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十六章标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十六章答案[1]
————————————————————————————————作者:————————————————————————————————日期:
十六章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就文学批评活动本身的状况看,它首先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即表达文学应该“写什么”、“怎样写”和“写得怎么样”的主张、观点、分析、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在形式上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精神活动的思维形式相类似,而且其思维的内容还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想联系、相杂糅,哲学、政治道德、宗教同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因而,文学批评作为精神活动也必然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
其次,就批评活动主客体双方而言,批评的客体对象无论是狭义的作家作品,还是广义的文学现象如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文学流派包括批评自身,都是特定的意识形态的直接或间接表现,而文学作品,在恩格斯致施密特的信中,称之为是“悬浮与空中的更高的意识形态”。
对这样的意识形态的评价,无论是“热烈地主张着所是”,还是“热烈地主张着所非”,都是对象引发的态度反应。
从而批评对象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批评反应的意识形态性质。
而批评的主体即批评者,在进行批评是,无论是个人的批评还是代表一定时代和阶级的批评,都必然有着思想的、美学的、社会的、人生的指向,有着对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维护或质疑甚至是排斥,从而,批评者的批评就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工作。
第二,从批评的指导思想和批评的模式与方法看,文学批评也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首先,凡称为指导思想者,都是用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维和行动的,都是特定的意识形态。
其次,就一定的批评模式或方法而言,他们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主张下逐渐形成的规矩和操作要求。
模式和方法也是意识形态性的。
第三,从文学批评的影响和功能看,它仍然有意识形态的属性。
文学批评一要影响文学创作,二要影响读者的阅读欣赏,三要影响文学理论,四要影响文学观念。
总而言之,它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判断,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影响作家的创作走向,也影响文学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构建。
文学批评产生的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影响,影响的也主要是意识形态。
2、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可以从三个主要的方面来思考,一是它的理论品格,二是它的理论内涵,三是它的实践效果。
从理论品格来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在文学批评中的体现,而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迄今为止科学地解释了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一般与个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等一系列哲学根本问题的观点,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
体现在文学批评中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自然有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品格,足以成为批评的总原则。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方法论,则处于方法论的最高层面。
一般来说,方法论有三个层面:思辨原则的哲学方法论、实证原则的科学方法论、操作原则的具体方法论。
哲学方法论是最高的方法论,它涵盖和指导其他的方法论。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就是批评的哲学方法论。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他们是超越道德、党派的“最高标准”。
因此,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首先在于它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性的理论品格。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又因为它理论内涵的丰富性、辩证性和开放性。
丰富性,是指这一观点中,既突出强调了文学必须首先是文学的美学要求,如人物个性的刻画、典型环境的创造、曲折情节的安排、表现手法的多样、文体特性的发挥、语言运用的生动等有关“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诸多方面,又强调了美学要求
应该是与特定的历史时代相适应的要求,不应该用古代的标准来衡量现代的作品,也不必把当代的要求去硬套过去的作品。
历史的要求更意味着必须把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它如何真实地触及到历史又影响了历史,如何用历史的眼光给作品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在历史的观点中,事实上包含了如丹纳所说的“种族、环境、时代”这样的内容。
辩证性,是指这一观点中,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是辩证统一的,即美学的观点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观点,并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历史的观点是不脱离对文学这一对象进行美学评价的观点,它也随文学创作的实践和美学思想的发展而不同。
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所表达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的完美性的融合”的批评思想,启示的正是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的辩证统一。
开放性,是指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一种宏大的批评视野,它吸收、包容一切科学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充实丰富自己的内容。
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开放和发展一样,会随着理论与思想的创新而充满活力。
开放的思想、理论,与固守自身的真理性是相容的,一点也不矛盾。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内涵的丰富性、辩证性和开放性,使它具有批评总原则和方法论的价值。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批评实践,取得了历史公认的成就,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批评。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希腊神话的评价,关于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批评,关于歌德、席勒的论断以及关于哈克纳斯的《城市姑娘》、拉萨尔的《济金根》等作品的批评,都具有典范的意义。
这些批评所体现的美学解析的精辟和历史眼光的开阔,是任何自命不凡的所谓批评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他们阅读面之广博,学问功底之深厚,立心立意之正大,思想胸襟之伟大,足以使他们的批评实践充分体现他们的观点,并使这些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批评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成为仍然有强大生命力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关系?
在中国古代的言论中,有关于作品“言”、“象”、“意”关系的论说和评价,大致的意思是:凡作品,因“言”而成“象”,因“象”而达“意”。
由此可以认为:“象”是“言”、“意”的中介。
如果把“言”看作是形式,把“意”看作是内容,那么,“象”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它既显示艺术成就,又显示思想意蕴。
因而,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厘定着眼于“象”而顾及“言”和“意”,两条标准应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整体。
思想标准重在评价文学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艺术标准重在评价文学批评怎样表现了“意”。
用通常的表述则为:思想标准是衡量作品思想意趣真假正误、好坏善恶的尺度,而艺术标准是评价作品艺术创造高下优劣、成败得失的准绳。
思想标准、艺术标准各有其具体内涵。
一般来说,思想标准主要指向作品的三个方面:一是真实性的有无高低,由之而决定其可信度;二是倾向性的善恶正误,由之而决定其可接受度;三是情感性的浓淡强弱,由之而决定其可感染度。
如果一部作品真实性高、倾向性善、情感性强,三者又融合在意象或意境之中,就是好作品。
艺术标准则指向作品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构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评价:一是文体评价,即关于语言、结构、技巧、手法等的运用;二是形象评价,即关于形象塑造的个性化、创造性所达到的程度和特色;三是意蕴评价,即关于形象或意境如何隐含了耐人咀嚼和寻味的深刻而丰富的旨趣和韵味。
当然,独创性和风格的评价,也应该是艺术标准的重要内涵。
只不过,这是更高的美学要求。
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虽然从理论上可以指出其具体内涵,但是在批评的实践应用中,由于不存在没有思想性的艺术作品,更不存在没有艺术性的艺术作品,因而两者总是相互联系并且互为条件的。
通常的情况是:一部作品可能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平衡,或者思想性强而艺术性比较淡薄,或者艺术性独特而思想性不足。
并且由于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对一部作品的批评往往会在历时性的接受中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相同,因此,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相
互之间的倚重也会不一样。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这就是两个标准的“二而一”的关系。
4、选择两种批评模式进行比较,说明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评模式的区别。
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评模式并没有截然的时限区分,也不意味着两者的不可相容性。
传统的批评只意味着它兴起较早,运用较久,因而也比较成熟和相对稳定;而现代批评模式,则意味着它兴起较晚,运用较新,因而正处于发展之中。
以社会历史批评与语言学批评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差异:
首先,从源头上讲,尽管它们都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深处,而且可能在同一个人的批评中出现,但是,就其成型为一种各有规范的批评模式,则社会历史批评早而语言批评晚。
在西方,社会历史批评奠基于维柯,成型于圣佩韦,成熟于丹纳,马克思主义变革和发展了这种批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语言学批评形成模式,则是在西方现代语言学成就的推动下逐步为人们所认可的。
它发端于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建构于本来也是语言学家的俄国的雅各布森,发展于美国、法国的一批批评家如艾阿理查兹。
但是,语言批评又与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等多有纠缠。
因此,它虽然模式化了,但其模式的清晰度,远不如社会历史那样明确。
其次,从学科理论的支撑背景讲,尽管两者都不乏学理支撑,但背景各不相同。
社会历史批评有深厚宽广的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的学科背景,尤其是后来,有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支撑,使社会历史的批评模式宏大而又不乏精到,广为批评者运用。
而语言学的批评,则主要是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等新兴学科的背景,是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潮渗透。
它批评的特点是精细性、独到性,有着社会历史批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新意。
再次,从批评的着眼点讲,社会历史批评更关注作品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的关系,主要的批评点是作品的历史真实状况及其社会影响,有时,它会由对文学的批评转向对社会的批评。
因此,社会历史批评的视野十分开阔。
语言批评的着眼点则主要在作品独立自足的体系之内如语言、语义、语境、结构效应、意义转换、符号能指等文体包含的各种要素上,并从这些要素探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排除所谓的社会历史等外部因素,也排除作者本人。
这种批评,显然具有阐释性,并且确实可以阐发出独特的意味。
最后,从批评产生的效应讲,社会历史批评影响读者阅读思考的,更多是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社会生活情景,是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是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而语言学批评则更多地影响读者精细地读解文本自身,就文本的构成去发现艺术的魅力和功用,不排斥“误读”产生的特殊意义和美学感受。
语言学的批评,把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语言表现力和魅力推向新的高度。
在比较了两种批评模式之后,可以得出传统批评与现代批评的四点主要区别:一是产生形成的时代历史条件不同,二是学科理论的背景支撑不同,三是批评的着眼点和视野不同,四是对社会和读者产生的影响不同。
但是,它们也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批评的对象都是文学作品。
因此,尽管有种种区别,并不妨碍它们在具体批评中的某些交叉和相互借鉴。
5、立足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简析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在中国社会历史语境下,文化批评的出现虽然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也存在若干值得商榷的问题。
从中国社会历史语境看,有三个方面促成了文化批评的出现。
一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快餐文化的流行,带来了文化格局的重组,美文学、纯文学的式微和经典作品在影视等艺术形式中的世俗化演绎,不得不使传统的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批评是对重新组合的文学格局
的跟进。
二是中国的文学批评,从晚清以来,经“五四”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再经新中国建立后80年代的改革开放,往往从西方引进和借鉴。
20世纪西方后现代文化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及其全球性传播,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和批评的影响,自然地引起中国理论界、批评界的关注,于是由介绍而评价,由评价而借鉴,由借鉴而结合中国现实语境自行操作,也不能不使敏感而又逐潮的不少批评者竞相操起了文化批评并形成一时之热。
三是中国的文化批评本来有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从先秦“五四”时期,从新中国建立借用苏联的文学批评理论到我们文学方针一直倡导的讲究“社会效益”,长期以来,都主要是带有文化批评性质的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在批评的着眼点和功用上乃至基本方法上,与文化批评有许多共同之处。
因此,文化批评一经西方思想家、批评家命名,在中国很容易一拍即合。
尽管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值得商榷的问题还不少。
例如,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模式,它特有的概念范畴是什么?它最基本的学科性理论背景和支撑点是什么?它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的根本性差异又在哪里?它对经典作品的消解性阐释和对大众文学乃至低俗文学的过分热情与文学自身的发展有什么特别的好处?此外,文化批评在西方出现和中国出现的所谓“语境”又有什么区别?后现代文化思潮在中国是否亦如在西方一样有它特定的社会现实基础?。