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再生增强因子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肝再生的研究进展

肝再生的研究进展
刘俊 综述 , 鄢 业鸿 审校
( 南 昌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普 外 一科 , 南昌 3 3 0 0 0 6 ) 关键词 : 肝再生 ; 肝细胞生长因子 ; 门静 脉 分 支 结 扎 ; 肝切除术 ; 模 型
中图分类号 : R 5 7 5
文献标识码 :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章编 号: 1 0 0 6 ~ 2 2 3 8 ( 2 0 1 4 ) 0 1 — 0 8 5 — 0 3
研 究 表 明 .大 鼠 9 0 %肝 叶 门静脉 支 结 扎促 进 未 结 扎 侧 增生 , 2周 后 再行 二期 肝 切 除 .可 有 效预 防 一 期9 0 %肝 切 除 术后 所 引起 的急性 肝 功 能 衰竭 。术
反 复 4次 肝 切 除 .动 态观 察 其 肝再 生 组 织 的超微 结 构及 酶组 织化 学 的变化 。( 4 ) 短 间隔连 续 部分 肝
个 体 体 重 的 比例来 决定 的 .当肝 脏 再 生后 其 重 量 与整 个 体重 达 到 一定 比例 时 .肝 脏 的再 生 将 自动
脏总体积的 3 0 %1 切除 . 约 为 总肝 体 积 的 7 0 %又称
为2 / 3肝 切 除 。 由于大 鼠的肝 脏 由多个 肝 叶组 成 。 且 每 一个 肝 叶 均有 一 套独 立 的分 支肝 动脉 、门静
鼠分 为 3组 . 第 二 次开 始 . 切 肝 量 约为 术 时肝 重 的
2 O %左右 。3组 大 鼠以 间隔 1 、 3 、 7 、 1 4和 2 1 d均 做
分 门静 脉分 支( P B L ) 后. 结 扎侧 的肝 叶 出现萎 缩 , 而 非结 扎 侧 的肝 叶 出现代 偿性 增 生 肥 大 .此 作 用 在 临床 上 可 以使 部 分无 法 行 一期 肝 切 除 手术 的患 者 后 期 行二 期肝 切 除达 到切 除病 灶 的效果 李 波等同

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

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

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BI yi liang, DENG Cun-liang.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Luzhou Medical College,Luzhou 646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DENG Cun-liang【Key words】ALR GFER ERV Liver Regeneration Hepatocytes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ALR),也就是所称之为肝细胞刺激物(HSS)或者肝细胞生成素(HPO), ALR在所有器官广泛表达,在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具有特异性。

ALR作为肝细胞的再生因素,同ERV1(essential for respiration and viability)蛋白具有明显的同源性,在某种病理条件下改变血清ALR水平表明ALR也许可以作为肝损伤/疾病的诊断标记物。

现就ALR的近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ALR的历史发展肝脏是机体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脏器,Higgins and Anderson对模型鼠进行了部分肝切除术,科学的证明肝脏确实有着再生能力。

[1] 已知的肝再生相关因子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α)、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也具有类似的再生能力,[2]但是均难以解释具有器官特异性的肝再生调控机制,因此寻找新型肝再生调控因子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

近来研究发现,ALR是一种特殊的促肝细胞分裂原,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ALR的基因研究哺乳动物ALR与酿酒酵母菌(S.cerevisiae)表达的蛋白有约40%的同源性[3],ALR也被称为S.cerevisiae的生长因子ERV1同源物。

肝脏细胞再生能力的研究报告

肝脏细胞再生能力的研究报告

肝脏细胞再生能力的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脏细胞再生能力的机制和调控因素。

通过对肝脏细胞再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我们发现肝脏细胞再生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控。

研究结果表明,肝脏细胞再生能力的研究对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

肝脏细胞再生是指在肝脏损伤或切除后,肝脏能够通过细胞增殖和再生来恢复其结构和功能。

了解肝脏细胞再生的机制和调控因素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和促进再生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肝脏细胞再生的机制肝脏细胞再生主要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来实现。

在肝脏损伤后,肝脏中的干细胞和肝细胞会开始增殖,形成肝脏再生结节。

这些再生结节中的细胞会逐渐分化为肝细胞,从而恢复肝脏的功能。

研究发现,多种信号通路和生长因子参与了肝脏细胞再生的调控,如Wnt/β-catenin、HGF/c-Met和Notch等。

3. 肝脏细胞再生的调控因素肝脏细胞再生的调控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细胞周期调控和表观遗传学修饰等。

外因素包括肝脏损伤的类型和程度、肝脏微环境的变化以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等。

研究发现,一些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也可以调节肝脏细胞再生,如肝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等。

4. 肝脏细胞再生与肝脏疾病肝脏细胞再生的异常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中,肝脏细胞再生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肝脏功能障碍和结构改变。

因此,研究肝脏细胞再生的机制和调控因素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 肝脏细胞再生与再生医学肝脏细胞再生的研究不仅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于再生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通过了解肝脏细胞再生的机制,可以为其他器官的再生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此外,通过调控肝脏细胞再生的相关因素,可以促进肝脏再生医学的发展,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肝脏再生和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肝脏再生和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肝脏再生和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董育玮;陆伦根【摘要】肝脏再生是大多数肝损伤恢复所必需的一个过程.再生通过包括肝脏细胞和肝外器官在内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来实现.肝脏体积的恢复依赖于肝细胞增殖,该过程包括启动相、增殖相及终止相.肝细胞主要通过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由库普弗细胞启动,随后在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的刺激诱导下发生增殖和细胞生长.肝脏再生过程中,IL-6/STAT3和PI3K-PDK1-Akt通路发挥关键性作用.IL-6/STAT3通路通过cyclinD1/p21调节肝细胞增殖,通过上调FLIP、Bcl-2、Bcl-xL、Ref1、MnSOD防止细胞死亡.PI3K-PDK1-Akt通过mTOR等下游分子调节细胞大小,并具有生存、抗凋亡、抗氧化特性.虽然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仍需进一步阐明以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年(卷),期】2012(032)003【总页数】5页(P148-152)【关键词】肝脏再生;肝脏保护;凋亡;IL-6/STAT3;PI3K-PDK1-Akt【作者】董育玮;陆伦根【作者单位】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虽然目前肝胆胰手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大多数肝脏损害的恢复主要还是依赖于肝脏内在的再生能力。

肝脏的再生过程很复杂,诸如部分肝切除术(PH)或部分肝移植造成肝体积原发性减少,或者因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或脂肪肝等损伤性肝病诱导的有活性肝组织的继发性减少,都可诱导或触发肝再生过程[1]。

在这些病理状态下,肝脏再生的进展通常平行于肝实质及结构的逐渐损害而发生。

因此,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中,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肝脏再生和功能恢复,有必要阐明肝脏保护以及在正常及病理条件下肝脏再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 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1.1 肝脏再生的肝内和肝外调节肝脏是由包括肝细胞、库普弗细胞、窦内皮细胞(SEC)、肝星状细胞(HSC)、胆管细胞和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类型所组成的。

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332019.04论著·论述肝脏再生研究进展潘杰伟 丁 隆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0【摘 要】肝脏在手术切除、化学损伤及病毒等损伤后具有很强再生能力,然而肝脏再生过程非常复杂包括肝细胞再生的启动、增殖及终止三个阶段。

参与肝细胞再生的是已经分化成熟并处于稳定状态的肝细胞通过有关基因转录及翻译,并通过相关细胞因子组成信号通路参与肝脏再生整个过程。

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Kelch 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组成的信号通路与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也是近些年来对肝脏再生研究比较热门的领域。

现文根据国内外目前研究结果,综述Keap1/Nrf2信号通路是如何在肝脏再生三个阶段如何起作用。

以期能发现该信号通路重要节点,为今后研究该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及研究促进肝脏再生药物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肝脏再生;Keap1;Nrf2;启动阶段;增殖阶段;终止阶段肝脏是人体内部最大的器官。

成人肝脏的平均重量为1.5千克。

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

它是消化系统中产生胆汁的器官,主要在新陈代谢中起作用。

它在体内起着脱氧、合成和储存肝脏糖和分泌蛋白的作用。

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

肝脏有生物转化,它分解或完全离开身体的许多非营养物质的代谢,如药物,毒药,和某些代谢物来自身体内外。

这种效果也被称为解毒功能。

所以肝脏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化工厂”。

然而在解毒时势必对肝细胞造成损伤;肝脏不仅遭受药物损害,还遭受到病毒、肝脏手术(术中肝细胞切术肝细胞减少、术中阻断肝脏血流后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等损害。

肝损伤后肝细胞再生能力决定预后。

所以对肝脏再生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有利于肝损伤后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

肝脏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和再生能力。

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 ,LR )是指由各种原因(手术、创伤、中毒、感染、坏死等)引起的肝损伤。

各种反馈信号刺激G0期肝细胞增殖。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篇一一、引言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和医学研究中。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精确地将特定的基因转移到目标生物的基因组中,进而研究或利用这些基因的表达,改善物种性能或为人类服务。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一项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肝再生增强因子(LRR-GRs)基因整合至绵羊胚胎基因组的研究,为畜牧业育种及动物医疗等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二、实验目的和原理我们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LRR-GRs)整合到绵羊的胚胎基因组中,以实现两种基因的共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可用于直观地观察和追踪基因的表达情况;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则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肝脏再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基因,其在肝脏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方法和材料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成熟的绵羊卵母细胞、精子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试剂等。

2. 实验方法:a. 提取GFP和LRR-GRs基因;b. 构建含GFP和LRR-GRs基因的载体;c. 将载体与卵母细胞结合,模拟自然受精过程;d. 通过显微操作将构建好的载体注入到卵母细胞中,获得转基因胚胎;e. 将转基因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羊体内,待胚胎发育成熟后进行观察和分析。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1.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成功提取了GFP和LRR-GRs基因,并构建了包含这两个基因的载体。

然后,我们将载体与卵母细胞结合,并模拟自然受精过程。

通过显微操作,我们将构建好的载体成功注入到卵母细胞中,获得了转基因胚胎。

最后,我们将这些转基因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羊体内,待其发育成熟后进行观察和分析。

2. 结果分析:在转基因过程中,我们观察到GFP基因的表达情况良好,转基因胚胎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明显的绿色荧光。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LRR-GRs基因在转基因胚胎中的表达情况。

通过对转基因胚胎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胚胎在生长速度、肝脏再生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

肝细胞核因子4α在肝脏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核因子4α在肝脏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综㊀㊀述 D O I:10.3969/j.i s s n.1672G9455.2019.13.049肝细胞核因子4α在肝脏再生中的研究进展刘新文1综述,伍㊀悦2,龚建平2ә审校1.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普外二科,重庆404500;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10㊀㊀关键词:肝细胞核因子4α;㊀肝脏;㊀肝脏再生;㊀调节中图法分类号:R44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G9455(2019)13G1940G03㊀㊀肝细胞核因子4(HN F4)是从大鼠肝脏中发现的,属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其D N A结合活性与α1G抗胰蛋白酶㊁载脂蛋白A1和丙酮酸激酶基因转录调控有关.H N F4α与大鼠肝脏提取物中t r a n s t h yGr e t i n(T T R)和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CⅢ(A P O CⅢ)转录所需要的位点结合.在小鼠肝脏发育过程中,H N F4α在胃泌素分泌前的原发性和胚胎外内脏内皮细胞中表达,在肝㊁胰腺和肠形成初期的上皮细胞中表达.H N F4包括H N F4α㊁H N F4β㊁H N F4γ和变异剪切体,与肝脏疾病相关的H N F4分子主要是H N F4α,本研究对HN F4α在肝脏再生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㊀H N F4α的来源及分布㊀㊀H N F4α来源于胚泡的原始内胚层,可持续表达于卵黄囊内脏内胚层.H N F4α在胚胎肝脏发育形成的第8天即可被检测到,H N F4α在肝脏和肾脏中表达较高,在小肠㊁结肠和胰腺B细胞中表达较低(<50%),与肝特异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1].2㊀H N F4α的结构特点㊀㊀人的H N F4α编码基因位于20号染色体长臂(20q13.12).H N F4α含 锌指结构 ,其蛋白质3级结构由6个(A~F)功能性结构域组成:A/B区(N 端)包含激活结构域1(A F1),其与启动子特殊序列密切相关;C区含高度保守的 锌指结构 ,与D区(铰链区)结合,形成可与靶基因特殊D N A序列激素反应元件结合的D N A结合域;E区为多功能配体结合域,包括激活功能域A F2和配体结合域;F区(C端)是特异性配体结合区,为H N F4α所独有.H N F4α有酰基辅酶A和游离脂肪酸2个配体结合位点,分别以不同模式调节H N F4α的转录活性.H N F4α可由多种途径调控激活,如磷酸化㊁乙酰化[2]或与细胞信号转导蛋白[3]结合等,与启动子序列结合形成同源二聚体,调节染色体结构,激活靶基因的表达.3㊀H N F4α的功能㊀㊀HN F4α与人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基因结合比例高达12%,其中R N A聚合酶Ⅱ结合基因中有41%与H N F4α结合,说明H N F4α调控着大部分肝细胞基因的转录,与肝脏关系密切.H N F4α被认为是肝细胞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它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不仅能稳定肝转录因子网络[4],还能维持肝细胞功能[5].H N F4α所调节的基因参与了异物代谢㊁碳水化合物代谢㊁脂肪酸代谢㊁胆汁酸合成㊁血液凝固和尿素生成[6].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中,H N F4α的表达可诱导肝细胞样特征,而在肝癌中,强迫表达H N F4α可诱导分化,降低肿瘤进展[7G8].此外,在肝硬化大鼠模型中,降低H N F4α表达会导致肝功能丧失及呼吸困难[9].最新研究显示, H N F4α在肝脏中具有抗增殖作用[10G11].将小鼠肝细胞特异性H N F4α敲除后,会导致小鼠肝细胞自发性增殖[10G11],并促进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细胞癌形成[12].4㊀肝脏再生的临床意义㊀㊀肝脏是机体唯一可以通过再生进行自我修复的器官,一般情况下,增生不明显,成熟肝细胞平均寿命为200~300d.部分肝损伤或外科部分切除后,肝细胞首先进入细胞周期,同时产生有丝分裂信号,促进其他类型细胞增殖,目前已知的促进肝细胞由静止期进入细胞周期的信号通路包括:T N FGα/N FGκB㊁I LG6/ S T A T3㊁P I3K/A k t㊁H G F/H F G受体㊁E R K1/2㊁5G羟色胺/G蛋白等分子通路[13G15].通过上述信号转导通路,肝脏可在8~15d恢复至正常重量[16],普遍认为70%的肝脏可安全切除.肝脏的再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手术切除肝组织㊁中毒性肝损害㊁病毒性肝病㊁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启动肝脏再生,促进肝功能恢复,比如,活体肝移植后供者肝脏体积与功能的恢复及移植肝脏的再生;急性肝衰竭后数月,肝脏可能仅表现出无或轻度组织学异常;轻中度肝纤维化去除病因后也可通过再生得以恢复等.如果肝脏再生不足或肝脏再生不能启动,肝功能将持续受损,此时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多,只能进行肝移植或肝功能支持治疗,如血浆置换㊁分子吸收再循环系统㊁生物人工肝等.所以,肝损伤后早期,有效激发肝脏再生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非常重要[17].5㊀H N F4α与肝脏再生的关系㊀㊀肝脏受损后,成体肝细胞退出静息状态,进入细胞周期,增殖㊁再生完成后恢复分化㊁静息状态.细胞0491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年7月第16卷第13期㊀L a b M e dC l i n,J u l y2019,V o l.16,N o.13ә㊀通信作者,EGm a i l:g o n g j i a n p i n g11@126.c o m.增殖的增加有助于细胞数量增加,但肝脏受损后细胞大小的恢复需要肝细胞的营养㊁蛋白质和水分恢复到正常水平.HU C K等[18]研究发现,HN F4α的下调可能有助于肝细胞更快地进入肝细胞周期起始期,而重要的是,在细胞再生终止过程中恢复H N F4α的活性,对于细胞再生的终止和肝细胞功能的恢复是绝对需要的.此外,在缺乏H N F4α的情况下,肝脏再生可导致去分化㊁促癌的肝细胞表型,这些结果证实了H N F4α在肝脏再生过程中作为肝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角色.5.1㊀H N F4α与细胞增殖㊀H N F4α参与了细胞增殖,这是由于观察到H N F4α在多种器官中正常表达的H N F4α在癌症中表达减少.通过分析人肾细胞癌(R C C)得知,H N F4α的m R N A和蛋白表达下调,同时H N F4α的D N A结合特性受到抑制.H E K293细胞中H N F4α的表达抑制了细胞增殖,并表达了与R C C s 变化相关的基因变化.G R I G O等[19]将H N F4α对R C C 影响的基因范围缩小到14个基因,包括C D K N1A (p21)㊁T G F A㊁MM E(N E P)㊁A D AMT S1㊁S E P P1㊁T H E M2㊁B P H L㊁D S C2㊁A N K3㊁A L D H6A1㊁E P H X2㊁N E L L2㊁E F H D1和P R O S1.有学者开发了一种具有H N F4α诱导形式的F9小鼠胚胎细胞系,在这个模型中,他们提供了H N F4α表达抑制细胞增殖的证据,发现表达可诱导H N F4α的F9细胞在细胞周期的G0/G1阶段由于C D K N1A (p21)以p53独立的方式上调而被抑制,进一步证实了他们在大鼠肺内皮细胞中的发现[18].有学者研究了H N F4α在大鼠胰岛素瘤细胞系I N SG1细胞中过表达是否能抑制胰腺B细胞的增殖,发现HN F4α亚型2过表达导致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和细胞增殖减少[19].5.2㊀缺乏H N F4α,肝脏再生无法完成㊀H N F4α在肝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4G6],最近的研究显示,其在肝细胞中具有抗增殖作用[12,20G21].HU C K 等[18]研究发现,肝脏特异性H N F4α敲除(H N F4αGK O)小鼠在大部分肝切除(P H)前,肝脏重量与小鼠重量比值明显增高,但在P H后5d,肝脏重量的恢复情况与WT相似.而H N F4αGK O小鼠在P H1㊁2㊁5d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增高,虽然血清胆红素随时间的推移降低,但是更多的血清胆红素在H N F4αGK O小鼠死亡后才能检测到.H N F4αGK O小鼠P H 后病死率达100%,通过静脉注射A A V8GC MVGH N F4α恢复细胞分裂后,可大大提高P H后H N F4αGK O小鼠的存活率.5.3㊀H N F4α在肝脏再生中的机制研究㊀在P H小鼠肝脏再生恢复初期,H N F4α蛋白表达降低,转录水平也降低.在P H6h后,处死小鼠前,使用S r c抑制剂P P2,H N F4α表达较WT相比明显增高,从而得出肝脏再生初期H N F4α的快速下降可能与S r c介导的磷酸化有关的结论.通过T e tGO nGH N F4α系统将肝细胞中的H N F4α过表达后,P H后6h内,出现更少的阳性P C N A细胞,在48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抑制了短暂性脂肪变性发生[22].众所周知,cGM y c与细胞增殖有关,它在发育过程和增殖细胞中上调,通常在人类肿瘤中上调,因此被称为癌蛋白.cGM y c水平升高会导致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永生化.S L A D E K的研究[23]表明,cGM y c和H N F4α争夺p21启动子的控制权,H N F4α可通过直接竞争与cGM y c结合的能力,上调p21的表达,p21可阻止细胞增殖,H N F4αGK O小鼠中cGM y c明显升高.在H N F4α缺失后,包括F u s㊁S e t㊁C c n b1㊁C c n b2㊁R r m2㊁M y c等多个原生基因的cGM y c调控基因网络被高度激活.在诱导的肝癌模型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H N F4α的消耗与肿瘤中cGM y c的增加及细胞周期蛋白D1的增加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数据有助于支持S L A D E K[23]提出的cGM y c/c y c l i n D1/H N F4α环,可作为控制肝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可能机制.H A N S E等[24]最近的研究认为,c y c l i nD1对H N F4α在选择靶基因上的转录活性提供了证据,发现c y c l i n D1抑制H N F4α在特定基因上的结合,导致基因表达下调.这是由于c y c l i nD1和H N F4α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所致.L U等[25]研究了多种生长因子的表达,包括A rGe g㊁B m p7㊁E g f㊁H bGE g f㊁I g fG1㊁S c f㊁T g f a等,观察到T g f a轻微升高,H g f和I g fG1降低,最明显的差异是B m p7,增加了40多倍.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B m p7在某些肝细胞癌中上调,其中B m p7也被发现上调了40倍以上[26].B O N Z O等[26]通过芯片检测得出B m p7不是H N F4α的靶点,不过,他们也评论说, B m p7是cGM y c的一个已知目标,有证据表明,在失去H N F4α后,cGM y c的目标有所提高.6㊀结㊀㊀语㊀㊀H N F4α的抗增殖与促进分化作用已被广泛认知,而它在肝脏再生中的直接作用却鲜有报道.在H N F4αGK O小鼠中,虽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GM E T)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 G F R)表达缺失,但肝细胞增殖在P H前处于高水平.那么可以猜测H N F4αGK O小鼠的再生反应(不表达E G F R或cGM E T)是由于激活了通常被H N F4α抑制的促增殖通路所致.而H N F4αGK O小鼠在P H后,不仅出现了细胞增殖的增加,还表达了促炎和促纤维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癌基因表达也有所增高.这一从异常再生反应到病理状态开始的转变表明,H N F4α在慢性或间歇性低水平肝损伤后再生反应的调节中发挥了作用,并提示在慢性肝病中H N F4α的丢失可能会致肝癌的肿瘤生长.如果能够进一步研究出H N F4α的功能及其在肝脏再生中的作用,是未来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新方向.1491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年7月第16卷第13期㊀L a b M e dC l i n,J u l y2019,V o l.16,N o.13参考文献[1]H E L L E R B R A N D C,AMA N N T,S C H L E G E LJ,e ta l.T h e n o v e l g e n eM I A2a c t s a s a t u m o u r s u p p r e s s o r i n h e pG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J].G u t,2008,57(2):243G251.[2]T S A IT Y,WA N G W T,L I H K,e ta l.R N A h e l i c a s eD D X3m a i n t a i n sl i p i dh o m e o s t a s i st h r o u g hu p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t h em i c r o s o m a l t r i g l y c e r i d e t r a n s f e r p r o t e i nb y i n t e r a cGt i n g w i t h HN F4a n d S H P[J].S c iR e p,2017,27(7):41452G41459.[3]S H I W C,WA N G H Y,Z H E N G X,e ta l.HN FG4a l p h a N e g a t i v e l y R e g u l a t e sH e p c i d i nE x p r e s s i o nT h r o u g hB MGP R1A i nH e p G2C e l l s[J].B i o l T r a c eE l e mR e s,2017,176(2):294G304.[4]K Y R M I Z I I,HA T Z I SP,K A T R A K I L IN,e t a l.P l a s t i c i t y a n d e x p a n d i n g c o m p l e x i t y o f t h e h e p a t i c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f a cGt o rn e t w o r k d u r i n g l i v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J].G e n e s D e v,2006,20(16):2293G2305.[5]MO R I MO T O A,K A N N A R IM,T S U C H I D A Y,e t a l.A n HN F4Gm i c r o R N AG194/192s i g n a l i n g a x i s m a i n t a i n s h eGp a t i c c e l l f u n c t i o n[J].JB i o l C h e m,2017,292(25):10574G10585.[6]G O N Z A L E ZFJ.R e g u l a t i o no fh e p a t o c y t en u c l e a r f a c t o r 4a l p h aGm e d i a t e d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J].D r u g M e t a bP h a r m a c oGk i n e t,2008,23(1):2G7.[7]W E IL,D A I Y,Z H O U Y,e ta l.O r o x y l i n A a c t i v a t e s P KM1/HN F4a l p h at oi n d u c eh e p a t o m a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a n db l oc kc a n c e r p r o g r e s s i o n[J].C e l lD e a t hD i s,2017,8(7):e2944.[8]Y I N C,L I N Y,Z HA N G X,e t 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t h e r a p y o f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i nm i c ew i t h r e c o m b i n a n t a d eGn o v i r u sc a r r y i n g h e p a t o c y t en u c l e a rf a c t o rG4a l p h a g e n e [J].H e p a t o l o g y,2008,48(5):1528G1539.[9]N I S H I K AWAT,B E L LA,B R O O K S JM,e t a l.R e s e t t i n g t h e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f a c t o r n e t w o r k r e v e r s e s t e r m i n a l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c f a i l u r e[J].JC l i n i I n v e s t i g a t,2015,125(4):1533G1544.[10]WA L E S K Y C,G U N E WA R D E N AS,T E RW I L L I G E R E F,e t a l.H e p a t o c y t eGs p e c i f i cd e l e t i o no f h e p a t o c y t en u c l eGa r f a c t o rG4a l p h a i n a d u l tm i c e r e s u l t s i n i n c r e a s e d h e p a t oGc y t e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J].A m J P h y s i o lG a s t r o i n t e s tL i v e rP h y s i o l,2013,304(1):26G37.[11]B O N Z OJA,F E R R Y C H,MA T S U B A R A T A,e ta l.S u p p r e s s i o no f h e p a t o c y t e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b y h e p a t o c y t e n uGc l e a r f a c t o r4a l p h a i nad u l tm i c e[J].JB i o lC he m,2012,287(10):7345G7356.[12]WA L E S K YC,E DWA R D SG,B O R U D EP,e t a l.H e p a t oGc y t e n u c l e a r f a c t o r4a l p h a d e l e t i o n p r o m o t e s d i e t h y l n i t r oGs a m i n eGi n d u c e d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c a r c i n o m ai nr o d e n t s[J].H e p a t o l o g y,2013,57(6):2480G2490.[13]MU R A T A S,MA R U Y AMA T,N OWA T A R IT,e ta l.S i g n a l t r a n s d u c t i o no f p l a t e l e tGi n d u c e d l i v e r r e g e n e r a t i o na n dd e c r e a s e o f l i v e r f ib r o s i s[J].I n t J M o lSc i,2014,15(4):5412G5425.[14]C H E N X G,X U CS,L I U Y M.I n v o l v e m e n t o fE R K1/2s i g n a l i n g i n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o fe i g h t l i v e rc e l l t y p e sd u r i n gh e p a t i c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i nr a t s[J].G e n e t M o lR e s,2013,12(1):665G677.[15]F I D A L G O S,I V A N O V D K,WO O D S H.S e r o t o n i n:f r o mt o p t oB o t t o m[J].B i og e r o n t o l o g y,2013,14(1):21G45.[16]M I C HA L O P O U L O SGK.L i v e r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a f t e r p a r t i a lh e p a t e c t o m y:c r i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o f m e c h a n i s t i c d i l e m m a s[J].A mJP a t h o l,2010,176(1):2G13.[17]T A K A HA S H IK,MU R A T A S,O H K O H C H IN.N o v e l t h e r a p y f o r l i v e r r e g e n e r a t i o nb y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n u m b e r o f p l a t e l e t s[J].S u r g T o d a y,2013,43(10):1081G1087.[18]HU C K L,G U N E WA R D E N A S,E S P A N O LGS U N E R R,e ta l.H e p a t o c y t e N u c l e a rF a c t o r4A l p h a A c t i v a t i o ni sE s s e n t i a l f o rT e r m i n a t i o no fL i v e rR e g e n e r a t i o n i n M i c e[J].H e p a t o l o g y,2018,10(5):30405G30409.[19]G R I G O K,W I R S I N G A,L U C A SB,e ta l.HN F4a l p h a o r c h e s t r a t e s a s e t o f14g e n e s t od o w nGr e g u l a t e c e l l p r oGl i f e r a t i o ni nk i d n e y c e l l s[J].B i o lC h e m,2008,389(2):179G187.[20]T S A IT Y,WA N G W T,L I H K,e ta l.R N A h e l i c a s eD D X3m a i n t a i n s l i p i dh o m e o s t a s i st h r o u g hu p r e g u l a t i o no f t h em i c r o s o m a l t r i g l y c e r i d e t r a n s f e r p r o t e i nb y i n t e r a cGt i n g w i t h HN F4a n d S H P[J].S c iR e p,2017,27(7):41452G41459.[21]S H IW,WA N G H,Z H E N G X,e t a l.HN FG4a l p h an e g aGt i v e l y r e g u l a t e sh e p c i d i ne x p r e s s i o nt h r o u g hB M P R1Ai nH e p G2c e l l s[J].B i o lT r a c eE l e m R e s,2017,176(2):294G304.[22]D A S A T,T E N E N B A UM L,B E R K H O U T B.T e tGo n s y s t e m sf o rd o x y c y c l i n eGi n d u c i b l e g e n ee x p r e s s i o n[J].C u r rG e n eT h e r,2016,16(3):156G167.[23]S L A D E KF M.T h e y i n a n d y a n g o f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a n dd i fGf e r e n t i a t i o n:c y c l i n D1i n h i b i t s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f a c t o r sC h R E B Pa n dHN F4α[J].C e l lC y c l e,2012,11(17):3156G3157.[24]HA N S EE A,MA S H E K DG,B E C K E RJR,e t a l.C y c l i n D1i n h i b i t sh e p a t i c l i p o g e n e s i sv i a r e p r e s s i o no f c a r b o h yGd r a t er e s p o n s ee l e m e n tb i n d i n g p r o t e i n a n d h e p a t o c y t en u c l e a r f a c t o r4a l p h a[J].C e l lC y c l e,2012,11(14):2681G2690.[25]L UJW,H S I A Y,Y A N G W Y,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e c o m m o nr e g u l a t o r sf o r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c a r c i n o m ai n d u c e db y h e p a t i t i sBv i r u sXa n t i g e n i nam o u s em o d e l[J].C a rGc i n o g e n e s i s,2012,33(1):209G219.[26]B O N Z OJ A,F E R R Y C H,MA T S U B A R a T A,e ta l.S u p p r e s s i o no f h e p a t o c y t e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b y h e p a t o c y t e n uGc l e a r f a c t o r4a l p h a i nad u l tm i c e[J].JB i o lC he m,2012,287(10):7345G7356.(收稿日期:2019G01G12㊀㊀修回日期:2019G04G02)2491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年7月第16卷第13期㊀L a b M e dC l i n,J u l y2019,V o l.16,N o.13。

转化生长因子-α及β与肝再生关系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α及β与肝再生关系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α及β与肝再生关系研究进展标签:转化生长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肝再生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其调控机制复杂。

肝切除术对肝脏既有机械性损伤,又有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再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1]。

非实质细胞在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调节着肝细胞的代谢和生长,而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主要来自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在肝再生过程中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β(TGF-β)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1 生物学特征1.1 TGF-α一般生物学征TGF-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lpha)是一种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类因子,属于表皮生长因子(EGF)家族成员,位于第2号染色体,含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长约70~100 kD,编码TGF-α的mRNA长约4.5~4.8 kD,分子量在5~20 kD之间,能够与EGF竞争性结合EGFR,发挥生物学作用。

TGF-α是分子量为25 kD的二聚体,由2条相同的含有112个氨基酸亚单位的肽链通过二硫键连结[3]。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人的多种肿瘤组织、癌细胞及转化细胞中高表达,部分正常组织也含有很少量的TGF-α。

和多数细胞因子一样,TGF-a至少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作用:(1)自分泌。

靶细胞为分泌TGF-α的细胞,通过增加TGF-α的分泌及其细胞膜上EGF-R数目来实现其调节作用。

(2)旁分泌。

即短暂性的向局部环境释放TGF-α,使单个细胞调节邻近细胞对各种外界刺激的反应。

(3)邻分泌。

通过结合和活化邻近细胞膜上EGF-R起调节作用。

这种多作用方式提示,当有合适的激活物出现时,TGF-α在调节局部细胞生长、分化及肿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2 TGF-β一般生物学特征TGF-β单体是由含390个氨基酸残基的非活性前体经酶解而成,人和哺乳动物的TGF-β主要有β1、β2、β3三型亚单位[4],体内血小板、内库普弗细胞(KC)、窦内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均能分泌TGF-β,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是其主要来源[5]。

肝再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再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再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我国是世界上肝脏疾病高发国家之一,不仅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高,近年来,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人数也逐年升高。

临床上,大多肝脏疾病的治疗均需要肝再生机制进行修复。

肝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可以通过肝脏初始重量的减少(例如部分肝切除术或部分肝移植)来诱发,还可以通过病毒性肝炎,药物损伤或脂肪变性等肝脏疾病引起的肝脏质量的继发性降低诱发。

肝再生是肝脏受到损伤刺激时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组织再生过程,临床上,肝部分切除术(PHx)、肝脏移植、肝炎的治疗都需要依赖肝脏再生机制进行修复。

肝再生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增殖阶段和终止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分子参与。

目前,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以及寻找促进肝再生的药物已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在汉斯出版社《药物资讯》期刊中,有论文将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信号通路等方面对肝脏再生的机制进行综述,为肝再生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

早有研究证明,在肝再生早期,肝细胞会储存大量的脂质,包括甘油三酯、脂肪酸和胆固醇酯,这些脂质可能作为新细胞膜的来源,用于促进肝细胞增殖。

近期研究表明,NCoR1(核受体共抑制因子1)可以通过调控脂肪酸的合成影响肝再生。

研究发现,肝脏特异性切除NCoR1的小鼠可以通过增加脂肪酸从头合成的相关分子表达,促进肝再生过程中脂肪合成从而增强肝脏再生。

早期研究报道,在啮齿动物部分肝切除后12~48小时会发生短暂的脂肪变性,在部分肝切除36~48小时脂解反应和脂肪酸的β-氧化反应升高对于肝再生是必要的[35]。

在部分肝切除后,破坏脂肪酸的β-氧化反应会延迟再生反应。

如脂联素缺陷的小鼠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反应的基因下调,从而阻碍了肝再生。

所以,在肝再生过程中,肝脏脂肪过多或不足可能都会对肝再生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有关肝再生的机制研究多年,但是大部分研究结果由于物种差异并不能直接用于临床,临床上对于如何促进肝脏再生目前并没有达成很好的共识,对于相关肝再生的药物也并没有系统的研究,关于如何促进肝再生也没有明确的靶点,肝脏移植、肝衰竭或其他晚期肝病,对肝脏再生的需求迫切,它是一个多因素和多路径网络,确切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所以,肝再生这一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科研工作者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基因工程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基因改良的动物和植物的养殖领域为最具代表的案例。

在这其中,使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肝再生增强因子(LRE)基因进行转基因研究显得尤为突出。

本研究即针对这两种基因在绵羊胚胎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二、研究背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一种常见的报告基因,具有表达稳定、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在转基因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肝再生增强因子是一种能促进肝脏再生的蛋白质编码基因,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表达在绵羊胚胎中,有可能实现肝脏的快速恢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操作,使绵羊胚胎具备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能力以及肝再生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同时也可以为畜牧养殖业中的动物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提供新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的改善。

四、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用绵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的载体、显微操作设备等。

2. 实验步骤:首先构建包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的转基因载体;然后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载体导入绵羊胚胎中;最后将转基因胚胎移植到母羊体内,观察其生长情况及表达情况。

五、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1. 转基因载体的构建: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成功构建到载体上。

2. 显微操作技术:将构建好的转基因载体通过显微操作技术成功导入绵羊胚胎中。

3. 胚胎移植与观察:将转基因胚胎移植到母羊体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转基因胚胎成功发育成活体绵羊。

这些活体绵羊不仅具备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特性,其肝脏再生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六、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成功导入绵羊胚胎中,不仅验证了这两种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也为畜牧养殖业中的动物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LRE)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其应用在转基因动物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以期为畜牧业和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绵羊胚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相关载体、工具酶等。

所有材料均需符合实验室伦理要求。

2. 方法(1)构建转基因载体: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分别构建到转基因载体上,获得双基因转基因载体。

(2)转基因操作:将双基因转基因载体导入绵羊胚胎中,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胚胎注射到受体母羊体内。

(3)胚胎培养与筛选:将注射后的胚胎培养至一定阶段,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情况,筛选出成功表达GFP的胚胎。

(4)动物观察与评估:将筛选出的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羊体内,观察其后代生长发育情况及肝脏再生能力。

三、实验结果1. 转基因载体构建成功成功构建了双基因转基因载体,即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的融合载体。

2. 转基因操作与胚胎培养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双基因转基因载体成功导入绵羊胚胎中,并将注射后的胚胎培养至一定阶段。

在培养过程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情况,成功筛选出表达GFP的胚胎。

3. 动物观察与评估将筛选出的转基因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羊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估,发现其后代具有明显的GFP表达现象,且肝脏再生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这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的共同作用对提高绵羊的肝脏再生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四、讨论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成功构建了双基因转基因载体,并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载体导入绵羊胚胎中。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再生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再生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再生的研究进展李 璇,吴敏超,段伟娜,张海峰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00)[关键词] 肝再生;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医疗卫生计生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01046];内蒙古医科大学科技百万工程项目[项目编号:YJD2016KJBW018]通讯作者:张海峰 肝脏是人体内部器官中少数能自然更新的组织㊂近年来,关于探索参与肝再生过程的细胞因子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㊂肝细胞生长因子,又称作 散射因子”是一种小分子的多肽生长因子,其被发现是由于能刺激肝细胞的增殖,它也是当下已知最强的肝再生促进剂㊂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细胞移植㊁重型肝炎的发病㊁肝再生和肝癌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㊂目前发现相关因子的有肝细胞生长因子㊁肿瘤坏死因子㊁白细胞介素㊁表皮生长因子㊁转化生长因子等㊂1984年Wang Haiyu 等从部分肝脏切除后的大鼠血清中发现一种能促进肝细胞DNA 合成与增殖的细胞因子,这个因子不仅能刺激原代培养中肝细胞的生长和合成,而且源于肝脏,所以将这个因子命名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1]㊂目前发现它是一种可以调节多种细胞生长㊁运动和形态发生的多功能因子[2]㊂1 HGF 的生物学性状1.1 HGF 的基因及蛋白质结构:HGF 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一员,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7q21,含有20个外显子,结构实质是含有728个氨基酸的肝素结合糖蛋白,它是由分子量为69kDa 的α链和34kDa 的β链通过一个二硫键连接成的异二聚体蛋白,是在间质细胞中合成的,其中α链有一个N 端和四个Kringle 结构域,Kringle 结构域与纤溶酶原结构相似㊂β链有一个丝氨酸蛋白酶样结构域[3],1989年人类HGF 基因的克隆表明,HGF 的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与先前已知的成纤维细胞衍生的 散射因子”相同,都由同一基因编码,能促进上皮细胞运动和上皮组织的形态发生,所以HGF 的促细胞运动作用可能与这种结构的特异性有关[4]㊂1.2 HGF 的组织定位及受体:HGF 在多个器官都有表达,如肺脏㊁心脏㊁肾脏等㊂在肝内,HGF 可由肝巨噬细胞㊁血窦内皮细胞和肝星状细胞这种非实质细胞产生,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促进肝细胞DNA 合成及有丝分裂[5]㊂c-Met 是HGF 特异性受体,在不同类型的上皮细胞㊁内皮细胞和造血祖细胞中表达㊂HGF /c-Met 信号通路参与了几个生物学过程,如胚胎发生㊁器官发生㊁组织再生和癌变[6]㊂HGF 及其与c-Met 受体的特殊相互作用在过去几十年中已被广泛研究,并且仍然是众多临床试验的重点㊂1.3 HGF 的生理学特性:HGF 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上受到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调节,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㊂在健康人身体中,HGF 通常以无活性的单链蛋白形式流通,并储存在细胞外基质中,它可以通过与凝血因子Ⅻ同源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从而转化为成熟的活性形式,同时由于HGF 在结构上与纤溶酶原高度同源,HGF 也可能被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激活㊂但是当肝受到损害或部分切除时,HGF 则诱导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受体,从而激活纤溶反应,具体机制是uPA 能够将纤溶酶原转成纤溶酶,紧接着纤溶酶通过直接或间接激活基质中的金属蛋白酶,从而降解细胞外基质,释放HGF 的前体蛋白,然后uPA 将原HGF 裂解为活性HGF [7]㊂2 HGF 的促肝再生作用2.1 肝再生:肝再生是指肝脏在受到损伤后肝细胞进行增殖,从而恢复正常肝脏功能的过程㊂正常情况下,肝组织内仅有少量肝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大多数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 0期[8],当肝脏部分切除或受到损害时,细胞可通过DNA 复制及有丝分裂进行增殖,从而达到适应机体的大小㊂此时参加增殖的细胞同时进入G 1期,有文献表明肝细胞进入G 1期末后还存在一个R 点,这个点称为限制点,是决定肝细胞能否分裂进入S 期的关键时期,否则就会返回G 0期,当细胞通过R 点后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周期循环,依次通过S 期㊁G 0期㊁G 2期㊁M 期,实现一个完整的DNA 复制和细胞分裂㊂肝再生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启动期:促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从非实质细胞,如枯否细胞和肝窦上皮细胞分泌,刺激肝细胞从G 0(静止状态)过渡到G 1(启动阶段)㊂②增殖期:包括HGF 和转化生长因子-α在内的生长因子促进肝细胞从G 1期过渡到S 期,这些生长因子覆盖细胞G 1末期的限制点R 点,使肝细胞能够顺利进入S 期,然后进行细胞周期的循环,实现DNA 复制和细胞分裂㊂③终止期:通过诸如转化生长因子-β和激活素等因素的激活增殖而停止[9]㊂肝再生涉及了各种生长和代谢因子,它们协同作用于肝细胞并使其进入细胞周期㊁复制和增殖的特定信号通路,从而使肝脏质量扩张㊂2.2 HGF 对肝再生的影响:HGF 作为肝再生因子有着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肝再生是一个需要多种因子参与调节㊁精确㊁有序的多阶段过程㊂通过不同的模型研究,大到动物整体小到细胞和基因以及通过实验结果血清的改变或被切除的肝体积大小的改变都发现HGF对肝再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HGF表达的研究最初集中在肝脏,肝脏在受伤后HGFmRNA 迅速上调[4]㊂肝部分切除后,HGF的含量较早达到峰值,高水平的HGF与剩余肝脏的增长相关[10]㊂研究发现HGF敲除的小鼠不能完成发育即胚胎期死亡,而且HGF剔除的小鼠胚胎肝脏与正常小鼠胚胎肝脏相比小得多,表明HGF在肝脏的发育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1]㊂在部分肝切除手术[12]以及次肝切除手术[13]的肝再生结果中都可以用免疫学的方法检测出血清中HGF水平有所提高,一般可达到正常的10~20倍,而且肝切除后,其他器官的间充质细胞中的HGF基因表达也表现出上调[14]㊂在刘俊等实验中对肝纤维化大鼠进行不同处理并观察肝再生情况,结果是血中AST和ALT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HGF对大鼠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细胞膜完整性[15]㊂在Periwal等研究得知肝再生中细胞周期的进程与肝切除体积大小无关,而与相关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浓度有关[16],这个结论在实验[17]中可以看出,用不同的HGF浓度作用于急性损伤的肝细胞,高浓度HGF作用后的肝脏比低浓度HGF作用后的肝脏的体积会增长的更大,从而可以得出HGF有促进肝细胞分裂的作用㊂有研究表明,通过门静脉注射外源性给予肝部分切除的大鼠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剂(rhHGF)发现其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比对照组大鼠明显更高,展现出rhHGF的应用前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14]㊂最近人们研究发现HGF可以促进某些细胞向肝细胞分化,文献中指出,HGF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高表达HGF的BMSCs通过迁移到肝组织和进一步的肝源性分化来预防肝移植后的大鼠肝功能衰竭和降低死亡率,这个发现为临床上的肝损伤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法[18]㊂3 HGF/c-Met信号传导通路的可能机制肝损伤后肝内微环境发生了改变,启动了相关因子调控和多条信号通路,肝细胞周期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尤其是HGF/c-Met通路㊂c-Met是由Met 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属于Met 家族[19]㊂HGF/c-Met通过对受损死亡细胞的清除㊁对损伤较轻细胞的修复㊁以及通过促进活细胞的增殖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㊂3.1 c-Met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1984年Cooper等通过用致癌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处理人成骨肉瘤Hos 细胞系诱导的染色体重排后产生Tpr-Met,克隆出了一个具有转化活性的片段,定名为c-Met[20-21]㊂c-Met基因位于染色体7q31,包含24个外显子㊂结构有细胞外配体结合区㊁单程跨膜区和催化细胞质区域㊂胞外由50kDaα亚基和140kDaβ亚基组成,其之间通过二硫键相连㊂β亚基具有一个大的胞外区㊁一个跨膜区㊁一个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和一个C-末端尾部㊂由SEMA,一个富含网状蛋白㊁信号素和整合素-半胱氨酸的结构域和四个Ig区重复结构域组成[22]㊂c-Met 的激活具有多效性,因为其胞质结构域可以与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多种蛋白相互作用㊂正因为如此,c-Met被认为是与细胞增殖㊁侵袭㊁运动㊁血管生成和凋亡有关的蛋白受体[21]㊂3.2 HGF/c-Met信号通路在肝再生中的作用:作为肝再生过程中重要的信号通路,HGF和其受体c-Met结合后,c-Met 自身的两个酪氨酸残基Tyr1234和Tyr1235磷酸化,继续激活c-Met上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激活的PTK进一步引起c-Met羧基末端Tyr1349和Tyr1356的磷酸化,这个过程集聚了Gab1和Gab2两种衔接蛋白,这些衔接蛋白又激活了细胞内不同的信号通路,如RAS/RAF/MEK/ EKR信号通路㊁PI3K-AKT信号通路㊁核因子-κB和STAT3通路,引起细胞增殖㊁分化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23-24],其中Gab1蛋白在HGF和c-Met结合的生物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c-Met结合位点的蛋白支架,可以和c-Met直接牢固的相互作用,导致响应HGF的Gab1磷酸化延长[21],使其和c-Met结合时间变长㊂啮齿动物研究数据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MET促进滋养层细胞以及肝细胞的存活和增殖,所以当敲除MET时,不仅阻碍了肝脏的发育,甚至导致了动物的死亡,表现出MET在发育中的关键作用[25]㊂最近有研究发现c-Met的双重抑制性,缺乏HGF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导致肝再生的阻滞,小鼠在肝部分切除后2~3周死亡,这是因为缺乏基本肝功能引起的,限制了肝再生过程,突出了HGF和EGF信号传导的重要性[26]㊂这些实验表明HGF/c-Met系统在肝脏的再生和保护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㊂目前HGF与c-Met受体的特殊相互作用在过去几十年中已被广泛研究,并且现在仍然是众多临床试验的重点㊂4 展望肝再生进程及其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期研究表明,肝再生的过程不仅仅是肝细胞数量的增多,还包括肝细胞体积的增大㊂临床上,虽然肝移植被应用,但是高质量器官的短缺和对肝移植需求的增加,导致很多肝病患者死亡㊂近几年发现转染HGF的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对人类肝纤维化的治疗做出贡献,有最近实验表明,人脐带血来源的间质干细胞(hUCB-MSCs)可以改善肝功能和减少患者的腹水,其成果已经在肝纤维化大鼠的身上得到验证,是潜在的治疗细胞,同时发现转染HGF的间充质干细胞对胶原纤维再生㊁肝细胞变性和炎性反应细胞方面具有治疗作用[27]㊂目前HGF各种效应还在进一步探索,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方法去治疗临床肝脏疾病㊂5 参考文献[1] Wang Haiyu,Rao Benchen,Lou Jiamin,et al.The Function of the HGF/c-Met Ax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Front Cell Dev Biol,2020,8:55.[2] 甘声通,胡向阳,陈若冰,等.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 信号通路在肝癌恶性行为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学,2017,37(3):349-354.[3] Kato T.Biological roles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Met sig⁃naling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animals[J].Biomed Rep,2017,7 (6):495-503.[4] Ilangumaran Subburaj,Villalobos-Hernandez Alberto,Bob⁃bala Diwakar,et al.The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MET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Diverse roles in modula⁃ting immune cell functions[J].Cytokine,2016,82:125-139.[5] Abu Rmilah Anan,Zhou Wei,Nelson Erek,et al.Under⁃standing the marvels behind liver regeneration[J].Wiley Interdis⁃cip Rev Dev Biol,2019,8:e340.[6] García-Vilas Javier A,Medina Miguelángel.Updates on the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c-Met ax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24(33):3695-3708.[7] Ozaki M.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liver regen⁃eration:Proliferation,growth,death and protection of hepatocytes [J].Semin Cell Dev Biol,2020,100:62.[8] Tsagianni Anastasia,Mars Wendy M,Bhushan Bharat,et bined Systemic Disruption of MET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 Causes Liver Failure in Normal Mice [J].Am J Pathol,2018,188:2223-2235.[9] Tao Yachao,Wang Menglan,Chen Enqiang,et al.Liver Re⁃generation:Analysis of the Main Relevant Signaling Molecules [J].Mediators Inflamm,2017,2017:4256352. [10] Sparrelid Ernesto,Johansson Helene,Gilg Stefan,et al.Serial Assessment of Growth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iver Re⁃generation in Patients Operated with 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J].Eur Surg Res,2018,59(1-2):72-82.[11] Zhang Xue-Jun,Olsavszky Victor,Yin Yuhan,et al.Angiocrine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Signaling Controls Physi⁃ological Organ and Body Size and Dynamic Hepatocyte Prolifera⁃tion to Prevent Liver Damage during Regeneration[J].Am J Pathol,2020,190:358-371.[12] Chen Y,Hata T,Rehman F,et al.Visualization of Hepa⁃tocellular Regeneration in Mice After Partial Hepatectomy[J].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19,235:494-500. [13] Elchaninov A,Fatkhudinov T,Makarov A,et al.Inherent control of hepatocyte proliferation after subtotal liver resection[J]. Cell Biol Int,2019,44(1):11203.[14] Hoffmann Katrin,Nagel Alexander Johannes,Tanabe Ka⁃zukata,et al.Markers of liver regeneration-the role of growth fac⁃tors and cytokines:a systematic review[J].BMC Surg,2020,20:31.[15] 刘 俊,陈 骋,郑进方,等.门静脉栓塞及结扎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再生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9):910-914.[16] Periwal V,Gaillard JR,Needleman L,et al.Mathematical model of liver regeneration in human live donors[J].Cell Physiol 2014,229(5):599-606.[17] Chuxi Lin,Xueer Wang,Nuyun Liu.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HGF-Loaded PLGA Nanoparticles in a CCl4-In⁃duced Acute Liver Injury Mouse Model[J].Hindawi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Volume,2019,2:13.[18] Hu C,Zhao L,Wu Z,et al.Transplant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their derivatives effectively promotes liver re⁃generation to attenuate acetaminophen-induced liver injury[J]. Stem Cell Res Ther,2020,11(1):88.[19] Zhang Yazhuo,Xia Mengfang,Jin Ke,et al.Function of the c-Met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 carcinogenesis and associated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J].Mol,Cancer,2018,17(1):45.[20] 韩 诚,董照记,刘晶晶,等.c-Met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8,45(2):94-101. [21] Imamura Ryu,Matsumoto Kunio.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n phys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J].Cytokine,2017,98:97-106.[22] De Silva Dinuka M,Roy Arpita,Kato Takashi,et al.Targeting the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Met pathway in cancer [J].Biochem Soc Trans,2017,45(4):855-870. [23] Gelsomino Francesco,Rossi Giulio,Tiseo Marcello.MET and Small-Cell Lung Cancer[J].Cancers(Basel),2014,6(4): 2100-2115.[24] 付玉娇,李志伟,张艳桥.c-Met信号通路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5,29(2):167-172. [25] Jeon HM,Lee J.MET:roles in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cancer stemness[J].Ann Transl Med,2017,5(1): 5.[26] Paranjpe Shirish,Bowen William C,Mars Wendy M,et bined systemic elimination of MET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 completely abolishes liver regeneration and leads to liver decompensation[J].Hepatology,2016,64(5): 1711-1724.[27] Moon Soung Hoon,Lee Chang Min,Park See-Hyoung,et al.Effects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gene-transfec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dimethylnitrosamin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rats[J].Growth Factors,2019,37(3):105-119.[收稿日期:2020-04-16 编校:陈 伟/郑英善]。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篇一一、引言转基因技术是一种以生物科技手段改良和改良动植物生物性能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肝再生增强因子(HREG)基因作为重要的基因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转基因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这两种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基因,其表达产物能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为转基因研究提供了可视化的工具。

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则是一种具有促进肝脏再生的功能基因,对于研究动物肝脏发育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将这两种基因进行转基因操作,以期获得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的绵羊胚胎。

三、研究方法1. 基因选择与获取:选择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获取纯度较高的基因片段。

2. 载体构建:将获取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进行连接,构建转基因载体。

3. 绵羊胚胎制备:采用体外受精技术制备绵羊胚胎。

4. 转基因操作:将构建好的转基因载体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导入绵羊胚胎中。

5. 胚胎培养与筛选:将转基因胚胎培养至一定阶段,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筛选出阳性胚胎。

6. 动物实验:将筛选出的阳性胚胎移植至代孕母羊体内,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四、实验结果1. 基因获取与载体构建:成功获取了纯度较高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成功构建了转基因载体。

2. 绵羊胚胎制备与转基因操作:采用体外受精技术成功制备了大量绵羊胚胎,并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将转基因载体导入胚胎中。

3. 胚胎培养与筛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观察到部分胚胎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筛选出阳性胚胎。

4. 动物实验:将筛选出的阳性胚胎移植至代孕母羊体内,成功获得了转基因绵羊胎儿,并观察到其具有较好的生长发育情况。

五、讨论本研究成功地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导入绵羊胚胎中,并通过动物实验获得了转基因绵羊胎儿。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范文

《用绿色荧光蛋白和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篇一一、引言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工程的重要分支,其研究领域涉及医学、农业等多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动植物种的研究和改良中。

本研究旨在通过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肝再生增强因子(LRE)基因进行转基因绵羊胚胎的研究,以期为动物遗传育种和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绵羊胚胎、基因载体、GFP基因和LRE基因等。

所有材料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方法(1)基因编辑:首先,将GFP基因和LRE基因分别与基因载体进行连接,构建成转基因载体。

然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转基因载体导入绵羊胚胎的基因组中。

(2)胚胎培养:将导入转基因载体的绵羊胚胎置于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

(3)筛选与鉴定: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情况,筛选出成功转导的胚胎。

同时,通过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LRE基因的表达进行鉴定。

三、实验结果1. GFP表达情况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成功转导GFP基因的绵羊胚胎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证明了GFP基因在胚胎中的成功表达。

2. LRE基因表达鉴定通过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LRE基因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显示LRE基因在转基因绵羊胚胎中得到了有效表达。

四、讨论本研究通过将GFP和LRE基因导入绵羊胚胎中,实现了对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GFP作为一种报告基因,可以方便地观察基因的转导和表达情况,为后续的转基因动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而LRE基因的导入则可能对绵羊的肝脏再生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有望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确保了转基因载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对转基因胚胎的体外培养和筛选鉴定,提高了转基因成功的机率。

肝再生增强因子研究进展

肝再生增强因子研究进展

肝再生增强因子研究进展肝再生增强因子是克隆蛋白质因子,对肝源细胞再生有特异刺激作用,能有效治疗CCl4引发的肝脏衰竭,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本文从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克隆及组织分布、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与肝刺激物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综述。

旨在了解目前相关研究的进展程度,为今后肝脏疾病的治疗手段提升提供可参考依据。

标签:肝再生增强因子;作用机制;生物活性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中有能力的肝细胞较少,一旦肝脏疾病患者的部分肝脏被切除,余下的肝组织细胞则拥有了再生功能,从而使患者的肝脏能够恢复到病变前的状态[1]。

参与肝脏再生的细胞有窦内皮细胞、肝细胞、胆道上皮细胞等。

肝细胞通常在术后第一天就能达到增值高峰,其主要再生细胞为效应细胞。

有研究显示[2-3]:不同类型非实质细胞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对肝细胞再生因子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对肝脏再生有积极影响。

近年来,医学界对肝再生增强因子(ALR)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对目前肝再生增强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为今后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1肝刺激物的发现关于肝刺激物的首次报道是在1975年,由相关学者进行大鼠肝脏部分切除试验,经试验发现该物质对肝细胞增殖有特异刺激作用,固将其命名为肝刺激物[4]。

另有研究者从肝细胞质液中提取到该物,固将其称为肝细胞质液提取物。

近几年,国内学者经实验发现哺乳动物的肝脏拥有肝再生胞质液,所以其肝脏拥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固将该物质称为肝再生性胞质液[5]。

2关于ALR的克隆和组织分布人类肝脏再生增强因子定位于16p13.3,该基因包括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

ALR作为一种新型细胞因子,其结构与其它肝细胞生长因子没有关联,但它的cDNA序列和人类的ERV1基因相同。

大鼠cDNA序列和人类cDNA序列的同源性为87%。

ALR和啤酒酵母核基因的ERV1序列的同源性达42%。

啤酒酵母中的scERV1在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的发生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ERV1和啤酒酵母scERV1形成的嵌合蛋白能对酵母ERV1进行功能替代[6]。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

论文分类号R392.11 单位代码 1 0 1 8 3 密级内部研究生学号 2004342027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Study On Gene Clonning,Expression In E.coli AndElementary Effect of Human Augmenter of LiverRegeneration作者姓名:孙天旭专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导师姓名吴永革教授及职称:学位类别:理学硕士论文起止年月:2004年9月至 2007年6月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论文题目: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长春市火炬路1260号(130012)作者联系电话:作者姓名孙天旭论文分类号R392.11保密级别内部研究生学号 2004342027 学位类别硕士授予学位单位吉林大学专业名称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培养单位(院、所、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方向细胞因子学习时间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论文中文题目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论文英文题目Study On Gene Clonning,Expression In E.coli And Elementary Effect of Human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关键词(3-8个) 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原核表达;纯化;初步药效姓名吴永革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学历学位博士工作单位生命科学学院论文提交日期 2007年6月答辩日期2007年6月是否基金资助项目无基金类别及编号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出版日期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内容提要肝再生增强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肝再生刺激因子,自从发现以来,因其特殊的基因结构特点、多种生物学活性尤其是对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使得该因子受到多方面重视。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