 轻
小 儿 骶 管 麻 醉具 有 止 痛 完 善 、 松 满 意 的优 点 , 小 儿 又 肌 而 具 有 不 易 合 作 的特 点 , 骶 管 麻 醉 的 操 作 过 程 中 及 术 中 常 需 在 辅 助 镇 静 药 或 全 麻 药 。笔 者 通 过 临 床 应 用 氯 胺 酮 复 合 丙 泊 酚 辅助4J骶管麻醉 , 观察其 对循 环、 吸功 能 的影响 , ,L 以 呼 以及 术 中 、 后 不 良反 应 和 清 醒 时 间 , 与 单 纯 应 用 氯胺 酮 或 丙 泊 术 并 酚 辅 助 4 J 骶 管 麻 醉 进行 对 比 。 ,L
Ⅲ组 , 胺 酮 0 0 rg ( g mi) 氯 .1 / k ・ n +异 丙 酚 0 0 5 g (g mi) 结 果 a .4 r / k ・ n 。 a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重, 导致 了病原体变迁和耐药性迅速增长 , 甚至二重感染都不 [] 2冯益真. 实用小儿呼吸病 学[ ] M. 北京: 中国协和 医科 大学出版 少见。莪术油 主要成分为莪术醇 , 有一定 的抗病毒作用 , 对呼 社 。 0 6, 5 — 5 . 2 0 1 4 1 5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麻醉 中的临床应 用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6 2 8 5 ( 0 2)1 0 2 — 2 17 — 3 12 1 0— 0 2 0
氯胺酮在小儿麻 醉中应 用极 为普遍 ,但术 中常常因儿茶 静 注氯胺酮 12 k ,当术 中患儿对手术刺激有肢体反应 时 - m ̄ g 酚胺 释放增加 , 导致心血管兴奋 , 术后发生精神症状 , 躁动 、 恶 酌情 追加氯胺酮 l 2  ̄ m ̄ S 。围手术期连续监 测 E G、 R、 / 次 C H 心、 呕吐等并发症 【 l I 院将氯胺酮复合异丙 酚持续 静脉泵人 MB 、P :PIO , 。我 P S O 、 E !用鼻导管 输氧 , c 并在鼻后孑 处监测 P 0 。 L : 行小儿静脉复合麻醉 , 然后观察其特 点及对 呼吸循环的影响 , 记 录术 后正确应答时 间, 作为定 向力恢 复时间 , 录术 后 2 h 记 4 现报道如下。 恶 心 呕吐 发 生 率 。
文志刚 ( 0 江西吉安县人民医院 吉安 330) 4 10
摘要 : 目的 : 探讨氯胺酮复合异 丙酚应 用于小儿麻醉的特 点及对呼吸循环 的影响。 方法: 以用氯胺 酮复合异 丙酚麻 醉者为研 究组 (0 )术前静 注 2 /g 10例 , mg 氯胺酮 , 中用异 丙酚 8 1m /g 续静脉泵注维持至 手术结束前 1~ 5 i, k 术 - 2 gk 持 0 1r n 若术 中患儿对手术刺 a 激有反应酌情追加 氯胺 酮 1 2 g g 以单纯用氯胺酮者为对照组(0 )分别观察 用药量和作 用时间及 HR MB 、P P  ̄m/ , k 10例 , 、 P S O 、 T 西 s细胞 的活化作用 , 而增强 从 了免疫功能 。同时也可 明显改善/ J 由于感染 引起 的消化道 ]b  ̄

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2 0 3 - 4. 0 9: 9 4
量 , 巨噬细胞分泌大量干扰素 , 使 通过与 细胞 膜受 体结合激活 细胞 内抗病毒蛋 白基因表达 , 合成抗病毒蛋 白, 制病毒在新 抑
侵 入 组 织 细胞 内复 制 、 殖 , 挥 其 抗 病 毒 的 作 用 , 究 发 现 , 繁 发 研 双 嘧 达 莫 具有 免 疫 调 节 功 能 , 迅 速 持 久 地 被 吸 附 于 淋 巴细 可 胞表面 , 能 抑制血 小板 磷酸 二酯酶 , 加细胞 外腺 苷 的水 并 增 平 , 响 病 毒 的 黏 附和 释 放 , 止 淋 巴细 胞 摄 取 胸 腺 嘧 啶 脱 氧 影 阻 核 酸 , 制 淋 巴 细胞 增 殖 . 轻 免 疫 损 伤 。并 可 影 响 前 列 腺 抑 减
境 , 进双歧杆 菌 、 促 乳酸 杆菌 、 粪链球 菌及 拟杆 菌的生 长 , 共
静脉 泵 注 丙 泊 酚 复 合 氯 胺 酮 麻 醉 在 小 儿 斜 视 手 术 中 的 应 用
陈 秀利
【 要】 目的 摘 观察4 J斜 视手 术 中应用 静脉泵 注丙 泊酚复 合氯胺 酮麻醉 的效果 及术后恢 复情 ,L
化 和 吸 收 , 到 促 进 腹 泻 痊 愈 的 目的 。本 报 告 结 果 显 示 治 达 疗 组总有效率达 8.% , 7 5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7 在 2h后 R . g VA
双嘧达莫具有广谱抗 病毒作 用 , 可选 择性抑 制核糖核 酸
病毒 和某 些 D A病 毒 的 复 制 , 制 病 毒 的 特 异 性 增 殖 , 可 N 抑 还 扩张 血 管 和 抑 制血 小 板 聚 集 , 善 病 变 部 位 微 循 环 , 加 血 流 改 增
转 阴率 、 止泻 时间方 面均比单用 双嘧达莫组有明显优势。 思连康联合 双嘧达莫治疗轮状病毒肠 炎治疗效果好 , 疗 程 明显缩短 , 未见任何不 良反应 ,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小儿区域麻醉的局部麻醉剂量

小儿区域麻醉的局部麻醉剂量

小儿区域麻醉的局部麻醉剂量转自:拾遗知海、中华麻醉在线小儿麻醉常用静脉麻醉药(一)丙泊酚(propofol)1、说明书摘要丙泊酚是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的短效静脉麻醉剂;也用于重症监护成年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和外科手术及诊断时的清醒镇静。

用法与用量:①小儿全麻诱导:不推荐用于一个月以下的儿童;当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时,建议缓慢给予丙泊酚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剂量应根据年龄和(或)体重调节。

年龄超过8岁的大多数患者,麻醉诱导按体重计需要约2.5mg/kg的丙泊酚注射液。

低于这个年龄,尤其是1个月到3岁之间,所需的药量可能更大(按体重计为2.5mg/kg~4mg/kg)。

ASA Ⅲ级和Ⅳ级小儿建议用较低的剂量。

“Diprifusor”TCI系统不建议用于儿童的全麻诱导。

②小儿全麻维持:不推荐用于1个月以下的儿童;通过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能够维持1个月以上儿童麻醉所要求的深度;所需的给药速率在患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通常每小时9mg/kg~15mg/kg的给药速率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是1个月到3岁之间,在推荐剂量范围内所需药量可能更大;ASA Ⅲ级和Ⅳ级的小儿建议用较低的剂量。

“Diprifusor”TCI系统不建议用于儿童维持全身麻醉。

③小儿重症监护期间的镇静:不推荐作为小儿镇静药物使用,因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被证明。

④鉴于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明确,不建议用于儿童的清醒镇静。

2、超说明书用药(1)早产儿、新生儿以及重病患儿用药:丙泊酚可用于出生后第1周内的早产儿、新生儿短小手术或操作,剂量为3mg/kg,静脉推注时间大于10s。

但无论是间歇给药或者连续输注都有药物蓄积的风险。

用于ICU机械通气的重症/心脏手术后患儿(年龄1周~12岁,平均16月)镇静时,剂量4mg/(kg·h),持续时间4h~28h(平均12h),可达满意镇静。

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因外周分布容积增加和术后代谢清除下降,消除时间延长。

喉罩通气下对比七氟醚与氯胺酮以及丙泊酚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喉罩通气下对比七氟醚与氯胺酮以及丙泊酚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2022313[4]陈江秀,莫世松,韩珠,等.狼疮性肾炎患者尿IL-17,NGAL与HMGB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1,36(3):68-71.[5]KIELAR M,DUMNICKA P,GALA-BADZI SKA A,et al.Urinary NGAL Measured after the First Year Post Kidney Transplantation Predicts Changes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over One-Year Follow-Up[J].J Clin Med,2020,10(1):43-49.[6]朱道谋,钟丽花,陈彩华.血清和尿NGAL、KIM-1、CysC对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警价值[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0(2):176-182. [7]蔡继飞,王玮,任亮,等.供者血液新型生物标志物在评估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中的应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0,41(2):94-98.[8]朱庆华,王伟伟,邹广慧,等.血清NGAL和Cys C联合检测在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2021,36(3):281-284.[9]ANGELI P,GARCIA-TSAO G,NADIM M K,et al.News inpathophysiology,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epatorenal syndrome:A step beyond the International Club of Ascites (ICA)consensus document[J].J Hepatol,2019,71(4):811-822.[10]张佳思,邹春波,卢宇,等.血脂蛋白磷脂酶A2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1(6):770-775.[11]李馨,孙泽家,蔡继飞,等.DCD供肾灌注液生物标志物预测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应用研究[J].器官移植,2021,12(2):209-214.(收稿日期:2021-10-13;修回日期:2021-11-19)(本文编辑:夏文雪)喉罩通气下对比七氟醚与氯胺酮以及丙泊酚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周华蒋亚坤【摘要】目的探析喉罩通气下七氟醚诱导维持与氯胺酮诱导以及丙泊酚维持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30例临床观察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30例临床观察
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O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方法 2组患儿 均给予手术治疗。麻醉方法 : 手 术前
生命 体征 变化及精神 症状、 麻 醉 苏醒时 间、 体动 反应 的发 生情
况。结果 对照组在 给予氯胺酮后 1 0 mi n , 与注 药前相 比心 率
固 定9 例, 疝修补术 2 2 例, 鞘膜积液 7 例, 隐睾松解 固定术 2 例。 随机将 6 O 例患儿分为氯胺 酮联合丙泊 酚组( 观察 组 ) 3 0 例, 其 中男 2 0例 , 女 1 0例 , 平均年龄 6 . 4岁 ; 氯胺酮组 ( 对照组 ) 3 0例 , 其中男 2 1 例, 女9 例, 平均年龄 6 . 6 岁。2 组患儿年龄、 性别、 病因
章处理 。
总之 , 与发 达城市相 比, 县级城 市 的经 济发展水 平相对 落 后, 许多牙 科医疗机 构的设备及设 施不 到位 , 牙科 医疗机构 对 口腔科 医院感染 的管理意识需要进一步加 强 , 患者 的意识 也待 加强 。做好 医院感染 控制是 医务人员 良好 医德 的体现 , 与医务 人员 的医德水平密切相 关 , 直接 或间接涉及到患者 、 医务人员 、
导致 自己被感染 。结合 口腔医师操作 的特殊性 , 口腔科 医院感 染 的预 防重点是控制感染源 和切断传播途径栩 。 加强个体 医疗 机构医护人员 自身 的职业道 德 , 强化 自我约
束能力 , 严 格无菌技术 操作 , 诊疗时 采取标 准预防四 , 避免 医源
性交叉感染 。 口腔器 械尽量不采用化学浸 泡消毒与灭菌 , 所有 能承受压力与高温 的器械全部实行高温高压灭 菌 , 并分别 独立 包装 , 不能承受高温 的侵入性器械 ( 高危 险器械 ) 采用低温 化学 灭菌法 , 强化灭菌效果监测 , 适 当采用一次性器 械 , 医疗垃圾遵

氯胺酮口服给药方法在小儿手术术前的应用

氯胺酮口服给药方法在小儿手术术前的应用

[] 革 , 3徐 于永 浩 , 钊 . 石 全麻 喉罩 置 入 和 拔 出 应 急 反应 的 l 观 察 . 临床 天 津 医科 大 学 学 报 ,0 6,2f)3 1 2 0 1 :0 2
芳香 、 呼吸道无 刺激 性 , 对 具有高 效 、 全 、 内代谢 安 体
( 收稿 日期 2 1— 8 2 ) 0 0 0 — 3
较 虽 有所 下 降 . 仍在 正 常 范 围且很 少 发生 呼 吸抑 但 制 。因此 , 用七 氟烷 麻 醉诱 导 后置 入 喉罩 优 于丙 应
注 与 诱 导 前 比较 ,P 00 ; 丙 泊 酚组 比较 ( . < .5 与 O0 5
泊 酚诱 导 . 尤其 是 老 年患 者 或合 并心 脑 血管 疾 病 的 患 者应 用七氟 烷诱导 更有 优势翻
提倡 用 于吸入 麻 醉诱 导闭 七氟 烷不 增 加心 肌 对儿 茶 酚 胺 的敏感 性 ,一 般剂 量 不 引起 心功 能 的抑 制 。
即使 高浓 度 的七 氟烷 行麻 醉 诱导 时 . 血流 动 力学 对
影 响 较轻 , 并且 对 呼 吸抑 制 轻微 。 因此 对 于老 年人
注 与 丙 泊 酚组 比 . < . 05 P 0
及 心血 管功能 差者 , 七氟 烷更适 合麻醉 诱导及 维持
本研 究 发现丙 泊酚组 诱导 后 出现 了较 明显 的血 压下
表 2 两组患者 L MA置 入 前 后 H MAP的变 化 (± ) R、 s
降和呼 吸抑制 这些 生理 变化对 老年患 者 的潜 在 的
损 害是 不容忽 视 的 而七 氟烷 组诱导 时血流 动力学
综 上所 述 . 氟烷 吸 人麻 醉诱 导 与 丙泊 酚 静脉 七
较差 。如 何保 证 老 年患 者麻 醉 诱 导 时的 安全 性 、 维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的临床观察范红军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麻醉科(472000) 【摘要】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作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优缺点。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儿40例,男26例,女1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M-K组为咪唑安定氯胺酮组,P-K组为丙泊酚氯胺酮组。

麻醉诱导:肌注氯胺酮4~6mg/kg,维持:P-K组用丙泊酚1.5mg/kg、氯胺酮2mg/kg;M-K组用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

记录麻醉前和用药后5、10、20、30和60minECG、BP、RR、SpO2各值。

结果 两组在用药后均出现呼吸抑制,M-K组20 min后逐渐正常。

P-K组10min后渐正常。

M-K组从末次给药算起至小儿完全清醒时间为(110±30)min,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恶梦及异常行为等现象占70%。

P-K组手术结束后10~15min唤醒试验满意,无哭闹、呼叫睁眼,未出现恶心、呕吐、恶梦及异常行为等现象。

结论 通过本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微泵静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效果确切,副作用小,苏醒迅速,可控性强,是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丙泊酚;小儿;非住院手术 为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或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许多小手术可在非住院情况下完成。

我院在小儿非住院手术中采用微泵静脉注射丙泊酚-氯胺酮的麻醉方法,旨在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作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优缺点,克服丙泊酚和氯胺酮在小儿静脉全麻中各自的不足,为非住院手术临床麻醉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下肢及会阴部手术患儿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5~6岁,体重11~20kg,身高70~112cm,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手术时间1.5~3h。

将4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M-K组为咪唑安定氯胺酮组,P-K组为丙泊酚氯胺酮组。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构成间具有均衡性。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的临床观察

r n o y d v d d i t wo g o p g o p R ( r u e f n a i)a d g o p K ( r u e a n ) An s h s awa n u e a d ml i ie n o t r u s: r u g o p r mi t n l n r u e g o p k t ml e . e t e i si d c d a d ma n a n d wih m i o p mp i f so fp o o o n e f n a i o r p f l n e a n .Th e r r t ( n i t i e t c - u n u in o r p f l d r mi t n l rp o o o d k t mi e r a e a e h a t a e HR) . me n a t ra l o r s u e ( AP) e p r to a e ( a re ilb o d p e s r M ,r s ia i n r t RR)a d p l e o y e a u a i n ( p )i wo g o p r n u s x g n s t r to S O2 n t r u s we e
w iho t a he l nt a i n.M ehod t ut r c a i ub to t s Fo t c idr n r y h l e w ho w e e oi t r c ie h t nd r g ng O e ev s or a m i r no op r tons e ai w e e r
史艳 燕 , 明 强 李
( 中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学 院 附 属 襄樊 医院 襄 樊 市 中 心 医 院麻 醉 科 , 华 湖北 襄 樊 4 1 2 ) 4 0 1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上. 禁水 2 ~ 3 h , 有合 并症J b J h 的麻醉前准备要依情 况而定 , 如合 1 . 4统计 学分析
并心脏杂音患者 , 要 进行心脏彩超或造影 检查 , 3 . 0统计 软件包 进行统 计学
脏病者 . 对 于 小 的房 间 间隔或 室 间 隔缺 损 无 症 状 的患 儿 可 以 采 用 处理 。 计量 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s ) 表示 , 组间 比较采用 t 检验 ,
药 物 研 究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 的临床效 果
王 苗 级
南 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 附属 医院 。 河南南 阳 4 7 3 0 5 8 [ 摘要】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4 , J I 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为医学上治疗小儿短小手术麻醉 的临床提供有效 的依据 。方法 将我院收治 的 8 0例t l , J L 短小手术麻醉患者进行治疗 , 并将他们分为两组 , 对照组和观察组 , 两组分别采用氯 胺酮 和氯胺酮 复合丙泊酚联合麻醉 , 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 比。结果 对 于麻醉前后进行对 比, 观察组 的生存 率比对照组 的要高 , 术后 的清醒 时间明显 的要短 , 术后期 间出现 的不 良症状明显 比后者少 , 观察组 的术后 临床 治疗有效率 达到 9 6 %, 明显 高于对照组 8 0 %。结论 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 手术麻醉 的临床方法是十分有效 的, 对待
的手术很适合操作 , 降低 了风险 。 本文将针对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 但是 时间上会发生短暂性蛋 白尿道 , 最好 的方法是进行麻醉诱 导 酚泵注用于d , J L 短小手术麻醉 的临床效果来进行分析 , 并证 实其 进行 短时间手术 。 效果 , 从 而为临床接受 短小手术治疗的患儿提供麻 醉的最佳有效 床效果分析如下 。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The a pplc i o i at on ofpr pof l ket o- ami ombi t on nt a nous anes he i n r ne c na i i r ve t s a i t ans a he - c t r er c os e of c l ur onge t ni alhea t d s s n h l r n r i ea e i c i d e
【 关键 词】 t J ; 天性心脏病 ; J D先 , 介入治疗 ; 心导管; 丙泊酚 ; 氯胺酮 【 中图分类号 】 R7 6 52 R7 6 1 .4 ; .4 2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 7 (0 0 0 0 6 3 6 35 5 2 1 ) 1)0 - 5 4 0

6・
Jun lfMii l vs eMei n ,e ,0 0 V 1 , o 1 o ra o n l I ai dc eF b 2 1 ,o 5 N . ma y n v i .
丙泊 酚 复合 氯胺 酮 静 脉麻 醉在 先 心病 患儿 介 入 治 疗 中 的应 用
杨 云丽 李 棋 董发 团 于 涛 603 ) 5 0 2 ( 成都 军 区昆明总 医院麻 醉科 , 南 昆明市 云
g nt er ds ae o a sa ee lsr w r n o l d ie nt 3 g u s go p P ( rp f — e m n o bn — e i l a i s r rn ct rr o ue eer d m y i d d i r p :ru K po oo k t iee m ia ah t e f t h c a v o o l a
flo ea ne s p r tl n ta s a h r rco ur fc n e ia e r ie s fc idrn. et o rk tmi e a aey i r n c t e e ls e o o g ntlh a d s a e o h l e M t hods 90 c idrnswih c n h l e t o .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30例疗效观察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30例疗效观察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30例疗效观察赵秀华,郑 重(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太仓215400) 氯胺酮起效迅速、镇痛完全,常用于小儿麻醉;丙泊酚有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且完全的优点。

2006年3月~2007年8月,我们对30例包皮患儿于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并与单纯氯胺酮麻醉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0例AS AⅠ级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患儿,年龄3~12(718±215)岁,体质量13~53(2411±912)kg,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麻醉方法:两组术前30m in常规肌注阿托品0102m g/ kg,入室后开放静脉,待患儿安静后监测血压(B 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常规面罩吸氧。

术前3m i n开始诱导,对照组用氯胺酮2m g/kg,观察组用氯胺酮115~2m g/kg、丙泊酚2mg/kg。

术中患儿出现肢体扭动时对照组追加氯胺酮1~115mg/kg;观察组加用氯胺酮015~1mg/kg,丙泊酚1~115m g/kg。

术中持续监测B P、HR、S pO2变化,记录术前(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T3)、术中(T4)及手术结束时(T5)各项指标及患儿苏醒时间(最后一次用药至患儿对疼痛有反应自动睁眼)、氯胺酮用量。

计量资料用x±s 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105。

结果:手术时间(3216±1712)m in。

两组各时点BP、SpO2、HR变化见表1。

观察组术中氯胺酮用量为(5013±1016)m g,苏醒时间(18161±419)m in;对照组组分别为(8217±1213)mg、(35138±314)m i n。

两组比较,P均<0105。

讨论:小儿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短,要求麻醉起效快、苏表1 两组各时点B P、SpO2、HR变化(n=30,x±s) 观察指标T1T2T3T4T5 S B P(m mHg) 观察组95.3±8.295.5±5.7100.5±4.4396.8±10.63101.6±8.73 对照组96.7±7.898.6±7.5116.3±10.7114.5±9.8118.4±9.5 DB P(mmHg) 观察组51.4±8.850.3±7.252.7±10.3348.6±11.4352.4±9.4 对照组52.2±7.654.8±6.764.3±7.562.2±6.567.8±8.1 S pO2(%) 观察组98.6±1.297.8±1.798.7±0.898.2±1.898.5±1.4 对照组98.9±0.998.2±1.499.3±0.599.3±0.798.3±1.6 HR(次/m i n) 观察组101.7±10.5100.6±11.6112.4±11.8114.6±15.83117.5±16.73 对照组103.2±11.4105.8±18.7130.7±15.83132.2±19.8135.4±14.8 注:与对照组比较,3P<0.05醒迅速。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表浅、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表浅、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表浅、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表浅、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传统使用的单纯氯胺酮或丙泊酚麻醉方法进行对比,寻求一种适合于表浅、短小手术的麻醉方法。

方法选择表浅、短小手术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丙泊酚-氯胺酮(P-K组)、氯胺酮(K组)和丙泊酚(P组)三组,手术中分别静脉持续泵入各组设定麻醉药维持麻醉,在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麻醉药泵入。

术中严密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或血氧饱和度值(SpO2)的变化情况。

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用药总量、不良反应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结果PK组在丙泊酚与氯胺酮用量上明显少于P和K组,并具有起效快、苏醒时间短、镇痛效果好和不良反应少,且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等优点,组间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笔者认为PK组是适合于浅表、短小手术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表浅;手术探讨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表浅、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其目的是与传统使用的单纯氯胺酮或丙泊酚麻醉进行比较,寻求一种适合于表浅、短小手术的麻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表浅、短小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19~48岁,体质量46~85 kg,ASA分级为I~Ⅱ级,手术方式为皮下脂肪瘤切除术28例、乳腺瘤活检术32例,手术时间为15~20 min。

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丙泊酚-氯胺酮(PK)组、丙泊酚(P)组和氯胺酮(K)组,每组20例。

药物配伍方法:PK组为1%丙泊酚20 ml+氯胺酮100 mg;P组为1%丙泊酚20 ml;K组为0.5%氯胺酮20 ml。

患者术前都排除感冒、发热、有明显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肝脏疾病,以及近期使用镇静或镇痛药物的病史。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患者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给予面罩充分吸氧,铺消毒铺巾后,开始麻醉。

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发挥各 自的优点 , 具 有协 同作用 , 少用药量 而且停 止 输入后 血药 浓 且 减 ,
[】 庄心良, 2 曾因明, 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 版 . 第3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0 52 55 0 3: 2 - 2
【】 庄心良, 3 曾因明, 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 版 北京: 第5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甚高 ; 且此触及甚广的给药方式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如广 东 地 区引起 急 性 呼吸道 感染 的主 要病 菌 对 常用 抗 生 素表 现 出高 度
45 喹诺酮类 .
l岁以下的儿童禁用,1岁以前慎用。2 2 8 l岁前儿童不断
长高是由于人体骨骼的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增殖、 肥大、 钙化的原因。 该类药 物极可能使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 , 从而阻碍儿童生长发育, 引起负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ekMei l n s h Mein 2 1 dc A dA kT e d ie 02年第 1 卷 第 3 a c 0 期
19 3
不 良反应 的概 率较 高 , 全 陛差 , 安 极大地 威 胁着 患 儿的 健 康 。 统计 结果 显 示 。 童输 液量 可 占门诊 输液 总量的 9 .o, 儿 37o其中抗 生 素 占儿 童输 液量 的 /
(3. 0) 【 曹 云莉 儿 科抗 菌 药 的合 理 应用【 4 】 u 】当代 医学 20(2. 0 91)
4. 氯 霉素 早 产儿 和新 生儿 禁用 , . 儿童 慎用 。 药易 引起 的“ 该 灰婴 综 合 征” 不仅 易致早产儿 和新生儿 循环系 统衰竭 , 而且 影响骨 髓造血 功能 , 致儿 童发 生不 可逆再 生 障碍 性贫血 。
2 0 I 2 -1 2 . 03: 4 2 3 4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或咪达唑仑用于门诊小儿麻醉30例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或咪达唑仑用于门诊小儿麻醉30例

吐 7例 , B组 4例 ; 后躁动精神症状 A组 6例 , 术 B组 2例 ; 各组均
无 呼 吸抑 制 及 并 发 症 发 生 。
表 2 各组用药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s )
观 指 组 麻 前 察 标 剐 醉
心 率
麻 后 醉
切 时 皮
± 生 查 丝
5m n i l i 5m n
醒 期 不 良反 应 。 14 . 统 计 学 分 析 计 量 资 料 以 均 数 ±标 准 差 ( ±s表 示 , 间 比 较 采 用 t ) 组 检 验, P<00 . 5表 示差 异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2 结果
由表 2可 见 , A组 麻 醉后 心 率 增 快 、 均 动 脉 压 增 高 , 维 持 平 并 在 比较 高 的 水 平 至 术 毕 , 麻 醉 前 比较 差 异 显 著 ( 与 P<0 0 )B组 .5 ; 麻 醉后 也 出现 心 率 增 快 、 均 动 脉 压 增 高 现 象 , 术 开 始后 1 i 平 手 5m n
13 观 察指 标 .
但氯胺 酮有交感神经兴 奋作用 , 可使血压升高 、 心率增快 , 且术后苏 醒时间较长 , 时有 恶 心 、 吐 、 动 以及 术后 精 神 症状 等 副作 用 , 呕 躁 单
独 应 用不 能 达 到 满 意 的 麻 醉 效 果 。 合 理 配 伍 麻 醉药 使 手 术 过 程 】 故 平稳 、 全是必要 的。 泊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 , 安 丙 作用 时 间短 , 在 体 内 消 除 快 , 醒 迅 速 而 完 全 , 镇 痛 效 果 差 , 使 外周 阻 力 下 苏 但 可 降 , 管 扩 张 , 压 下 降 。 咪达 唑 仑 镇 静 相 比 , 血 血 与 丙泊 酚苏 醒 更快 、 可 控 性 强 …。 组 资 料 显 示 , 胺 酮 与 丙 泊 酚 合 用 有 利 于 维持 心 血 管 本 氯 功 能稳 定 , 可 使 氯 胺 酮精 神 症 状 减 少 , 醒 快 、 后 恶 心呕 吐 发 生 并 苏 术 率 低 】 用 于 dJ 手术 的一 种 安 全 、 效 的 静 脉 复 合麻 醉 方 法 。 , 是 ,l  ̄ 有 丙 泊 酚 与 氯 胺 酮 均 有 呼 吸抑 制 作 用 , 有 协 同作 用 , 临床 麻 醉 中 并 故 应 加 强 呼 吸循 环 管 理 , 当调 节 给药 速 度 和剂 量 , 保 手术 安 全 。 适 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