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侨乡概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侨乡概貌

第一节侨乡的形成

侨乡是华侨的祖籍地,闽南语叫“黑蓝血迹”,也就是出生地,或总称“唐山”,华侨(包括先辈)的故乡。因此,侨乡的形成与华侨出国的历史和人数相辅相成,当地华侨出国早,当地成为侨乡也会早,当地出国华侨人数多,当地成为侨乡好就快。1988年前石狮市届于晋江县的一部份,所以它的华侨出国历史和侨乡形成与晋江全县大同小异。石狮市是著名侨乡,华侨出国历史长,人数多,其侨乡的形成与晋江全县一样,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一、背景与条件

晋江、石狮人出国侨居的历史虽始于宋、元,但其时人数很少。族谱记载明代成化六年(1470)后逐渐有出国定居者,不过仍为数不多。至隆庆元年(1576年,明朝政府批准福建巡抚涂泽民关于开放“海禁”的奏请,这才为晋江人到东南亚贸易和出国谋生提供了机会。靠近漳、泉的菲律宾,“商贩至者数万人,往往久居还返”。当时泉州港已开始衰落,晋江人往菲多由漳州月港出海,仅万历三十四年(1606),由漳州到马尼拉的25艘中国帆船就载运了2011名移民,其中有不少晋江、石狮人。

明代中后期,赋役苛重,土地兼并加剧,而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开始萌芽,进一点刺激晋江、石狮民众出洋营生。与此同时,倭寇骚扰之患更使晋江、石狮人民惨遭茶毒,因而纷纷浮海逃生。大崙《蔡氏族谱》载:“岳燹后,阖族苦于倭寇,纷纷外逃出浑”。据安海黄、陈、颜等10姓11部族谱记载,明万历崇祯年间侨外者即达66人。此外,还有因炎荒或吏治腐败而被迫出洋者。1607年前后,金井坑西村大饥荒,150多人相继出逃外浑,谋求生路。终明一代,晋江、石狮华侨已经大量涌现,足迹遍及日本和南洋各地,而逐渐以旅居菲律宾群岛者为多。

清初,“海禁”又起,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稍开“海禁”,准许人民出海经商。同年,厦门正式设立海关,从此出国谋生的晋江、石狮人逐浙增多。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卖华工的口岸,成千上万的晋江贫苦劳动人民被掠卖到东南亚各地,这是晋江、石狮人出国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一页。

晋江、石狮人出国后,眷属均由居国内,华侨与家庭、故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华侨出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谋生瞻养家庭,因此,他们在异域就千方百计赚钱,然后往家里寄侨汇,养活父母妻室、子女等一家人。经济稍有积累时,

许多人买田地,建楼房。更有许多华侨采取亲牵亲、邻帮邻的办法,扶持亲人亲戚和宗亲出国。他们便是“父挈其子,兄率其弟,接踵而至,居斯食斯,以生以养,工商学贾,各从其业“。随着石狮出国的华侨经过艰苦奋斗,能在侨居地立足下来,经济上开始有稍微积累;加上出国人数的增中,家乡的侨汇日益增多。侨属在衣着、饮食、婚丧喜庆、住房等方面就逐渐有别一般农民,为时侨乡的特点就明显,侨乡就开始慢慢形成,这就是石狮侨乡形成的背景与条件。

二、侨乡与形成

明代后期泉州及石狮一带出国华侨人数显著增加,使石狮一带侨乡开始萌芽。石狮侨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抗日战争前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华侨汇款和华侨投资有大幅度增加,侨汇多了以后,侨乡的特点也就显得突出。清同治七年(1868),捐建石狮城隍庙的善男信女中已有旅菲华侨507人,石狮街市已颇具规模,石狮侨乡已具雏形。19世纪70年代前石狮的永宁镇、祥芝镇、蚶江镇均已成为侨乡繁荣的商来集镇。这些以商业为主的消费集镇形成后,又进一步促进周边村(居)侨村的形成,并刺激侨乡经济经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与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石狮侨乡经数十年的发展,日益繁荣,据1925年9月9日上海《申报》登载的石狮籍旅菲华侨颜文初的《菲岛通讯》记述;晋江县,“计八百余乡,皆聚族自(而)居。大乡者万余人,数见不鲜,小乡者亦百人以上,其生活皆籍南洋为挹注。各乡红砖白垔之建筑,弥望皆是。婚嫁之费,普通人开销皆在千金以上”。

1941年12月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侨汇断绝,多数侨眷生活陷于困境,起初变卖金银首饰、衣服家具。继而变卖房屋、田地、卖儿卖女,甚至跳水上吊自尽。石狮《民声报》1944年5月报导: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眷平时无寸圭可耕,无余米量存信者,故侨汇一断,生活转变最为明显。南洋战争不及一月,则见深沪自狮头街至东鼓山,有拍卖故衣者二十余摊,春节过后,衙口、金井、石狮各处,故衣摊有如而后春笋,与日俱增……。”八年抗战期间,侨乡经济十分萧条。

抗战胜利后,侨汇虽然恢复,但国民政府发动内战,滥发钞票,以致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高涨。至1948年8月国民政府实行幣制改革,换发金圆券时,物价暴涨竟为战前的492万多倍。过9个月金圆券跨台时,物价又上涨120万多倍。在这种情况下,战时被破坏的公路尚无法全面恢复,更谈不上侨乡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侨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社会安定,归侨、侨眷再也不必因为土匪抢劫、官兵骚扰、乡镇保甲抓丁派款、政府人员敲诈勒索而担心受怕。但由于“左”的影响,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也曾给一些归侨和侨眷带来冲击。而自“文革”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实事求是的政治路线和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侨务政策逐步得到贯彻落实,侨乡出现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工农来获得全面发展,经济繁荣,城乡每年都有大批新建筑物落成,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日益改善,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也日益普及。各侨乡乡镇面貌日新月异。被誉为侨乡明珠的石狮镇,侨汇是重要的经济来源。50年代初,人民政府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先后创建华侨商店、华侨中学、华侨旅行社、华侨戏院和侨汇派送站,更好地服务侨胞。70年代,石狮镇只有5家县办小工厂和数十家集体企业。“道路不平,通讯不灵,电灯不明,自来水常停”,长期困扰着石狮的发展。1978年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由于政府的支持、指导,充分利用侨乡优势,积极引进侨资,大力发展侨乡经济。1981年,石狮镇人民政府成立城建办公室,专门负责城建规划的实施。至1985年,新铺设23条方石砖和水泥街道,建成1座日产2000吨水的自来厂,新辟1条750米条街,兴建1片占地78亩的华侨新村和16座公厕。1987年政府集资1000万元建成占地7089.79平方米的侨乡商业城,缓和当地交易场所少的矛盾,促进侨区经济的发展。

四、侨乡新貌

石狮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特有的侨乡优势和“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2010年,石狮市综合实力位居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第24位,竞争力位居“中国县级市竞争力百强”第9位,由一个沿海侨乡集镇发展成为海峡西岸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

建市后,石狮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致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强化招商引资,培育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以五金机械、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为支柱的产业发展体系,以商贸物流、港口运输、休闲旅游、餐饮酒店为主导的现供服务业体系。201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0.2亿元,财政总收入33.3亿元,各类工业企业达1万多家,亿元产值以上达140多家,三产结构的历史性演变,体现了石狮快速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高度工业化的城市型社会转型的发展进程,建市后特别是近年来,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新辟街道宽敞平坦,各种商店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