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实验设计1
遗传实验设计专题 ppt课件

__9_∶__3_∶__3_檀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Ⅱ 号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可能位于Ⅱ号同源染色 体上。
小组讨论学案上2、3题:
1. 梳理答案及规范性的答语。
方法与技巧
1.基本思路:假说演绎方法。 2.审题:注意选择材料是利用题干中所给
材料进行实验,注意材料的纯合or杂合。 3.推理设计方案时,用标号①②③分步表
示更清楚。 4.预期结果时,一般答语:若……则……,
若……则…… 5.稿纸上先假设结论成立推结果;试卷上
先写结果,对应结论。
29.【答案】(10分)
蝇杂交,子代中♀灰体: ♀黄体:♂灰体: ♂黄体为
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
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
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 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 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1.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 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 对性状受一对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 制。现欲利用以上两种果蝇研究有关果蝇灰体与黑 檀体性状的遗传特点(说明:控制果蝇灰体和黑檀 体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繁殖存 活)。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同时研究以下两个问 题:问题一,研究果蝇灰体、黑檀体是否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并作出判断。问题二,研究控制灰体、 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并作出判断。
(1)杂交方案: ①选取_纯__种__长__翅__灰__体___和___纯__种__残__翅__黑__檀_两体亲本杂
遗传学平行实验设计与结果比对

遗传学平行实验设计与结果比对遗传学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科学分支,研究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和行为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研究遗传学中的相关问题,设计和进行平行实验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遗传学平行实验的设计与结果比对。
平行实验是指同时进行的、各自独立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在遗传学中,通过平行实验可以识别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并准确度量这些影响的大小。
在设计遗传学平行实验时,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选择适当的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应该能够代表想要研究的遗传问题,例如,如果想要研究人类的遗传性状,可以选择多个具有相似基因型的人类个体作为实验对象。
其次是确定实验条件。
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外界环境要素,以及饲料、水质等内部生物环境因素。
在平行实验中,这些条件应该尽可能一致,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样本大小。
样本大小应该足够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统计意义。
通常,采集的样本数量应该大于30,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遗传学平行实验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遗传学实验方法包括基因测序、基因突变筛选、基因表达分析等。
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实施平行实验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
比对实验结果的目的是判断实验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比对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t检验等。
在比对实验结果时,还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
例如,一些实验中可能存在误操作、仪器偏差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结果的差异。
实验结果的比对还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进行。
可以使用图表、图像等形式将实验结果可视化,以便更直观地比较实验之间的差异。
在实验结果比对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以确定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的显著性影响。
最后,实验结果的比对还应该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已有的研究结果,可以验证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进一步确认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I)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I)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学会运用观察和实验方法进行遗传现象的探究。
二、教学内容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观察和实验方法在遗传现象探究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观察和实验方法在遗传现象探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验、讨论。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材。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介绍孟德尔的生平背景,引发学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阐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演示: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遗传现象。
4.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亲身体验和探究遗传现象。
5. 讨论: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实验结果,讨论和解释遗传现象的规律。
6. 总结:总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和意义,强调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内容:学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的理解,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掌握,以及运用观察和实验方法进行遗传现象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课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3. 实验器材:豌豆植物、放大镜、记录表格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主要用于讲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阐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第二课时主要用于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验操作。
伴性遗传——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
宜昌市一中 胡均猜
回顾:我们的作业
摩尔根的杂交实验:
P:红眼♀ × 白眼♂
↓
F1:
红眼♀、 ♂
↓相互交配
F2:红眼♀ 红眼♂ 白眼♂
2
1
1
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果蝇红、白眼色的遗传不可能是哪些遗传方式?为什么? (2)可能是哪些遗传方式?如何进一步实验得出准确的判断?(利用上述实验中出 现的材料)
若子代雌雄全为显性(红眼),则为XY同源区遗传
问题: (2)可能是哪些遗传方式?如何进一步实验得出准确的判断?(利用上述实验中出 现的材料)
①利用遗传图解确定与X、Y同源区遗传都能得到上述实验结果伴X遗传。
②进一步实验的常规思路:
雄显×雌隐→若子代雌性全为显性(红眼),雄性全为隐形(白眼),则为伴X遗传
若子代雌雄全为显性(红眼),则为XY同源区遗传
③一定要用雄显与雌隐杂交吗?
问题: (3)本题的意外情况:忘记告诉大家能利用自然界存在的野生型果蝇。不少同学只 在摩尔根实验中出现的材料中选择实验对象。
六、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的设计 1.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同源区段的遗传
例1.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结论:①若子代雌、雄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例析生物学遗传实验设计题

代基 因型 为 Yy与 y , 现 为 褐 色 : 色 一 y表 黄
l: : 其基 因型为 Y , 子代 基 因型 为 y , 1若 Y则 y 全部表 现为黄 色.
些 总结.
1 环境 因素和遗 传 因素对 生 物性 状影 响 .
的 实验设计
答 案 :1 不遗 传 的变 异 , () 只是 因环 境 因
传 实验 设 计 题 已成 为 高 考 试 题 中 的重 要 题 型. 实验设计 是学生 的弱项 , 传 实验 设计 题 遗
Yy 全部 表现 为褐 色 ; 其基 因型为 Yy 则子 , 若 ,
更让 学生 感 到无 从 下 手. 面 是 笔者 教 学 中 下 运用 遗传与变 异知识 解决 遗传 实 验设 计题 的
-
4 3
生
物 - 热点追踪
茎一 高 茎 、 茎 , 矮 茎 是 隐 性性 状 . 用 公 矮 则 可 式 表示为 AX A— A、 B为 隐 性性 状. 通 B, 即 过 相 同性 状 的亲本杂 交 , 观察 后代 性状 . 【 2 现用 两个杂 交组合 : 色雌蝇 × 例 】 灰 黄色雄 蝇 、 色雌蝇 ×灰 色雄蝇 , 黄 只做 一代 杂 交试验 , 每个 杂交组 合选 用 多对 果 蝇. 推测 两 个杂交 组合 的子 一代 可 能 出现 的性 状 , 以 并 此为 依据 , 哪 一 种 体 色 为 显 性性 状 作 出判 对
断.
染 色体上 , 的遗 传 遵循 孟 德尔 的遗传 定 律 , 它
杂 交后代 有一定 的性 状分离 比. 【 3 有 人 发 现某 种 花 卉 有 红花 和 白 例 1
花 两种 表现 型. 请你 设 计一 个 实验 , 究 花色 探
的遗 传 是 细 胞 质 遗传 还 是 细 胞 核 遗传 . 图 用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I)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I)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学会运用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遗传现象。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
4.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及解释。
5.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推理过程,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原理及操作步骤。
2. 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孟德尔遗传定律。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在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课件、实验材料(豌豆植株)、实验操作指南。
2. 学生准备:预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原理:详细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3. 示范实验:教师演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5.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孟德尔遗传定律。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实验心得,解答疑问。
7.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在生产中的应用。
8.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思考孟德尔遗传定律在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人的性别遗传》教案(合集5篇)

《人的性别遗传》教案(合集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的性别遗传》教案(合集5篇)《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篇1以课标为教学依据,用好教材,激发兴趣,加强探究,开展合作,回归生活。
遗传实验设计专题

判断基因的位置思路总结
↓ 正反交
↓
已知基因的显隐性:应选择显雄 与隐雌个体进行交配 未知基因的显隐性:且雌雄个体 均为纯合子,用正反交法
判断基因的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路总结
选择隐性的纯合雌性与显性的纯合雄性杂交获 得F1,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根 据F2表现型情况判断。
↓ ↓ 正反交
↓
已知基因的显隐性:应选择显雄 与隐雌个体进行交配 未知基因的显隐性:且雌雄个体 均为纯合子,用正反交法
例题: 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
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 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表 示为XBYB、XBYb、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 则只能表示为XBY。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 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 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 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基本思路: 雌隐×显性的纯合雄性
思考:
• 判断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核 中的方法。 • 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染色体上的方法。
①做正反交实验,根据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某基因 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位于细胞质中。 ②已知基因的显隐性应选择显雄—隐雌个体进 行交配 或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用正反交法
应用1
(上海高考题)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 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 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 是( ) B A.杂合红眼雌果蝇 × 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 × 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 × 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 × 白眼雄果蝇
XEXe (棒眼) × XeYE (棒眼)
F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方法知识讲解

五、根据某一性状辨别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
【例13】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 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实验,单就颜色便能 鉴别雏蝇的雌雄。
参考答案:让白眼雌果蝇(XbXb )与红眼雄果蝇(XBY) 杂交,后代中凡是红眼的都是雌果蝇,白眼的都是雄果蝇。
a是一对等位基因。用开红花的紫茉莉品种与开白花的紫茉莉品
种杂交,F1全为粉红花。请回答: (1)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
(2)若让F2中的全部红花植物和粉红花植物群体内相互授粉,
则F3中出现红花植物的概率为 4/9 。
P:AA × aa
F1: Aa × F2: AA:Aa:aa=1:2:1
P ♀XaXa×♂XAYA→XAXa、 XaYA F1 XAXa×XaYA→XAXa 、XaXa XAYA XaYA
【例10】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 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 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 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 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参考答案: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 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 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 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遗传定律相关实验设计例析

( iuHihS h o , hj n ih i 7 0 0,C ia Hup g c o l Z ei gLn a 3 10 a hn )
Ab t a t s r c :W i h u t e e eo me to u r u u rf r a d r s a c td e ,p o l ms c n en n x ei n e i n ae o e t t ef rh rd v lp n fc ri l m eom n e e r h su is rb e o c r ig e p r h c me td sg r f n t rt ie n t e b oo y p p ro olg nr n e e a n t n ean d i h il g a e fc l e e t c x mi ai .Ast e c r n i n w e g fg n t s v n t e b oo i a n w — e a o o e a d man k o ld e o e e i ,e e h ilgc l o l h c k e g n t e h g c o l h a f e e i n s x e i n e in ae i h x mi e s a o .T e p p rs msu a it f r b d e i h ih s h o ,te lw o r d t a d i p r h y te me t sg r t ee a n r f v r h a e u p av r y o o — d n e p l ms a o t h a fh r dt n h i r s e t e s l t n . e b u e lw o e e i a d t er e p ci o ui s t y v o Ke wo d :e p r n e i ;g n ;h b iiain y r s x ei me t sg d n e e y r zt d o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设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奠基性实验之一,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遗传的规律和机制。
在进行这个实验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观察和分析遗传现象,加深对遗传的理解。
以下是一个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设计,可以参考。
一、实验目的:1.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基因的传递方式。
2.学习运用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
3.掌握如何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并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材料:1.豌豆种子:包括常见的绿色种子和黄色种子,以及红花和白花两个颜色的豌豆株。
2.实验设备:盆栽、土壤、喷壶、显微镜、显微镜玻片、移液管、荧光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组织理论教学环节,讲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基因的传递方式,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向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目的,组织学生分组,每组2-3人。
3.操作前准备:准备好豌豆种子和实验设备,为每个小组提供一盆土壤,每个盆放置4-5个豌豆种子。
4.将豌豆种子分别标记为绿色和黄色,红花和白花。
5.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每个盆中的豌豆种子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并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中。
6.根据实验目的和理论知识,设计豌豆的杂交组合,例如将一个红花和白花豌豆株进行杂交。
7.用刷子或棉签将红花豌豆的花粉粘到白花豌豆的花柱上,确保花粉充分接触到柱头。
8.杂交后,观察并记录杂交豌豆的花朵、种子和其他外观特征。
9.收集和保存杂交豌豆的种子,并进行下一阶段的实验。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1.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记录不同杂交组合的花色和种子颜色比例。
2.计算不同组合中绿色豌豆和黄色豌豆的比例,并与理论比例进行比较。
3.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不同基因的遗传规律和机制。
五、实验心得总结:1.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2.总结遗传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加深对遗传学的理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教学任务与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中具体内容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解释基因的分离现象。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属于应用水平,《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找出实验过程中的科学方法,逐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将其合理地应用于新的情境中。
特点:重点介绍孟德尔的四个重要研究方法,即材料选取的方法、变量确定的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假说—演绎的方法,为探索新问题提供方法的指导。
(二)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然后介绍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实验,最后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
这样的安排使教学内容在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的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也使教学过程更加简洁流畅,便于学生沿着孟德尔探索的过程进行思考和从实验中领悟科学的方法。
(三).教材内容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二学情分析学生了解了减数分裂的内容,对遗传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一个学期的培养有了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对一些生物学现象也有一定的兴趣,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是他们的科学思想方法,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锻炼。
在教学中可以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创设问题情景诱思,逻辑推理层层推进,并引入探究活动,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识记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准确应用。
2.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3.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尝试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设计四教材重难点重点1.对分离定律的解释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难点对分离定律的解释五教学方法1.相互交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体会孟德尔对杂交实验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
2.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书店等多种渠道,搜集孟德尔的个人资料等。
遗传实验设计的几种常见应用类型及示例分析

遗传实验设计的几种常见应用类型及示例分析摘要:文章列举了设计遗传实验的五种常见应用类型,并通过典型例题对相应的实验方法作分析。
关键词:遗传实验应用类型示例实验方法分析纵观历年高考生物试题,试题命制始终围绕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
遗传学是生物学科主干知识的重要部分,特别是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知识是历年也必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关于这一方面的遗传实验设计、实验分析的题目由于可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时常出现。
如何利用有关的遗传实验对相关的遗传学事实进行验证、解释分析或作出相应的推断呢?下面就有关遗传实验设计的几种常见应用类型作简要归纳,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一、设计遗传实验验证或探究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例题:已知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且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请设计实验探究灰身、黑身和长翅、残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方法分析:要判断性状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需依据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杂交试验即测交试验或杂合子自交试验。
对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若测交结果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1或杂合子自交结果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若测交结果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1∶1∶1或杂合子自交结果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预测可能的试验结果及结论:①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②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③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④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一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一)教案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王敬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过程与方法目标1、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从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二、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法3、分组讨论法4、实验探究法五、学情分析作为必修2的首节课,我们在必修1中只学习了核酸的相关内容,遗传与进化的知识涉及的很少。
所以在本课开始前首先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遗传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二年级在第二学期期末的时候面临学考,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稳固的巩固,让学生全面扎实掌握课本知识,并且通过训练能灵活运用课本知识。
六、教学过程1、引入导言(5分钟)我们为什么和父母长的像?我们都听说过基因,基因的表达使亲代和子代相似。
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传递规律呢?(1)融合遗传同学们观察PPT中所展示的不同颜色的牡丹花杂交后,子代牡丹花的颜色变化,结合课本进行分组讨论,得出融合遗传的观点。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0分钟)(1)介绍豌豆的相对性状及杂交的概念和流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①了解孟德尔简历②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②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补上一课4 基因定位的遗传实验设计

@《创新设计》
(3)现已知果蝇的圆眼和棒眼属于伴性遗传,为确定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是位于X染 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进行如下实 验:在某一果蝇种群中,随机选取一只圆眼雌果蝇与一只棒眼雄果蝇交配,重复进行 三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数
F1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创新设计》
1
巧用逆推法,判断基因位置
@《创新设计》
2
一、探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规律方法]
(1)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时
@《创新设计》
3
@《创新设计》
注意 此方法还可以用于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若正反交结果不同, 且子代只表现母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2)性状的显隐性是“已知的”
11
@《创新设计》
答案 (1)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2 1 (2)性别比例(或“雌性与雄性的比例”或“黄体个体的性别”) 遗传图解及文字说明
12
@《创新设计》
二、探究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规律方法]
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且已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1)让“隐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观察F1的性状表现。(最常用 的方法)
21
@《创新设计》
22
@《创新设计》
答案 实验步骤: (1)非秃顶 秃顶 (2)F1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得到F2,观察F2中秃顶和非秃顶的个体数量及性别关系 实验结果和结论: (1)F2的雌性个体中非秃顶∶秃顶≈3∶1,雄性个体中非秃顶∶秃顶≈1∶3 (2)F2的雌雄个体中均为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