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合集下载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方法(高分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方法(高分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方法(高分技巧)语文的散文也是高考考试中的一大重点,很多学生在读了通篇之后对于整篇文章写的什么都不怎么题解。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方法,期望大家宠爱!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方法及流程1.知识模式(储备)(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猛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冲突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冲突,但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2、思维模式(1)、位置定位。

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

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

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

(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

(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

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行笼统回答“承上启下”。

(4)、依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

3、答题模式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由……转而写到……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白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4.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消灭,层层递进,逐层深化,把……感情推向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4
文学作品阅 读专题之一
如何快速读懂散文
5
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 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 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
开拓自己的生命空间······使每个
生命表述得更彻底,更有诗意。
6
散文的显著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 “ 形 散 ”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 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 “ 神不散 ” ,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 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 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13
文章主旨如何表述
用了什么手法
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什么, 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14
另外,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文 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 作品的背景、作者等,这些都是 尤其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
15
散文阅读题的答题如何规范,有一 定的答题模式吗?经过摸索,探究历年 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总结出常见的几 种答题模式,供同学们参考仿用。
19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1、即使是普通的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
贵的;2、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 宝贵财富。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1、曾经拥有的灯下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
知身在何处的惆怅;2、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免失 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二 标题
、 结
段意层意、归纳主题
构 结构思路、谋篇布局


、 形象内涵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一、思路结构类试题1.要求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或结构〕答题思路:这类题的答案绝不是各段落大意的简单累加,而是把文章各层次的层意概括进行组合。

答题程序应该是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格式一般为:第一部分〔先〕写了什么,第二部分〔然后〕写了什么,第三部分〔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描写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要点:因这类题涉及的内容皆在文中,所以考虑它的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它身处文章中间.第一就要考虑它与前后文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是全文的各个部分的关联。

一般为承上启下〔或前后呼应,或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作用。

答题思路:“作用〔如:承上启下〕+分析〔它是怎样承上启下的〕〞结构形式,绝不能仅只回答“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一定要有作用分析。

3.开头有什么作用〔“开头为什么要从…写起〞〕答题要点:因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先言其他,再引起文章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决定了这类题答题有四个要素:一是与文题是否照应;二是是否能够自然引出下文主体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三是与结尾是否照应;四是与主体内容是否形成反衬。

4.文中某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或在开头,或在中间〕答题要点:有四个要素,一是景物本身的自然环境特征;二是对人物的烘托作用;三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这一点要视情况而定,不要生拉硬扯〕;四是在结构上为下文铺垫。

二、内容要点概括类试题1.全文内容要点概括第一种:概括某些原因答题要点:很多散文,作家都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结尾的“果〞〕从何〔“因〞〕而来?那就是前面的叙事、描写、回忆等等。

说到底,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所以这类题设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较大,涉及全文。

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因〞的数量找全.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高考语文小说散文鉴赏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小说散文鉴赏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小说散文鉴赏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在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思路和答题模板:一、解题思路:1、寻找作者对该人物的直接描写和评论2、寻找他人对该人物的间接描写和评论3、关注人物性格的变化4、考虑人物性格形成的环境因素5、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6、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7、分析人物间的关系二、答题模板:1、人物身份和地位的交代2、人物性格的表现和突出3、人物形象的暗示和烘托4、人物心理的揭示和深化5、人物形象的感情倾向和作者态度6、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7、人物间关系的分析和作用三、人物描写方法1.直接描写:通过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细节等方面描写人物形象。

2.间接描写:通过他人对该人物的印象、感受、反响等描写人物形象。

四、人物描写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a。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情节发展。

b。

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

3.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细节描写:a。

展示人物性格形象。

b。

深化作品主题。

c。

推动情节发展。

d。

渲染时代气氛。

e。

凸现环境特征。

f。

表达真情实感。

五、小说形象作用1.主要人物: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及社会意义。

2.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服务,起衬托或线索作用。

3.物象: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起线索作用,使情节结构更严谨。

六、确定主人公方法1.标题:有些作品标题就指明主人公。

2.主题: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

3.情节: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

4.形象: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是主人公。

5.篇幅: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七、探究人物性格多重性方法1.语言上分析。

2.行为上分析。

3.心理上分析。

4.神态上分析。

5.细节上分析。

八、分析小说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组成。

线索可以是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可以是单线或双线(明线、暗线)。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类【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

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②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运用……手法,描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

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3)结尾: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技巧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技巧

高中散文阅读技巧题型一:概括内容要点1.认真阅读全文,确定答题区间。

2.对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提取关键信息。

3.分点作答,语言简洁、准确。

题型二:理解词句含义1.理解词语含义-考虑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2.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

-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其深层意思。

-联系上下文,从句子所在段落、文章主旨等方面综合考虑。

题型三:分析表现手法1.明确常见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

2.指出文中使用的具体表现手法。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该表现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如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题型四:赏析语言特色1.从词语运用角度,分析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精妙之处。

2.从修辞手法角度,指出使用的修辞并说明其效果。

3.从句式角度,如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等,分析其节奏和表达效果。

4.从语言风格角度,判断是豪放、婉约、质朴、华丽、诙谐等,并结合文本说明。

题型五:探究主旨情感1.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

2.关注作者在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

3.结合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题型六:作用类题目(如段落作用、标题作用等)1.内容方面-概括段落或标题所涉及的内容。

-思考其对表现人物、主题等的作用。

2.结构方面-开头段: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奠定基调等。

-中间段:承上启下、过渡、补充等。

-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深化主题等。

3.表达效果方面-考虑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等。

题型七:人物形象分析1.从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入手,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

2.关注间接描写,如通过他人的反应、评价来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有一定的影响。

4.结合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概括其性格特点和品质。

题型八:环境描写作用1.渲染气氛,营造特定的氛围,如欢快、悲伤、紧张等。

题型12现代文阅读II记叙性散文(答题模版)-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2现代文阅读II记叙性散文(答题模版)-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2 现代文阅读II 记叙性散文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聚);(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抒情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

散文不像小说,散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

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方式活。

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聚”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聚”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模板(46张PPT)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模板(46张PPT)

3、散文句子含义题答题模板提问方式:解释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某句
有什么深刻内涵。
答题模式:①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②句子中关键词翻译③揭示句子 的双关意④还原修辞句本意;揭示警策句的道理;转换深奥含蓄句的意思⑤ 特殊位置的句子(首段、尾段等)还应说出其结构上的作用。
4、理解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词语、句子 赏析题答题模板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 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第二类:议论性散文(文化、哲思)
议论性散文又叫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 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 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往往从一点入 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 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人心中 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1、中心主旨题答题模板
提问方式:中心是什么,主旨..... ,作者的态度...... ,蕴含的感情态度是.....
答题模板: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 者...的感情(表层和深层)。
2、散文一段话作用题答题模板
①在内容上:写出了.... ,交代了.... ,揭示了...主题。 ②在结构上:
开篇: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照应标题(开篇点题)、前后照应、 渲染气氛(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文中:承上启下(承接上.....,为下....做铺垫) 结尾: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卒章显志,揭示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 题;引发读者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 ③在手法上:丰富文章主旨意蕴,富有艺术感染力。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类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思路。

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结构外,*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时间上组织材料; 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 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

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内容,增强了*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高考散文阅读 题型归纳与答题方法指导

高考散文阅读 题型归纳与答题方法指导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归纳与答题方法指导★散文基本知识及阅读方法:1、构思特征: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材料零碎、大跨度;“神不散”指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2、选材特点:典型、新颖、真实;3、找出线索,就容易理清文章的构思和中心;(情、理、物、空间、文眼等)线索的特征: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4、类型:抒情散文:如《春》《荷塘月色》《白杨礼赞》;主要有写景类散文和状物类散文。

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叙事散文:如《背影》《记念刘和珍君》;说理散文:如《鹿的穷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包括杂文和小品文;寓哲理于形象之中;5、阅读技巧:①依据题材特点,晓大意;写景状物——把握“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进而把握所言之“志”(情);写人记事——弄清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关注事件特征,感受人物形象,思考议论、抒情等语句,进而领悟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议论说理——借事说理、寓理于事、情理交融,把握材料和观点的关系;②借助有效信息,抓主旨。

抓标题,揣摩文意;察首尾,整合信息;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和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态度;③抓关键语句,理思路。

*各段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画龙点睛的抒情议论句;*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的句子;*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④分析形象画面,悟意境;⑤品味局部语言,析含意;⑥归纳层次要点,明文意;题型一、要点概括题一:要点概括题之文意概括题三步骤:1、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确保方向不跑偏2、理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确保信息收索全3、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确保要点条理观(看分值估要点、合并同类求同存异,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例题:(2015山东卷)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极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分)答案:⑴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

⑵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

浙江省2024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15散文阅读精讲含解析

浙江省2024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15散文阅读精讲含解析

散文阅读考情分析1.考查形式(1)试题保持在4题,分值20分,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2)设题比较稳定。

“稳定”是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基本稳定。

纵观这些年的高考,对散文文本考查的实力点以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为重。

其中结构、语言、形象和探究为重中之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2.考情分析(1)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

特殊留意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显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耀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2)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

多数作品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挽救问题。

3.命题预料(1)高考对散文的考查仍将与小说间隔进行,因此,一轮对于散文的复习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2)命题仍将坚持“主题辐射”原则。

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探究,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动身,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行分的联系。

高考真题连接一、【2024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20分)汴京的星河叶文玲孩提时,我有很多漂亮的向往,天真的梦。

那时,我最喜爱看天上的星河。

夏夜仰视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对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回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闻。

于是,我总信任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绚烂的星星呢,肯定是那些淘气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

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光明得刺眼的珠宝纷纷飞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恒久像蜜汁一样醇甜。

或许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得大喊大叫。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1.概述1.1 简介在散文阅读中,常见的题型包括主旨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词语理解题、作者态度题和修辞手法题等。

1.2 阅读技巧针对不同题型,有一些应对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2.主旨题2.1 题目特点主旨题要求读者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2.2 解题方法- 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核心内容。

- 其次,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段落,可以找到关键信息。

- 最后,结合文章的语气、观点以及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等,进行推测和判断。

3.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要求读者根据文中具体的细节信息做出判断。

3.2 解题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和相关段落,找出需要关注的细节。

- 其次,将题目和段落进行对照,找到相应的细节信息。

- 最后,根据细节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

4.推理判断题4.1 题目特点推理判断题要求读者通过推理和归纳,从文中暗示的信息中做出判断。

4.2 解题方法- 首先,综合考虑文中提供的信息和推理过程,进行推理判断。

- 其次,注意文章中的转折、因果关系和隐含意义等线索信息。

- 最后,根据推理的逻辑和文章的整体意思,选择正确答案。

5.词语理解题词语理解题要求读者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5.2 解题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上下文,了解词语所处的语境。

- 其次,根据语境、词性和词义等特征,推测词语的意思。

- 最后,选择与上下文语境相符的词义作为答案。

6.作者态度题6.1 题目特点作者态度题要求读者根据作者的观点、语气和修辞手法等判断作者的态度。

6.2 解题方法- 首先,分析文章中作者表达观点和态度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等线索。

- 其次,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色彩等,推断作者的态度。

- 最后,根据推断的作者态度,选择正确答案。

7.修辞手法题修辞手法题要求读者根据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目的和效果。

7.2 解题方法- 首先,分析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

题型13现代文阅读II抒情性散文(答题模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3现代文阅读II抒情性散文(答题模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3 现代文阅读II抒情性散文抒情类散文包括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散文重于抒情,形式自由灵活,更便于发挥。

抒情散文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

2.诗情画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3.立意清新,精心结构。

4.抒情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具体地说,即:①托物抒情;②因事(人)抒情;③借景抒情。

5.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音律优美的特色,是诗一样的语言。

写景状物类文章是语文学习中一道独具韵味的风景线,或描摹山川名胜,抒写地域景致,叙述特定事物,或游览参观,寻踪探微,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都是写景状物类文章的内容对象。

这类文章,一般由于诗意盎然的语言特色、个性鲜明的对象特点、自然率真的情感流露,吸引了同学们,是同学们最为喜爱的一类文体。

可以说,在所有的文章样式中,写景状物类文章最能够展现语文的语言魅力,也是最值得大家精读品味的选择对象,它对于丰富自己的人文视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自己的人格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整体感知,把握思路写景状物一般描写景物的精妙、突出,景物的特征,与文章的整体氛围相协调,使文章保持统一和谐的风格特点,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赏析景物描写,弄清描写了哪些画面和对象,并了解它们的主要特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描写了百草园的优美景色,既生动表现了百草园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字里行间又洋溢着对百草园的热爱、眷恋、深深怀念之情,更有力地突出了“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一中心。

又例如:朱自清的《春》具体描绘江南美景时,分别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抒发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由衷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理清景物描写的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因此理清作者的写景顺序,对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精讲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精讲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②结构类(层次、脉络、线索,即思路)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按顺序做题。
理解
鉴赏评价
分析综合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语段信息】
【课堂训练】
阅读方令孺的《在山阴道上》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①这个词表面义是指鲁迅的故乡;②它的深层义是指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答题规范用语:
这个词表面义是(指)什么。
01
它的深层义是(指)什么。
02
(二)、句子理解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3.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这种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 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04
象征和象征意义
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基本解释
、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

题型14 现代文阅读II散文常设考点(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4  现代文阅读II散文常设考点(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4现代文阅读II散文阅读常设考点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从一文16道考题看散文阅读六类题型散文阅读六类题型要点概括题【事件、角度、阶段、特点】结构思路题【开头、中间(过渡、插叙、引用)、结尾、详略安排】词句分析题【词语含义分析、句子含义分析、语言特色赏析】形象分析题【概括特点、分析描写方法和作用、设置目的】艺术技巧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主旨分析题【议论句、抒情句、总结句】例文呈现水银花开的夜晚迟子建猫冬让北方人筋骨疲弱,所以当积雪消融,埋藏在雪下的枯草出狱似的,瑟瑟缩缩地出现在阳光下时,人们以为摸到春天的触角了,奔向户外的漫步者不在少数。

寒风虽是强弩之末,但威力尚存,我不幸被击中,有一日傍晚从江畔回来,咳嗽流涕,身上阵阵发冷。

我便取放在玄关托盘上的体温计,想看看自己是否发烧。

我取体温计的时候,不慎将外壳的护帽朝下,这一竖不要紧,由于对接处咬合不严,护帽叛徒似的落地而逃,将体温计彻底出卖了,它随之坠落,摔成两截。

它这一跌,我家的黑夜亮了。

从玻璃管内径流溢而出的水银,魔术般地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珍珠状颗粒,像一带雪山巍峨地屹立在我面前。

我先是拿来一块抹布擦拭,以为它们会像水滴一样,迅速被吸附,①岂料它们欢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银珠,泻地水银非但未少,反而如满天繁星,在白桦木地板上,朝我眨眼。

它们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边,不可征服。

我少时数理化不灵光,对水银的了解,竟来自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本小人书《一块银元》,主要情节围绕一块银元展开,写了穷人的苦,地主的恶,其中最让人惊悚的情节,是一个地主婆死了,她的儿子竟让一对童男童女为他老娘殉葬。

他们给童男童女灌注了水银。

故事浓墨重彩的是那个身世凄惨的童女,在出殡的行列中,她端坐在莲花上,手持一盏纱灯,双目圆睁,虽死犹生。

她的亲人在路旁声声唤她,可她无法应答了。

那个画面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浓重的阴影,恨地主,也恨水银。

水银是毒蛇,它要了如花似玉的姑娘的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水银制品,除非是在镇卫生所。

散文题型总结及答题技巧

散文题型总结及答题技巧

散文题型总结及答题技巧(散文)是一种抒发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题型(总结)及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散文阅读理解技巧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悟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

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2)以感情的进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化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经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经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

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化体会文章内容。

散文阅读理解怎么答散文结构作用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

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比如写人叙事的散文多按时间、空间顺序进行;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物,某种情为线索行文,(议论文)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会分析句段和穿插性材料在结构上的作用。

句段的结构作用因位置不同而不同:1、处在开头:一般是统引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抑扬、引发下文某种思考;2、处在中间:一般是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过渡;3、处在结尾:一般为总结上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意,升华主题,令人深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答案:①这个词表面义是指鲁迅的故 乡;②它的深层义是指作者向往的精 神家园。
• 答题规范用语: 1、这个词表面义是(指)什么。 2、它的深层义是(指)什么。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二)、句子理解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 含义。2.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课堂训练】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阅读方令孺的《在山阴道上》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 “故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语段信息】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 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 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 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 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 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 3、概括主题
• 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 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都是为表现主 旨服务的。如果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 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需要的答案来。但 是,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直露的,需要我们 体会概括。
• 4、分析手法 • 散文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表
现手法的考查是高考重点之一,主要考 查表现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及 其作用等。
• 5、品味语言 •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体会
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 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旨才能看出语 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 的抽象含义。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三、 阅 读 鉴 赏 散 文 考 点
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分析综合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象征和象征意义
• 1、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 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 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表现手法 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 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 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 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 情。
3.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 思。
这种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 结构比较 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 使用了修辞,内涵 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主旨、观点、情感的句 子。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答题模式】
主要着眼于句子本身 的分析,将思维指向句子 的内部,要先从词句的表 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 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 出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课堂训练】 阅读萧萧的《灯火》
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答案: 1、普通的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 是很宝贵的 ; 2、灯下的温馨又是更值得珍惜 的人生精神财富。 答案规范用语:1、什么是什么; 2、什么又是什么。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
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 以上考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 1.词语含义; 2.句子含义。(理解) • 3.布局谋篇; 4.归纳内容要点; • 5.作者观点态度。(分析综合) • 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 • 7.评价文章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开
高考现代文阅读 ①记叙散文:以记写人物、事 件、景物为主的散文。(含状 物散文)
• ②抒情性散文:抒发作者主观 情感的散文。
• ③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 主的散文。(哲理性散文)
二、阅读方法
• 1、梳理文脉(整体把握) • 找到线索,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 基本解释 • ①、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 • 例:十字架象征殉道和神圣。 • 毋忘我:友谊万岁、永远思念
• ②、象征: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 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
• 2、象征意义 普遍的象征的象征意义与其
代表的事物联系密切,是根据具体事物和 所象征的意义之间的明确的相似性建立的。 例如,光明代表着善良。正义。成功等, 火代表热情、勇敢、力量、活力还有危险 等。
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事 件、景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以写景 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 物为线索。例如:《荷塘月色》以游踪为 线索,《故乡的榕树》以“故乡的榕树” 为线索。所以阅读时,理清文中的事件、 景物、人物及线索,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 内容。
• 2、寻找“文眼”
• 优秀的散文大多有“文眼”。“文眼”往往是 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 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 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朱 自清的《荷塘月色》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 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 出 “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 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 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 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
放型)。(评价)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四、题型和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一)词语理解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 词的深刻含义;
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答题模式】 表面义和深层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 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 的内涵,即必须联系词语的具 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 主题,从所在的句、段及上下 文去找对应的阐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