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从最初的课改培训起,我们一直在提“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可是,现实中落实得并不是特别好。原因是理念中立场变了,但大家缺乏行动的方法,没有具体的操作策略,在教学实践中不知不觉又回到老路上去了。针对这样的现状,近年来,我们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为突破口,研究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策略,通过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行动策略、实践途径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对师生活动进行有意识地有效干预,使学习过程不再是学生的“苦役”,从而实现了低耗高效的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为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支点。

一、在目标制定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有这样三个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对前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较多,对学生的研究存在着明显不足。其实,一切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恰当的学情分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倘若不对自己的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教学目标的设置就可能空而不当,其教学设计就很可能无的放矢,无所立足。

要研究学生的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学生有什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新授课的起点,以便承上启下,确保新旧知识有机衔接;除知识外,还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兴趣与成长需要,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了解全班学生学习层次状况,选择各类学生的代表,以便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二是要了解学生缺什么。了解学生相对于新授课内容的相关知识储备的不足之处(有些是教材衔接不好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有些是学生自己学习不够努力等主观原因造成的),以便在新内容学习前进行适当的铺垫;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养成的不足,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本学科特殊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掌握规律、发展能力,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研究学生呢?常用的方法不外乎学生访谈、过程观察、作业分析、问卷调查。各种方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二、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的学习策划

了解到了真实的学情,教学设计中就要用好用足。在备课中起码要突出这样两点:一是要做好难点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新内容达成新目标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找准学生学习的难点非常重要,因为学生的难点和障碍点就是教师教学的着力点。我们的学生生涯中可能都遇到过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老师,我们带着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进了课堂,可老师总絮絮叨叨地在我们早已知道或会了的内容上纠缠,就是不去讨论研究我们的疑难问题。终于涉及我们想关注的问题了,无奈下课的铃声已响,只能来去匆匆,问题依旧是问题。分析原因,无非就是老师没有找准学生学习的难点,不明白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找准学生学习的难点非常重要,因为学生的难点和障碍点往往就是学生的发展点。我们评价一节课的标准往往是学生课堂上有效思维的长度,学生在攻克难点时思维活跃大脑兴奋,有效思维时间长,难点突破的过程就是学生发展提高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享受到一种茅塞顿开的幸福,这其实也就是一节课的价值所在。总之,找准了难点,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二是要做好助学预案,为学生突破难点提供有力帮助。

找准了难点,我们就应该为学生突破难点预设一些办法,从而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简单说来,我们可以为学生突破难点提供更多的相关学习资源,可以采用迂回作战化整为零的战术,可以为学生搭梯子降坡度。譬如,组织学生学习老舍的《想北平》,就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而言,对主题的认识要从思乡之情上升到忧国之思,这肯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仅从文本的深究去试图解决这个问题,那几乎是做不到的。没经验的老师只能急中生“智”地将答案和盘突出给学生,由于缺乏学生积极思维体验的过程,这种阅读也就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有经验的老师在处理这个教学难点时,适时提供大量有关本文的写作背景,并链接了同学们熟悉的屈原、杜甫、陆游的一些表达忧国之思的诗句,在讨论联想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问题迎刃而解。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有意识地充分预设,积极为学生的学习策划。

三、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

课堂教学中的“目中有人”,不仅是个教学理念问题,还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能驾驭得炉火纯青,但起码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进行不懈的努力。

1.要高度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机械地淡化教师的作用,让教师作一个旁观者。我们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每个教师必须致力实践的一件事。现在,学习的资源是如此丰富,网络、电视如此普及,学生为什么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你的课堂中学习,原因就在于你的课堂应该形成一种“场”——一种特别适宜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譬如,复习课“结合语境辨析词句的意义”,太多的教师把它上成了枯燥的知识堆砌课。也有教师是这样上的,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两只蝴蝶在大自然中翩翩起舞。教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两只蝴蝶。教师为画面配上《化蝶》的音乐,再问学生: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师笑着为画面改配成流行音乐《两只蝴蝶》,并再次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一段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教师乘机引导:自然界两只普通蝴蝶飞入了不同的音乐情景就有了不同的具体含义,汉语中的每个词每句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会具有不同的意思,如“今天星期六”这句话,请同学们创设情境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一下被激发出来了,平时觉得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都轻易地解决了,这就是教学情境的力量。要想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教师就得做大量类似的幕后工作。

2.要善于倾听和观察,不断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报章上登载过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著名主持人“林柯莱特”在节目中访问一位小朋友,问他:“你驾驶的飞机如果在太平洋上突然没油了怎么办?”小朋友回答,先让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自己跳伞。说到这儿,大家哄堂大笑。但主持人没笑,而是异常认真地追问:然后呢?小朋友委屈的泪流满面,大声叫到:我是回去拿油呢。耳听为虚,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一叶知秋,但也可能一叶障目。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主观臆断而错失了把握学生真实学习状况良机的现象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学习“林柯莱特”的那份敏锐和执著。

3.要不为教案所囿,让教案为我课堂教学服务。简单地说,在课堂的真实情境中,教师要能利用好收集到的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顺着学生因势利导,而不能死搬教案刻舟求剑。教案不是圣经,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撰写的服务于自己的教学计划,不敢越教案一步的课堂教学是本末倒置的教学。学生会的不教,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